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1-3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1-3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09-03 12:50:55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科学阶段测试卷(一)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1-3节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水是(  )
A.海水 B.河水 C.湖水 D.地下水
2.下列四个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  )
A.长江、黄河发源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新疆沙漠地区 D.南极冰川地区
3.目前人类活动可以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是(  )
A.全球大气的水汽运输 B.全球大气的降水
C.全球陆地地表径流运输 D.局部地区地表径流运输
4.美国宇航局科学家不久前宣布,“机遇号”火星车已找到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液态水的强有力的证据。有了水的存在,就可以进一步探索火星上是否曾有过生命。下列哪一项不能 作为“进一步探索”的理由(  )
A.水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 B.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
C.有水的环境里才有生命 D.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需要水的参与
5.关于水循环意义的正确叙述是(  )
A.使水呈三态变化 B.加速了冰川的融化
C.造成海平面下降 D.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
6.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水都呈中性 B.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工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淡水 D.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淡水很少
7.动植物为了适应不同水环境,都有特殊结构和本领,下列哪项不是由于长期生活在缺水的环境中引起的?(  )
A.白杨树冬天要落叶 B.仙人掌的也长成刺状
C.沙拐枣的根深深扎入地下 D.芭蕉的叶片很大
8.贵港港是西南地区第一大的内河港口,若一艘轮船从贵港港驶往澳门,当它从珠江口驶入大海时(  )
A.它受到的浮力变大 B.它受到的浮力变小
C.它下沉了一些 D.它上浮了一些
9.如图所示,将边长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木块静止时,上表面距离水面4cm,g取10N/kg,则(  )
A.木块受到的浮力为4N
B.使木块完全浸没需要4N向下的力
C.木块的密度是0.4g/cm3
D.木块底部受到水向上的压强为103Pa
10.把一个小球轻轻放入未盛满水的杯子里,溢出了100N的水,则小球受到的浮力(  )
A.一定等于100N B.一定大于100N
C.小于或等于100N D.大于或等于100N
11.如图为验证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
B.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氢原子组成的
12.将一个体育测试用的实心球和一个乒乓球同时没入水中,放手后发现:实心球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如图所示。比较实心球和乒乓球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则(  )
A.实心球受到的浮力大 B.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
C.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不能确定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3.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A、B、C,分别静止在不同深度的水里,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B.A球所受的浮力最大
C.C球所受的浮力小于B球 D.C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14.如图所示;图中哪一个才是浮力的方向(  )
A.1 B.2 C.3 D.4
15.一个正方体物块受到的重力为20N,将它浸没在水中后,物块的上表面受到竖直向下的压力为5N,下表面受到竖直向上的压力为12N,那么它所受到的浮力为(  )
A.7N B.8N C.15N D.20N
16.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缸中装满水,缸中水面分别漂浮着一只玩具鸭,如图所示.设甲、乙两缸底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两只玩具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F甲>F乙 D.F甲<F乙
17.一条金鱼在水底吐出了一个小气泡,该气泡从水底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它受到水的压强和浮力将(  )
A.压强变大、浮力变小 B.压强变小、浮力不变
C.压强变小、浮力变大 D.无法判断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如图所示,体积相等的铁块甲、乙、丙浸在同一液体里,丙的底部紧贴容器底,则(  )
A.甲、乙、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B.乙受到的浮力最大
C.丙受到的浮力最大
D.甲、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丙不受浮力
19.把体积为2×10﹣3m3、重为12N的物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g取10N/kg)(  )
A.漂浮,F浮=20N B.漂浮,F浮=12N
C.沉底,F浮=20N D.沉底,F浮=12N
20.下图表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图中“o”“●”分别表示氢原子、氧原子),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过程l表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拆分成原子
B.过程I、Ⅱ表明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C.过程Ⅲ表明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该示意图还能说明化学变化中原子能再分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32分)
21.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1)请写出图中各字母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
A. B. C. 。
D. E. F. 。
(2)上述A、B、C、D、E、F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 。该循环发生的领域是 和 之间,通过水循环,使 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 ,滋润着土地。
(3)促使水循环的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
(4)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2.如图呈现的是体积相同、未打开的普通可乐和无糖可乐浸入水中时的浮沉状况,则质量较大的是      ,受到浮力较大的是      。
23.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多,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约占全球总水量的0.3%;由图可知,江、河、湖、海、植物、土壤中的水通过蒸发变成了水蒸气,升入高空。在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中,水存在的状态 、 、 ,水的不同状态变化使陆地上的淡水不断得到补充。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 资源,其中储存水量最多的是 ,目前利用的很少,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有 、 和 。
24.小胡同学在水槽中洗碗,一个大的瓷碗正漂浮在水槽中。小胡用水槽中的水把碗装满,碗就会沉入水槽底部,此时碗所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碗所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水槽中的水面将会 (选填“上升”、“下降”、“不变”)。
25.6月1日,由南京驶往重庆的“东方之星”旅游客轮突遇龙卷风发生翻沉。经过多方营救,截止6月3日,已有14人获救。其中,张辉依靠救生圏在湍急的江水中漂流了10多小时,终于在我省岳阳获救。张辉在江水中漂流时,他与救生圏的总重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所受总浮力。事故发生后,潜水员潜到水下船舱搜救乘客,在下潜过程中,潜水员受到水的压强不断      。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26.小柯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
(1)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处(图甲)。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重力(选填“<”、“=”或“>”)。
(2)使用中,小柯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乙),杯中液面将 (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处”)。
27.图所示的溢水杯中装满水(水面与溢水口相平),慢慢放入一木块,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从溢水杯中溢出6×10-4m3的水,则木块受到的浮力是 (g=10N/kg),木块所受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是 ;水溢出前后,溢水杯底受到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0分)
28.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小刚在学习了该原理后思考: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难道只跟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有关吗?于是他猜想: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还跟物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选取了两块体积和形状都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铁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要验证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小刚应该选取图中的 等步骤进行对比。小刚已经知道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那么根据他所选择的几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铜块所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铁块所受到的浮力。由此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2)小刚根据图中B、C、D三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随着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的增加,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在变大,于是他就得出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你认为小刚的结论是 的(选填“正确”、“错误”),原因是: 。
四、分析计算题(第29题9分,第30题9分,共18分)
29.某同学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后,制作了一台浮力秤,可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甲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积为0.001m2,小筒和秤盘总重为0.6N。
(1)如图甲,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小筒受到的浮力是 牛;
(2)如图甲,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应在小筒A处标出该浮力秤的 刻度;
(3)如图乙,在秤盘上放一物体后,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h为0.1m,则该物体的质量为多少?
30.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底面积为100cm2,重为6N的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20cm深的某液体。将一体积为400cm3的物体A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N,让物体从液面上方逐渐浸入直到浸没在液体中(如图),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5.2N;(柱形容器的厚度忽略不计,筒内液体没有溢出,物体未接触容器底。g=10N/kg),求:
(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
(2)筒内液体密度;
(3)物体浸没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八年级(上)科学阶段测试卷(一)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1-3节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D
B
D
A
D
D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A
A
A
D
C
D
B
D
二、简答题(每空1分)
26、(1)=; (2)仍在A处;
27、6N; F浮=G木; 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
28、(1)A、B、D、E; 等于; 无关;
(2)错误; 过程不完整,没有探究物体浸没后受到浮力与深度的关系;
四、分析计算题
29、(1)0.6N; (2)零;
(3)放上物体后受到的浮力F浮=ρ液gV排=1.0×103×10×0.001×0.1=1N所以物体的重力为G=1-0.6=0.4物体的质量为m=G/g=0.4/10=0.04kg
答:(3)物体的质量为0.04Kg
30、(1)F浮=G-F拉=10N-5.2N=4.8N,
(2)V排=V物=400cm3=4×10-4m3 F浮=ρ液gV排得:ρ液=F浮gV排=4.8/(10×4×10?4)=1.2×103kg/m3;
(3)液体的体积V液=100cm2×20cm=2000cm3=2×10-3m3
液体的重力G液=m液g=ρ液V液g=1.2×103kg/m3×2×10-3m3×10N/kg=24N,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液+G容器+G物)-F拉=(24+6+10)-5.2=34.8;
受力面积:S=100cm2=10-2m2,p=F/S=34.8/10?2=3480Pa.
答:(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为4.8N;
(2)筒内液体密度为1.2×103kg/m3;
(3)物体浸没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3480Pa
温馨提示:本系列作品由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http://www.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5
也可百度搜索(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
版权所有,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