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复习卷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北方地区主要耕地类型与南方地区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
A.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下
B.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到800毫米之间
C.属于干旱、半干旱的温带气候
D.每年春季高温少雨,常出现干旱
2.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的沙尘暴与人们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有关,能够最有效减轻这种灾害性天气的人类活动是( )
A.在农业中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B.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
C.增加草场载畜量,提高草场利用率
D.不断开垦草场,大幅度增加耕地面积
3.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理区域的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4.北方和西北地理区域分界线的确定,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降水 B.气温 C.地形 D.气温、降水
5.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河流 C.资源 D.气候
6.下列特产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
A.人参、鹿茸、貂皮 B.柑橘、茶叶、甘蔗
C.青稞、牦牛 D.长绒棉、哈密瓜
7.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B.西北地区农业主要以畜牧业为主
C.青藏地区居民主要信奉佛教
D.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8.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资源匹配状况较差的地区(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9.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 )
A.都是自西北向东南
B.秦岭东西走向,淮河流向自西向东
C.秦岭东北—西南走向,淮河流向自西向东
D.都是自北向南
10.受气候影响,我国南方地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
A.常绿阔叶林 B.森林草原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11.关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盆地、丘陵为主
B.主要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C.种植小麦、棉花、甜菜
D.河湖多,无冰期,通航时间长
12.如图所示景观图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3.下列有关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西牧东耕的分界线
B.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
C.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一致
14.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两侧农业生产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以南种植业,以北畜牧业
B.以南一年两熟至三熟,以北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C.以南水田为主,以北旱地为主
D.以南油料作物是油菜,以北是大豆和花生
15.与南方地区的景观不一致的是( )
A.通江达海,经济发达 B.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C.温暖湿润,河湖众多 D.山青水碧,物产丰富
16.秦岭﹣﹣淮河以南的农村生活、生产一般是( )
A.耕地以旱地为主,一年二到三熟
B.农作物以小麦、高粱为主
C.捕鱼捞虾、栽培菱藕、采桑养蚕
D.冬季孩子们喜欢堆雪人、打雪仗、滑冰
17.读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新地面积对比图,图中资料表明( )
A.南方地区人口多 B.南方地区土地面积大
C.北方地区人口多 D.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少
18.关于我国人文地理的分布规律表述错误的是( )
A.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人口分布东密西疏
B.交通运输网络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C.农业东西差异大,东部以种植业、渔业为主,西部以林业、畜牧业为主
D.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集中分布了主要工业区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9.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年降水量线分布一致,该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 山与 山 .
20.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月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 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湿润区与 的分界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21.我国东部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地形类型)和低缓的丘陵区,以 (山脉)﹣ (河流)一线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南方的粮食作物以 为主.
22.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分界大致是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此线以北的粮食以 为主,此线以南的粮食以 为主。
23.北方地区的运输以 为主,交通工具主要是 、 ;南方地区的运输以 为主,交通工具主要是 .
三.解答题(共7小题)
24.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填空。
(1)A、B、C、D是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其中 (代号)是我国主要牧区。
(2)“春风不度玉门关”所描述的地区是 (填字母代号),其气候类型主要为 。
(3)以“高寒”为主要特征的地区是 (字母代号),其优良畜种有 (一种即可)。
(4)C地区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①②③④等有水源灌溉地区,其中有“塞上江南”之称的是 (序号)。A、B发展农业的共同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
(5)四大地理区域中,D地区夏季气温最低,主要影响因素是 (填“地形地势”或“海陆位置”)。
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线大致通过 (山脉)—— (河流)一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份 ℃等温线大体一致。
(2)在农业生产中,B线是 业与 业的分界线。
(3)C地区耕地类型为 (旱地或水田)。
(4)C、D两地中,夏季平均气温较低的是 地。C地的气候类型是 。
(5)E区域的河流以 (填“内”或“外”)流河为主,河流的汛期往往出现在 季。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线大致通过 (山脉) (河流)一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一月 ℃年等温线分布最接近。
(2)B线与我国 mm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B以西,农业部门以 (畜牧或种植)业为主。
(3)C地区耕地类型为 (旱地或水田),粮食作物以 为主。
(4)CD两地中,夏季平均气温较低的是 地。
(5)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主要地处图中的 地区。(填字母)
27.读图回答:
(1)C和D的区域分界线是 和淮河。
(2)D地区的耕地类型是以 (填“旱地”或“水田”)为主。
(3)C地区人们喜欢吃面食的原因是当地盛产的粮食作物是 。
(4)A地区最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填“干旱”或“高寒”)
(5)B地区代表牲畜是 。
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个区域的分界线为E,该分界线的东段是 (河),西段是 (山脉);
(2)界线E大致与我国 毫米等降水量线相吻合,是我国 (干湿)地区和 地区的界线;
(3)界线E大致与1月 ℃等温线基本
相一致,它是我国 (温度带)和 温度带)的界线;
(4)表比较A、B两个地区的耕地类型的差异:A为 ,B为 .
29.读“北方地区图”,回答问题.
(1)① 海,A是 高原,其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严重,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B是 平原,这里的耕地类型是 ,粮食作物熟制是一年 熟.
(2)北京所处的经纬度为( , ),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
(3)图中甲、乙工业基地分别为京津唐工业基地和 工业基地,两地发展工业的共同有利条件是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和 .甲、乙两个工业基地相比,高新技术产业较发达的是 ,而两地共同面对的环境问题是 (本空格2分).
30.读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主食以 为主,南方人则以 为主;(米饭/面食)
(2)北方地区屋顶坡度 ,墙体厚,南方屋顶坡度 ,墙体高;(大/小)
(3)北方地区主要交通方式是 ,南方则以 交通为主;(陆路/水运)
(4)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河流 ,南方河流冬季 。(结冰/不结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10BBDAD ADBBA 11--18DBAAB CAC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9.400毫米;夏季风的影响;南方地区;昆仑;祁连;横断山脉.
20.0℃;800mm;半湿润区.
21.平原、盆地;秦岭;淮河;水稻.
22.小麦;水稻.
23.陆路;汽车;火车;水路;船.
三.解答题(共7小题)
24.(1)C、D;
(2)C;温带大陆性气候;
(3)D;牦牛;
(4)①②;雨热同期;
(5)地形地势。
25.(1)秦岭;淮河;0;(2)种植;畜牧;(3)水田;(4)D;亚热带季风气候;(5)内;夏。
26.(1)秦岭;淮河;0;
(2)400;畜牧;
(3)水田;水稻;
(4)D;
(5)E。
27.(1)秦岭;(2)水田;(3)小麦;(4)干旱;(5)牦牛。
28.(1)淮河;秦岭;(2)800;湿润;半湿润;(3)0℃;暖温带;亚热带;(4)旱地;水田.
29.(1)渤;黄土;水土流失;东北;旱地;一;(2)40°N;116°E; 寒冷干燥;(3)辽中南;石油;煤炭;甲;环境污染、水资源缺乏、矿产资源枯竭等问题.
30.(1)面食;米饭;(2)小;大;(3)陆运;水运;(4)结冰;不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