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卷】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章末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2019·新化模拟)下列描述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①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②狗的白毛与卷毛③狐的长尾与短尾④水稻的抗稻瘟病与小麦的抗锈病⑤豌豆的高茎与矮茎⑥番茄的黄果与牡丹的红花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⑥
(2023·长沙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22年10月12日16时,“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四”航天员带上太空的水稻种子经过70多天的培育,长成了一棵棵水稻植株:
2.下列有关水稻的描述中,不是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水稻需要营养 B.水稻“趴”在透明盒子里
C.水稻能生长和繁殖 D.水稻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3.太空种植的水稻幼苗看起来有些“懒散”,并没有像地面上的水稻那样“精神抖擞”地挺立起来,而是“趴”在透明的实验盒子里。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4.航天员在太空种植水稻,下列不是太空水稻种子萌发必要条件的是( )
A.肥沃的土壤 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光照 D.一定的水分
5.除了太空种植,科学家还在努力利用太空条件改良品种,这种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种子的( )
A.营养成分 B.生活环境 C.胚的结构 D.遗传物质
6.(2017八下·沧州期末)以下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的变异现象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影响植物开花
7.(2019·江汉)同一品种的甘蓝在北京和西藏栽培,叶球的重量差别显著,原因是( )
A.基因发生了变化 B.性状不受基因的控制
C.性状由环境决定 D.环境影响性状的表现
8.(2022八下·龙岗期中)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A.草莓的组织培养技术可产生无病毒感染的植株
B.克隆羊“多莉”的培育利用的是有性生殖的原理
C.生产胰岛素的转基因技术可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环境控制的
D.发酵技术中的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生殖方式都是出芽生殖
9.(2023八下·江岸期中)在农田劳动技术实践活动中,有同学发现,同一株萝卜,根在地下的表皮是无色的,露出地面的表皮却是浅绿色的。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变异遗传自上一代 B.萝卜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生物的性状受环境影响 D.温度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
10.(2023·南海模拟)深圳市市花为勒杜鹃,又称三角梅。如图所示为一株开出多种颜色的勒杜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株勒杜鹃是通过杂交育种获得的
B.勒杜鹃的花属于生殖器官
C.勒杜鹃有不同颜色的花属于生物的变异
D.勒杜鹃的生殖方式包括了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11.(2022·绵阳)某生物学习小组用软电线代表DNA分子、塑料小球代表蛋白质分子,制作人体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模型。下列制作思路错误的是( )
A.制作生殖细胞时,每一条染色体模型需要一条软电线
B.制作生殖细胞时,X染色体与Y染色体模型的形态大小不同
C.制作女性体细胞时,成对的两条染色体模型的形态大小相同
D.制作男性体细胞时,需要23种形态大小各异的染色体模型
12.(2022八下·南宁期中)在一个健康的女性体内,取卵细胞、成熟的红细胞、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各一个,这四个细胞中所含的X染色体数目共有( )
A.5条 B.6条 C.7条 D.8条
13.(2023·徐州)南京农业大学棉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利用不同花色的亚洲棉为实验材料进行研究,揭示了GaPC基因调控花瓣中花青素形成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改良棉花的花色及纤维颜色提供理论参考和基因资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棉花的花色是由基因控制的
B.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C.棉花花色的黄色和粉红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D.花青素主要存在于棉纤维细胞的叶绿体中
14.(2023·长沙模拟)如图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细胞核,染色体在细胞核内一定都是成对存在的
B.②是染色体,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DNA分子
C.③是DNA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D.④是基因,③上只有一个基因
15.(2023·河东模拟)如图是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①为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B.②为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C.③为DNA,每条染色体上有多条DNA
D.④为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6.(2023八下·开州期末)下列有关基因、DNA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B.玉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10对,其形成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5对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一个DNA上有许多基因
17.(2019·辽阳)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肤色表现正常的一对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孩子,再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基因组成和概率分别是( )
A.Aa、25% B.aa、12.5% C.Aa、12.5% D.aa、25%
18.(2022·成都)摩尔根与其表妹结婚后生育了三个孩子,两个女儿因“莫名其妙的遗传病”夭折,唯一幸存的男孩是半痴呆儿。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表现正常的人可能会携带遗传病基因
B.隐性遗传病基因传给子代后不能表达
C.近亲结婚会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遗传咨询能有效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19.(2023·苏州)两只长翅果蝇的杂交后代中,有长翅和残翅两种个体,如图所示。若用字母B/b表示相应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果蝇的长翅和红眼是一对相对性状
B.决定果蝇残翅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
C.子代中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
D.亲代果蝇再次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长翅占1/2
20.(2022·重庆)有耳垂性状由显性基因A控制,无耳垂性状由隐性基因a控制,则无耳垂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
A. B.
C. D.
21.(2023·历下模拟)人类的秃顶(B)对不秃顶(b)为显性,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男性在基因型为bb时才不秃顶,女性在基因型为BB时才秃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基因型为Bb时,男性和女性的表现型相同
B.秃顶男性和秃顶女性结婚,生育的女孩均会秃顶
C.秃顶男性和不秃顶女性结婚,生育的男孩均会秃顶
D.一对均不秃顶的夫妇生了一个会秃顶的孩子,该孩子为男孩
22.(2023·长沙模拟)猫的耳朵有卷耳和非卷耳之分,纯种卷耳猫和纯种非卷耳猫杂交产生的子一代(第一代)猫都是非卷耳,子一代猫杂交后产生的子二代(第二代)猫非卷耳和卷耳比例为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子二代非卷耳猫个体的基因组成相同
B.亲代纯种卷耳猫与子二代卷耳猫基因组成相同
C.卷耳和非卷耳是一对相对性状
D.控制卷耳性状的基因位于DNA分子上
23.(2023·郑州模拟)某植物花色受两对基因的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C和D表示,隐性基因分别用c和d表示。当显性基因C和D同时存在时,花瓣呈现红色;不同时存在时,花瓣不呈现红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C和D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B.基因C和D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基因C和D通过精子和卵细胞遗传给后代
D.基因组成为CCdd的植株,花瓣呈现红色
24.(2023·南沙模拟)人类的发际线(如图)有两种:有美人尖和无美人尖,受一对基因A、a控制,现有一个家庭中,父母和女儿都有美人尖,儿子却是无美人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有美人尖是显性性状,无美人尖是隐性性状
B.基因A和a位于同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C.父亲和儿子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和aa
D.母亲和女儿基因组成都是Aa
25.(2023·青岛)如图为白化病的系谱图。I、II、III分别代表三代人,相应基因用D、d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据图判断,白化病是一种显性遗传病
B.II-6体细胞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
C.II-5产生的精子染色体组成是22条+Y
D.II-3和II-4再生一个健康孩子的概率是3/4
26.(2023·市南区模拟)如果儿童患苯丙酮尿症(由基因B、b控制),他们从出生开始就被迫与很多“人间美味”划清了界线。如图是某家族苯丙酮尿症的遗传系谱图,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1号、2号和7号,可以判断苯丙酮尿症是隐性性状
B.若11号是男孩,那么他白细胞中的Y染色体来自1号
C.4号、8号、10号的基因组成肯定都是Bb,6号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
D.8号产生的卵细胞中X染色体一定来自3号
27.(2018·太平模拟)如图是生男生女图解,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性染色体只能是X染色体
B.正常男性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只能是Y染色体
C.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X时,将发育为女孩
D.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Y时,将发育为男孩
28.(2023·东丽模拟)下列与图解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Y时,将发育为男孩
B.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X时,将发育为女孩
C.正常男性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只有Y染色体
D.正常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
29.(2022八下·海丰期中)如图,有的小麦在果实外的被片尖端长有芒刺。芒刺不仅可以防止鸟类捕食,还可附着在人和动物身上,有利于种子扩散传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被片尖端是否具有芒刺受环境的控制
B.小麦有芒刺这一性状不可以遗传给子代
C.被片尖端有芒刺和无芒刺是一对相对性状
D.有芒刺是小麦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有利变异
30.(2015·永州模拟)以下关于人体生殖和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禁止近亲结婚是降低人类遗传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B.女性体细胞中只含有X一种染色体,男性体细胞中含有X、Y两种染色体
C.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是正常生理现象
D.人的胎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是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的
二、读图理解题(共2题,共17分)
31.(2023·济南)人的多指是一种基因遗传病,如图是某家族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数字1-12表示不同个体。若A表示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亲代是多指,后代出现正常指,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2)在遗传学上,人的正常指和多指是一对 ;据图分析, 是显性性状;10号个体的基因组成为 。
(3)4号个体的体细胞内有 条染色体,其性染色体组成为 。
(4)6号个体通过矫正手术恢复了手指的正常形态,他与5号个体再生一个正常指男孩的概率是 。
(5)据图分析,下列每组个体之间基因组成可能不相同的是____(填字母)。
A.1和6 B.3和4 C.7和8 D.9和12
32.(2023·历下模拟)果蝇是经典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图一为果蝇体色的遗传图解(甲)和子代的数量关系(乙);图二为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图三为果蝇染色体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一可知,亲代果蝇均为灰体,子代出现黑体果蝇,这种生物学现象称之为 ,可以推断亲代灰体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用H、h表示)。
(2)如图二所示,此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 。对果蝇的基因组进行测序时,需要测 条染色体。
(3)在图三中,[ ]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在体细胞中是 存在的,果蝇体色是由图中数字 所示结构控制的。
(4)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也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已知图四中亲代果蝇基因组成为XBXB和XbY,子二代中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 。
三、资料分析题(共9分)
33.(2023·市南区模拟)小豪是人们所说的“左撇子”,吃饭、做作业等均惯用左手,但是小豪的父母却都是惯用右手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小豪通过深入调查后,发现惯用左手和惯用右手是一对相对性状,又称左利手和右利手,小豪绘制了自家三代人的遗传图解(如图1),他想结合遗传图解以及学习过的染色体结构(如图2),了解更多关于人类遗传的奥秘。
(1)在图1中,可以判断 为显性性状。如果分别用B、b表示控制惯用手的基因,则Ⅱ7和Ⅱ8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控制“左利手”的基因是图2中[ ] 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小豪体细胞中的Y染色体来自图1中的Ⅰ代 号个体。
(2)小豪通过调查发现,同为左利手的Ⅲ9号经过后期训练后矫正为右利手,这种变异是 的(填“可遗传”或“不遗传”)变异,由此可见,生物体性状表现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
(3)小豪的父母积极响应“二孩”政策,小豪一直希望能有个和自己一样的“左利手”的妹妹,请问他的父母生出这样一个孩子的概率是 。小豪和他的这个妹妹从父亲那里获得的精子类型是图3中的 (填数字)。
四、综合应用题(共7分)
34.(2023·呼伦贝尔)随着我国“三孩”政策的实施,许多家庭迎来了新的成员。贝贝和弟弟也希望妈妈再生一个妹妹,贝贝利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画出了只包含性染色体的四种细胞,请你帮助贝贝向妈妈解释有关性别等方面的问题。
(1)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贝贝具有②所示的细胞,由此判断贝贝的性别是 。贝贝从爸爸获得的染色体数量是 条。爸爸具有上图中的哪种细胞 (填数字)。
(2)贝贝和弟弟的性别在受精时已经决定,该时期发生的场所是 。
(3)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之分,贝贝对家庭成员虹膜颜色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①贝贝妈妈的基因组成是 。
②控制贝贝和弟弟褐色虹膜的基因来自于 (填字母)。
A.爷爷B.奶奶C.姥爷D.姥姥
③贝贝和弟弟希望第三胎是个蓝色虹膜妹妹的概率是 。
五、实验探究题(共7分)
35.(2023·长沙模拟)小农夫训练营的同学们观察了花生种子结构,并对花生种子进行了播种,持续观察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和开花结果的过程。
(1)花生种子萌发时,图甲中的①提供营养物质,④最先突破种皮, (填结构名称)发育成花生植株的茎和叶。
(2)作为豆科植物,花生的根部有与之共生的 ,能为花生提供含氮的无机盐。
(3)花生在完成传粉、受精后,子房开始发育。同学们观察到,在花生的子房发育时,子房柄会伸长,将子房推入土壤,子房在土壤中发育成果实(如图乙所示)。子房中的 会发育成花生种子。
(4)同学们搜集到了关于花生种皮颜色的资料。花生的种皮深色与浅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有人用纯种深色种皮花生与纯种浅色种皮花生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同学们根据资料进行了分析。
①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 为显性性状。
②子二代花生中,种皮是浅色的花生植株所占比例约为 它们的基因型为 (用H、h表示显、隐性基因)。
(5)收获的花生果实常出现空壳(无种子)现象,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花生果实空壳? 。(答一点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①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①正确;
②狗的白毛与卷毛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②错误;
③狐的长尾与短尾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③正确;
④水稻的抗稻瘟病与小麦的抗锈病符合“同一性状”,但不符合“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④错误;
⑤豌豆的高茎与矮茎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⑤正确;
⑥番茄的黄果与牡丹的黄花不符合“同一性状”,也不符合“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⑥错误。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必须满足: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形式.
【答案】2.B
3.B
4.A
5.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种子萌发的条件;生物变异的应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1、生物的基本特征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依据:
(1)新陈代谢,包括摄取营养、呼吸、排汗等;
(2)生长和发育:小猫成长为大猫、小树生长成大树;
(3)繁殖后代:老猫生小猫,种子发育成幼苗等;
(4)遗传和变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是变异;
(5)应激性: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如,含羞草受到触碰,叶子合拢;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以下几方面。
(1)生物适应环境:如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成刺,减少水分蒸发,变温动物通过冬眠度过严寒;
(2)生物影响环境:如“大树底下好乘凉”、 森林能涵养水源、防风固沙;
(3)环境影响生物 :大雁南飞、南桔北枳。
3、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具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4、若外界条件具备,且胚是完整的,但种子不萌发,原因是种子的胚已经死了或处于休眠期。
5、太空中有许多射线,射线辐射能改变种子或植株的遗传物质,使其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回到地球后,再根据人类的需要对这些变异个体进行选择培育,从而培育出新品种。
2.【解答】ACD、水稻需要营养、能够生长和繁殖、水稻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这些都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A、 C、 D不符合题意;
B、 水稻“趴”在透明盒子里描述的是水稻的位置,这不是生命的基本特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解答】太空的水稻幼苗看起来没有像地面上的水稻那样“精神抖擞”,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解答】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土壤是否肥沃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A符合题意, B、 C、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解答】太空育种的原理是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改变种子的遗传物质,从而改良品种。A、B、 C不符合题意,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A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间的关系;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 A、“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体现了亲代与 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而不是变异现象,故符合题意;
B、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螳螂捕蝉,螳螂吃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黄雀捕食螳螂,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因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食物(捕食)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C、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落花”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故不符合题意;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故不符合题意。
7.【答案】D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同一品种的甘蓝在北京和西藏栽培,叶球的重量差别显著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1、性状:遗传学上把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和生理特性(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叫性状。
2、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3、生物的性状不能直接遗传,遗传的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通过生殖过程传给后代的。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外界环境的共同作用,以基因为主,外界环境为辅。
8.【答案】A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细菌的生殖;真菌的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草莓的组织培养技术是将草莓植株的部分组织在无菌环境下取出并放置合适的环境下培养,形成新的草莓植株。一般是取是刚刚分裂的组织细胞,还未被病毒感染,所以利用组织培养可以快速地大批培育出新的,无病毒感染的植物体,A正确;
B、克隆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B错误;
C、生产胰岛素的转基因技术可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C错误;
D、酵母菌在环境条件适宜时,繁殖方式是出芽生殖,在环境条件不好时,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乳酸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组织培养的优点:能在段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新的植物体,可以防止植物病害,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等。
9.【答案】C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 生物的性状既受基因的影响,又受环境的影响。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白萝卜裸露在地上部分是绿色,而埋在地下部分白色,是因为在培育的过程中,地下部分没有接受到阳光的照射,没有叶绿素形成。地上部分见光能形成叶绿素,是绿色,这一实验验证出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由此可见:生物的性状受环境的影响。
故答案为:C。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除此之外性状也受环境的影响。
10.【答案】A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A、采用嫁接技术,可能使一株植株开出多种颜色的勒杜鹃。A符合题意;
B、植物的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的繁殖有关,属于生殖器官,B不符合题意;
C、勒杜鹃有不同颜色的花,这属于生物的变异现象。C不符合题意;
D、勒杜鹃可以用种繁殖,属于有性生殖,也能用嫁接的方式繁殖,属于无性生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植物用种子繁殖过程中,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叫做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最常见,最重要的生殖方式,由于在两性生殖细胞结合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所以有性生物能产生新的变异个体,有利于生物的进化发展。
2、用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方式繁殖过程中,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都是由母体直接产生子代,叫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有利于保持母体的优良特性,但不利于生物的进化发展。
11.【答案】D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一般来说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每一条染色体模型需要一条软电线,不符合题意。
B.X染色体与Y染色体模型的形态大小不同,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不符合题意。
C.女性体细胞中的成对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不符合题意。
D.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Y,故需要24种形态大小各异的染色体模型,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12.【答案】A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女性的体细胞中有2条X染色体(XX)、卵细胞中有1条X染色体。一个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没有X染色体。一个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都是体细胞,因此都有2条X染色体。所以,“一个卵细胞、一个成熟红细胞、一个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这四个细胞中共含有X染色体数═1+0+2+2═5(条)。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中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染色体的数目关系是体细胞(2N)→生殖细胞(N)→受精卵(2N)。
13.【答案】D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棉花的花色作为一种性状是由控制花色的基因控制的。A不符合题意;
B、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B不符合题意;
C、黄色和粉红色是棉花花色这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C不符合题意;
D、花青素主要存在于棉纤维细胞的液泡中。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生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内有成对的染色体,染色体的化学成分包括蛋白质和DNA分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DNA上有许多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不同的基因携带着不同的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生物的每一性状都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3、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比如狗的毛色、鸡的产蛋量、人的眼皮等;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比如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豌豆花的紫色和白色、鸡的玫瑰冠与单冠。
4、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含叶绿素,叶绿素呈绿色,植物的绿色就是叶绿素的颜色。
5、植物细胞中有液泡,液泡中的液体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各种味道和颜色(绿色除外)的物质,花青素、胡萝卜素等都存在于液泡中。
14.【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①是细胞核,含有染色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A错误;
B、②是染色体,每个物种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B错误;
C、③是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物质的载体,C正确。
D、③是DNA分子,④是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①是细胞核、②是染色体、③是蛋DNA、④是基因。
15.【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 ①为细胞核遗传的控制中心,A不符合题意;
B、②为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不符合题意
C、③DNA,每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C符合题意;
D、 ④为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有许多基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对正在分裂的细胞进行染色,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是由两条长链盘旋而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分子上与遗传特征相关的片段,图中①细胞核,②染色体,③DNA,④基因。
16.【答案】B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A正确;
B、玉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10对,其形成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减半,数目为10条,B错误;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正确;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上有许多基因,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染色体 组成 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功能 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特点 ①每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一定的。②体细胞中染色体一般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③在生殖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DNA 功能 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特点 DNA分子是呈双螺旋状的
基因 概念 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功能 控制生物的性状
特点 在体细胞内,基因成对存在;基因有显、隐性之分
关系 一条染色体上一般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17.【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由题中可以看出亲代都正常而子代出现了白化病,因此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如果用A和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白化病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亲代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中看出,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几率为25%。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18.【答案】B
【知识点】人类优生优育;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表现正常的人可能会携带遗传病基因,如基因型为Aa的正常人,可以携带白化病基因a,A不符合题意。
B.在具有显性基因的个体细胞中,对应的隐性基因控制所控制的隐性性状不表现出来,但是隐性基因在子代中并没有消失,仍能传递给子代。而隐性遗传病基因传给子代后,能够在aa这样的纯合子中表现,B符合题意。
C.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基因越相近,近亲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更大。近亲结婚时,夫妇双方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可能同时传递给子女,大大提高了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C不符合题意。
D.遗传咨询主要利用人类遗传病学、基因诊断技术和数据,对不孕不育、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患者服务,以及产前诊断,结婚,妊娠,生产和婴儿保健的指导。遗传咨询能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9.【答案】C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果蝇的长翅和红眼不是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不符合题意;
B、亲代都是长翅,子代出现了新的性状残翅,表明残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不符合题意;
CD、若用字母B、b表示相应的基因,子代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bb,则亲代长翅的基因组成均是Bb,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则子代中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亲代果蝇再次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长翅占3/4,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0.【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通常,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显性基因(如AA)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生物的性状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如Aa)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如aa)控制时,表现为隐性性状。所以,有耳垂性状由显性基因A控制,无耳垂性状由隐性基因a控制,则无耳垂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的性状一般是由DNA上的基因控制的.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遗传时,亲代的性状有的能够在后代中表现出来,有的则不能表现出来.根据性状在亲代和后代中的表现规律,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把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如A)表示;把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如a)。倘若细胞内控制某一性状的一对基因为两个大写字母或一大一小(如AA或Aa)该生物个体表现为显性基因A所控制的性状,即显性性状;细胞内控制某一性状的一对基因为两个小写字母(如aa)该生物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
21.【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分析题意可知,当基因型为Bb时,男性表现为秃顶,女性表现为不秃顶,A错误;
B、秃顶男性的基因表现可能为BB或Bb,秃顶女性基因表现为BB,他们生出的女孩基因表现可能为BB(秃顶)或Bb(不秃顶),所以不一定会秃顶,B错误;
C、秃顶男性的基因表现可能为BB或Bb,不秃顶女性基因表现为Bb或bb,生育的男孩基因表现可能为BB(秃顶)、Bb(秃顶)、bb(不秃顶),所以不一定会秃顶,C错误;
D、一对均不秃顶的夫妇,男性的基因只能是bb,女性基因型为Bb或bb,那么子女的基因型可能是Bb或bb,如果孩子秃顶,则该孩子一定为男孩,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男性只有bb才不秃顶,则男性秃顶的基因型为BB和Bb; 女性在基因型为BB时才秃顶 ,则女性不秃顶的基因型为Bb或bb。
22.【答案】A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题干内容分析:
一、由题干中“纯种卷耳猫和纯种非卷耳猫杂交产生的子一代都是非卷耳”知,非卷耳是显性性状,卷耳是隐性性状。若显性基因用表示,隐性基因用表示,则其基因遗传图解是:
二、子一代杂交产生子二代的基因遗传图解是:
A、子二代非卷耳猫个体的基因组成有AA 、Aa 两种。A符合题意;
B、亲代纯种卷耳猫与子二代卷耳猫基因组成都是aa 。B不符合题意;
C、卷耳和非卷耳是一对相对性状。 C不符合题意;
D、控制卷耳性状的基因位于DNA分子上。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比如狗的毛色、鸡的产蛋量、人的眼皮等;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比如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豌豆花的紫色和白色、鸡的玫瑰冠与单冠。
2、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是由基因控制的。根据性状在亲代和子代中的表现规律,我们把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遗传过程中“无中生有”或“凭空消失”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另一性状则为显性性状。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当基因组成为AA或Aa时,则生物表现出显性性状,当基因组成为aa,则生物表现出隐性性状。
23.【答案】D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B、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最小片段是基因,因此,基因C和D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基因C和D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B正确;
C、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可见,基因C和D通过精子和卵细胞遗传给后代,C正确;
D、根据题干信息:当显性基因C和D同时存在时,花瓣呈现红色;不同时存在时,花瓣不呈现红色,基因组成为CCdd的植株,不存在基因D,因此,不能呈现红色,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4.【答案】D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分析题目中的信息“父母都是有美人尖却生出了无美人尖的儿子”,可以推测有美人尖是显性性状,无美人尖是隐性性状,A正确;
B、基因A和a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B正确;
C、儿子无美人尖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其中一个a来自于母亲,另一个a来自于父亲,父母亲都是有美人尖,基因组成为Aa,C正确;
D、母亲的基因组成为Aa,父亲的基因组成也为Aa,Aa×Aa,后代有AA、Aa、aa三种,因此有美人尖的女儿可能是AA,也可能是Aa,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显性性状指的是:为当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时,子一代出现的一个亲本性状。
(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5.【答案】D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根据图中,5和6及后代9可以看出,后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所以,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A说法错误。
B、5和6及后代9可以看出,后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所以,9的基因组成为dd,亲代5和6的基因组成为Dd和Dd,所以,II-6体细胞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说法错误。
C、II-5产生的精子染色体组成是22条+Y或22条+X,C说法错误。
D、II-3和II-4表现正常,后代7号患病,所以,II-3和II-4的基因型为Dd和Dd,所以,再生一个健康孩子的概率是3/4,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基因的显隐性及性状遗传,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人类白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的精子类型为22条+X或22条+Y,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2条+X。
26.【答案】D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因此,通过1号、2号和7号,可以判断苯丙酮尿症是隐性性状,A不符合题意;
B、11号是男孩性染色体组成是XY,其中的X来自于他母亲8,Y来自于他父亲7,7号的来自于1号,B不符合题意;
C、3号患者基因bb和4号的后代中有正常和患病两种性状,可以判断4号基因Bb;8号表现正常(B_),3号又传给8号b,因此8号的基因组成是Bb;10号同理,8号、10号的基因组成都是Bb,C不符合题意;
D、8号是女性,性染色体是XX,其中的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卵细胞中的一条来自3号或4号,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7.【答案】B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结合生男生女的图解可以得出:男性产生的精子中的性染色体有Y型和型两种;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只有X型一种。
故答案为:B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28.【答案】C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A、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Y时,将发育为男孩,A说法正确。
B、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X时,将发育为女孩,B说法正确。
C、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所以正常男性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有Y染色体的和含X染色体的,C说法错误。
D、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所以,正常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人类的染色体及性别决定,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表示为XY染色体。
29.【答案】C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性状和相对性状;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被片尖端是否具有芒刺受基因的控制,A错误;
B、小麦有芒刺这一性状受基因控制,可以遗传给子代,B错误;
C、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被片尖端有芒刺和无芒刺是一对相对性状,C正确;
D、有芒刺是能够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但此变异是本来就有的,环境只是对变异加以选择,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变异可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能够遗传给后代,不可遗传变异是单纯由环境引起的,而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30.【答案】B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人类优生优育;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A、禁止近亲结婚是降低人类遗传病发生的重要措施,A正确;
B、女性体细胞中只含有X一种性染色体,男性体细胞中含有X、Y两种性染色体,还有22对常染色体,B错误;
C、青春期正常生理现象是: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C正确;
D、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所需营养物质是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的,D正确.
故选:B
【分析】(1)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
(2)人体细胞中有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只含有X一种性染色体,男性体细胞中含有X、Y两种性染色体;
(3)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是正常生理现象;
(4)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所需营养物质是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的.
31.【答案】(1)变异/可遗传的变异
(2)相对性状;多指;AA或Aa
(3)46;XY
(4)1/4
(5)C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遗传学上有两个基本现象:遗传和变异;遗传指的是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子代个体之间的相似性;变异指的是亲代与子代或者子代间的差异性;亲代是多指,后代出现正常指,亲子代之间存在差异,是变异现象;
故填:变异;
(2)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在同一性状上的不同的表现;人的正常指和多指是人手指的不同表现,是一对相对性状;据3号、4号、9号分析,根据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可知9号对应的正常指是隐性性状,3号和4号对应的多指是显性性状;9号隐性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a,其中一个a是3号给的,另一个a是4号给的,所以3号和4号的基因组成为Aa,其后代基因组成可能为AA、2Aa、aa,10号多指,基因组成为AA或Aa,具体图解如下:
故填:相对性状;多指;AA或Aa;
(3)4号是男性,男性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共46条,组成是22对+XY,性染色体的组成是XY;
故填:46;XY;
(4)由于12号是隐性,基因组成是aa,一个a来自于5号,一个a来自于6号,所以6号的基因组成是Aa;手术不会影响基因组成,所以5号(aa)和6号(Aa)再生一个正常小孩的概率是1/2,正常男孩的概率1/2×1/2=1/4;
故填:1/4;
(5)A、1号和2号生出了隐性的5号,5基因组成为aa,一个a来自于1号,一个a来自于2号,所以1号的基因组成为Aa;5号和6号生出了隐性的12号,12号的基因组成是aa,一个a来自于5号,一个a来自于6号,所以6号的基因组成是Aa;1号和6号的基因组成相同,A不符合题意;
B、3号和4号生出了隐性的9号,9号的基因组成为aa,一个a来自于3号,一个a来自于4号,所以3号和4号的基因组成为Aa,B不符合题意;
C、7号和8号都是3号和4号的后代,3号和4号生出了AA、2Aa、aa,7号和8号为显性,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不一定相同,C符合题意;
D、9号和12号都是隐性个体,基因组成都是aa,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行为习惯等具有的各种特征。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在同一性状上的不同的表现。
(2)遗传学上有两个基本现象:遗传和变异。遗传指的是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变异指的是亲代与子代或者子代间的差异性。
(3)生物体主要有两类细胞: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成对存在,数目为23对,组成为22对+XX(女性)或22对+XY(男性)。人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减半,不再成对存在,数目为23条,组成为22条+X(女性)或22条+X/22条+Y(男性)。
(4)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2.【答案】(1)变异;Hh×Hh
(2)3对常染色体+XY;5
(3)7;DNA;成对;6
(4)3:1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 解:(1) 由图一可知,亲代果蝇均为灰体,子代出现黑体果蝇,这种生物学现象称之为变异,变异是指亲子之间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无中生有”这个“有”的性状就属于隐性性状),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而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则说明亲代的基因组成都是杂合子,即Hh,可以推断亲代灰体的基因组成分别是Hh × Hh。
故填:变异;Hh×Hh 。
(2)如图二所示,此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染色体组成是3对常染色体+XY。所以对其基因组进行测序时要测三对常染色体中的各一条,加上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一共5条染色体。
故填:3对常染色体+XY;5。
(3)图三中,5是蛋白质,6是基因,7是DN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7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所以果蝇体色是由6基因控制的。
故填:7;DNA;成对;6。
(4)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也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已知图四中亲代果蝇基因组成为XB和XB和XbY,遗传图为:
根据上图可知:子二代中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3:1。
故填:3:1。
【分析】(1)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遗传是指由基因的传递,使后代获得亲代的特征;变异是指亲子之间及子代个体之间特征的差异。目前已知地球上现存的生命主要由DNA作为遗传物质。
33.【答案】(1)右利手;Bb、Bb;③;DNA;2
(2)不遗传;遗传物质和环境
(3)12.5%;⑤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图可知,7、8是右利手,而子代小豪表现左利手,说明“左撇子”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右利手是显性性状;则Ⅱ7 和Ⅱ8的基因组成分别是Bb、Bb;图2中,①是染色体,②是蛋白质,③是DNA,③DNA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功能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这些片段就是基因。小豪是男孩,性染色体的组成是XY,其中的Y来自父方Ⅱ7,Ⅱ7的Y染色体来自他的父方Ⅰ代2号个体。
(2)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可遗传变异。Ⅲ9号经过后期训练后矫正为右利手,这种变异是不遗传变异,但是有的生物的变异的原因不是单纯一个,可能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小豪的性状表现是左利手,由基因bb组成,分别由亲代各传递一个基因b,而亲代的均表现右手利,必有一个因基因B控制,说明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即基因组成Bb,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如上图所示,他的父母生出一个“左利手”孩子的概率是25%,生一个“左利手”的妹妹的概率又占一半,因此是25%×2=12.5% 。小豪(bb) 和他的这个妹妹(bb) 从父亲Ⅱ7那里获得的精子类型为b,因此⑤图符合题意,故选⑤。
【分析】(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除此之外性状也受环境的影响。
34.【答案】(1)男性;23;②③④
(2)输卵管
(3)aa;A;25%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受精过程;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贝具有②XY所示的细胞,由此判断贝贝的性别是男性。人体有23对染色体,精子有23条染色体,贝从爸爸获得的染色体数量是23条。爸爸具有上图中的②③④细胞。
(2)贝贝和弟弟的性别在受精时已经决定,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
(3)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之分,贝贝对家庭成员虹膜颜色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①由图可知虹膜的蓝色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是aa,贝妈妈虹膜是蓝色,基因组成是aa。
②根据题意遗传图为:
由此可以看出:控制贝贝和弟弟褐色虹膜的基因来自于爸爸,又由于奶奶的虹膜颜色为蓝色,基因组成为aa,爷爷虹膜颜色为褐色,必定含有A基因,故爸爸的A基因来自爷爷,即控制贝贝和弟弟褐色虹膜的基因来自于爷爷,A符合题意。
③性别遗传图为:
由遗传图可知:贝贝和弟弟希望第三胎是个蓝色虹膜的概念是50%,第三胎是女孩的概率是50%,故蓝色虹膜的妹妹的概率是50%x50%=25%。
【分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35.【答案】(1)胚芽
(2)根瘤菌
(3)胚珠
(4)深色种皮;25%;hh
(5)传粉不足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种子萌发时,发育成花生植株的茎和叶是胚芽。
故填:胚芽。
(2)豆科植物根部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根能吸收的氮肥,促进植物的生长。
故填:根瘤菌。
(3)花生在完成传粉、受精后,子房在土壤中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会发育成花生种子。
故填:胚珠。
(4)根据题干中性状遗传图知,子一代深色种皮的花生自交,子二代中有浅色种皮个体出现,由此判断,浅色种皮性状是“无中生有”,属于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hh ,则深色种皮是显性性状,两个亲本的基因组成都是Hh。其基因遗传过程图解为:
由上面基因遗传图解知,子二代花生中种皮是浅色的花生植株所占比例约为1/4=25%,它们的基因型为hh。
故填:深色种皮;25%;hh。
(5)收获的花生果实常出现空壳(无种子)现象,原因可能是传粉不足或没有受精。
故填:传粉不足。
【分析】1、植物开花后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2、种子的结构及萌发过程:
3、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比如狗的毛色、鸡的产蛋量、人的眼皮等;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比如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豌豆花的紫色和白色、鸡的玫瑰冠与单冠。
4、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根据性状在亲代和子代中的表现规律,我们把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遗传过程中“无中生有”或“凭空消失”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另一性状则为显性性状。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当基因组成为AA或Aa时,则生物表现出显性性状,当基因组成为aa,则生物表现出隐性性状。
5、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能染色体上的DNA和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使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只是体细胞的一半。当精卵融合形成受精卵时,两者的染色体融合配对,这样受精卵和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亲代体细胞中数目,且第一对染色体都是一半来自父本,一半来自母本,因此后代就具有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1 / 1【培优卷】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章末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2019·新化模拟)下列描述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①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②狗的白毛与卷毛③狐的长尾与短尾④水稻的抗稻瘟病与小麦的抗锈病⑤豌豆的高茎与矮茎⑥番茄的黄果与牡丹的红花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⑥
【答案】C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①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①正确;
②狗的白毛与卷毛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②错误;
③狐的长尾与短尾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③正确;
④水稻的抗稻瘟病与小麦的抗锈病符合“同一性状”,但不符合“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④错误;
⑤豌豆的高茎与矮茎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⑤正确;
⑥番茄的黄果与牡丹的黄花不符合“同一性状”,也不符合“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⑥错误。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必须满足: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形式.
(2023·长沙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22年10月12日16时,“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四”航天员带上太空的水稻种子经过70多天的培育,长成了一棵棵水稻植株:
2.下列有关水稻的描述中,不是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水稻需要营养 B.水稻“趴”在透明盒子里
C.水稻能生长和繁殖 D.水稻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3.太空种植的水稻幼苗看起来有些“懒散”,并没有像地面上的水稻那样“精神抖擞”地挺立起来,而是“趴”在透明的实验盒子里。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4.航天员在太空种植水稻,下列不是太空水稻种子萌发必要条件的是( )
A.肥沃的土壤 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光照 D.一定的水分
5.除了太空种植,科学家还在努力利用太空条件改良品种,这种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种子的( )
A.营养成分 B.生活环境 C.胚的结构 D.遗传物质
【答案】2.B
3.B
4.A
5.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种子萌发的条件;生物变异的应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1、生物的基本特征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依据:
(1)新陈代谢,包括摄取营养、呼吸、排汗等;
(2)生长和发育:小猫成长为大猫、小树生长成大树;
(3)繁殖后代:老猫生小猫,种子发育成幼苗等;
(4)遗传和变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是变异;
(5)应激性: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如,含羞草受到触碰,叶子合拢;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以下几方面。
(1)生物适应环境:如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成刺,减少水分蒸发,变温动物通过冬眠度过严寒;
(2)生物影响环境:如“大树底下好乘凉”、 森林能涵养水源、防风固沙;
(3)环境影响生物 :大雁南飞、南桔北枳。
3、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具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4、若外界条件具备,且胚是完整的,但种子不萌发,原因是种子的胚已经死了或处于休眠期。
5、太空中有许多射线,射线辐射能改变种子或植株的遗传物质,使其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回到地球后,再根据人类的需要对这些变异个体进行选择培育,从而培育出新品种。
2.【解答】ACD、水稻需要营养、能够生长和繁殖、水稻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这些都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A、 C、 D不符合题意;
B、 水稻“趴”在透明盒子里描述的是水稻的位置,这不是生命的基本特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解答】太空的水稻幼苗看起来没有像地面上的水稻那样“精神抖擞”,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解答】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土壤是否肥沃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A符合题意, B、 C、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解答】太空育种的原理是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改变种子的遗传物质,从而改良品种。A、B、 C不符合题意,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2017八下·沧州期末)以下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的变异现象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影响植物开花
【答案】A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间的关系;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 A、“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体现了亲代与 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而不是变异现象,故符合题意;
B、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螳螂捕蝉,螳螂吃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黄雀捕食螳螂,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因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食物(捕食)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C、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落花”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故不符合题意;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故不符合题意。
7.(2019·江汉)同一品种的甘蓝在北京和西藏栽培,叶球的重量差别显著,原因是( )
A.基因发生了变化 B.性状不受基因的控制
C.性状由环境决定 D.环境影响性状的表现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同一品种的甘蓝在北京和西藏栽培,叶球的重量差别显著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1、性状:遗传学上把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和生理特性(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叫性状。
2、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3、生物的性状不能直接遗传,遗传的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通过生殖过程传给后代的。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外界环境的共同作用,以基因为主,外界环境为辅。
8.(2022八下·龙岗期中)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A.草莓的组织培养技术可产生无病毒感染的植株
B.克隆羊“多莉”的培育利用的是有性生殖的原理
C.生产胰岛素的转基因技术可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环境控制的
D.发酵技术中的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生殖方式都是出芽生殖
【答案】A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细菌的生殖;真菌的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草莓的组织培养技术是将草莓植株的部分组织在无菌环境下取出并放置合适的环境下培养,形成新的草莓植株。一般是取是刚刚分裂的组织细胞,还未被病毒感染,所以利用组织培养可以快速地大批培育出新的,无病毒感染的植物体,A正确;
B、克隆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B错误;
C、生产胰岛素的转基因技术可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C错误;
D、酵母菌在环境条件适宜时,繁殖方式是出芽生殖,在环境条件不好时,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乳酸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组织培养的优点:能在段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新的植物体,可以防止植物病害,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等。
9.(2023八下·江岸期中)在农田劳动技术实践活动中,有同学发现,同一株萝卜,根在地下的表皮是无色的,露出地面的表皮却是浅绿色的。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变异遗传自上一代 B.萝卜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生物的性状受环境影响 D.温度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 生物的性状既受基因的影响,又受环境的影响。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白萝卜裸露在地上部分是绿色,而埋在地下部分白色,是因为在培育的过程中,地下部分没有接受到阳光的照射,没有叶绿素形成。地上部分见光能形成叶绿素,是绿色,这一实验验证出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由此可见:生物的性状受环境的影响。
故答案为:C。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除此之外性状也受环境的影响。
10.(2023·南海模拟)深圳市市花为勒杜鹃,又称三角梅。如图所示为一株开出多种颜色的勒杜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株勒杜鹃是通过杂交育种获得的
B.勒杜鹃的花属于生殖器官
C.勒杜鹃有不同颜色的花属于生物的变异
D.勒杜鹃的生殖方式包括了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答案】A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A、采用嫁接技术,可能使一株植株开出多种颜色的勒杜鹃。A符合题意;
B、植物的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的繁殖有关,属于生殖器官,B不符合题意;
C、勒杜鹃有不同颜色的花,这属于生物的变异现象。C不符合题意;
D、勒杜鹃可以用种繁殖,属于有性生殖,也能用嫁接的方式繁殖,属于无性生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植物用种子繁殖过程中,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叫做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最常见,最重要的生殖方式,由于在两性生殖细胞结合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所以有性生物能产生新的变异个体,有利于生物的进化发展。
2、用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方式繁殖过程中,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都是由母体直接产生子代,叫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有利于保持母体的优良特性,但不利于生物的进化发展。
11.(2022·绵阳)某生物学习小组用软电线代表DNA分子、塑料小球代表蛋白质分子,制作人体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模型。下列制作思路错误的是( )
A.制作生殖细胞时,每一条染色体模型需要一条软电线
B.制作生殖细胞时,X染色体与Y染色体模型的形态大小不同
C.制作女性体细胞时,成对的两条染色体模型的形态大小相同
D.制作男性体细胞时,需要23种形态大小各异的染色体模型
【答案】D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一般来说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每一条染色体模型需要一条软电线,不符合题意。
B.X染色体与Y染色体模型的形态大小不同,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不符合题意。
C.女性体细胞中的成对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不符合题意。
D.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Y,故需要24种形态大小各异的染色体模型,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12.(2022八下·南宁期中)在一个健康的女性体内,取卵细胞、成熟的红细胞、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各一个,这四个细胞中所含的X染色体数目共有( )
A.5条 B.6条 C.7条 D.8条
【答案】A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女性的体细胞中有2条X染色体(XX)、卵细胞中有1条X染色体。一个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没有X染色体。一个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都是体细胞,因此都有2条X染色体。所以,“一个卵细胞、一个成熟红细胞、一个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这四个细胞中共含有X染色体数═1+0+2+2═5(条)。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中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染色体的数目关系是体细胞(2N)→生殖细胞(N)→受精卵(2N)。
13.(2023·徐州)南京农业大学棉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利用不同花色的亚洲棉为实验材料进行研究,揭示了GaPC基因调控花瓣中花青素形成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改良棉花的花色及纤维颜色提供理论参考和基因资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棉花的花色是由基因控制的
B.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C.棉花花色的黄色和粉红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D.花青素主要存在于棉纤维细胞的叶绿体中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棉花的花色作为一种性状是由控制花色的基因控制的。A不符合题意;
B、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B不符合题意;
C、黄色和粉红色是棉花花色这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C不符合题意;
D、花青素主要存在于棉纤维细胞的液泡中。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生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内有成对的染色体,染色体的化学成分包括蛋白质和DNA分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DNA上有许多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不同的基因携带着不同的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生物的每一性状都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3、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比如狗的毛色、鸡的产蛋量、人的眼皮等;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比如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豌豆花的紫色和白色、鸡的玫瑰冠与单冠。
4、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含叶绿素,叶绿素呈绿色,植物的绿色就是叶绿素的颜色。
5、植物细胞中有液泡,液泡中的液体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各种味道和颜色(绿色除外)的物质,花青素、胡萝卜素等都存在于液泡中。
14.(2023·长沙模拟)如图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细胞核,染色体在细胞核内一定都是成对存在的
B.②是染色体,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DNA分子
C.③是DNA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D.④是基因,③上只有一个基因
【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①是细胞核,含有染色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A错误;
B、②是染色体,每个物种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B错误;
C、③是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物质的载体,C正确。
D、③是DNA分子,④是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①是细胞核、②是染色体、③是蛋DNA、④是基因。
15.(2023·河东模拟)如图是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①为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B.②为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C.③为DNA,每条染色体上有多条DNA
D.④为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 ①为细胞核遗传的控制中心,A不符合题意;
B、②为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不符合题意
C、③DNA,每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C符合题意;
D、 ④为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有许多基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对正在分裂的细胞进行染色,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是由两条长链盘旋而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分子上与遗传特征相关的片段,图中①细胞核,②染色体,③DNA,④基因。
16.(2023八下·开州期末)下列有关基因、DNA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B.玉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10对,其形成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5对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一个DNA上有许多基因
【答案】B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A正确;
B、玉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10对,其形成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减半,数目为10条,B错误;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正确;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上有许多基因,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染色体 组成 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功能 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特点 ①每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一定的。②体细胞中染色体一般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③在生殖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DNA 功能 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特点 DNA分子是呈双螺旋状的
基因 概念 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功能 控制生物的性状
特点 在体细胞内,基因成对存在;基因有显、隐性之分
关系 一条染色体上一般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17.(2019·辽阳)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肤色表现正常的一对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孩子,再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基因组成和概率分别是( )
A.Aa、25% B.aa、12.5% C.Aa、12.5% D.aa、25%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由题中可以看出亲代都正常而子代出现了白化病,因此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如果用A和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白化病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亲代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中看出,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几率为25%。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18.(2022·成都)摩尔根与其表妹结婚后生育了三个孩子,两个女儿因“莫名其妙的遗传病”夭折,唯一幸存的男孩是半痴呆儿。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表现正常的人可能会携带遗传病基因
B.隐性遗传病基因传给子代后不能表达
C.近亲结婚会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遗传咨询能有效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答案】B
【知识点】人类优生优育;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表现正常的人可能会携带遗传病基因,如基因型为Aa的正常人,可以携带白化病基因a,A不符合题意。
B.在具有显性基因的个体细胞中,对应的隐性基因控制所控制的隐性性状不表现出来,但是隐性基因在子代中并没有消失,仍能传递给子代。而隐性遗传病基因传给子代后,能够在aa这样的纯合子中表现,B符合题意。
C.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基因越相近,近亲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更大。近亲结婚时,夫妇双方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可能同时传递给子女,大大提高了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C不符合题意。
D.遗传咨询主要利用人类遗传病学、基因诊断技术和数据,对不孕不育、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患者服务,以及产前诊断,结婚,妊娠,生产和婴儿保健的指导。遗传咨询能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9.(2023·苏州)两只长翅果蝇的杂交后代中,有长翅和残翅两种个体,如图所示。若用字母B/b表示相应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果蝇的长翅和红眼是一对相对性状
B.决定果蝇残翅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
C.子代中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
D.亲代果蝇再次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长翅占1/2
【答案】C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果蝇的长翅和红眼不是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不符合题意;
B、亲代都是长翅,子代出现了新的性状残翅,表明残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不符合题意;
CD、若用字母B、b表示相应的基因,子代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bb,则亲代长翅的基因组成均是Bb,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则子代中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亲代果蝇再次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长翅占3/4,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0.(2022·重庆)有耳垂性状由显性基因A控制,无耳垂性状由隐性基因a控制,则无耳垂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通常,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显性基因(如AA)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生物的性状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如Aa)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如aa)控制时,表现为隐性性状。所以,有耳垂性状由显性基因A控制,无耳垂性状由隐性基因a控制,则无耳垂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的性状一般是由DNA上的基因控制的.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遗传时,亲代的性状有的能够在后代中表现出来,有的则不能表现出来.根据性状在亲代和后代中的表现规律,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把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如A)表示;把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如a)。倘若细胞内控制某一性状的一对基因为两个大写字母或一大一小(如AA或Aa)该生物个体表现为显性基因A所控制的性状,即显性性状;细胞内控制某一性状的一对基因为两个小写字母(如aa)该生物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
21.(2023·历下模拟)人类的秃顶(B)对不秃顶(b)为显性,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男性在基因型为bb时才不秃顶,女性在基因型为BB时才秃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基因型为Bb时,男性和女性的表现型相同
B.秃顶男性和秃顶女性结婚,生育的女孩均会秃顶
C.秃顶男性和不秃顶女性结婚,生育的男孩均会秃顶
D.一对均不秃顶的夫妇生了一个会秃顶的孩子,该孩子为男孩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分析题意可知,当基因型为Bb时,男性表现为秃顶,女性表现为不秃顶,A错误;
B、秃顶男性的基因表现可能为BB或Bb,秃顶女性基因表现为BB,他们生出的女孩基因表现可能为BB(秃顶)或Bb(不秃顶),所以不一定会秃顶,B错误;
C、秃顶男性的基因表现可能为BB或Bb,不秃顶女性基因表现为Bb或bb,生育的男孩基因表现可能为BB(秃顶)、Bb(秃顶)、bb(不秃顶),所以不一定会秃顶,C错误;
D、一对均不秃顶的夫妇,男性的基因只能是bb,女性基因型为Bb或bb,那么子女的基因型可能是Bb或bb,如果孩子秃顶,则该孩子一定为男孩,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男性只有bb才不秃顶,则男性秃顶的基因型为BB和Bb; 女性在基因型为BB时才秃顶 ,则女性不秃顶的基因型为Bb或bb。
22.(2023·长沙模拟)猫的耳朵有卷耳和非卷耳之分,纯种卷耳猫和纯种非卷耳猫杂交产生的子一代(第一代)猫都是非卷耳,子一代猫杂交后产生的子二代(第二代)猫非卷耳和卷耳比例为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子二代非卷耳猫个体的基因组成相同
B.亲代纯种卷耳猫与子二代卷耳猫基因组成相同
C.卷耳和非卷耳是一对相对性状
D.控制卷耳性状的基因位于DNA分子上
【答案】A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题干内容分析:
一、由题干中“纯种卷耳猫和纯种非卷耳猫杂交产生的子一代都是非卷耳”知,非卷耳是显性性状,卷耳是隐性性状。若显性基因用表示,隐性基因用表示,则其基因遗传图解是:
二、子一代杂交产生子二代的基因遗传图解是:
A、子二代非卷耳猫个体的基因组成有AA 、Aa 两种。A符合题意;
B、亲代纯种卷耳猫与子二代卷耳猫基因组成都是aa 。B不符合题意;
C、卷耳和非卷耳是一对相对性状。 C不符合题意;
D、控制卷耳性状的基因位于DNA分子上。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比如狗的毛色、鸡的产蛋量、人的眼皮等;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比如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豌豆花的紫色和白色、鸡的玫瑰冠与单冠。
2、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是由基因控制的。根据性状在亲代和子代中的表现规律,我们把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遗传过程中“无中生有”或“凭空消失”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另一性状则为显性性状。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当基因组成为AA或Aa时,则生物表现出显性性状,当基因组成为aa,则生物表现出隐性性状。
23.(2023·郑州模拟)某植物花色受两对基因的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C和D表示,隐性基因分别用c和d表示。当显性基因C和D同时存在时,花瓣呈现红色;不同时存在时,花瓣不呈现红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C和D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B.基因C和D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基因C和D通过精子和卵细胞遗传给后代
D.基因组成为CCdd的植株,花瓣呈现红色
【答案】D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B、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最小片段是基因,因此,基因C和D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基因C和D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B正确;
C、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可见,基因C和D通过精子和卵细胞遗传给后代,C正确;
D、根据题干信息:当显性基因C和D同时存在时,花瓣呈现红色;不同时存在时,花瓣不呈现红色,基因组成为CCdd的植株,不存在基因D,因此,不能呈现红色,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4.(2023·南沙模拟)人类的发际线(如图)有两种:有美人尖和无美人尖,受一对基因A、a控制,现有一个家庭中,父母和女儿都有美人尖,儿子却是无美人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有美人尖是显性性状,无美人尖是隐性性状
B.基因A和a位于同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C.父亲和儿子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和aa
D.母亲和女儿基因组成都是Aa
【答案】D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分析题目中的信息“父母都是有美人尖却生出了无美人尖的儿子”,可以推测有美人尖是显性性状,无美人尖是隐性性状,A正确;
B、基因A和a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B正确;
C、儿子无美人尖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其中一个a来自于母亲,另一个a来自于父亲,父母亲都是有美人尖,基因组成为Aa,C正确;
D、母亲的基因组成为Aa,父亲的基因组成也为Aa,Aa×Aa,后代有AA、Aa、aa三种,因此有美人尖的女儿可能是AA,也可能是Aa,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显性性状指的是:为当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时,子一代出现的一个亲本性状。
(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5.(2023·青岛)如图为白化病的系谱图。I、II、III分别代表三代人,相应基因用D、d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据图判断,白化病是一种显性遗传病
B.II-6体细胞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
C.II-5产生的精子染色体组成是22条+Y
D.II-3和II-4再生一个健康孩子的概率是3/4
【答案】D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根据图中,5和6及后代9可以看出,后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所以,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A说法错误。
B、5和6及后代9可以看出,后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所以,9的基因组成为dd,亲代5和6的基因组成为Dd和Dd,所以,II-6体细胞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说法错误。
C、II-5产生的精子染色体组成是22条+Y或22条+X,C说法错误。
D、II-3和II-4表现正常,后代7号患病,所以,II-3和II-4的基因型为Dd和Dd,所以,再生一个健康孩子的概率是3/4,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基因的显隐性及性状遗传,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人类白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的精子类型为22条+X或22条+Y,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2条+X。
26.(2023·市南区模拟)如果儿童患苯丙酮尿症(由基因B、b控制),他们从出生开始就被迫与很多“人间美味”划清了界线。如图是某家族苯丙酮尿症的遗传系谱图,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1号、2号和7号,可以判断苯丙酮尿症是隐性性状
B.若11号是男孩,那么他白细胞中的Y染色体来自1号
C.4号、8号、10号的基因组成肯定都是Bb,6号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
D.8号产生的卵细胞中X染色体一定来自3号
【答案】D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因此,通过1号、2号和7号,可以判断苯丙酮尿症是隐性性状,A不符合题意;
B、11号是男孩性染色体组成是XY,其中的X来自于他母亲8,Y来自于他父亲7,7号的来自于1号,B不符合题意;
C、3号患者基因bb和4号的后代中有正常和患病两种性状,可以判断4号基因Bb;8号表现正常(B_),3号又传给8号b,因此8号的基因组成是Bb;10号同理,8号、10号的基因组成都是Bb,C不符合题意;
D、8号是女性,性染色体是XX,其中的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卵细胞中的一条来自3号或4号,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7.(2018·太平模拟)如图是生男生女图解,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性染色体只能是X染色体
B.正常男性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只能是Y染色体
C.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X时,将发育为女孩
D.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Y时,将发育为男孩
【答案】B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结合生男生女的图解可以得出:男性产生的精子中的性染色体有Y型和型两种;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只有X型一种。
故答案为:B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28.(2023·东丽模拟)下列与图解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Y时,将发育为男孩
B.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X时,将发育为女孩
C.正常男性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只有Y染色体
D.正常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
【答案】C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A、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Y时,将发育为男孩,A说法正确。
B、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X时,将发育为女孩,B说法正确。
C、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所以正常男性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有Y染色体的和含X染色体的,C说法错误。
D、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所以,正常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人类的染色体及性别决定,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表示为XY染色体。
29.(2022八下·海丰期中)如图,有的小麦在果实外的被片尖端长有芒刺。芒刺不仅可以防止鸟类捕食,还可附着在人和动物身上,有利于种子扩散传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被片尖端是否具有芒刺受环境的控制
B.小麦有芒刺这一性状不可以遗传给子代
C.被片尖端有芒刺和无芒刺是一对相对性状
D.有芒刺是小麦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有利变异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性状和相对性状;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被片尖端是否具有芒刺受基因的控制,A错误;
B、小麦有芒刺这一性状受基因控制,可以遗传给子代,B错误;
C、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被片尖端有芒刺和无芒刺是一对相对性状,C正确;
D、有芒刺是能够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但此变异是本来就有的,环境只是对变异加以选择,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变异可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能够遗传给后代,不可遗传变异是单纯由环境引起的,而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30.(2015·永州模拟)以下关于人体生殖和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禁止近亲结婚是降低人类遗传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B.女性体细胞中只含有X一种染色体,男性体细胞中含有X、Y两种染色体
C.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是正常生理现象
D.人的胎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是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的
【答案】B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人类优生优育;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A、禁止近亲结婚是降低人类遗传病发生的重要措施,A正确;
B、女性体细胞中只含有X一种性染色体,男性体细胞中含有X、Y两种性染色体,还有22对常染色体,B错误;
C、青春期正常生理现象是: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C正确;
D、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所需营养物质是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的,D正确.
故选:B
【分析】(1)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
(2)人体细胞中有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只含有X一种性染色体,男性体细胞中含有X、Y两种性染色体;
(3)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是正常生理现象;
(4)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所需营养物质是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的.
二、读图理解题(共2题,共17分)
31.(2023·济南)人的多指是一种基因遗传病,如图是某家族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数字1-12表示不同个体。若A表示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亲代是多指,后代出现正常指,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2)在遗传学上,人的正常指和多指是一对 ;据图分析, 是显性性状;10号个体的基因组成为 。
(3)4号个体的体细胞内有 条染色体,其性染色体组成为 。
(4)6号个体通过矫正手术恢复了手指的正常形态,他与5号个体再生一个正常指男孩的概率是 。
(5)据图分析,下列每组个体之间基因组成可能不相同的是____(填字母)。
A.1和6 B.3和4 C.7和8 D.9和12
【答案】(1)变异/可遗传的变异
(2)相对性状;多指;AA或Aa
(3)46;XY
(4)1/4
(5)C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遗传学上有两个基本现象:遗传和变异;遗传指的是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子代个体之间的相似性;变异指的是亲代与子代或者子代间的差异性;亲代是多指,后代出现正常指,亲子代之间存在差异,是变异现象;
故填:变异;
(2)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在同一性状上的不同的表现;人的正常指和多指是人手指的不同表现,是一对相对性状;据3号、4号、9号分析,根据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可知9号对应的正常指是隐性性状,3号和4号对应的多指是显性性状;9号隐性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a,其中一个a是3号给的,另一个a是4号给的,所以3号和4号的基因组成为Aa,其后代基因组成可能为AA、2Aa、aa,10号多指,基因组成为AA或Aa,具体图解如下:
故填:相对性状;多指;AA或Aa;
(3)4号是男性,男性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共46条,组成是22对+XY,性染色体的组成是XY;
故填:46;XY;
(4)由于12号是隐性,基因组成是aa,一个a来自于5号,一个a来自于6号,所以6号的基因组成是Aa;手术不会影响基因组成,所以5号(aa)和6号(Aa)再生一个正常小孩的概率是1/2,正常男孩的概率1/2×1/2=1/4;
故填:1/4;
(5)A、1号和2号生出了隐性的5号,5基因组成为aa,一个a来自于1号,一个a来自于2号,所以1号的基因组成为Aa;5号和6号生出了隐性的12号,12号的基因组成是aa,一个a来自于5号,一个a来自于6号,所以6号的基因组成是Aa;1号和6号的基因组成相同,A不符合题意;
B、3号和4号生出了隐性的9号,9号的基因组成为aa,一个a来自于3号,一个a来自于4号,所以3号和4号的基因组成为Aa,B不符合题意;
C、7号和8号都是3号和4号的后代,3号和4号生出了AA、2Aa、aa,7号和8号为显性,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不一定相同,C符合题意;
D、9号和12号都是隐性个体,基因组成都是aa,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行为习惯等具有的各种特征。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在同一性状上的不同的表现。
(2)遗传学上有两个基本现象:遗传和变异。遗传指的是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变异指的是亲代与子代或者子代间的差异性。
(3)生物体主要有两类细胞: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成对存在,数目为23对,组成为22对+XX(女性)或22对+XY(男性)。人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减半,不再成对存在,数目为23条,组成为22条+X(女性)或22条+X/22条+Y(男性)。
(4)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2.(2023·历下模拟)果蝇是经典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图一为果蝇体色的遗传图解(甲)和子代的数量关系(乙);图二为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图三为果蝇染色体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一可知,亲代果蝇均为灰体,子代出现黑体果蝇,这种生物学现象称之为 ,可以推断亲代灰体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用H、h表示)。
(2)如图二所示,此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 。对果蝇的基因组进行测序时,需要测 条染色体。
(3)在图三中,[ ]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在体细胞中是 存在的,果蝇体色是由图中数字 所示结构控制的。
(4)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也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已知图四中亲代果蝇基因组成为XBXB和XbY,子二代中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 。
【答案】(1)变异;Hh×Hh
(2)3对常染色体+XY;5
(3)7;DNA;成对;6
(4)3:1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 解:(1) 由图一可知,亲代果蝇均为灰体,子代出现黑体果蝇,这种生物学现象称之为变异,变异是指亲子之间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无中生有”这个“有”的性状就属于隐性性状),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而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则说明亲代的基因组成都是杂合子,即Hh,可以推断亲代灰体的基因组成分别是Hh × Hh。
故填:变异;Hh×Hh 。
(2)如图二所示,此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染色体组成是3对常染色体+XY。所以对其基因组进行测序时要测三对常染色体中的各一条,加上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一共5条染色体。
故填:3对常染色体+XY;5。
(3)图三中,5是蛋白质,6是基因,7是DN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7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所以果蝇体色是由6基因控制的。
故填:7;DNA;成对;6。
(4)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也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已知图四中亲代果蝇基因组成为XB和XB和XbY,遗传图为:
根据上图可知:子二代中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3:1。
故填:3:1。
【分析】(1)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遗传是指由基因的传递,使后代获得亲代的特征;变异是指亲子之间及子代个体之间特征的差异。目前已知地球上现存的生命主要由DNA作为遗传物质。
三、资料分析题(共9分)
33.(2023·市南区模拟)小豪是人们所说的“左撇子”,吃饭、做作业等均惯用左手,但是小豪的父母却都是惯用右手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小豪通过深入调查后,发现惯用左手和惯用右手是一对相对性状,又称左利手和右利手,小豪绘制了自家三代人的遗传图解(如图1),他想结合遗传图解以及学习过的染色体结构(如图2),了解更多关于人类遗传的奥秘。
(1)在图1中,可以判断 为显性性状。如果分别用B、b表示控制惯用手的基因,则Ⅱ7和Ⅱ8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控制“左利手”的基因是图2中[ ] 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小豪体细胞中的Y染色体来自图1中的Ⅰ代 号个体。
(2)小豪通过调查发现,同为左利手的Ⅲ9号经过后期训练后矫正为右利手,这种变异是 的(填“可遗传”或“不遗传”)变异,由此可见,生物体性状表现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
(3)小豪的父母积极响应“二孩”政策,小豪一直希望能有个和自己一样的“左利手”的妹妹,请问他的父母生出这样一个孩子的概率是 。小豪和他的这个妹妹从父亲那里获得的精子类型是图3中的 (填数字)。
【答案】(1)右利手;Bb、Bb;③;DNA;2
(2)不遗传;遗传物质和环境
(3)12.5%;⑤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图可知,7、8是右利手,而子代小豪表现左利手,说明“左撇子”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右利手是显性性状;则Ⅱ7 和Ⅱ8的基因组成分别是Bb、Bb;图2中,①是染色体,②是蛋白质,③是DNA,③DNA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功能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这些片段就是基因。小豪是男孩,性染色体的组成是XY,其中的Y来自父方Ⅱ7,Ⅱ7的Y染色体来自他的父方Ⅰ代2号个体。
(2)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可遗传变异。Ⅲ9号经过后期训练后矫正为右利手,这种变异是不遗传变异,但是有的生物的变异的原因不是单纯一个,可能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小豪的性状表现是左利手,由基因bb组成,分别由亲代各传递一个基因b,而亲代的均表现右手利,必有一个因基因B控制,说明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即基因组成Bb,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如上图所示,他的父母生出一个“左利手”孩子的概率是25%,生一个“左利手”的妹妹的概率又占一半,因此是25%×2=12.5% 。小豪(bb) 和他的这个妹妹(bb) 从父亲Ⅱ7那里获得的精子类型为b,因此⑤图符合题意,故选⑤。
【分析】(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除此之外性状也受环境的影响。
四、综合应用题(共7分)
34.(2023·呼伦贝尔)随着我国“三孩”政策的实施,许多家庭迎来了新的成员。贝贝和弟弟也希望妈妈再生一个妹妹,贝贝利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画出了只包含性染色体的四种细胞,请你帮助贝贝向妈妈解释有关性别等方面的问题。
(1)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贝贝具有②所示的细胞,由此判断贝贝的性别是 。贝贝从爸爸获得的染色体数量是 条。爸爸具有上图中的哪种细胞 (填数字)。
(2)贝贝和弟弟的性别在受精时已经决定,该时期发生的场所是 。
(3)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之分,贝贝对家庭成员虹膜颜色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①贝贝妈妈的基因组成是 。
②控制贝贝和弟弟褐色虹膜的基因来自于 (填字母)。
A.爷爷B.奶奶C.姥爷D.姥姥
③贝贝和弟弟希望第三胎是个蓝色虹膜妹妹的概率是 。
【答案】(1)男性;23;②③④
(2)输卵管
(3)aa;A;25%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受精过程;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贝具有②XY所示的细胞,由此判断贝贝的性别是男性。人体有23对染色体,精子有23条染色体,贝从爸爸获得的染色体数量是23条。爸爸具有上图中的②③④细胞。
(2)贝贝和弟弟的性别在受精时已经决定,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
(3)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之分,贝贝对家庭成员虹膜颜色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①由图可知虹膜的蓝色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是aa,贝妈妈虹膜是蓝色,基因组成是aa。
②根据题意遗传图为:
由此可以看出:控制贝贝和弟弟褐色虹膜的基因来自于爸爸,又由于奶奶的虹膜颜色为蓝色,基因组成为aa,爷爷虹膜颜色为褐色,必定含有A基因,故爸爸的A基因来自爷爷,即控制贝贝和弟弟褐色虹膜的基因来自于爷爷,A符合题意。
③性别遗传图为:
由遗传图可知:贝贝和弟弟希望第三胎是个蓝色虹膜的概念是50%,第三胎是女孩的概率是50%,故蓝色虹膜的妹妹的概率是50%x50%=25%。
【分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五、实验探究题(共7分)
35.(2023·长沙模拟)小农夫训练营的同学们观察了花生种子结构,并对花生种子进行了播种,持续观察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和开花结果的过程。
(1)花生种子萌发时,图甲中的①提供营养物质,④最先突破种皮, (填结构名称)发育成花生植株的茎和叶。
(2)作为豆科植物,花生的根部有与之共生的 ,能为花生提供含氮的无机盐。
(3)花生在完成传粉、受精后,子房开始发育。同学们观察到,在花生的子房发育时,子房柄会伸长,将子房推入土壤,子房在土壤中发育成果实(如图乙所示)。子房中的 会发育成花生种子。
(4)同学们搜集到了关于花生种皮颜色的资料。花生的种皮深色与浅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有人用纯种深色种皮花生与纯种浅色种皮花生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同学们根据资料进行了分析。
①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 为显性性状。
②子二代花生中,种皮是浅色的花生植株所占比例约为 它们的基因型为 (用H、h表示显、隐性基因)。
(5)收获的花生果实常出现空壳(无种子)现象,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花生果实空壳? 。(答一点即可)
【答案】(1)胚芽
(2)根瘤菌
(3)胚珠
(4)深色种皮;25%;hh
(5)传粉不足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种子萌发时,发育成花生植株的茎和叶是胚芽。
故填:胚芽。
(2)豆科植物根部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根能吸收的氮肥,促进植物的生长。
故填:根瘤菌。
(3)花生在完成传粉、受精后,子房在土壤中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会发育成花生种子。
故填:胚珠。
(4)根据题干中性状遗传图知,子一代深色种皮的花生自交,子二代中有浅色种皮个体出现,由此判断,浅色种皮性状是“无中生有”,属于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hh ,则深色种皮是显性性状,两个亲本的基因组成都是Hh。其基因遗传过程图解为:
由上面基因遗传图解知,子二代花生中种皮是浅色的花生植株所占比例约为1/4=25%,它们的基因型为hh。
故填:深色种皮;25%;hh。
(5)收获的花生果实常出现空壳(无种子)现象,原因可能是传粉不足或没有受精。
故填:传粉不足。
【分析】1、植物开花后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2、种子的结构及萌发过程:
3、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比如狗的毛色、鸡的产蛋量、人的眼皮等;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比如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豌豆花的紫色和白色、鸡的玫瑰冠与单冠。
4、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根据性状在亲代和子代中的表现规律,我们把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遗传过程中“无中生有”或“凭空消失”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另一性状则为显性性状。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当基因组成为AA或Aa时,则生物表现出显性性状,当基因组成为aa,则生物表现出隐性性状。
5、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能染色体上的DNA和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使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只是体细胞的一半。当精卵融合形成受精卵时,两者的染色体融合配对,这样受精卵和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亲代体细胞中数目,且第一对染色体都是一半来自父本,一半来自母本,因此后代就具有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