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张PPT)
《文化交流与传播》
(选择性必修3)
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长江黄河孕育了古老的中国文明,两河流域诞生了苏美尔文明,北非的尼罗河铸就了古埃及文明,而西方爱琴海边则产生了最早的古代西方文明。古代西方文明是如何诞生与发展的?
导入新课: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目
录
【课程目标】
1.能够理解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
2.知道并比较基督教文化与东正教文化间的异同;
3.辩证认识基督教文化在欧洲文化史上的作用。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二、中古西欧基督教文化
三、拜占庭、俄罗斯东正教文化
——欧洲文化的源头
——欧洲文化的形成
传承 发展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认识推动欧洲文化发展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欧洲文化的形成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探究欧洲从古典文化到中古文化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明确欧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从古典到中古欧洲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家国情怀。
一、欧洲文化的源头
——从古希腊到古罗马
7
古希腊、古罗马的发展历程
476年
公元前
27年
公元前
337年
公元前4世纪上
公元前5世纪
公元前509年
公元前
6世纪初
公元前
8世纪
公元前
世纪6末
公元前5
世纪中
395年
罗马共和国建立
罗马帝国建立
十二铜表法
罗马帝国分裂
西罗马帝国灭亡
“ 光荣属于希腊!”
“伟大属于罗马!”
(古典时代)
希腊被马其顿征服
伯里克利改革
克里斯提尼改革
梭伦改革
希腊城邦形成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一)古希腊文化
回顾《中外历史纲要下》古希腊的政治、经济状况
政治:小国寡民的城邦政体
经济:工商业经济、海外贸易发达;
社会:平民阶层力量强大;
地理:多山地少平原,三面环海
多优良港湾;
古希腊历史发展概况
公元前2000年,爱琴海文明、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诞生
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雅典民主政治,斯巴达寡头政治
公元前5-前4世纪上半叶,古希腊文化处于高度发展的时期,“古典时代”。
前338年: 马其顿控制希腊 古典时代结束
公元前2世纪: 罗马吞并古希腊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一)古希腊文化
1、古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
①生产力进步,工商业经济繁荣,奴隶制经济发展(根本原因);
②城邦制度繁荣,公民阶层活跃(雅典民主制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
③城邦执政者高度重视文化教育;
④人文主义发展,希腊学者更加关注人和社会的研究;
⑤地理位置优越,吸纳其他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
⑥许多名流学者定居雅典,传播学术和思想。
材料:生产力的进步,使农业和手工业、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分工成为可能。奴隶承担了主要的生产劳动,社会才有可能分化出一个无须为日常生计而奔忙、能够专心致志从事特定的文化创作活动的知识阶层,也才有可能大力推进文化和学术事业。希腊城邦制度下,公民生活安定,思维活跃,精神束缚少,人们普遍具有比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重视个性发展。这些都为文化的广泛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内部条件。此外,希腊还有可供其借鉴的良好的外部文化环境,它以地利之便,自古即与埃及、小亚细亚、腓尼基和两河流域等地经常保持交往关系,能够就近吸纳这些东方文明古国的优秀文化素养,取人之长,融会贯通。所以,希腊古典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得以结出如此丰硕之果,决不是偶然的。
问题探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古希腊为什么能够创造辉煌灿烂的文化?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一)古希腊文化
1、古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
2、古希腊文化的成就
(1)神话
公元前7世纪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都是神创造的,人的一切活动都是鬼使神差的结果。
右图为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众神之神——宙斯”的形象。希腊神话影响广泛,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说明古希腊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人文主义的思想。
(2)哲学——理性的先声
A.产生背景:
B.代表
宙斯
“把人抬到神的中间,神是人的最高典型,在神的形象中,可以想像人的智慧和美德可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沈之兴《西方文化史》
产生于希腊人对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的知识追求,古希腊哲学家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一)古希腊文化
1、古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
2、古希腊文化的成就
(1)神话
(2)哲学
①产生背景:
②代表:古希腊“三大哲人”(希腊三贤)
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
用对话形式提出哲学思想
a.人生哲理:认识你自己(重视人的理性)
b.社会伦理:美德即知识(重视道德与教育),
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人作恶是因为无知。
c.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前469一前399)
雅典著名的哲学家。他专门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重点研究人的伦理道德问题。
②代表:古希腊“三大哲人”(希腊三贤)
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用对话形式提出哲学思想
柏拉图:
成就:
a.创建“学园”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
b.几何学为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奠定了基础
主要思想:
批判雅典民主政治,主张精英治国(《理想国》,贤人治国);
鼓励独立理性思考;
——我们做一双鞋子还要找一个手艺好的人,生了病还要请一位良医,而治理国家这样一件大事竟交给随便什么人,这岂不是荒唐。
——当哲学家成为护卫者,这个城邦就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关注人的思想,强调人本身的发展,在《理想国》一书中,他把人的智慧品德和社会分工联系在一起,强调人的后天发展超过先天血缘。
2、古希腊文化的成就
(1)神话
(2)哲学 ①.产生背景:
②.代表:古希腊“三大哲人”(希腊三贤)
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用对话形式提出哲学思想
柏拉图:创建“学园”,几何学为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著作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主要思想:创立逻辑学;真理高于一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③.古希腊哲学的特点:
①主题:宇宙自然和社会人生;
②思维:用理性的思维认识和解释世界;(理性精神)
(用头脑思考而非依赖传统宗教解释)
③彰显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④哲学与自然科学紧密联系。
苏格拉底 前5世纪后期
柏拉图 前5世纪末期 —— 前4世纪前期
亚里士 多德 公元前4世纪
创建“学园”,将哲学和数学融会贯通,为欧几里得创作《几何原本》奠定基础。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强调“认识人自己”;提出“知识即美德”
(哲学变成一门专门研究人的学问)
提出理念论,理念是世界本原,建立理想国
真理高于一切;创立逻辑学;(哲学变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总结:
古希腊“三大哲人”
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
2、古希腊文化的成就
(1)神话 (2)哲学
(3)文学——英雄的赞歌:
①史诗:《荷马史诗》,史诗中诸神与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特点:“神人同形同性”
《荷马史诗》是迄今所知希腊最早的史诗,相传为盲诗人荷马所作。《荷马史诗》开创了西方文学的先河,史诗中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荷马堪称西方文学的始祖,他以诗歌般的记叙手法所展现的战争,生活场景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同时,荷马史诗也是研究古希腊风土人情的宝贵的资料。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是欧洲文学史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学作品。荷马史诗《奥德赛》共12000多行,也分为24卷。诗人把奥德修斯的10年海上历险,用倒叙的手法放在他临到家前40多天的时间里来描述。这10年惊心动魄的经历,包含了许多远古的神话,反映出经幻想加工过的自然现象以及古希腊人同自然的斗争和胜利。第9卷中所写的俄底修斯用计制胜巨人族波吕斐摩斯的故事,突出地表现了他的机智和勇敢。
“神人同形同性”:是指人们认为其他生命体或者类生物体都具有人类的情感,甚至具有自己的性格特质的一种观点。神是人最完美的体现,神与人同一形象,同一性格,是人的最高典型和个性最大的张扬放大。
2、古希腊文化的成就
(1)神话 (2)哲学
(3)文学——英雄的赞歌:
①史诗:《荷马史诗》,史诗中诸神与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特点:“神人同形同性”
《荷马史诗》是迄今所知希腊最早的史诗,相传为盲诗人荷马所作。《荷马史诗》开创了西方文学的先河,史诗中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荷马堪称西方文学的始祖,他以诗歌般的记叙手法所展现的战争,生活场景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同时,荷马史诗也是研究古希腊风土人情的宝贵的资料。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是欧洲文学史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学作品。荷马史诗《奥德赛》共12000多行,也分为24卷。诗人把奥德修斯的10年海上历险,用倒叙的手法放在他临到家前40多天的时间里来描述。这10年惊心动魄的经历,包含了许多远古的神话,反映出经幻想加工过的自然现象以及古希腊人同自然的斗争和胜利。第9卷中所写的俄底修斯用计制胜巨人族波吕斐摩斯的故事,突出地表现了他的机智和勇敢。
“神人同形同性”:是指人们认为其他生命体或者类生物体都具有人类的情感,甚至具有自己的性格特质的一种观点。神是人最完美的体现,神与人同一形象,同一性格,是人的最高典型和个性最大的张扬放大。
2、古希腊文化的成就
(1)神话 (2)哲学
(3)文学:
①史诗:《荷马史诗》
②戏剧:是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
悲剧和喜剧是这一时期戏剧的杰出代表。
亚里士多德戏剧定义:
①戏剧表演的基本形式是通过表演者对“行动”和“动作”的摹仿、“语言”、“悦耳之音”,来表达一定的内容和主题。
②悲剧: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表达严肃、崇高的主题。以达到抑恶扬善、陶冶情操的教育功能。
③喜剧:来源于日常生活,以诙谐、开玩笑讽刺、抨击社会的阴暗面,通过另一种方式发挥教育功能。
三大悲剧: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和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
三大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被称为“喜剧之父”,代表作是《鸟》,
克拉提诺斯,欧波利斯。
2、古希腊文化的成就
(1)神话 (2)哲学
(3)文学:
①史诗:《荷马史诗》
②戏剧:是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
悲剧和喜剧是这一时期戏剧的杰出代表。
三大悲剧: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和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
三大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被称为“喜剧之父”,代表作是《鸟》,
克拉提诺斯,欧波利斯。
特点:培养公民意识,抑恶扬善、陶冶道德情操,体现人文主义。
《荷马史诗》展示的是一曲英雄的赞歌,希腊悲剧则表达了人与命运抗争的主题,它的基调是悲壮的、崇高的。
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学思之窗: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诗学》
思考:从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定义中了解古希腊戏剧的表演形式和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
①使用动作模仿和语言交流、“悦耳之音”,来表达一定的内容和主题。
②用怜悯与恐惧的表情来吸引观众。
表演形式:
悲剧多取材于神话或英雄史诗,主题严肃崇高,塑造悲剧性人物引发观众的怜悯、恐惧情感,达到抑恶扬善、陶冶情操,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
喜剧取材于日常生活,以诙谐的形象反映社会现象,讽刺社会阴暗面。
2、古希腊文化的成就
(1)神话 (2)哲学 (3)文学
(4)艺术——和谐与美感
①雕塑:米隆的《掷铁饼者》是人物雕塑的典范,赞颂人的力量。
《米洛斯的维纳斯》(又称《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古希腊雕刻家阿历山德罗斯于公元前150年左右创作的大理石雕塑,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②建筑艺术: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
《掷铁饼者》
《米洛斯的维纳斯》
充溢着浓郁的世俗气息和鲜活的生命力
帕特农神庙
材料: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重要性在于,全世界介绍希腊的图片,如果只有一幅,那一定是它;如果有一本,那封面也必然是它。至少在形态上,它是希腊文明的第一象征。 ——余秋雨
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方顶柱式结构
2、古希腊文化的成就
(1)神话 (2)哲学 (3)文学 (4)艺术
(5)史学:——求真与人本
古希腊史学:是欧洲史学的源头。(地位)
①希罗多德(“西方历史之父”)的《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②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希罗多德(约BC480年─BC425年)
希罗多德公元前5世纪(约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25年)的古希腊作家、历史学家,著成《历史》一书,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流传下来的散文作品,希罗多德也因此被尊称为“历史之父”。
修昔底德(BC460--BC400/396年)
修昔底德:(约公元前460——公元前400/396年),古希腊历史学家,代表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也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材料:公元前5世纪,希腊联军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洛同盟,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利克里时期,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修昔底德陷阱”。——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概括材料中“修昔底德陷阱”的基本含义,你认为应如何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含义:新兴大国的崛起,引起原有霸主的恐惧,双方矛盾加剧,引发战争。
避免:“修昔底德陷阱”论是后人的引申,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除了对抗,还可合作,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防止战略误判。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一)古希腊文化
1、古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
2、古希腊文化的成就
3、古希腊文化特点:
①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的起源;
②具有科学性和民主性,崇尚道德、理性、知识
③吸收借鉴外来文化;
④成就突出,全面繁荣。
⑤对古罗马和近代欧洲文化发展影响深远。
4、古希腊文化辉煌成就的影响:
①古希腊文化是西欧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文化根源和要素之一。
②古希腊雅典民主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
③古希腊哲学的人文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④古希腊在文学、史学、艺术、科学和体育上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和世界文化。
类别 成就 评价
哲学 “三大哲人”
文学 史诗:
戏剧:
艺术 雕塑:
建筑艺术:
史学
苏格拉底:探讨人生哲理、社会伦理,
他用对话形式提出哲学思想。
柏拉图:创建的“学园”将哲学和数学融会贯通
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天文学、物理学等。
为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奠定了基础。
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荷马史诗》
史诗中诸神、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悲剧、喜剧
米隆《掷铁饼者》
希罗多德《历史》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帕特农神庙
奠定西方哲学基础
西方文学
创作源泉
欧洲史学源头
梳理:阅读P21-22,请结合史实证明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源头”。
罗马征服了希腊,但希腊文化征服了罗马。——古罗马诗人贺拉斯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拜占庭帝国
法兰克王国
德意志
意大利
法兰西
(二)古罗马文化
古罗马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文化
在法律、文学、史学、建筑、历法等领域多有建树
内容:
作用:
影响:
思考:结合【史料阅读】评价《十二铜表法》的历史价值。
特征(实质):
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
维护贵族和富人的财产利益为核心
(是私有制发展的产物)
①明文公示,按律量刑,限制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
②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为后来陆续颁布的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
对当时——罗马法体系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后世——对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为解决罗马市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古罗马文化
1.成就
(1)法律—《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也是公民法)
前509年
前450年
6世纪
27年
用以调整罗马公民关系的法律,只适用于罗马公民。
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表现形式变化
适用范围变化
习惯法
成文法
罗马共和国时期
(公民法)
罗马帝国时期
(万民法)
《罗马民法大全》
十二铜表法
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
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查士丁尼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
罗马法
【知识拓展】罗马法的特点
①罗马法渗透着自然法精神,倡导平等、正义、理性、法律至上、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的原则。
②注重形式,高度重视法律程序。
③其核心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④法律内容丰富、体系完备。
⑤有鲜明的阶级性。
(4)建筑:万神殿、大竞技场等是罗马建筑风格的代表
(2)文学:卢克莱修、西塞罗和维吉尔是罗马时期最杰出的
文学家
维吉尔
(3)史学:李维的《罗马史》和塔西佗的《编年史》代表了
罗马史学的最高成就
卢克莱修
西塞罗
李维《自建城以来》
尽我个人之能致力于世界上最优秀民族业绩的记述,那将是一种乐趣;而且即使我的声誉在这么大的作家群中隐没无闻,我也会以这些湮没我名声人的卓越和伟大慰藉自己。
塔西佗《罗马编年史》
世界的局面改变了,浑厚淳朴的罗马古风已荡然无存,政治上的平等已经成为陈旧过时的信息,所有人的眼睛都在望着皇帝的敕令。
万神殿
◎古罗马竞技场
◎万神殿
罗马人将希腊柱式与罗马拱券技术相结合,从而有机融汇形成罗马独特的建筑特色。
—说明在继承基础上的推陈出新。
凯撒时期制定的儒略历,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
儒略历
由罗马共和国独裁官儒略·凯撒颁布的一种历法。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闰,平年365日,闰年366日,年平均长度为365.25日。现成世界通用公历。
你知道吗?
因为恺撒七月出生,故将七月改为恺撒的名字“儒略”(July)。因为屋大维生于八月,故将八月改为大月,并改名为他的称号“奥古斯都”(August)。
(5)历法
凯撒大帝
大卫王
查理曼大帝
亚历山大大帝
凯撒大帝
屋大维
类别 成就 评价
法律
文学
史学
建筑
历法
《十二铜表法》等
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
凯撒时的儒略历
万神殿、大竞技场
塔西佗《编年史》
李维《罗马史》
卢克菜修、西塞罗、维吉尔
地位: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局限:以维护贵族、富人财产利益为核心;
进步:取代习惯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
成为后来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
罗马法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需要,被后来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借鉴。
贵族政治、皇权政治色彩。
代表了古罗马史学的最高成就。
古罗马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
(小结)古罗马文化成就
32
古希腊与古罗马留给了西方文明什么?(传承角度)
自由观念和人本精神等
民主、法制传统
思想方式和知识系统
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学、艺术、史学对欧洲的人文精神传统和文化载体风格产生较大影响;现今欧洲文学、建筑、史学、历法等各个方面均能从古希腊罗马中找到源头。
古希腊哲学思想和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奠定了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基础;也为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
古希腊民主政治与古罗马维护私有财产的法律体系是欧洲法制演进的起点;为近代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基础,成为理论源头。
欧洲文化的源头——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家国情怀
二、中古西欧的文化(万流归宗—基督教文化)
——从蛮族入侵到普世基督
古典时代
中古时期(中世纪)
近现代
“中世纪”(约5C-15C) 是指从476年西罗马奴隶制帝国灭亡到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是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消亡与近代资本主义文明产生之间的一段历史。
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
经济:庄园与农奴制
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下》根据图片说说中古西欧政治经济的主要特征
在中古时期,西欧地区形成了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地域文化。
二、中古西欧文化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恩格斯
1.日耳曼人国家:西罗马帝国灭亡和日耳曼民族南下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地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等封建国家。
2.教权增大: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赋予基督教会多项特权。
3.教皇国的建立: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为酬谢教会助其掌权而将罗马周围地区交给教皇统治,建立“教皇国”并使教会介入世俗权力。(“丕平献土”)
4.二元政治格局:欧洲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在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中,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互相利用、竞争共存。
(一)形成背景
二、中古西欧的文化
教会利用《圣经》中农牧产品1/10“属于上帝”的说法,向基督教信徒征收什一税。所征实物按产品性质分为大什一税 (粮食)、小什一税 (蔬菜、水果)、血什一税(牲畜) 等。
在中古时期,西欧地区形成了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地域文化。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公元1世纪诞生于巴勒斯坦
天主教
(西派,以罗马为中心)
东正教
(东派,以君士
坦丁堡为中心)
天主教
路德派
加尔文派
英国国教派
1054年第一次分裂
16世纪第二次分裂
新教
基督教
(二)特点: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1.神学: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
(1)载体:阐述教义的《圣经》以及研究教义的神学。
(2)目的:神学家用形式逻辑论证基督教教义,维护基督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
(3)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源自古希腊哲学,对西欧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2.文学:《圣经》对西欧文学艺术有重要影响。
(1)圣经文学:《圣经》中的历史传说和神话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很多素材。
(2)骑士文学:大多反映骑士阶层的道德和理想。(代表作《罗兰之歌》)
(3)市民文学:叙述市民的爱情生活和悲欢离合,抨击贵族的专横和教士的贪婪。(代表作《列那狐的故事》)
意义: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在中古西欧文化在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封建时代和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
托马斯·阿奎那,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神学家。用 “自然法则”论证“君权神圣”,著作《神学大全》。天主教教会认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
(二)特点:
二、中古西欧的文化
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三)内容
二、中古西欧的文化
(四)评价
消极方面:受到教会控制,少有科学成就。
积极方面: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材料三“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教皇格里高利一世
材料一:“中世纪早期不仅在宗教生活的精神戒律上,而且在基督教文化的思想发展上都带有修道院领先的痕迹。它们被称作西方文化的本尼狄克时代,因为上自7世纪新型基督教文化在诺萨布里亚的兴起,下迄12世纪城市生活的复苏和公社的兴起,较高层次的文化的连续性在西欧,在作为知识和文学创作的巨大源泉的本尼狄克修道院中得到了维持”
——克里斯托弗 道森:《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
材料二“过去的历史学家对于现代文明发展,可能过分强调了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实际是‘古典文学’的学者,对于科学的兴趣,可以说并不大于一位现代英国文学或拉丁文教授。现代科学产生于中世纪的大学。” ——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
(小结)中古西欧文化
类别 成就 评价
宗教
文学
科技
《圣经》及神学
地位:基督教文化的载体。
局限:维护基督教会、封建主统治。
进步:思维方式源自古希腊哲学,利于西欧思想文
化的传承、发展。
(很多素材来自《圣经》)
骑土文学
市民文学
叙述市民家庭的悲欢离合
少有成就
因文化受到教会控制
(神学与科学是对立的)
反映骑士阶层的道德和理想
思考:中古西欧文化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从文化发展方面来看,中世纪西欧文化通过宗教形式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也为中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后来的科学革命准备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基础。
联系
●从政治文明看,古希腊雅典的民主制度,罗马法的诞生和发展都为中世纪的法律制度提供了有利条件和理论基础。
●古希腊、罗马文化有自己的完整的神学体系,宣扬人性,赞扬自由主义。
区别
●中古时期的欧洲文化以信仰基督教为主,宣传神性,禁欲主义,是由教会统治人的信仰。
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醉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美)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
40
三、中古东欧的文化(融汇中传承—东正教文化)
——从拜占庭到俄罗斯
三、拜占庭、俄罗斯文化---中古东欧文化
(一)拜占庭文化
1、背景:
(1)罗马的分裂: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
(2)东西交汇:拜占庭帝国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3)东正教的形成:罗马帝国分裂后,基督教会分成东、西两派。1054年,基督教正式分裂。东派教会自称信仰正统的教义,故称“东正教”或“希腊正教”。
天主教(包括基督新教)与东正教的区别
天主教
●中心:罗马
●主要区域:西欧、美洲、澳洲
●教堂样式:尖顶,顶尖有十字架
●教义:天主教规定一切神职人员 不能结婚
●祈祷方式:手掌划十字
●中心:君士坦丁堡
●主要区域:希腊、东欧、俄罗斯
●教堂样式:圆顶,是拜占庭风格,如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土耳其人攻占了拜占庭后把它改成了清真寺
●教义:准许除主教以外的一切神职人员结婚、离婚、再婚
●祈祷方式:2个手指划十字→拇、食、中指3个指头划十字。
东正教
43
(2)文化内容
领域 重要成就 地位
法律
典籍
建筑
文字
梳理:阅读课本P24,归纳拜占庭文化的成就。
6世纪《罗马民法大全》
为传承罗马法作出贡献
对欧洲法学思想和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是拜占庭文化的标志性成就
保存大量希腊古典书籍
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提供条件
位于君士坦丁堡中心的
圣索菲亚大教堂
(罗马式穹顶)
建筑、雕塑艺术继承古希腊、古罗马并有所发展
拉丁字母
(从希腊字母演变过来)
【史纲下】
这两种文字成为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
【史纲下】
1.拜占庭文化
三、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探究: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原因及影响
拜占庭文明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枝独具特色的奇葩。
首先,它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
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
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政治法律体系及官僚统治体系方面,拜占庭几乎全面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使之成为中世纪拜占庭政治制度的骨架。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拜占庭皇帝们始终缅怀罗马大帝国的光荣,特别是在拜占庭帝国早期,皇帝们无不以恢复和重振罗马帝国昔日辉煌为己任。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商业汇集的便利,而且使它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动。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成为拜占庭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媒介。应该说,拜占庭文化的开放性也是其历史演化的必然结果。
特点:
①包容性、开放性; ②宗教性与世俗性相结合;
③融汇东西方文化;
原因:
①特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多种文化间的交流;②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
③统治阶层的重视和努力;
影响:①架起了东西方文明交往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②是古典文明和中世纪文明传承的纽带;
③保存延续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为近代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条件。
俄罗斯国徽
拜占庭帝国纹章
根据史料总结俄罗斯文化的特点
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因13—16世纪受蒙古统治,在俄罗斯文化的构成中,来自本民族的欧洲东部文化和来自蒙古的亚洲文化因素占有更大的比例,俄罗斯文化具有典型的欧亚接合部文明的特征。
特点:①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②受蒙古亚洲文化的影响;
③具有典型的欧亚结合部文明的特征。
2.俄罗斯文化
(1)俄罗斯文化特点
2.俄罗斯文化
(2)俄罗斯文化内容:
领域 重要成就 地位
宗教
文字
文学
建筑
东正教
斯拉夫字母【史纲下】
对希腊字母的继承和改造
12世纪史诗《伊戈尔远征记》
基辅罗斯时期最杰出的文学作品
俄罗斯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
与西欧中古时期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被视作东正教的象征
梳理:阅读课本P24,归纳俄罗斯文化的成就。
◎圣瓦西里教堂
思考:根据下表,归纳中世纪欧洲文化的特点。
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源头
宗教文化-压抑人性
兼收并蓄,独具一格
相同
不同
都比较真实、系统地记载历史,总结历史经验
中国史学以垂训借鉴为第一要义,致力于寻找王朝兴衰成败之理;
西方史学是为了保存人类功业,以防被遗忘
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
的结晶。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
交流互鉴, 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
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欧洲文化的形成
古典希腊文化
与罗马文化
中古西欧文化
拜占庭、
俄罗斯文化
古典希
腊文化
哲学:“三大哲人”
文学、雕塑、史学
古罗马
文化
法律:《十二铜表法》
文学、史学、建筑、历法
基督教文化:教权的扩大;神学的影响
骑士文学、市民文学
拜占庭文化:东正教;法律、建筑
俄罗斯文化:东正教;史诗;建筑
影响
本课小结
1.(2023·福建·统考高考真题)研究显示,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从未认为自己是“拜占庭人”,而以“罗马人”自称;他们自视为罗马帝国皇帝,延续着罗马帝国的统治。这一研究结果说明,拜占庭帝国( )
A.继承罗马帝国的版图 B.改变希腊正教的传统信仰
C.深受罗马文化的影响 D.复制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
【答案】C【详解】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拜占庭帝国。结合所学,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继承发展了古罗马的法律、建筑、雕塑艺术等,总之深受罗马文化的影响,故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以“罗马人”自称,C项正确
典例研析
2. (2022·天津·统考高考真题)有关《荷马史诗》作者的生平虽然没有留下可靠的史料记载,但是十几个希腊城邦却都自称是荷马的故乡,柏拉图也说“荷马教育了希腊人”;古罗马文学家维吉尔仿照《荷马史诗》歌颂罗马帝国和屋大维;德意志哲学家尼采以荷马为标志,把古希腊时代分为前荷马时期和后荷马时期。由此可以深刻认识到( )
A.文化名人成为民族荣誉的代表 B.伟大作品具有教育的重要功能
C.文史经典能够产生隽永的影响 D.史诗首先要求内容的真实准确
【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荷马教育了希腊人”“古罗马文学家维吉尔仿照《荷马史诗》歌颂罗马帝国和屋大维;德意志哲学家尼采以荷马为标志,把古希腊时代分为前荷马时期和后荷马时期。”可见《荷马史诗》对古希腊文化影响深远,文史经典能够产生隽永的影响,C项正确;
3.(2021·辽宁·统考高考真题)公元前5世纪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希腊地震不断发生,有时还引起海啸。时人认为这是神灵的警示,修昔底德则认为地震不过是巧合的自然现象,而海啸是由地震吸引海水离开海岸,海水回冲后产生的水灾。据此可知,修昔底德
A.具有理性精神 B.强调了人的个性自由
C.集文化之大成 D.创立了朴素唯物主义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有人认为地震是神灵启示,修昔底德却用理性分析,故选A项;材料与人的个性自由无关,排除B项;材料无法判断修昔底德是集文化之大成,排除C项;材料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无关,排除D项。排除BCD项,故选A项。
1.希腊戏剧题材限于一般人熟知的希腊早期神话与传说,只能反映命运与人或神之间的冲突,剧情虽然已知,但诗、音乐、舞蹈与哲学说教每次都不同,往往抒发公民的情感,关注广大观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诸如城邦政治、社会矛盾、人生困惑等。对材料解读最合理的是( )
A.古希腊的人文主义产生于希腊戏剧作品之中
B.古希腊戏剧内容需要进一步扩展,内涵有待进一步提升
C.古希腊戏剧有助于培育城邦公民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D.古希腊戏剧创作开始面向社会生活,解决日常问题
C
2.“事实上,不但近现代西方社会的学说、制度和科学受到过(古)罗马私法的洗礼,而且在近现代西方人们的信念和生活方式里面,也渗透着罗马私法的精神……在这个意义上说:西方文化就是法律文化,而且首先是私法文化。”据此可知罗马私法( )
A.奠定了西方近现代社会文化的基础 B.决定了西方社会生活的方式
C.阻碍了西方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D.构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
A
【课堂随练】
3. 在古希腊悲剧中,往往是主人公虽然追求自由和自我价值,但由于受控于命运而结果凄惨。民众在观剧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怜悯之情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进而思考如何才能摆脱这种悲剧性命运。这反映了古希腊悲剧( )
A.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B.强调故事情节的丰富
C.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D.促进自我意识的觉醒
1.D【详解】
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排除A项;古希腊悲剧主要通过对主人公人生命运的书写来引发观众的思想共鸣,并不强调情节的丰富性,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及其对古希腊悲剧的影响,排除C项。
解析 苏格拉底最终接受了死刑的判决,饮毒而死,体现了其坚持理性精神,但是并不意味着他接受法庭判决的罪名,这体现了其追求思想自由的精神,故选A项;题干体现的是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制度形式上的拥护,但并没有与精英治国相应的信息,排除B项;题干信息体现的是苏格拉底个人对城邦民主制下法律的判决的接受,并未体现更加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和主张重塑人的道德价值观,排除C项;题干体现的是苏格拉底对城邦法律判决的认同也就意味着对理性精神的认同,但并未体现其对智者学派的反思,排除D项。
4.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蛊惑青年”、“崇奉新神”两项罪名起诉并判处死刑,他拒绝了门徒们为他安排好的一切逃走机会,饮毒而死。这表明苏格拉底( )
A.认同和体现了理性的精神,追求思想自由
B.对雅典的民主深感失望,主张精英治理国家
C.更加强调个人主观感受,主张重塑人的道德价值观
D.对雅典城邦缺少认同感,是对智者学派的反思
A
解析 柏拉图认为“培养国家统治人才”应该进行体育、音乐、数学、天文学、谐音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培养,表明柏拉图重视对统治者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符合他提出的“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的主张,故选A项;材料没有反映柏拉图对雅典课程设置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教育思想的对比,无法得出“最先进”,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城邦公民素质低下”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5.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设计了一套理想的教育课程,除了体育和音乐这两门初等课程之外,学生还必须学习算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天文学和谐音学等5门课程,按照这个次序将灵魂从可见世界逐步引向哲学,最终目的是培养国家统治人才,促成他们的灵魂的转向。这体现了柏拉图( )
A.重视培养统治者的综合素质
B.对雅典当时课程设置的不满
C.具有当时最先进的教育思想
D.对城邦公民素质低下的担忧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脱胎于圣经故事的神秘连环剧,不仅注重其内容的诙谐幽默,还将民众日常生活琐事加入其中,这摆脱了传统圣经故事的严肃认真,更贴合市民的世俗文化,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宗教世俗化,未涉及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排除B项;资产阶级的价值追求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推崇个人的成功和价值实现,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这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神秘连环剧与文艺复兴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6.以圣经故事为主体的中世纪英国神秘连环剧,不仅对严肃的圣经故事进行喜剧化处理,如士兵常伴随粗暴的语言、夸张的自嘘,这与其对主子的阿谀奉承,胆小如鼠的行动形成强烈的反差。还对其进行同时代化处理,如增加了牧羊人之间偷羊和争吵等源于生活的情节。英国中世纪神秘连环剧的出现和发展( )
A.体现了市民阶层的文化取向
B.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
C.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价值追求
D.深受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影响
A
解析 根据材料“罗马文明是在希腊古典文化和希腊化文化的熏陶下产生的,它在保存和流传希腊文化方面卓有成绩”可知,罗马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明,表明文明之间相互借鉴、互相交流,故选D项;材料仅涉及到罗马文明与希腊文明内容之间的关联,且文明没有高低之分,逻辑错误,排除A项;古代文明确实具备多元特征,但材料没有明确同一时期不同文明的各自特征,故“呈现多元发展”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到希腊文明对罗马文明的影响,同一时间人类文明因各自文明的独特性,呈现出多元特征,故“希腊文明是人类文明源头”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7.有学者指出,公元前2世纪罗马征服了希腊,它自身却被希腊文化征服。可以说,罗马文明是在希腊古典文化和希腊化文化的熏陶下产生的,它在保存和流传希腊文化方面卓有成绩。这说明( )A.罗马文明落后于希腊文明
B.古代文明呈现多元发展趋势
C.希腊文明是人类文明源头
D.文明因借鉴交流而丰富多彩
D
8.(2023·全国·模拟预测)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因善于辩论而成为罗马政治舞台的显要人物,他认为民主政体是所有国家统治形式中最腐败的一种。在这种政体下,“人民品尝贵族的鲜血”,国家大事由喜怒无常的群众决定。西塞罗如此评价民主政体主要是因为其( )
A.违背奴隶主统治阶级的利益 B.无法对国家机构进行监督
C.便于政客蛊惑民众制造暴政 D.不重视公民的政治道德素养
2,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罗马。根据材料“显要人物”“人民品尝贵族的鲜血”等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塞罗作为上层阶级,代表的是奴隶主统治阶级的利益,他反对民主政体是因为其违背奴隶主统治阶级的利益,A项正确;B项“无法”说法错误,排除B项;C项不是西塞罗批判民主政体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民主政体并非不重视公民的政治道德素养,排除D项。故选A项。
解析 据材料,《十二铜表法》失去法律效力后仍被统治者当作启蒙读物,这体现了统治者重视法治,说明早期罗马法的法治精神影响深远,D项正确。学童熟记和“重新发布和修订”均不属于司法实践,排除A项;罗马法在发展过程中,适用范围不断扩大,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重新发布和修订”属于立法活动,但传承法治精神具有现实意义,并非“脱离实际”,排除C项。
9.公元前5世纪中叶,《十二铜表法》很快被转录到小册子上。西塞罗曾说,直到公元前1世纪,学童还要把它们熟记于心。即便这些规则早就没有了任何实际效力,它们仍被重新发布和修订。这表明,古罗马( )
A.司法实践注重形式 B.法律适用范围扩大
C.立法活动脱离实际 D.法治精神影响深远
D
10.中世纪的欧洲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座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这说明( )
A.欧洲缺乏对世界其它地区的了解
B.中西方当时从未有过任何的联系
C.宗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据支配地位
D.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异常缓慢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中世纪的欧洲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座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和所学知识可知,耶路撒冷为基督教圣地,造成当时地图形状的主要原因是宗教在中世纪的欧洲占据支配地位,故C正确;材料主旨不是欧洲缺乏对世界其它地区的了解,故A错误;当时中西方已有了联系,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到元朝,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萌芽,故D错误。
C
11. 托马斯·阿奎那是中古西欧的著名神学家。在天主教会与欧洲世俗诸侯争夺控制权的斗争中,阿奎那借用亚里士多德哲学将希腊自然法改造为体系精致的神学自然法,为教廷主张普世教权提供了有力的学理支持。据此可知,神学自然法 ( )
A.有利于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的发展 B.促进了基督教信仰在西欧的发展
C.确立了王权和教权并立的二元格局 D.维护了基督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
3.B【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阿奎那将希腊自然法改造为神学自然法,为教廷主张普世教权提供了有力的学理支持;结合所学可知,这有利于教会与欧洲世俗王权争夺社会控制权,进而促进基督教信仰在西欧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且骑士文学与市民文学反映的是骑士阶层与市民阶层的需求,有批判教士的贪婪、挑战禁欲主义的内容,排除A项;神学自然法有利于教会与欧洲世俗王权争夺社会控制权,“确立了王权和教权并立的二元格局”的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从材料可以看出神学自然法有利于维护基督教会的统治,削弱封建主的势力,排除D项。
解析 12世纪即中世纪中后期,“英明君主”“开疆拓土、为民谋利”“骑士罗兰忠诚于祖国”反映了当时法兰西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英雄的崇敬,主要体现的是民族主义思想,C项正确。《罗兰之歌》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精神追求,但“世俗化追求”与“开疆拓土、为民谋利”等不符,排除A项;真实展现封君与封臣的关系与诗歌重点歌颂罗兰的爱国与牺牲精神不符,排除B项;《罗兰之歌》反映的是法兰西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英雄的崇敬,不是对封建王权加强的渴望,排除D项。
12.成书于约12世纪的英雄史诗《罗兰之歌》,描述的是8世纪法兰西人在英明君主查理大帝的领导下开疆拓土、为民谋利的故事;重点歌颂的是骑士罗兰忠诚于祖国,甘愿为其献出生命的事迹。据此可知《罗兰之歌》( )
A.体现了市民阶层世俗化追求 B.真实展现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C.表达了巩固国家统一的愿望 D.反映了对封建王权加强的渴望
C
13.13世纪后,尚武斗狠色彩浓厚的传统比武大会逐渐向公共庆典和仪式型转变,参赛者多追求勇武技巧来博取观众的赞赏和荣誉,甚至是为了向其爱恋的女人展示自己的威猛和求爱的决心。由此,比武大会开始蒙上温馨典雅的色彩,观赏性和娱乐性逐渐突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4.D【详解】据材料“13世纪后,比武大会观赏性和娱乐性逐渐突出”及所学知识可知,10到11世纪起西欧社会不断发展,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伴随着工商业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骑士军事作用弱化,骑士比武大会从“尚武斗狠色彩浓厚逐渐向公共庆典和仪式型转变”,故选D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末期,伴随着骑士军事作用弱化,骑士精神逐渐弱化,排除A项;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与材料时间“13世纪”不符,排除B项;市民阶层扩大只是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且市民阶层的壮大也是社会发展推动的结果,排除C项。
14世纪后期加菜城附近的法国骑士在其营地比武
A.骑士精神的强化
B.文艺复兴的影响
C.市民阶层的扩大 D.社会发展的推动
14.中世纪欧洲市民文学中最典型的代表是以狐狸列那为主人公的动物故事(如下图),代表城市富商的主人公列那狐精力充沛、机智多变,善用手段捉弄象征贵族的伊桑格蓝狼和象征僧侣的邪恶又虚伪的骆驼。这一故事( )
5.B【解析】据材料可知,欧洲市民文学借用动物故事宣扬城市富商精力充沛、机智多变,善用手段,折射出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力量的增强,故选B项;“彻底衰落”说法错误,排除A项;“基督教神学被彻底颠覆”说法错误,中古西欧文化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城市商人,而不是王权,排除D项。
A.表明封建贵族统治彻底衰落 B.折射出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
C.说明基督教神学被彻底颠覆 D.体现出王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解析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史诗,拜占庭时代基督教神学家对其进行改造,将基督教价值观融入其中,体现的是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希腊文化,并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形成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故材料反映了拜占庭文化的融会性,B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A错误,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帝国统治者的重视,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对古希腊文化的融会改造,“断代”与之不符,排除D项。
15.拜占庭时代,《荷马史诗》的诗篇和寓意被基督教神学家改造,其故事失去了多神教的色彩,着重传达了基督教的信念,基督徒的价值观也被植入其中。这反映了( )
A.古希腊文化是拜占庭文化的主流
B.拜占庭文化的融会性
C.帝国统治者重视本国文化的发展
D.希腊文化传承的断代
B
解析 据材料“《荷马史诗》脍炙人口,人人皆知”可知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文化传统,对希腊罗马的典籍进行了重新校对和出版,故选B项;欧洲文化的起源位于希腊罗马地区,排除A项;材料中的书籍大多来自希腊,所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拜占庭帝国对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承,并未体现拜占庭文化对东欧国家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中的学者和典籍都来自希腊,体现了拜占庭文化对欧洲其他地区文化的继承与融合,排除D项。
16.在拜占庭帝国,《荷马史诗》脍炙人口,人人皆知。修辞学家科米达斯对《荷马史诗》进行重校,使之成为以后几个世纪最权威的版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著名学者的作品也成为当时的热门书籍,被不断传抄。此现象说明拜占庭帝国( )
A.是欧洲文化的起源之地
B.起到了文化传承的作用
C.对东欧国家的影响较大
D.文化具有鲜明地域特色
B
材料一 “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这是希罗多德(约前484~约前420)所撰《历史》一书的开篇之语。在此之前,对于希腊人而言,神话就是他们的历史。《历史》前半部分以追问希腊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原因为起点,记载了希腊、西亚、北非等地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往事等内容,后半部分叙述希腊城邦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全过程,故该书又被称为《希波战争史》。它继承了《荷马史诗》的叙事方式,又本着“研究”的精神,常常分辨传说的真假与异同。作者赞扬雅典人,却并不肆意诋毁“异邦人”,承认东方民族具有比希腊更古老的文明。书中的不少记述是作者亲自调查得来的史实,如在埃及通过询问当时作为知识分子的僧侣,掌握了大量历史和文化知识。书中许多记载为后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所证实。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等
材料二 《史记》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约前145~?)所著,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也叙述了汉朝周边各民族如朝鲜、匈奴和中亚、南亚各地的史实。全书以编年叙事的帝王“本纪”为纲,以人物“列传”为主体,被称为“纪传体”,成为后来历代官修史书的正宗。司马迁以儒家的历史观为宗旨,在前代深厚的历史学积淀基础上,坚持“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著史原则,常常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甚至疑惑。《史记》充分利用各类先秦文献、汉朝政事档案等,客观、如实地叙述史实,并佐以司马迁的游历见闻及民间传说,力求“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摘编自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罗多德与司马迁作为伟大历史学家的共同之处。(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历史》与《史记》产生的历史背景。(1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撰写史书应该包括的要素。(5分)
【高考链接 】2021年全国乙卷41题
【参考答案】
1、共同:历史学家的使命感;追求客观真实,理性叙述历史;创新精神;开阔的视野;自主的实地查访与史料调查精神
2、历史:古希腊城邦的发展与人文精神;希腊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广泛接触;丰富的历史与神话传说;海外贸易与工商业比较发达 史记: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儒家思想的影响;史学传统;丰富的历史文化积累
3、要素:叙述一定时空框架内的历史事物;有指导思想;客观、准确的记载;丰富的史实;有作者的认知
【 教材试题设计·P25】
撰写宗旨:希罗多德《历史》的撰写宗旨是“保存人类的功业”,特别是记载纷争的原因;而司马迁《史记》的撰写宗旨则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探讨自然与人文的关系,通晓古今演变的情况,形成自己的观点。 二者分别代表了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的史学传统。 通过对他们撰写宗旨的比较,可以看出东西方在史学传统上的联系与区别
相同点:
1、二者的撰写宗旨都注重历史的真实性,侧重对历史的叙述
2、二者的撰写宗旨都在描绘已知的世界,具有广阔的视野
3、二者的撰写宗旨都有宏大的历史使命感,注重历史教化作用
不同点:
1、前者重在分析历史的原因,后者强调历史的联系与个人的主观感受;2、东方中国的史学传统注重写实、贯通,以纪传体通史为主,而西方希腊的史学传统同样注重史料的辨析,却以叙事通史为体例,强调对历史的认识,加入了哲学层面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