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齐桓晋文之事
《 孟 子 》
1. 了解孟子及作品《孟子》。
2. 学生疏通文意,能有效积累“王、保”等重点文言实词,“之、以”等重点文言虚词;能正确识别文中的倒装句等特殊句式;能准确翻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重要句子。
3. 培养质疑、探究、合作精神,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感受其“王道”的社会理想。
4. 梳理文本的论证思路,引导学生鉴赏并总结本文中孟子善譬巧喻、迂回曲折、层层深入的的论辩特色。
◆教学目标
1、《孟子》 七篇 语录体 “四书”之一
2、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皆可成尧舜。”)。
②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关注民生,情系百姓最早在孟子的思想中得到了极大的体现。
诵
读
:
正音
觳觫 便嬖 放辟
畜妻子 庠序 孝悌
颁白 褊小 邪侈
忖度 胡龁 彼恶知之
cǔn
hé
wū
chǐ
hú sù
pián bì
fàng pì
xù
xiáng
tì
bān
biǎn
1、文章记录了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两人最初的话题是否一致?
齐宣王:齐桓晋文之事。
孟 子: ?
任务一、巧抓重点快速把握文本内容
齐宣王想要听孟子讲述什么?何以见得?
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与列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开疆拓土,成为一代霸主。
【补充材料】
根据《中国历代战争年表》记载:春秋时期有记录的战争次数395次,平均每1.34年爆发一次;战国时期有记录的战争次数230次,平均每0.91年爆发一次。
根据《西周春秋与战国军事战争比较研究》论证:春秋时期的城濮之战晋楚双方投入兵力约七万人,其他战争双方投入战场兵力总和不超过十万;战国时期,战争规模空前扩大,伊阙之战秦军斩杀韩魏二十四万,城父之战秦国投入二十万攻楚。长平之战秦赵两国投入超百万人。
2、春秋战国时诸子们同君王谈话,目的就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在谈话中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抓住开篇即反复出现的词句,如“保民而王”“保民”“可以保民乎”明确:】
孟子极力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实行王道,阐述了他的“保民而王”(仁政)的政治主张。
任务一、巧抓重点,快速把握文本内容
“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
★ “王道”和“霸道”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问题(一):
孟子在阐述自己的仁政思想时,描绘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这幅社会蓝图是怎样的?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问题(二):
怎样才能实现“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孟子为此提出了哪些措施?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问题(二):
怎样才能实现“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孟子为此提出了哪些措施?
制民之恒产(物质方面)
——使百姓有恒产,能饱身养家。
谨庠序之教(精神方面)
——施行礼义教化,使孝亲悌兄。
发政
施仁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
问题(三):
孟子说理,讲求严密充分。在提出“仁政”的具体措施之前,他进行了反复的论证。请结合文本分析其论证思路及方法。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
说理严密充分。
论证思路及方法:
“恒产”之重要:有恒产才有恒心。
( 制民之恒产。)
①反面论述无“恒产、恒心”之危害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陷于罪”。)
②对比论述“制民之产”之重要。
(“明君制民之产”——“今也制民之产”)
任务二、巧梳脉络,分析文章论辩思路
孟子是极高妙的游说者,一番话化解了齐宣王心理上的诸多矛盾,使得本欲“行霸道”王天下的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请结合文本分析孟子是如何一步步化解齐宣王的心理
矛盾的。
①“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论述齐宣王有保民而王的基础,即不忍之心。
②“王说,曰:‘《诗》云”……“王请度之”。
点明齐宣王没有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③“抑王兴甲兵,危士臣”……“孰能御之”。
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举例论述齐宣王有保民而王的基础,即不忍之心。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类比推理
设 喻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点明齐宣王没有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引用论证
对比论证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1、避实就虚、去异存同的话题转换。
在先秦时代,“王道”和“霸道”是一组相对的概念。齐宣王于谈话始便问“齐桓、晋文之事”,显而易见,齐宣王有称霸的野心。
孟子以“仲尼之徒无道齐桓之事……无以则王乎”这样一段立场鲜明的回答,不仅表明了对霸道的态度,又机智委婉地把谈话引向了王道,为下文自己向这位君主推荐“王道”学说打下了基础。
孟子和齐宣王在轻松的谈话中展开了严肃的论辩,“引人入彀”是本章最突出的论辩技巧。试对《齐桓晋文之事》这一论辩特色作具体分析。
任务三、 探讨孟子论辩艺术
2.化解敌意、缩短距离的心理战。
大凡高妙的游说者,首先要准确把握对方的心理,化解对方的敌意,掌握主动,然后再寻找时机,一举攻克对方。孟子要达到自己的目的,首先就不能让齐宣王产生反感。他把话题引向王道后,并未直接从正面谈王道,而用“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了行王道的基本条件。
这样通过发掘对方长处、给予信心的方式,在夸赞中讲道理,
就化解了敌意,缓和了气氛,缩短了他与齐宣王之间的心理距离,为他自己及其“王道”学说能被齐宣王接受扫除了障碍。
3、取譬设喻、逐层推进的启发术。
4、明知故问、欲擒故纵的“围剿”战。
想要使齐宣王真正倾心王道,必须根除他心中以霸道得天下的“大欲”。对此,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什么,却故意不直说,欲擒故纵,先说五种不足,才引出大欲。
然后以“缘木求鱼”和“邹楚之战”来说明齐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这使原来高高在上问询的齐宣王不得不心悦诚服地说出“吾惛”的话来,齐宣王欲施“霸道”的想法就彻底地被围剿了。
总之,孟子凭着自己高超的论辩艺术和语言技巧,牵着齐宣王的鼻子一步步走向“王道”,整篇文章则形成迂回曲折、波澜起伏的论辩风格,让人叹为观止。
——“实行王道”和“统一天下”有何联系?孟子以“天下可运于掌”这一夸张性比喻说明以王道统一天下易如反掌。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这个问题想要正面回答是很难的,但孟子用“挟泰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这两个形象化比喻,将“不为”与“不能”的区别一下说清了。
——“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而不见輿薪”,孟子用两个对比性比喻,让齐宣王对是否“推恩”作理智选择。
—— 以武力争霸天下的困难与危害,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但孟子用“缘木求鱼” “邹与楚战”两则故事性比喻, 把道理说得十分明白。
1.善用比喻形象说理是本文的突出特点。请结合文本作具体分析。
任务四、 探究作品语言风格
2.《齐桓晋文之事》句式整饬情感炽烈,气势充沛一泻千里,试作简要说明。
——孟子之文句式整饬,语言明快。齐宣王一方面提出“求吾所大欲”,另一方面对“大欲”又笑而不言,于是孟子佯装糊涂,用“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这二组疑问句,列举衣食声色五种情况,一气呵成连续发问,逼出宣王的真实思想,然后方一语揭破宣王“大欲”之所在。
——孟子对自己的政治主张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用“使天下仕者……耕者……商贾……行旅……欲疾其君者……”一组排比句,并列五种人物,描摹了“发政施仁”后出现的清明政治局面,表现孟子的自信,显出行文的充沛气势。
1. 了解孟子及作品《孟子》。
2. 学生疏通文意,能有效积累“王、保”等重点文言实词,“之、以”等重点文言虚词;能正确识别文中的倒装句等特殊句式;能准确翻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重要句子。
3. 培养质疑、探究、合作精神,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感受其“王道”的社会理想。
4. 梳理文本的论证思路,引导学生鉴赏并总结本文中孟子善譬巧喻、迂回曲折、层层深入的的论辩特色。
◆学习目标 (检查是否完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