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满江红
秋 瑾
[10年未考]
【文学常识】
秋瑾(1875—1907),字璿(xuán)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革命烈士。秋瑾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个性豪侠,工诗文,好骑马击剑。她积极投身革命,后被捕,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秋瑾的词具有丰富的时代性,悲叹淋漓,慷慨激昂,闪烁着绚丽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光辉,风格雄浑豪放。著有《秋瑾集》。
【写作背景】
《满江红》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当时作者与丈夫寓居北京,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丈夫却无动于衷。中秋节,秋瑾与丈夫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后虽由友人出面调解,但秋瑾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第二年,她便东渡日本留学。
【结构导图】
【疑难探究】
1.从“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两句可看出词人此时的心绪因何而起?请结合词句内容进行分析。
2.词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极富表现力,请你进行点评。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4.这首词结尾长叹“青衫湿”。请结合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词作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1.从“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两句可看出词人此时的心绪因何而起?请结合词句内容进行分析。
“四面楚歌”的典故用来指当时中国被列强进逼、前途危殆的处境;回想婚姻八年的生活况味,只能徒劳地思念着故乡,表现了词人为不幸的婚姻所困。由此可见,词人此时的愁绪因担忧国家前途命运和渴望摆脱自身束缚而起。
2.词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极富表现力,请你进行点评。
这一组三字短句斩截有力,用“身”与“心”“列”与“烈”四字的对比反衬,来表达词人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表现出“鉴湖女侠”的“竞雄”精神。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词人的理想抱负不为凡夫俗子所理解的处境,表现了词人遭遇挫折和磨难时的豪爽胸襟。
4.这首词结尾长叹“青衫湿”。请结合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词作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青衫湿”是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寄寓颇深。词人泪湿衣裳,表达了知音难遇的孤独失意,也充满了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
1.[2023新疆克拉玛依一模]对这首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为篱下黄花开遍”化用“采菊东篱下”和“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来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B.“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词人的封建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她不留恋,反而加以蔑视,渴望走出这个牢笼,到广阔天地实现“求自立”的愿望。
C.“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四句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词人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
D.这首诗词感情基调低沉哀戚,语言婉转含蓄,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D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D项有误,全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如“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以及宏大的抱负。志向表达得淋漓尽致;故选D。
【检测】
2.默写
(1)【 2023年广西中考】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深刻理解了革命志士秋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济世情怀。
(2)【 2022年四川绵阳中考】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中描写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21年广西百色中考】借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句子,表达词人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算平生肝胆 因人常热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为篱下黄花开遍 秋容如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