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11 11:1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孟德尔
约翰逊
1903年
萨 顿
摩尔根
1909-1933年
1866年
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提出遗传因子概念。
通过观察蝗虫细胞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
命名“遗传因子”为”基因“,并提出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等概念。
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1909年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法
假说—演绎法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章末复习

阅读课本1-12页,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思考并完成导学提纲

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纯种豌豆杂交,F1(YyRr)分别产生 种雄配子和 种雌配子,4种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YR∶Yr∶yR∶yr= 。
一.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
4
4
1:1:1:1
2.F1雌雄配子结合方式______种,F2有 种基因型, 种表现型。4种表现型的比例是(3∶1)(3∶1)= ,即(3Y_∶1yy)(3R_∶1rr)= Y_R_∶ Y_rr∶ yyR_∶ yyrr。
9
4
9:3:3:1
16
9
3
3
1
3.重组类型:性状表现与亲本(P)不同的类型
亲本类型:性状表现与亲本(P)相同的类型

二.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①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②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内 容
①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的细胞核遗传;
②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
范 围

练习与巩固
1. 关于测交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测交可以获得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B.通过测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合 C.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都能稳定遗传  D.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的性状表现相同


练习与巩固
2.下列各项实验中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法分别是
①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
②鉴别一只黑山羊是否为纯合子
③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④不断提高小水稻品种的纯合度
A.自交、测交、自交、测交 B.自交、测交、杂交、自交
C.自交、测交、自交、杂交 D.测交、杂交、杂交、自交


练习与巩固
3.杂交、自交和测交在遗传中各有不同的用途,请分析以下遗传问题:
(1)已知豌豆豆荚的绿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如何来确定二者的显隐性关系?
用纯合的绿豆荚豌豆和纯合的黄豆荚豌豆杂交,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2)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如何鉴定该高茎豌豆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让该高茎豌豆自交,若后代全为高茎豌豆,则该豌豆是纯合子;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该豌豆是杂合子。

练习与巩固
3.杂交、自交和测交在遗传中各有不同的用途,请分析以下遗传问题:
(3)已知羊的白毛对黑毛是显性,现有一只白毛公羊,如何鉴定其遗传因子组成是纯合还是杂合?
让该白毛公羊和多只黑毛母羊交配,
若子代如果出现黑毛羊,则该白毛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杂合;
若子代全为白毛羊,则该白毛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纯合。

练习与巩固
4.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和aaBB的两种豌豆杂交得F1,F1自交得F2,结果符合9∶3∶3∶1的自由组合现象,在F2重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3/8 B.5/8 C.1/5 D.1/3


1.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F1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纯合子可以稳定遗传,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 D.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探究未知

探究未知
2.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种豌豆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F2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以及显性纯合子的概率依次是
A.27、8、1/64 B.27、8、1/32
C.18、6、1/32 D.18、6、1/64


探究未知
3.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其中各种雌配子的数量相等,各种雄配子的数量也相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①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②过程
B.A、a、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基因与b基因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分离
D.F1中,纯合子占1/4,基因型不同于亲本的类型占3/4


探究未知
4.豌豆中,子粒黄色(Y)和圆粒(R)分别对绿色和皱粒为显性。现有甲(黄色圆粒)与乙(黄色皱粒)两种豌豆杂交,子代有四种性状表现,如果让甲自交,乙测交,则它们的后代性状表现之比应分别为
A.9∶3∶3∶1及1∶1∶1∶1 B.3∶3∶1∶1及1∶1
C.9∶3∶3∶1及1∶1 D.3∶1及1∶1


探究未知
5.南瓜的果形有圆形、扁盘形和长形三种类型,已知果形由两对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现有两个南瓜品种甲和乙,利用它们所做的系列实验结果如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圆×乙圆―→F1扁盘F2扁盘∶圆∶长=9∶6∶1
A.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F1的基因型为AaBb
C.F2中长形南瓜的基因型为aabb
D.F2中扁盘形南瓜与基因型为aabb的南瓜杂交,后代中长形南瓜占1/16


探究未知
6.人类中,显性基因D对耳蜗管的形成是必需的,显性基因E对听神经的发育是必需的,二者缺一,个体即聋,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夫妇中有一个耳聋,也有可能生下听觉正常的孩子
B.一方只有耳蜗管正常,另一方只有听神经正常夫妇,只能生下耳聋孩子
C.基因型为DdEe的双亲生下耳聋的孩子的概率为7/16
D.耳聋夫妇可以生下基因型为DdEe的孩子


探究未知
7.已知玉米子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纯合的黄色甜玉米与红色非甜玉米杂交得到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正确的是
A.测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为3∶1
B.自交结果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子代所占的比例为5/8
C.自交结果中黄色和红色的比例为3∶1,非甜与甜比例为3∶1
D.测交结果中红色非甜子代所占的比例为1/2


8.鹦鹉中控制绿色和黄色、条纹和无纹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已知绿色条纹鹦鹉与黄色无纹鹦鹉交配,F1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1∶1。当F1中绿色无纹鹦鹉彼此交配时,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 ;亲本的基因型是 。
(2)F1的绿色无纹鹦鹉彼此交配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 ,占其后代的比例为 ,F2中绿色无纹的基因型是 。
基因的自由组合
绿色和无纹
Aabb×aaBB
AABB、AABb、AAbb
1/4
AaBB、AaBb

1.如图是两个有关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其中两个家系的7号个体色盲基因分别来自Ⅰ代中的
A.甲的2号,乙的2号和4号
B.甲的4号,乙的2号和4号
C.甲的2号,乙的1号和4号
D.甲的4号,乙的1号和4号

练习 反馈

2.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就可以直接判断果蝇性别的是
A.杂合红眼(♀)和红眼(♂)
B.白眼(♀)×白眼(♂)
C.杂合红眼(♀)×白眼(♂)
D.白眼(♀)×红眼(♂)

练习 反馈

3.下列能表示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练习 反馈

4.右图示果蝇的原始生殖细胞,图中1、1′……4、4 ′表示染色体,B、b、W、w分别表示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分别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W、w控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是_____________。
(2)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常染色体,而 ___________属性染色体。
(3)该细胞中有_____个DNA分子。
(4)该果蝇基因型可写成____________。
(5)经减数分裂它可产生__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
卵原细胞
1、1′、2、2′、3、3′
4、4 ′
8
BbXWXw
4

5.下图是一色盲的遗传系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4号成员是色盲患者,致病基因是由哪个个体传递来的?用成员
编号和“→”写出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成员7和8再生一个孩子,是色盲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是色盲女孩的概率为______。
1→4→8→14
1/4
0
0
谢谢观看!!!
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