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5 Sports 第3课时Grammar课件+单元整体分析+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Unit 5 Sports 第3课时Grammar课件+单元整体分析+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0.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牛津深圳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4-03-11 18:30:5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 元 整 体 教 学 设 计
学科 英语 年级 九年级下册
使用教材 沪教牛津版(深圳·广州·沈阳) 教材页数 P 65-80
单元名称 Unit 5 Sport
单元主题及主要内容分析
主题范畴: 人与社会 主题群:文学、艺术与体育 子主题:日常体育活动,重大体育赛事,体育精神 单元话题:运动 主题意义:了解世界上主要的体育运动和奥运会的相关知识,树立热爱运动、强身健体的理念。 以下是单元语篇内容分析图和基于单元主题和语篇内容分析形成的单元结构图: 表一:单元教学内容 语篇语篇类型语篇内容语篇主题意义一 Skiing: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故事阅读一篇描述滑雪度假的文章体会滑雪运动给主人公带来的乐趣二 Table Tennis Club matches & Boys’ table tennis results对话&公告一段讨论撰写乒乓球俱乐部比赛告示的对话及一则宣布男子乒乓球半决赛及决赛结果的公告了解乒乓球运动的比赛细则三 Ask directions & My favorite sport对话学习问路和指路的常用表达;与同伴讨论自己最喜欢的体育运动了解各项体育运动项目四 My favorite sport说明文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了解自己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并能陈述理由五 Faster, Higher, Stronger说明文介绍奥运会的相关情况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比赛的意义六 Kong fu说明文介绍中国功夫了解中国传统运动
表二:单元大观念:
学情分析
(一)自然情况 本单元围绕“运动”这一话题,以各类体育运动和体育比赛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了解体育运动。符合Module 3 Sport and health这个话题的内容探究,以及九年级学生对知识的汲取需求。 (二)已有基础 因为本单元话题贴近生活,学生有一定的背景知识,所以学生读起来会比较轻松。授课对象为初三级学生,在语言知识方面,初三的学生已经掌握一些与本话题相关的词汇。此外,学生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言点和语言技巧,能够获取文本的主要信息。 (三)存在问题
但文章中还是会有一些比较陌生的单词,对生词的学习,学生比较依赖教师或工具书。而且大多数学生缺乏阅读策略,对于分析和迁移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这个话题的英语深入表达,如:眼神交流动作所表达的含义以及文化差异的理解上可能会有一定的挑战。 (四)解决措施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踊跃发言,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不是期待唯一的标准答案。 培养学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检索信息,查阅资料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创设让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一起探讨、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鼓励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家长进行分享。 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根据学生随堂掌握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 5. 从多角度多维度对学生进行多方位评价。
单元课标要求及学习目标
【单元课标要求】 1. 发展语言能力。能够积累与体育相关的表达;能运用恰当的表达方法问路和指路;能与他人谈论自己最喜欢的体育运动。 2. 培育文化意识。了解世界上主要的体育运动和奥运会的相关知识;了解中国功夫的相关知识;树立热爱运动、强身健体的理念。 3. 提升思维品质。从多角度观察和认识体育运动,有理有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对某一体育运动的喜欢;辩证看待体育比赛的意义,深刻理解规则的意义。 4. 提高学习能力。能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目标,保持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在学习中注意倾听、乐于交流、大胆尝试;学会自主探究,合作互助;学会反思和评价学习进展,调整学习方式;学会自我管理,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乐学善学。 【单元学习目标】学习本单元后,能够: 语言能力:读懂有关描述滑雪度假的故事;听懂一段讨论撰写乒乓球俱乐部比赛告示的对话及一则宣布男子乒乓球半决赛及决赛结果的公告;掌握问路和指路的常用表达方式;与同伴谈论自己最喜爱的运动;根据问题和结构提示,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 学习能力:能主动复习并整理归纳时态和被动语态的相关知识;主动利用图书馆和其他资源进行拓展学习体育运动;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思维品质:理解故事中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人物的行为;了解主人公从滑雪中获得的乐趣;辩证看待比赛的意义。 文化意识:树立热爱运动、强身健体的理念;理解“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会格言所传递的奥运精神。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及教材板块 课型 课时对应的单元教学目标 评价的手段与方式
第一课时 Reading 阅读课 帮助学生理解阅读篇主旨大意和细节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并理解人物的行为;帮助学生学习阅读篇章中的核心词汇。 通过略读回答问题链,精读复述阅读篇章,评价学生能否理解文章的大意和细节信息;通过给图片排序,考查学生对文章中事件发生的顺序和人物行为的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价学生能否体会运动给人们带来的乐趣;通过补全句子和短文填空,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本课目标词汇。
第二课时 Listening & Speaking 听力 口语课 训练学生巩固获取和记录价格、日期、时间、电话号码、比赛得分等数字信息的听力技能;帮助学生掌握问路和指路的表达方法;锻炼学生就特定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参与讨论的能力。 通过朗读对话以及编制对话,评价学生是否掌问路和指路的表达方法;通过仿照示例编制对话,评价学生是否能使用恰当的特殊疑问词以及正确的时态讨论自己最喜欢的运动,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补全告示以及信息卡,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捕捉关键信息的听力技能。
第三课时 Grammar 语法课 帮助学生复习初中阶段所学的六种时态和被动语态的用法。 通过编制对话、选词填空等,评价学生能否掌握动名词作主语的用法;通过补全句子、编制对话等,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动名词作宾语的用法。
第四课时 Writing & Project 写作课 锻炼学生根据写作要求准备素材、独立起草短文的能力;理解标志的含义。 通过回答问题,评价学生是否按要求准备素材;通过仿写,评价学生是否能独立完成起草短文并掌握篇章结构。
第五课时 More practice & Culture corner 阅读拓展课 帮助学生奥运会的发展简史、比赛项目以及“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会格言及其内涵;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功夫。 通过回答问题,评价学生是否更好地掌握篇章的细节信息;通过小组讨论,考查学生对奥运比赛项目的熟悉程度。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检测学生对文化角板块内容的理解情况。
单元评价设计
本单元内容不但贴近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而且能够使学生充分关注了解各类体育运动以及体育比赛。本单元课主要是基于主题意义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以学生对于主题意义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为主线,设计体现关联性和递进性的学习活动,旨在让学生理解本单元的话题“运动”的重要性以及理解运动能给人带来乐趣。“运动”的话题贯穿了整个单元,通过对不同体育运动以及体育比赛的介绍,把本单元各板块的学习内容主题引出并串联起来,引起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 本单元教学紧密地跟语篇教学和文化意识教学结合在一起。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教师能引导学生逐步从导读、分析到理解文本的内容,并且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深度思考,思考运动的重要性,树立热爱运动、强身健体的理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Unit 5 Sports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3课时 Grammar 课型 语法课
语篇研读
What---语篇主题和主要内容 语法板块复习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常见的时态以及被动语态的形式和用法。 Why---语篇传递的主题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地使用六种时态以及被动语态以及运用被动语态。 How---文体结构、语言特点及功能 本课时利用与主阅读相关联的语境帮助学生掌握六种时态以及被动语态。
学情分析
【已知】学生从小学开始接触时态,到初中一共学习了六种时态,在初二加入被动语态的学习,学生对于时态和语态的用法已经基本掌握,也能简单判断不同语境中对应的时态和语态。 【未知】在特定的语境中综合运用各种时态以及语态,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能知】本课将帮助学生从具体的语句中提炼、归纳语法规律;能在语篇中正确运用各时态和被动语态。
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语言能力: 掌握六种时态以及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学习能力: 能够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使用六种时态和被动语态。 思维品质: 主动探究,善于发现语言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举一反三。 文化意识: 了解更多体育运动,树立热爱运动、强身健体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六种时态以及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教学难点: 能够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使用六种时态和被动语态。
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活动观,情境式教学,任务型教学法
教学工具
PPT课件,多功能白板,教案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学习理解: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单元目标语法时态;让学生完成时态练习,从而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的六种时态。 任务一: Lead in 创设情境:James介绍他热爱的足球运动。 1. 根据短文内容,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2. 核对答案 任务一: 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判断学生对初中所学六种时态的掌握程度。
设计意图 通过导入的内容,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同时让学生能够对本堂课的教学感兴趣。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应用实践: 通过分析例句,学生能够总结初中所学的六种时态的意义、结构和常用时间状语;通过完成中考相关真题,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时态的重难点以及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时态。 任务二: 复习初中所学的六种时态 1. 呈现James的短文中的句子,让学生复习现在完成时的结构和用法。 My best friend James has been a fan of Manchester United since he was 12 years old. 2. 复习现在完成时的常用时间状语,以及现在完成时中非延续性动词转换成延续性动词。 3. 学生完成练习,并核对答案。 4. 呈现James的短文中的句子,让学生复习过去进行时的结构和用法以及时间状语。 He was watching TV one day when a football match came on. 5. 学生完成练习,并核对答案。 6. 呈现James的短文中的句子,让学生复习一般过去时的结构和用法以及时间状语。 Manchester United played against another team and won. He enjoyed the game a lot. 7. 学生完成练习,并核对答案。 8. 呈现James的短文中的句子,让学生复习一般现在时的结构和用法以及时间状语。 Now he watches every game they play. He always wears his red football shirt too. 9. 学生完成练习,并核对答案。 10. 呈现James的短文中的句子,让学生复习一般将来时的结构和用法以及时间状语。 He is going to travel to Manchester to watch a live match. After the match, he will meet some of the players. He is very excited! 11. 学生完成练习,并核对答案。 任务二:观察学生展示的表现,判断学生能准确掌握各时态的结构、意义和常用时间状语,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区分各时态。对学生表现给予及时反馈。
设计意图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训练学生的总结分析能力,复习各时态的结构、意义和常用的时间状语,体会在具体语境下的不同时态。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迁移创新:通过归纳总结和点对点练习,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被动语态,发展学生的主动探究、发现语言规律并运用规律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任务三:复习被动语态 创设情境:James和Tom讨论卡塔尔世界杯。 1. 教师呈现James和Tom的对话,让学生朗读并表演对话。 2. 播放视频,呈现视频中的句子,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被动语态的结构和用法。 3. 教师指导学生比较各种时态的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区别。 4. 特别讲解不能使用被动语态的规则。 5. 二人小组,根据要求,仿照对话描述图片,并邀请部分小组展示。 6. 学生将下列主动语态的句子改写成被动语态 Paul scored a goal in the last minute. She threw the ball high into the air. Our school will hold the Sports Day on 15th March. He cleans his gloves after every game. Millions of people will watch the Olympic Games. He is going to make a poster about popular sport. 7. 完成中考真题 任务三: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判断学生能否掌握被动语态的结构;能否辨别在具体语境中各时态的被动语态。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境,再次复习被动语态的用法,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被动语态,培养学生的中英思维。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时态和语态
评价量表
课时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作业目标 设计意图
基础题: 整理本堂课语法知识的思维导图 对所学内容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查漏补缺,复习本课时所学内容
提高题: 完成《英语九年级下册B》第81至83页Grammar的练习 复习和消化本节课所学内容 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拓展题: 小组合作,尝试用上所学的六种时态和被动语态,编造一个故事,分角色表演出来。(语篇不要求连贯性,但是故事情节是必须连贯的) 使用正确时态和语态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在生活的真实场景中,对英语的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课后反思(实施后填写)
本课为语法课,本课设计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学习活动,基于已有知识,依托不同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复习: 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完成时、现在进行时和过去进行时的结构和用法以及被动语态的结构和用法,促进语言技能、文化内涵、多元思维等发展。通过完成各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授课设计层次清晰。在每个环节中目标明确,通过创设情境,图片,小组讨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感,通过任务驱动带领学生完成本课的语法学习。在课后要求学生用适当的时态和语态编造一个故事,分角色表演出来。通过这么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更好地掌握时态和被动语态的用法,同时也让学生理解如何在写作中使用恰当的时态和被动语态。这样,不但使本课更好地发挥其“承上启下”的单元教学功能,更重要的是,更好地实现了让语法学习真正为交际服务的目的、帮助学生实现“从语言知识到语言技能”的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