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是初中地理初二下册第六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教材是认识南方地区一部分,教材从祖国的神圣领土,美丽富饶的宝岛和外向型经济三部分内容认识台湾,突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学习台湾首先应该明确其领土归属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台湾的自然条件及其经济发展特点,这就是本节教材编写的主要思路。本节与香港和澳门一样,是我国区域地理的学习部分,而台湾省在我国又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具有学习的必要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本节教材的重点在于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以及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能够运用资料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台湾省的影响。难点利用地图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本节分为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师教授第1课时.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学生对台湾的历史、风景、物产不太了解,对两岸人民渴盼统一的情感体会不深。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孩子知识面狭窄,去台湾旅游的学生并不多,对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直观感受并不强。
因此,本节课针对以上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台湾与祖国大陆同祖同源,台湾是祖国神圣的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地理环境。难点利用地图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教师可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台湾的位置,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通过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台湾的风景名胜和物产资源,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台湾的美丽和富饶,进而激发出学生们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通过课下搜集资料,阅读材料,感受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课程标准
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特色。
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培养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掌握分析区域地理的方法。
3.德育目标
通过大量的材料,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台湾省自古以来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台湾省的位置范围,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及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其学案。学生:网上搜集有关台湾自古以来是是祖国神圣的领土的资料 。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模块 教师活动与学情预设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学生活动设计导入新课展示中观线索第一站 寻根源第二站找位置第三站知环境 课前预留作业:通过互联网搜集资料,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并要求学生打印或者用笔记本记录下来。多媒体配乐播放台湾省的优美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图片师:从这些美景中可以看出,这节课我们讲走进一个区域,这是一片神圣的领土,她是哪个区域?师:我们将从哪个方面来了解台湾.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中观线索。教师针对本节课的中观线索,进行教学指导。师:让我们带着学习方法,一起走进台湾。课下给同学们预留了一个作业,通过互联网搜集资料,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那些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已查到的资料发言,你是从哪些方面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呢?(学生发言,教师进行总结,鼓励)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师课件展示材料。)从这些材料中都可以证明?出示台湾省图问:大家看台湾省的轮廓像什么?师:像孤舟,波涛中漂泊多年终将回到大陆这港湾;让我们共同期盼祖国早日统一。师过渡:刚才让同学们观察台湾省的轮廓,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我们只是观察了台湾岛的位置,那台湾省和台湾岛有什么区别?教师介绍台湾省面积组成等概况。出示:展示中国政区图、台湾省地图。师:请同学们,指图说出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师指台湾省地图中北回归线,提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部,就决定了台湾所处的热量带是什么?教师补充:一般亚热带 ( http: / / www. / s wd=%E4%BA%9A%E7%83%AD%E5%B8%A6&hl_tag=textlink&tn=SE_hldp01350_v6v6zkg6"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位于温带靠近热带的地区(大致23.5°N-40°N、23.5°S-40°S附近)引导学生在这种地理位置下的气候类型。出示:中国气候类型图,让学生从图中的出台湾的气候类型.及其台湾省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这里要不要出示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提问:①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②大部分地区的年均温在多少度以上?③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分布有何变化?为什么会这样?④东部和西部的降水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师:从中可以看出地形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后,我们来分析一下台湾岛地形特征。师出示:台湾省地形图教师总结点拨:描述地形从主要的地形类型、分布以及地势。地形特征:山地多, 约占2/3,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平原少,主要在西部,地势:东部高,西部低。师过渡:这种气候,地形影响下,河流又有什么特点?出示河流图水电站图①在地形图中描出主要的河流②这种范围下河流的流向,长度?③这种气候下河流的流量?④这种地形下河流的流速?⑤归纳台湾河流的特征,并解释台湾岛西部水电站密布的原因。教师总结,并指图介绍浊水溪。 课前搜集资料,证明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整理好,准备课上发言。欣赏图片生答:台湾省学生通过教师的展示与讲解,对台湾省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整体印象,先见森林后见树木。同学们根据自己已有的资料发言论证。学生答:台湾是祖国神圣的领土。生:像纺锤、像树叶、像小船---学生回答:台湾省包含台湾岛,台湾省的组成有------学生指图展示台湾省的组成,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根据学案提示,看图说出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附学案活动:在图中找出台湾省大致所跨的纬度范围,并描出北回归线,看看北回归线通过台湾岛的哪个部位,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在地图上,画出东海、太平洋、南海、台湾海峡、福建等地理事物,描述台湾省的海陆位置。)学生展示,补充,完善。生答:热带和北温带、热带和亚热带---读图分析,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并从图中的出信息。读图分析思考读图分析,台湾的气候特点并得出结论。读图分析:台湾省的地形特征.学生从图中读出所得信息小组合作探究:台湾岛上河流的特点,并解释台湾岛西部水电站多的原因。 通过学生的自己动手搜集材料,不仅能锻炼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能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台湾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欣赏美景,从视觉上认识台湾省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使学生心情放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教授给学生学习区域的地理方法,对本节课的脉络有个整体的认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情感教育,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很多学生易混淆台湾省 和台湾岛,设置这个小活动目的让学生区别台湾省和台湾岛。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分析问题,明确台湾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和提取信息能力。感知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性
第四站谈影响 转折:台湾的自然环境优美,如果让你去台湾岛定居,你会选择哪个区域?请选择一个地区,并说出你的理由。教师出示:地形图,气候图 师过渡: 台湾岛的人口分布特征又如何呢?出示人口分布图师总结: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不仅影响这人类的分布,而且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这些内容我们下节课进行探究。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请同学们畅所欲言,来谈谈吧。结束语: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海峡两岸人民是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的领导下祖国一定能统一。让我们共同期盼台湾和大陆早日统一。播放音乐《回家的路》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选择适宜居住的地区,并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出理由,发言展示。通过之前的探究,学生看人口分布图,就能很简单的分析出人口特征。谈收获 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并为分析人口分布特征埋下伏笔。情感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