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3-11 10:4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
第三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完试卷后。务必再次检查哦!
一、选择题(共14分)
1.下列各项中,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圆的周长和半径
B.烧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烧煤量和所烧的天数
C.车轮半径一定,行驶的路程和车轮的转数
2.在圆中,周长和半径( ).
A.成反比例 B.不成比例 C.成正比例
3.下面( )可以和组成比例.
A. B. C. D.
4.表示x和y成正比例的式子是(  )
A.x×y=36 B. C.y=x D.y=x±5
5.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  )成反比例.
A.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B.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
C.看一本200页的书,看过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
D.面积一定,三角形的底和高
6.表示c与a成反比例关系的式子是( )。
A.c+a=0 B.ca=15 C.c= D.=42
7.A、B、C三种量的关系是:A=,如果C一定,B、A两种量是(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二、填空题(共16分)
8.若A×B=C(A、B均不等于0),当B一定时,   和   成   比例;当C一定时,   和   成   比例.
9.=单价(一定),   和   成   比例.
10.生产相同数目的一种零件,甲乙两人的工作时间的比是4∶5。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的比是   ,乙比甲的工作效率低   %。
11.在比例尺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离是3.5厘米,则A地到B地的实际距离是   .
12.妈妈用50元钱去买苹果,她所能买的苹果的单价和重量成   比例.
13.如果=,x 和y成   比例;若5X=4Y,则X:Y=   .
14.勤勤看一本小说,前8天看了200页.照这样计算,看完这本800页的小说一共需要 天.
15.教室的面积一定,这个班的学生人数与平均每人占地面积成   比例.
三、判断题(共8分)
16.圆的半径和面积成正比例.( )
17.甲数和乙数互为倒数,那么甲数和乙数成反比例. ( )
18.任何一个非0自然数,与它的倒数成反比例。( )
19.如果 =那么x与y中成反比例.( )
20.通过一座大桥,车轮的半径和转数成反比例。( )
21.要加工的零件总数一定,已加工的零件个数与未加工的零件个数成反比例关系.( )
22.比值相等的两个比一定能组成一个比例。( )
23.如果x=y(x、y均不为0),那么x∶y=2∶3。( )
四、计算题(共26分)
24.口算。(共8分)
6÷= 0.37+1.6= 4.8÷0.8= 0÷=
1+8%= -= 2.5÷1.25= ×=
25.解方程。(共9分)

26.解比例。(共9分)

五、解答题(共36分)
27.李奶奶有一个弹簧秤,每次买完东西她都要称一称.一次,她称3 kg黄瓜时,弹簧长12.75 cm;称5 kg西红柿时,弹簧长13.25 cm.在没有称物体时,弹簧长多少厘米?
28.大树比小树高10米,已知小树高2米,某一时刻小树的影子长80厘米,问同一时刻大树的影子比小树的影子长多少米?
29.某学校入学考试,参加的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 结果录取91人,其中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未被录取的学生中,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 问报考的共有多少人?
30.一辆汽车原计划每小时行驶7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行驶6小时,实际上这辆汽车1.5小时就行驶了12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比原计划提前了几小时?(分别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答)
31.一本科技书,吕洁计划每天看20页,6天看完.结果他4天就看完了,吕洁实际每天看了多少页?
32.一辆汽车原计划每小时行驶7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行驶6小时,实际上这辆汽车1.5小时就行驶了12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比原计划提前了几小时?(分别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答)
参考答案:
1.B
【详解】试题分析: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①相关联;②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变化方向相反;③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这两种相关联的量都是变量,且对应的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乘积不一定,就不成反比例.据此逐项分析再进行选择.
解:A、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可得:圆的周长÷半径=2π(一定),所以圆的周长与半径的比值一定,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
B、每天烧煤量×所烧的天数=烧煤的总量(一定),是它们的乘积一定,所以烧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烧煤量和所烧的天数成反比例;
C、行驶的路程÷车轮的转数=车轮的周长,车轮的半径一定,周长就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所行驶的路程与车轮的转数成正比例;
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判断.
2.C
【详解】圆的周长公式c=2πr,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c:r=2π(一定);2π是一定的,也就是圆的周长与半径的比值一定,所以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关系;
3.D
【详解】略
4.C
【详解】试题分析:判断x和y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不是比值一定或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据此逐项分析后再选择.
解:A、因为x×y=36(一定),是乘积一定,所以x和y成反比例;
B、因为的比值不一定,所以x和y不成正比例;
C、由y=x,可得=(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x和y成正比例;
D、由y=x±5,可得y﹣x=±5,是差一定,所以x和y不成正比例;
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比例的量,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再做出判断.
5.D
【详解】试题分析: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不是乘积一定或乘积不一定,就不成反比例.据此逐项分析后再选择.
解:A,等底等高的圆柱是圆锥的体积的3倍,所以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的体积=3(一定),是它们的比值一定,所以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成正比例;
B,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成正比例;
C,看过的页数+剩下的页数=这本书的总页数(一定),是对应的“和”一定,不是“乘积”一定,所以看过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不成反比例;
D,三角形的底×高=面积×2(一定),是对应的乘积一定,所以底和高成反比例;
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判断.
6.B
【解析】略
7.A
【详解】试题分析:判断B、A两种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因为A=,
所以=C(一定)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C一定,B、A两种量是成正比例;
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
8.C;A;正;A;B;反.
【详解】试题分析:判定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要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解:因为A×B=C,所以C÷A=B,当B一定时,即C和A的比值一定,所以C与A成正比例;
因为A×B=C,当C一定时,即A和B乘积一定,所以A和B成反比例;
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就看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解答.
9.总价,数量,正.
【详解】试题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
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
10.5∶4 20
【分析】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相同,将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时间与工作效率成反比;用甲、乙的工作效率差除以甲的工作效率,据此解答。
【详解】甲乙的工作效率比为:∶=5∶4
(5-4)÷5×100%=20%
【点睛】本题结合工程问题主要考查反比例性质,将工作总量看作“1”是解题的关键。
11.1050千米.
【详解】试题分析:图上距离和比例尺已知,依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两地的实际距离.
解:3.5÷,
=105000000(厘米),
=1050(千米);
答:A地到B地的实际距离是1050千米.
故答案为1050千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12.反
【详解】50元是苹果的总价,总价一定,也就是单价和重量的积一定,所以,它们成反比例.
13.反,4:5.
【详解】试题分析:(1)判断x和y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是其它的量一定或乘积、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比例.
(2)要求X与Y的比是多少,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的逆运用进行作答,即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解:(1)因为=,
则有xy=4(一定),是x和y对应的乘积一定,
所以x和y成反比例关系;
(2)因为5X=4Y,
所以X:Y=4:5;
点评:(1)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还是对应的其它量一定,再做出判断.
(2)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逆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14.32
【详解】试题分析:前8天看了200页,根据除法的意义,平均每天看200÷8页,则用总页数除以每天看的页数,即得看完一共需要多少天.
解:800÷(200÷8)
=800÷25
=32(天)
答:一共需要32天.
故答案为32.
【点评】首先根据除法的意义求出每天看多少页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15.反.
【详解】试题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人数×每人占地的面积=教室里的面积,
教室里的面积一定,也就是这两种量的乘积一定,所以成反比例;
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
16.错误
【详解】试题分析:判断圆的半径和面积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
解:圆的面积÷半径=圆周率×半径(不一定),是比值不一定,圆的半径和面积不成正比例.
故判断为:错误.
【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比例的量,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再做出判断.
17.正确
【分析】考察了学生认识和辨别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能力
【详解】甲数和乙数互为倒数,说明甲数和乙数的乘积是1,所以甲数和乙数成反比例
18.√
【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两数之积一定,根据反比例的判别原则:当一个量一定,另两个量积一定时,成反比例,即可解答。
【详解】任何一个非0自然数,与它的倒数成反比例。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反比例的判别方法。
19.错误
【详解】解:如果=,则x:y==,是比值一定,
所以,如果=,那么x与y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
20.√
【分析】车轮的周长与转数的乘积等于大桥的长度,车轮的周长=2π×半径,由题意可知,大桥的长度=2π×半径×转数,2π一定,大桥的长度一定,则车轮的半径×转数=大桥的长度÷2π(一定),车轮的半径×转数的乘积一定,因为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个数成反比例,即可解答。
【详解】因为2π×车轮半径×转数=大桥的长度(一定),所以车轮半径×转数=大桥的长度÷2π(一定),车轮半径与转数的乘积一定,通过一座大桥,车轮和转数成反比例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的认识,要明确反比例所表示的意义。
21.×
【详解】略
22.√
【分析】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由此判断即可。
【详解】比值相等的两个比一定能组成一个比例。
故答案为:√
23.√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将相乘的两个数同时作外项或内项,这里是把和x作为外项,和y作为内项写出这个比例,并化简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详解】如果x=y(x、y均不为0),那么,x∶y=∶=2∶3。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24.36;1.97;6;0;
1.08;;2;
【详解】略
25.;;
【分析】(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式化为方程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
(2)先计算方程的左边,把方程化为,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即可;
(3)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乘0.6,再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即可。
【详解】
解:
解:
解:
26.x=0.6;x=20;x=130
【分析】(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式化为乘积式4x=0.8×3,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即可;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式化为乘积式2x=25×1.6,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即可;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式化为乘积式,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
【详解】
解:4x=0.8×3
4x=2.4
4x÷4=2.4÷4
x=0.6
解:2x=25×1.6
2x=40
2x÷2=40÷2
x=20
解:
x=130
27.(13.25-12.75)÷(5-3)=0.25(cm)
12.75-0.25×3=12(cm)
答:在没有称物体时,弹簧长12 cm.
【详解】当弹簧秤称的物体从3 kg增加到5 kg时,弹簧的长度从12.75 cm增长到13.25 cm,也就是质量增加2 kg,弹簧的长度增加0.5 cm,从而得出每增加1 kg的质量,弹簧伸长0.25 cm.3 kg物体弹簧伸长0.75 cm,原来弹簧长12 cm.
28.4米
【分析】题中有两种相关联的量,实物高度和影子长度,实物高度÷影子长度=每米影子的是多少米实物高度(一定),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根据相对应的数的比值一定,可列出比例式。
【详解】解:设同一时刻大树的影子比小树的影子长x米。
80厘米=0.8米
2:0.8=10:x
2x=8
x=4
答:同一时刻大树的影子比小树的影子长4米。
29.119人
【详解】(法1)录取的学生中男生有人,女生有(人),先将未录取的人数之比变成,又有(人),所以每份人数是(人),那么未录取的男生有(人),未录取的女生有(人).所以报考总人数是(人)。
(法2)设未被录取的男生人数为人,那么未被录取的女生人数为人,由于录取的学生中男生有人,女生有(人),则,解得.所以未被录取的男生有12人,女生有16人.报考总人数是(人)。
30.0.75小时
【详解】解:正比例解:
解:设从甲地到乙地比原计划提前了x小时.
120:1.5=(70×6):(6-x)
x=0.75
反比例解:
解:设从甲地到乙地比原计划提前了x小时.
 70×6=(120÷1.5)×(6-x)
x=0.75
答:从甲地到乙地比原计划提前了0.75小时.
31.解:设吕洁实际每天看了x页,
4x=20×6
4x=120
x=120÷4
x=30
答:吕洁实际每天看了30页.
【详解】据一本科技书的总页数一定,每天看的页数与看的天数成反比例,由此列出比例解决问题.
32.0.75小时
【详解】解:正比例解:
解:设从甲地到乙地比原计划提前了x小时.
120:1.5=(70×6):(6-x)
x=0.75
反比例解:
解:设从甲地到乙地比原计划提前了x小时.
 70×6=(120÷1.5)×(6-x)
x=0.75
答:从甲地到乙地比原计划提前了0.7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