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1 18:5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导入
千百年来,被苹果砸中的人很多,
但是只砸出了一个牛顿,砸出了一个“万有引力定律”;
千百年来,被草割到手指的人很多,
但是只割出了一个鲁班,割出了一把“锯子”;
千百年来,从梯子上摔下来的人很多,
但是只摔出了一个爱因斯坦,摔出一个“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线路运动”的结论
这是为什么?
导入
因为他们身上都有一种:
科学精神
学习目标
1、通过梳理作者及其团队发现、应用青蒿素的科研过程,体会并学习屠呦呦及其团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掌握本文的写作手法,体会其在结构、语言上的特点。
作者简介
屠呦呦,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其名字取自《诗经·小雅》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1930 年生于浙江宁波。1951 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1955 年毕业后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2015 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首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科学家。这也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2017 年,屠呦呦获得2016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 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2019年10月获得” 共和国勋章。”
“感动中国”屠呦呦颁奖词
2016 年,屠呦呦被评为2015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委会给她的颁奖辞是: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根据屠呦呦2011年接受拉斯科奖时的演讲以及同年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论文编写而成的。
拉斯科医学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也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其得奖者通常会在随后的一年得到诺贝尔奖,该奖项在医学界又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该奖项于1946年,由被誉为“现代广告之父”的美国著名广告经理人、慈善家阿尔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及其夫人共同创立,旨在表彰在医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
写作背景
2011 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上,拉斯克基金会将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中的贡献。这是拉斯克奖设立以来首次颁予中国科学家。评审委员会认为,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21 世纪,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题目解说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以两个并列的名词作为标题,将青蒿素的发现置于人类征服疾病的宏大背景中,简明扼要地阐明了发现青蒿素的重大意义。“一小步”突出了其对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满含民族自豪感。
字音
青蒿素 疟疾
瑰宝 精髓
相悖 肆虐
羟基 衍生物
拯救 砒霜
hāo
nüè
suǐ
bèi
nüè
qiǎng
yǎn
zhěng

guī
整体感知
1.请大家默读全文,结合文章里的小标题,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结合小标题,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①屠呦呦和自己的团队是如何发现青蒿素的抗疟功效的
②屠呦呦和自己的团队是如何把青蒿素从分子变成药物的
③青蒿素的发现是如何影响世界的
④关于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⑤中医药学对世界性医学难题的贡献
研读课文
1.从第三自然段看,哪些因素促成屠呦呦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
① 自己热衷于中草药研究。
② 领悟了有关人体和宇宙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③ 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精髓
2.为什么先写研究工作的背景而不直接写研究工作的过程?
① 写疟疾重新肆虐,突出研究工作的使命感。
② 写“523 项目”和中医研究院的任命,突出了国家规划和院所领导的作用。
③ 强调团队的作用,不独自贪功,客观公正。
不好。
① 通过引文,读者可以更直观地领悟“渍”“绞”等古方要领对研究工作带来的启发,更形象地反映传统医书的价值。
② 省去引文,表面上看似简洁,实则使语言干瘪不生动,损减了文章的说服力。
3.把引用的内容“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删掉好不好?
4、发现青蒿素的初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① 研究者做志愿者,尝试提取物。
② 在海南对病人进行临床治疗。
③ 分离提纯抗疟的有效成分。
5、青蒿素的“发展和超越”具体指的是什么?双氢青蒿素有哪些优势?
将双氢青蒿素发展成新的药物。2002年世卫组织推荐使用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
优势:
① 双氢青蒿素比青蒿素的效果大大提高。
② 双氢青蒿素治疗的病人,复发率很低。
③ 在分子中引入羟基,也给发展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④ 可尝试用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治疗其他疾病。
6.研发抗疟药物青蒿素经历了哪些重要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屠呦呦及其团队都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如何?
序号 阶段 工作内容及进展
1 准备 接受任命,组建团队。
2 项目起步 收集众多方药,测试提取物,进展甚微。
3 转折突破 发现青蒿提取物有一定抗疟效果;提取到安全性 高的中性提取物,并获得动物实验的成功。
4 临床试验 屠呦呦及同事做志愿者,亲自试验提取物的安全性;随后在临床治疗中病人症状迅速消失。
5 提纯命名 分离提纯出抗疟有效成分C15H22O5并将之命名为“青蒿素”。
序号 阶段 工作内容及进展
6 药物转化 “523”项目大团队成员找到适合药物生产的青蒿素含量高的青蒿;在海南疫区试用青蒿素胶囊,取得明确疗效。
7 药物推广 在其他单位的协助下确立青蒿素分子的立体结构;后发表论文,获得国家表彰;在世界级会议上作报告,引起世界关注;新药审批成功。
8 发展超越 发现双氢青蒿素并将其发展成新的药物,同时尝试用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治疗其他疾病。
文章的最后一段: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我的梦想是:在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的斗争中,中医药学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以两个并列的名词或名词短语作为标题,将青蒿素的发现置于人类征服疾病的宏大背景中,揭示出青蒿素发现的重大意义。“一小步”将青蒿素对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进行了客观定位,既满含民族自豪感,又对人类征服疾病的艰巨历程进行了理性判断。
7.这一次,在对抗新冠肺炎的过程中,中医疗法又一次发挥了强大的功效,看来中医药学真的是人类的精神宝库。那么,我们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呢?
8.本文的写作语言深入浅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试简要分析
 “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既强调了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与奎宁的发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隐含着奎宁的发现也涉及其他因素的信息。
试分析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
 “毫无疑问”说得斩钉截铁,强调只要对传统医学继续探索,传统医学就会带给人们丰厚的回馈。
毫无疑问,对传统医药的继续探索,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良药。
 画线部分,通过准确列举一连串数量庞大的数字,强调了科学研究的工作量之大、过程之艰辛,从侧面体现了作者科学严谨、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与精神。
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很难”“似乎”这种模糊性词语的运用,恰恰体现了用语的准确性,说话留有分寸,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
①从演讲主题的角度来看,演讲稿的开头部分首先表达了感谢之意,并概括了青蒿素发现的重大意义;演讲稿的主体分别从“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从分子到药物”“影响世界”“发展与超越”四个方面,以时间为纵线来介绍青蒿素发现、提取以及研发的过程与经历。演讲稿的结尾以“中医药学的贡献”为题总结全文,突出了中医药学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而作出的新贡献。
9.本文是一篇演讲稿,作者是如何根据演讲主题与听众情况来选择材料的
②从听众角度来看,作者演讲所面对的听众大都是专业人士,因此演讲稿里面选用了很多专业术语,如“熔点”“无色晶体——C15H22O5”“羟基”“衍生物”“芍药苷”等。但是在保证科学性与严谨性的同时,作者还善于运用具有浓厚文学色彩的语言,如“青蒿素的发现是人类征服疾病进程中的一小步”“疟疾重新开始肆虐”“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等,把抽象深奥的科学道理表达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① 用小标题领起各部分内容,简明概括。
除第一部分外,本文用五个小标题,提纲挈领,概括了青蒿素从发现到制成药物经过的不同阶段,介绍了中医药学对人类作出的贡献。使用小标题,将众多的材料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使文章条理清晰;同时,也能让听众很快地了解作者要讲述的内容,吸引听众。读者借助小标题就能对各部分内容、对全文内容一目了然。
② 采用了“总—分—总”、由一般到特殊、由个别到一般等顺序行文,过渡自然,条理清晰。
10.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试简要分析。
11.小组合作,讨论分析人物精神
(1)屠呦呦及其团队筛选大量样品,均无好的苗子,寻找一度陷入僵局。屠呦呦特别注意到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有“叉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症”的说法。屠助呦反复思考,意识到可能是因为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藏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另辟蹊径采用低温提取,以保存其抗疟有效成分。
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转化为今天最强有力的抗症疾药,她对青蒿的研究,是青蒿素得以诞生的关键因素。这表现了屠呦呦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2)屠呦呦领导的研究小组将目光锁定在青蒿上,尽管从中国传统医学文献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但大量筛选鉴别工作还需要她亲自去做。通过反复研究分析,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终于从青蒿中得到了青蒿提取物样品,并获得对感染疟疾的小白鼠和猴子百分之百的抗疟药效。屠呦呦的团队终于找到了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
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那些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可能登上科学的顶峰。挫折与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为何失败。这表现了屠呦呦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勇于探索的精神。
(3)从1969年到现在,屠呦呦一直都在进行青蒿素研究,一心忘我工作;她和同事亲自证实药物安全,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最终,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屠呦呦不怕吃苦、执着追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其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品质让我们感动。科学研究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表现了屠呦呦勇于牺牲、敢于冒险的探索精神,吃苦耐劳、埋头苦干的求实作风,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12.纵观这一科研过程,屠呦呦及其团队所具有的这种科学家精神对你有哪些方面的启迪意义
观点一:科研路上没有坦途。任何一项成果的取得,都和科研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脱不开关系。屠呦呦团队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结出累累硕果。尽管屠呦呦已荣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荣誉,但她和她的团队没有因此停下探索的脚步。从他们身上读懂科学家精神,也就懂得了科学事业向前发展的动力所在。
观点二:要勇于担当,肩负历史使命。我国青蒿素研究处于世界前沿,对改善公共健康大有裨益。屠呦呦团队在这方面的长期投入,亦如南仁东之于FAST工程建设、黄旭华之于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其初心所愿,皆为国计民生。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正是新时代科研工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责任担当。
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艰苦的努力,要坚持不懈、反复实践,关键是要有信心、有决心来把这个任务完成。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科技工作者要去掉浮躁,脚踏实地!
——屠呦呦
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