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孟德尔的杂交实验课件(共33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孟德尔的杂交实验课件(共33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11 11:0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精子的形成过程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
特点:
DNA(染色体)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出现染色单体,细胞体积增大
①减Ⅰ前期
特点:
②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发生互换。
①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
②减Ⅰ中期
特点: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③减Ⅰ后期
特点: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④减Ⅰ末期
特点:
①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②细胞中的染色体(核DNA)数目减半
初级精母细胞
(基因重组)

精子的形成过程
①减Ⅱ前期
特点:
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细胞中
②减Ⅱ中期
特点:
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③减Ⅱ后期
特点:
①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
④减Ⅱ末期
特点:
②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①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精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减Ⅱ整个过程均无同源染色体
②染色体(核DNA)数目是体细胞数目的一半。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阶 段 性 总 结

阅读课本16-37页,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思考并完成导学提纲

项目 数量变化 发生时期 原因
染色体 2N→N
N→2N
2N→N
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变化原因
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细胞一分为二,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
细胞一分为二,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项目 数量变化 发生时期 原因
核DNA 2N→4N
4N→2N
2N→N
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变化原因
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
DNA复制
细胞一分为二,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细胞一分为二,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项目 数量变化 发生时期 原因
染色 单体 0→4N
4N→2N
2N→0
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变化原因
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染色体复制
细胞一分为二,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

例1.如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表示有丝分裂,②④表示减数分裂
B.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③④
C.图②③表示发生了基因的分离与组合
D.上述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


A: B: C: D:
思考:分析下列细胞分裂时期和细胞的名称
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例2.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数量变化相对值。下列有关a~c段(不含a、c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
B.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
C.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数之比由1∶2变为1∶1
D.此时期表示初级性母细胞


例3.关于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前期时,④与⑦、⑤与⑥联会,形成两个四分体
B.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含同源染色体
C.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它们通过一个着丝粒②相连
D.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例4.下面为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
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的时期是OP段
B.由D点到E点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在图中的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D.图中L点→M点所示过程的进行,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1.图①:a阶段为有丝分裂,BC进行间期DNA复制,CD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DE表示有丝分裂末期。
b阶段为减数分裂,FG进行间期DNA复制,GI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IK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LM表示受精作用,MQ表示受精作用后的第一次有丝分裂。
2.图②:A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C是有丝分裂中期 D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遗传的多样性原因:
遗传的稳定性原因:
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多样性:
①(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②(减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2.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以维持生物体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设计测交实验
进行测交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假说成立—基因在染色体上
控制白眼的基因(w)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作出假说
演绎推理
假说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a
A
a
杂合子体细胞
A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
的分开而分离
配子
配子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A
b
a
B
B
A
a
b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A
a
B
b
杂合子体细胞
配子
配子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例1.右图为某生物细胞,A和a、b和b、D和d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的叙述是A.A和a就是孟德尔所说的一对遗传因子B.A和d就是孟德尔所说的不同对的遗传因子C.A和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A和a、D和d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例2.某植物体细胞内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不同相对性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a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C.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染色体互换,则它可产生4种配子D.三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


例3.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的卵细胞、精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B.卵细胞、精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C.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D.精卵的随机结合与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无关


例4.下列关于受精卵中的物质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精卵中的线粒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B.受精卵中的DNA分子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D.受精卵中的RNA分子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例5.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受精卵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形成受精卵过程的实质是精子和卵细胞的核融合 B.若受精卵中有10对染色体,则其中5对来自父方,5对来自母方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一致 D.受精卵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


2. 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且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关于该动物产生配子(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aB∶ab=1∶1∶1∶1
B.该动物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是AB∶Ab∶aB∶ab=1∶1∶1∶1
C.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1∶1
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1∶1
探究未知
A

探究未知
3. 如图为某果蝇一个细胞中的三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B.有丝分裂前期较早的时候就出现了由丝状纤维素组成的纺锤体C.减数分裂Ⅰ前期,等位基因W、w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D.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可能同时存在基因cn、cl、v、w
B

4. 如图是某家系中有关甲和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甲病性状的相关基因为A/a,控制乙病性状的相关基因为B/b,其中有一种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病。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遗传系谱图分析,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
伴X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Ⅲ-1的基因型为 ,Ⅱ-3的基因型为 ,Ⅲ-6的基因型与Ⅱ-3的相同的概率是 ,Ⅱ-3和Ⅱ-4再生一个患甲病男孩的概率是 ,再生一个患乙病女孩的概率是 。(3)经调查发现,在正常的人群中,b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则Ⅲ-6和某正常男性婚配,后代患乙病的概率是 。
bbXAXa
BbXAXa
1/2
1/4
1/4
1/40

1. 下图表示某雄性二倍体动物不同分裂时期细胞中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变化,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只能表示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B.乙一定是初级精母细胞,b代表的是染色单体C.丙只能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之前的次级精母细胞D.丁可能表示精细胞,C代表的是核DNA
探究未知
C

1.如图是两个有关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其中两个家系的7号个体色盲基因分别来自Ⅰ代中的
A.甲的2号,乙的2号和4号
B.甲的4号,乙的2号和4号
C.甲的2号,乙的1号和4号
D.甲的4号,乙的1号和4号

练习 反馈

2.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就可以直接判断果蝇性别的是
A.杂合红眼(♀)和红眼(♂)
B.白眼(♀)×白眼(♂)
C.杂合红眼(♀)×白眼(♂)
D.白眼(♀)×红眼(♂)

练习 反馈

3.下列能表示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练习 反馈

4.右图示果蝇的原始生殖细胞,图中1、1′……4、4 ′表示染色体,B、b、W、w分别表示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分别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W、w控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是_____________。
(2)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常染色体,而 ___________属性染色体。
(3)该细胞中有_____个DNA分子。
(4)该果蝇基因型可写成____________。
(5)经减数分裂它可产生__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
卵原细胞
1、1′、2、2′、3、3′
4、4 ′
8
BbXWXw
4

5.下图是一色盲的遗传系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4号成员是色盲患者,致病基因是由哪个个体传递来的?用成员
编号和“→”写出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成员7和8再生一个孩子,是色盲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是色盲女孩的概率为______。
1→4→8→14
1/4
0
0
谢谢观看!!!
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