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科目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课时 1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第1课,讲述了北宋建立、统一与加强中央集权的历史。赵匡胤结束了唐亡后五代十国政权分立的局面,建立了一个新兴的王朝,并且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北宋政权的稳定,促进了科技文化上的繁荣,但是也形成了“三冗”局面,可见北宋繁荣中也蕴含着日后衰落的因素。本课完整衔接了一、二单元的王朝更迭历史,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经过半年的历史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识别地图和材料分析的能力,也能够初步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学习知识,但是也存在历史认识不全面、历史解释不到位等现象,需要教师讲授时注意方法和观点上的指引。此外,本课内容属于中国古代政治史的范畴,七年级学生对于这一范畴的理解有限,教师可以恰当利用有趣的历史故事,增加课堂生动性和趣味性。
教学目标
2022年新课标: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与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的政策;通过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和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通过了解蒙古兴起和元朝统一,设立行省、宣政院等制度,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和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基于2022年新课标设置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北宋的建立与统一等史实,认识到北宋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顺应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2.了解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认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辩证分析其利弊。(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4.知道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及其影响,体会改革的曲折和艰辛,充分认识革新图强是国家强盛的根本。(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北宋建立与统一、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等基本史实。 2.难点:通过学习北宋建立与统一、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王安石变法等事实,客观认识北宋政治的利与弊,得到历史启迪。
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史料研读法。 2.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小组交流。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出示两分钟带你认识“奥斯卡影帝”——赵匡胤视频)以赵匡胤陈桥事变、黄袍加身的视频引入本课。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北宋的政治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宋初的皇帝为什么要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让我们一同学习第6课《北宋的政治》
新课讲授 第一篇 兵变“得”天下——北宋的建立 知识点一:历史回顾——唐末以来的分裂更迭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唐末以来的分裂更迭历史吗?帮助学生回顾旧知,发现历史规律。 【学生回答】回顾历史,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出示唐末以来的分裂更迭图)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农民起义军在黄巢的带领下攻入长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唐朝灭亡后,又形成了五代十国,这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让我们来了解赵匡胤是如何建立北宋的? 知识点二:北宋的建立 【教师讲授】(出示赵匡胤建立北宋的相关图片)赵匡胤是后周禁军的统帅,负责防守京师。960年初,朝廷派他北上抵抗辽军。军队行至开封以北的陈桥驿时,谋士和诸将拿出预备好的黄龙袍披到赵匡胤身上,叩头便拜,口称“万岁”,赵匡胤就这样当了皇帝。这个历史事件也被称为“陈桥驿兵变”。 【教师提问】根据课文28页和材料,找到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和主要事件。 【学生回答】宋朝建立时间是公元960年,建立者是赵匡胤(宋太祖),都城在开封,主要事件有陈桥兵变和黄袍加身。 知识点三:北宋的统一 【教师提问】(出示历史地图)观察地图,你认为宋太祖接下来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在北方,北宋面临辽国、北汉的对峙;在南方,割据政权遍布。 【教师引导】在这两大方向中,宋太祖会首先解决哪一个方向呢? 【学生回答】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 【教师提问】那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学生回答】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教师提问】(出示北宋与唐朝的疆域图)说一说:对比北宋与唐朝的疆域图,说说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唐朝是大一统的王朝,宋朝并不是。 【教师归纳】同学们说得真棒!我们只能说北宋结束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分裂割据,但燕云十六州并没有取得,辽国的契丹与西夏的党项等少数民族政权与之并立,因此北宋不是传统的大一统政权。因此同学们要特别注意:北宋没有实现大一统,只是局部统一! 第二篇 集权“安”天下——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知识点一: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 【教师行为】(出示史料)请同学们完成【学习任务一】阅读分析宋太祖与赵普的对话,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权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问题2: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学生行为】阅读对话,分析史料,探讨问题,教师引导下得出答案:主要原因是藩镇太重,君弱臣强(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即“外重内轻”;对此,赵普提出的方案是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加强中央权力。即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 知识点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收其精兵 【教师行为】(出示“杯酒释兵权”图片)请同学们完成【学习任务二】阅读教材29页,找到宋太祖收精兵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同学们也要注意仔细阅读“相关史事”部分哦! 【学生回答】①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材料1:“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病总于三帅(禁军三部分的统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此所以百三十余年无兵变也。” ——范祖禹《范太史集》 材料2:京城驻军要轮流到外地或边境戍守,有的则要到产粮的地方就粮,这种轮流驻防的办法称为“更戍法”。这种方法名义上是锻炼士兵吃苦耐劳,实际上是借着士兵的经常换防,将官再也不能同士兵结合,无法在士兵中建立自己的声望,也就再也不能率兵同朝廷皇帝对抗了。 材料3: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教师提问】(出示收其兵相关材料)除了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结合材料和课本回答:宋太祖收精兵的具体措施还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③经常调换将领与换防。
知识点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夺其权 【教师讲授】(出示北宋前期中枢机构示意图)在中央,宋太祖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想一想:宋太祖的做法有什么影响?请从利、弊两方面分析。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下答:①利: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②弊:造成冗官、冗费的局面。 材料1:上因谓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2:《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 材料3:《宋会要》提及:“国家所置诸路转运使、副使即汉刺史、唐观察使之职。” 【教师过渡】(出示材料)宋太祖不仅通过收精兵、夺其权加强中央集权,也注重控制地方的权力。结合教材30页和材料,找一找:为防止地方权力过于集中,宋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①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②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③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知识点三: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制其钱谷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摘自朱熹《朱子语类》 【教师行为】(出示制钱谷相关材料)思考:“财也收了”是什么意思?这一措施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①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②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教师行为】(出示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和历史图片)加强学生对制其钱谷这一措施的理解。 知识点四: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教师提问】(出示史料和历史图片)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思考,宋朝采取的集权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从积极、消极两方面思考。 【学生回答】①积极:中央集权得到强化,皇权大大加强,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②消极:削弱了地方实力和军队的战斗力,造成了北宋官僚机构臃肿。 第三篇 以文“治”天下——重文轻武的政策 知识点一:重文轻武政策的目的
【教师行为】(出示课件)结合材料和课本30页,发现宋太祖重文轻武的是什么? 【学生行为】目的是: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知识点二:重文轻武政策的表现 【教师提问】(出示材料和历史图片)知道了目的之后,我们来找一找重文轻武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材料1: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曾说:“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2:“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太祖誓碑 材料3:臣成为政事堂和枢密长官人选。两宋共有枢密使、副724人,其中文臣659人,约占百分之九十一。 ——《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 【学生回答】①重用文官。 材料4: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学生回答】②重视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知识点三: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赵宋王朝是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外族入侵势力所颠覆,从王朝内部来说,横亘两宋三百多年始终没有一股政治势力膨胀到足以威胁赵宋皇位的稳固。 ——《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 本朝鉴于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也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教师提问】(出示材料)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思考,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要从积极、消极两方面思考。 【学生回答】①积极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专权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②消极影响:文臣统兵,不熟悉军务,军队战斗力减弱;政治机构重叠,办事效率下降,增加朝廷财政支出。 第四篇 以变“救”天下——王安石变法 知识点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材料1:“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计9785员,今内外官属总17300余员,……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逾一倍多矣。” ——(宋)包拯奏报 材料2:北宋中期有人说:“天下之所以困,本于兵”,“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材料3:北宋与辽和西夏屡次发生战争,后分别同二者签订协议,每年交其“岁币”“岁赐”。 【教师行为】(依次出示三则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最终得出王安石变法的主要背景:冗官、冗兵、冗费。 知识点二:王安石变法的措施
【教师讲授】(出示王安石变法主要措施举例)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王安石变法涉及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他们希望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知识点三:王安石变法的成效 材料1:农田水利法实施后,各地兴修的水利工程达一万多处,大量农田得到灌溉,而青苗法不仅帮助了农户度过了青黄不接的困难时刻,并且也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继续蔓延,大大刺激了宋朝农业生产。 ——《中国通史·王安石变法》 【教师提问】(出示材料)结合材料和课本32页看一看,王安石变法是否取得成效? 【学生回答】取得了一定成效;增加了财政收入,一定程度达到富国。 【教师提问】(出示材料)合作探究:下述言论出自变法反对派之口,或有夸大之处,但是否也反映了变法的某些缺陷? 材料2: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传家集》卷66 【学生行为】合作探究,回答:加重人民负担,引起激烈争议,激化阶级矛盾最终失败。 知识点四:王安石变法的结果 【教师讲授】变法收到一些成效,但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主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这次变法虽然失败,但其失败原因以及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值得探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想一想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这次变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和经验呢? 【学生行为】小组交流,得出失败原因: ①变法触犯了地主、官僚的利益,导致他们阻挠和破坏变法,这是主要原因(如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②宋神宗在变法后期动摇,罢免了王安石。 ③过程中用人不当,一些官员不按规定推行新法,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学生行为】小组交流,得出启示: ①改革是一个国家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一个重要手段,每个国家、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要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②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
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公元906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驿事变,登基称帝,定都东京。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控制地方权力,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的措施,但是也造成了“三冗”局面,积极与消极影响兼有之。以上便是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同学们下课!
板书设计
随堂训练和作业设计
1.随堂训练:(出示四道选择习题)随堂检测,检验提升。 2.作业设计:课堂教学至此,学案同步教学。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