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A)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A)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2 17:42:01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单元双基双测AB卷
第一单元之能力提升卷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3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瓦砾(lì ) 央告( yāng) 迫(pǎi)击炮 珐(fǎ)琅
B.地窖(jiào ) 溃退( kuì) 拂晓( fó ) 削(xiāo)皮
C.仄歪( zè ) 地窖(jiào ) 惊骇(hài) 疟子(yào)
D.颤巍巍(zhàn) 宛转( wǎn) 舀水( yǎo ) 瞥(piě)见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12分)
提防( ) 竹篙( ) 苇塘( ) 疟子( ) 寒噤( ) 吆喝( )
一梭机枪( ) 蹿( ) 仄歪( ) 趴( ) 飒( ) 转弯抹角( )
3.为下列一段文字所添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①没有仇恨②没有愤怒③只有悲哀④只有记忆⑤只有警告⑥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眼花嘹乱 晨曦 血腥 闪烁 B.臭名昭著 荒谬 憧憬 珐琅
C.响彻云宵 杀戮 箱箧 揣摩 D.精疲力竭 纳粹 鞠恭 铁锈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地展示了中国的强盛、城市的美好。
B.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年大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4分)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群芳争艳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花园中普通的一朵; , 。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扮春天; , 。这样的人生也就无悔了。21教育网
7.课文内容填写。(3分)
(1)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丝绒, 。《芦花荡》(2分)21cnjy.com
(2)艺术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理想, ;一个是幻想,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2分)21·cn·jy·com
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 。他的代表作有小说《 》《 》《 》。(4分)21·世纪*教育网
9.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
B.雨果是德国作家,他愤怒谴责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并焚掠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敬意和同情。
C.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21*cnjy*com
D.《蜡烛》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上的故事。展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A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是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B《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材料详略得当,详细写了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一事。
C《芦花荡》主人公老头子身上,我们可以感知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D《老王》的作者杨绛在文中表达了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的人的愧怍。
11.下列选项中前后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新闻两则》——毛泽东——新闻——《人民日报》
B.《芦花荡》——孙犁——小说——《孙犁文集》
C.《桃花源记》——陶渊明——西汉——《陶渊明集》
D. 《石壕吏》——杜甫——唐代——《杜诗详注》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10分)
(9月30日电 安徽新闻网)9月30日晚8时,2013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启动仪式在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举行。启动仪式没有邀请外地明星、组织大型演出,改为举办黄梅戏经典唱段演唱会。仪式上,一首首黄梅戏经典唱段,高潮迭起,好戏连台。①本次活动坚持勤俭节约办活动周,真正体现“惠民乐民”的宗旨,②通过着力制造“黄金周?黄梅戏”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推进黄梅戏艺术传承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展示“ ,百景新安庆”的独特魅力。www-2-1-cnjy-com
12.阅读上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分)
13.请完成上文空格处的填写,注意前后的句式一致。(2分)
14.上面这则新闻中有两处语病,请按要求修改。(4分)
句①成分残缺,应在 后加上 。
句②词语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15.展演期间,有外地游客来安庆听戏,请你给他介绍两个黄梅戏经典曲目。(2分)
三、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百合花》选段。(8分)
百合花
茹志鹃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地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翘翘地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www.21-cn-jy.com
通讯员乘这机会,颇不服气地对我说道:“我刚才也是说的这几句话,她就是不借,你看怪吧!……”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273300 李传鹏输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我赶忙白了他一眼,不叫他再说。可是来不及了,那个媳妇抱了被子,已经站在房门口了。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百合花。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16.“我说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一句中“掂量”能不能换成“揣测”?为什么?(3分)2-1-c-n-j-y
17.文中画线句子是 描写,作用是 。(2分)
18.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年轻媳妇”是一个 的人(3分)
(二)阅读下面记叙文。(15分)
珍贵的军大衣
林廖君
屋外,寒冷的冬夜,大雪纷飞;屋子里,油灯的火苗舔着夜色,像贪婪的舌头舔着糖。父亲坐在火桶旁读《论语》:“……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21*cnjy*com
我正在走神,“你小子在不在听啊?”父亲要冲我发火了。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山村的小学寂寥无声,敲门声格外响亮。门开了,风雪卷了进来,一个瑟瑟发抖的陌生人立在门口。来人穿件军大衣,一身雪花,年龄看起来比我父亲大约小几岁。这个人手扶门框,自我介绍说,他姓闻,是地质队的。这次来这个山区探矿,现在迷路了。父亲听了,眼睛一亮,热情地将陌生人迎了进来。【出处:21教育名师】
父亲与这个陌生的闻叔叔热烈地攀谈起来。说着,父亲突然一怔,用手指着闻叔叔,哦,你还没吃饭吧?你一定没吃饭!闻叔叔点点头。父亲吩咐母亲,赶紧给闻叔叔下一碗热汤面,多放些生姜和辣椒。母亲有些迟疑,面条是有的,可是对于那个时候的家庭有点贵重。其时父亲患有严重的胃病,温软的面条,可以减轻他的胃疼。母亲以商量的口吻问道,能不能炒一碗饭呢?父亲的回答是否定的,这一刻的父亲显得威严而热情,说话一锤定音。 【版权所有:21教育】
在鸡蛋和葱花的香味中,闻叔叔狼吞虎咽,这人真的饿坏了。他把湿透的军大衣放在火桶边上烤,水汽旋转着向上升腾,湿漉漉的暖意在屋子里荡漾开来。这天夜里,闻叔叔就住在我家,和我父亲几乎说了一夜的话。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第二天的早晨,父亲把闻叔叔送出了山外。
时间一长,这个人和这件事,渐渐在我们脑海里淡去。不想,一年之后的冬天,闻叔叔突然又来了。他专程给父亲送来一件崭新的军大衣。因为那一夜,他看出父亲畏寒而且咳嗽。2·1·c·n·j·y
父亲大笑,继而连连摇头,调侃说,一碗面条就换一件军大衣,显得我不够仗义啊!闻叔叔有点不悦,放下大衣就走。父亲让我抱上大衣,跟他去追闻叔叔。在一个山峁,与闻叔叔有了一番拉扯。闻叔叔忽然停住了,指着大衣的胸口对父亲说,你摸摸里面!父亲一摸,怔住了。半晌才说,我收下了,兄弟情义厚啊!【来源:21cnj*y.co*m】
此后的几年冬天,父亲一直穿着这件军大衣,咳嗽减轻了许多。一年秋天,父亲去世了。这年的冬天,母亲把大衣拿来翻晒。
暖阳下,大衣贴胸部分,豁然露出一块用针线缝上去的羊皮。羊皮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洁白、晶莹的光。恍然间,我明白了些什么……(选自2013年12月11日《承德晚报》有删改)
19.文章第一段介绍父亲诵读《论语》的情节有何用意?(2分)
20.请你品析“你还没吃饭吧?”“你一定没吃饭!”这两句话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3分)
21.在对待给求助者做饭这件事上,父亲和母亲的想法为什么会有所不同?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22.父亲为何起初拒绝闻叔叔的馈赠,而最终又接受了馈赠呢?(3分)
23.文章结尾作者说“恍然间,我明白了些什么”,作者究竟明白了什么?请你写出来。(3分)
四、写作(50分)
24.诗人说,人生没有爱,就像春天里没有鲜花。哲人说,爱,这是标志人类高尚气度之美的花朵。我们说,爱,常常让我们欢欣,有时,也让我们烦忧。请结合你的生活感受,选择一个方面,以“爱,带给我 ”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写出真情感受。
人教版八年级上单元双基双测A卷
第一单元之能力提升卷(解析版)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3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瓦砾(lì ) 央告( yāng) 迫(pǎi)击炮 珐(fǎ)琅
B.地窖(jiào ) 溃退( kuì) 拂晓( fó ) 削(xiāo)皮
C.仄歪( zè ) 地窖(jiào ) 惊骇(hài) 疟子(yào)
D.颤巍巍(zhàn) 宛转( wǎn) 舀水( yǎo ) 瞥(piě)见
【答案】C
【解析】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12分)
提防( ) 竹篙( ) 苇塘( ) 疟子( ) 寒噤( ) 吆喝( )
一梭机枪( ) 蹿( ) 仄歪( ) 趴( ) 飒( ) 转弯抹角( )
【答案】(dī fɑng) (ɡāo) (wěi) (yào) (jìn) (yāo he) (suō) (cuān) (zè) (pā) (sà) (mò)
【解析】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为下列一段文字所添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①没有仇恨②没有愤怒③只有悲哀④只有记忆⑤只有警告⑥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21cnjy.com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c
【解析】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眼花嘹乱 晨曦 血腥 闪烁 B.臭名昭著 荒谬 憧憬 珐琅
C.响彻云宵 杀戮 箱箧 揣摩 D.精疲力竭 纳粹 鞠恭 铁锈
【答案】B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地展示了中国的强盛、城市的美好。
B.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年大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A句“完善”用词不当,应为“完美”;B句 “能否”用词不不当,应删去;D句“大约”与“左右”重复,答案为C。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4分)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群芳争艳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花园中普通的一朵; , 。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扮春天; , 。这样的人生也就无悔了。21·cn·jy·com
【答案】略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课文内容填写。(3分)
(1)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丝绒, 。《芦花荡》(2分)21·世纪*教育网
(2)艺术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理想, ;一个是幻想,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2分)www-2-1-cnjy-com
【答案】(1)正在迎风飘撒. (2)理想产生欧洲艺术;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解析】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 。他的代表作有小说《 》《 》《 》。(4分)【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雨果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九三年》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即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9.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
B.雨果是德国作家,他愤怒谴责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并焚掠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敬意和同情。
C.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D.《蜡烛》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上的故事。展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答案】D
【解析】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A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是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B《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材料详略得当,详细写了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一事。
C《芦花荡》主人公老头子身上,我们可以感知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D《老王》的作者杨绛在文中表达了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的人的愧怍。
【答案】A
【解析】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1.下列选项中前后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新闻两则》——毛泽东——新闻——《人民日报》
B.《芦花荡》——孙犁——小说——《孙犁文集》
C.《桃花源记》——陶渊明——西汉——《陶渊明集》
D. 《石壕吏》——杜甫——唐代——《杜诗详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只要日常学习中注意记忆,此题很简单。陶渊明是东晋人,不是西汉人。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10分)
(9月30日电 安徽新闻网)9月30日晚8时,2013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启动仪式在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举行。启动仪式没有邀请外地明星、组织大型演出,改为举办黄梅戏经典唱段演唱会。仪式上,一首首黄梅戏经典唱段,高潮迭起,好戏连台。①本次活动坚持勤俭节约办活动周,真正体现“惠民乐民”的宗旨,②通过着力制造“黄金周?黄梅戏”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推进黄梅戏艺术传承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展示“ ,百景新安庆”的独特魅力。21教育网
12.阅读上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分)
【答案】安庆黄梅戏展演周今日拉开帷幕(或:安庆举行黄梅戏展演周启动仪式)(3分)
【解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请完成上文空格处的填写,注意前后的句式一致。(2分)
【答案】示例:千年古宜城 (2分 形式一致,内容合适即可得分)
【解析】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4.上面这则新闻中有两处语病,请按要求修改。(4分)
句①成分残缺,应在 后加上 。
句②词语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答案】坚持勤俭节约办活动周 原则 ;制造 打造 (每空1分)
【解析】
试题分析:①句谓语“坚持”后面缺少宾语的中心语“原则”, ②“制造”与“品牌”动宾搭配不当。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展演期间,有外地游客来安庆听戏,请你给他介绍两个黄梅戏经典曲目。(2分)
【答案】示例:《打猪草》、《夫妻观灯》、《夫妻双双把家还》等
【解析】
试题分析:选自己熟悉的写,比如《女附马》《天仙配》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三、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百合花》选段。(8分)
百合花
茹志鹃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地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翘翘地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通讯员乘这机会,颇不服气地对我说道:“我刚才也是说的这几句话,她就是不借,你看怪吧!……”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273300 李传鹏输入。【版权所有:21教育】
我赶忙白了他一眼,不叫他再说。可是来不及了,那个媳妇抱了被子,已经站在房门口了。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百合花。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16.“我说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一句中“掂量”能不能换成“揣测”?为什么?(3分)www.21-cn-jy.com
【答案】不能换。因为“掂量”是斟酌“那些话”的分量,而“揣测”是指推测或猜测别人的心思,所以不能换。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赏析词语表达作用的一种考查形式,就是分析换用后表达效果,学生先说出原词的含义和效果,再进行分析和否定换用后的含表达效果,具体解答方法是:(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如不符合实际等。2-1-c-n-j-y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7.文中画线句子是 描写,作用是 。(2分)
【答案】环境 暗示了此房的主人刚结婚,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解析】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年轻媳妇”是一个 的人(3分)
【答案】美丽 纯朴 善良
【解析】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阅读下面记叙文。(15分)
珍贵的军大衣
林廖君
屋外,寒冷的冬夜,大雪纷飞;屋子里,油灯的火苗舔着夜色,像贪婪的舌头舔着糖。父亲坐在火桶旁读《论语》:“……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21*cnjy*com
我正在走神,“你小子在不在听啊?”父亲要冲我发火了。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山村的小学寂寥无声,敲门声格外响亮。门开了,风雪卷了进来,一个瑟瑟发抖的陌生人立在门口。来人穿件军大衣,一身雪花,年龄看起来比我父亲大约小几岁。这个人手扶门框,自我介绍说,他姓闻,是地质队的。这次来这个山区探矿,现在迷路了。父亲听了,眼睛一亮,热情地将陌生人迎了进来。21*cnjy*com
父亲与这个陌生的闻叔叔热烈地攀谈起来。说着,父亲突然一怔,用手指着闻叔叔,哦,你还没吃饭吧?你一定没吃饭!闻叔叔点点头。父亲吩咐母亲,赶紧给闻叔叔下一碗热汤面,多放些生姜和辣椒。母亲有些迟疑,面条是有的,可是对于那个时候的家庭有点贵重。其时父亲患有严重的胃病,温软的面条,可以减轻他的胃疼。母亲以商量的口吻问道,能不能炒一碗饭呢?父亲的回答是否定的,这一刻的父亲显得威严而热情,说话一锤定音。
在鸡蛋和葱花的香味中,闻叔叔狼吞虎咽,这人真的饿坏了。他把湿透的军大衣放在火桶边上烤,水汽旋转着向上升腾,湿漉漉的暖意在屋子里荡漾开来。这天夜里,闻叔叔就住在我家,和我父亲几乎说了一夜的话。
第二天的早晨,父亲把闻叔叔送出了山外。
时间一长,这个人和这件事,渐渐在我们脑海里淡去。不想,一年之后的冬天,闻叔叔突然又来了。他专程给父亲送来一件崭新的军大衣。因为那一夜,他看出父亲畏寒而且咳嗽。
父亲大笑,继而连连摇头,调侃说,一碗面条就换一件军大衣,显得我不够仗义啊!闻叔叔有点不悦,放下大衣就走。父亲让我抱上大衣,跟他去追闻叔叔。在一个山峁,与闻叔叔有了一番拉扯。闻叔叔忽然停住了,指着大衣的胸口对父亲说,你摸摸里面!父亲一摸,怔住了。半晌才说,我收下了,兄弟情义厚啊!
此后的几年冬天,父亲一直穿着这件军大衣,咳嗽减轻了许多。一年秋天,父亲去世了。这年的冬天,母亲把大衣拿来翻晒。
暖阳下,大衣贴胸部分,豁然露出一块用针线缝上去的羊皮。羊皮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洁白、晶莹的光。恍然间,我明白了些什么……(选自2013年12月11日《承德晚报》有删改)
19.文章第一段介绍父亲诵读《论语》的情节有何用意?(2分)
【答案】(1)突出儒家经典对读书人的教化作用。(1分)(2)为下文写父亲帮助迷路的地质工作者做铺垫。
头的位置,可以分析出是为下文作铺垫的。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请你品析“你还没吃饭吧?”“你一定没吃饭!”这两句话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3分)
【答案】(1)“你还没吃饭吧?”让人觉得是一句缺少真情的客套话。(1分) (2)“你一定没吃饭!”是一种合理的断定,流露出真心助人的热情。(1分) (3)而正是这种真情,才使求助者能安心接受帮助。
21.在对待给求助者做饭这件事上,父亲和母亲的想法为什么会有所不同?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1)父亲让做一碗热汤面,是因为热气腾腾的面食,能让从寒冷的野外来的求助者更快地暖和过来。表现了父亲帮助他人时的真情实意。(2分) (2)母亲建议做炒饭,是由于物质匮乏,想把面食留给有胃病的父亲。表现了母亲对父亲的关爱。(2分)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父亲为何起初拒绝闻叔叔的馈赠,而最终又接受了馈赠呢?(3分)
【答案】 (1)父亲觉得给人一碗热汤面的帮助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该接受新军大衣这么厚重的回报。(1分)(2)拒绝馈赠表现了父亲助人不图回报的高贵品质。(1分)(3)当父亲摸到军大衣里面闻叔叔专门为他缝上的羊皮时,又觉得拒绝是不近人情的,所以就接受了。(1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内蒙古包头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和主题的分析。方法: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全文把握情感。读出父亲的想法。注意需要具体分析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3.文章结尾作者说“恍然间,我明白了些什么”,作者究竟明白了什么?请你写出来。(3分)
【答案】 (1)人间最贵是真情。(2)只有真情才能换来真情。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内蒙古包头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主题的分析。方法:结合全文把握情感。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其他答案,概括出两点且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四、写作(50分)
24.诗人说,人生没有爱,就像春天里没有鲜花。哲人说,爱,这是标志人类高尚气度之美的花朵。我们说,爱,常常让我们欢欣,有时,也让我们烦忧。请结合你的生活感受,选择一个方面,以“爱,带给我 ”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写出真情感受。
【答案】例文:
爱,带给我力量
爱,带给我无穷无尽的力量,因为爱就像琼浆蜜露般滋补着我,给了我强健的体魄,使我每天的精力都特别旺盛。每天都拥有使不完的力。因为有爱,我们幸福;因为有爱,我们欢快;因为有爱,我们成长。所以请精心收藏,请细心爱护,请不要忘记,我们的人生,爱是一个重要的角色。  
在每次劳动中,在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不会就这样退缩,而是知难而进,也许别人会问我你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精力,我会告诉他们我力量的来源,那就是,父母给予我的爱,他们在劳动中付出的汗水和辛劳远多出我的好几十倍,可他们却没有为此而退缩,他们为了我的学习和将来,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仍是坚强、勇敢,正是他们这种精神感染了我,使我有了力量的来源,也让我继续前进。  
在我休息时,我也在得到爱的补充,因为在我睡着时,我的父母仍在努力工作,直到深夜,他们才停止了他们的工作,但在他们休息时,他们还是没有忘记我,他们走到我的床边为我盖好被子,使我在梦中也能感受到爱的温暖。  2·1·c·n·j·y
爱带给我的不只是信心和坚强,也是我无穷无尽力量的来源,所以我要用爱所给予我的力量来使我的学业更上一层楼,用我最好的成绩来报答对我所给予过爱的人,我要一直向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的实际行动来证明我并没有辜负对我有所期望的人,让他们嘴上挂满笑容,让爱永远伴随着我。补充给我力量,让爱永驻我的身体。  【来源:21cnj*y.co*m】
在一人群中行走的我们,因为家的爱,拥有了坚强的力量,行走、跌倒、站稳、成功,莞尔一笑,连泪水都甜蜜起来对我来说,爱是一我所有能量的源泉。没有妈妈的爱,我不会坐在考场,勇敢迎接我人生的第一次考验。没有朋友的爱,我不会站在校园,微笑着作别美好的初中生活。没有陌生人的爱,我不会站在路边,快乐地张望我熟悉的家乡。我拥有了世界上最强的力量,他不会被污染、枯竭,然后消失在我生命的彼端。因为一开始,我的心已种下爱的种子,它们会绽放出最美的花蕾,生命将蓬勃出灿烂的火花……  在我心中,爱我的人很多,都是温柔无比,但是他的力量却让我改变了命运。在我们将要飞翔时,收起眼中的泪花,挥手向我们告别。我明白了,家人的爱如同无限的大海洗刷着我,如同广阔的天空包容我,如同微风的吹拂着我,让我明白爱带给我的力量。  
星星发芽了,长成了七月的银河;村子发芽了,成为了古老的炊烟;爱的力量发芽了,让人无法忘记,那一刻…。
【解析】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