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Unit 3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总课时 4
学科 英语 学段 初中 年级 七
教材 人教版新目标Go for it! 七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6月
单元内容分析
【单元话题】本单元围绕“ 交通工具”这一话题展开,主要谈论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出行方式,以及出行需要花费的时间及两个目的地之间的距离。 【单元主题】本单元属于“人与社会”主题下的“日常生活”主题群下的“交通出行”这一子主题。 【主题意义】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生活中常见交通工具的表达并运用交通工具词汇及相关句型询问他人的出行方式并能作出正确回答;通过了解不同国家、地区人们的交通出行方式,引发对自己当前生活的反思,提升学生的生活幸福感,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建设祖国的愿望。 课时及 教材板块课型语篇研读课时目标第一课时Section A 1a-2d 听说课1a和1b通过Dave&Sally同学之间有关如何上学的对话,呈现交通工具主题词汇和句型,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到提问如何去某地的情境中来。 2a听力练习了数字表达,为后面的how far和how long问句回答做出了铺垫; 2b通过Tom&Jane之间的对话呈现了how far, how long的用法,为第二课是的语法学习做出了铺垫。 该课时3段听力对话呈现了同学之间有关如何上学、距离多远。花费多长时间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能够自然地代入情境中,了解交通工具的主题词汇及how, how far, how long的问句及答句。1. 掌握交通工具类词汇及短语; 2. 掌握how询问他人如何去某地的问句及答句; 3. 了解如何询问他人去某地需要多长时间及回答; 4. 了解如何询问两地距离多远及回答。第二课时Section A 2d-3c 语法课2e提供的示范性对话完整地呈现了两个学生之间询问如何上学、家距离学校有多远,从家到学校花费要多长时间的实际交流场景,既巩固了学生在第1课时所学的词汇和句型,也为随后的语法学习做出了铺垫。 Grammar focus表格呈现了本单元重点语法功能结构,即how, how long, how far的问句及答句。 3a和3b是两个控制性练习,要求学生进行问答匹配和连词成句;3c是一个开放性的小组对话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所给问题进行调查并完成对话,具有一定的创新型,也使得语言学习活动充满了趣味。 该语篇的语法功能性比较强,能为学生学习语法提供一个很好的语境,让学生在对话和交流中巩固语法。1. 掌握重点词汇及拓展词汇; 2. 掌握重点句型: 询问某人如何去某地,用特殊疑问词how; 询问两地之间的距离,用how far; 询问去某地需要花费多长时间,用how long; 第三课时Section B 1a-1d 听说课1a通过单词和图片呈现了stop和satation的区别;1b是一个对话练习,要求换乘两种不同的交通工具去学校,为后面环节学习使用连接词表达换乘多种交通方式做出了铺垫。 1c和1d的听力对话是有关Mary&Bob谈论Bod与他外祖父母家之间的距离,他如何去外祖父母家及花费多长时间。对话中自然地呈现了如何用连接词表达换乘多种交通工具去某地;1e是一项听后对话操练,既能够巩固学生对听力文本的理解,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该听力对话语篇在复习how, how far, how long问句及答句的基础上,增加了使用连接词表达换乘多种交通方式去某地,内容上循序渐进、逐步拓展,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1. 掌握重点词汇及短语:stop, station, bus stop, bus station, train station, subway station 2. 掌握重点句型: 区分bus stop和bus station 运用连接词First, Next, Then, Finally来描述换乘多种交通工具去某地。第四课时Section B 2a-2c 读写课2b是一篇阅读文本,呈现了中国一个小山村学生们上学面临的困难,以及一个叫亮亮的11岁小男孩对于滑索道上学的想法,最后描述了村民们和学生们想要有一座桥的梦想,该文本匹配有插图,便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a是读前预测活动,2c是读后补全采访对话练习,2d是读后采访练习。 该语篇在语言点上巩固了前3个课时的内容,增加了一些新生词和短语,学生们可以通过上下文语境来推测生词的含义。 学生通过学习该文本,学生们能够了解到偏远山区人们出行的困难,珍惜自己的出行便利条件,同时能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心、关注偏远山区的人们。1. 在阅读中理解掌握以下词汇:cross, river, many, village, between, bridge, boat, ropeway, afraid, like, villager, leave, dream, come true 2. 能够在阅读后根据文章完成采访对话; 3. 能够在阅读后根据思维导图复述文章。 第五课时 Section B 3a-self check写作课3a是一封来自笔友Tom的电子邮件,主题是他如何去上学,在邮件最后Tom询问了你的上学方式。 3b的写作任务是给Tom回一封邮件,告诉他你的上学方式。3b部分给出5个问题帮助学生构思邮件主体内容。 该单元写作体裁为邮件,属于运用文写作。 写作主题是如何去某地,时态是一般现在时。 该写作体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既能够巩固本单元所学语言点和语法点,又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起来。1. 掌握邮件的写作格式; 2. 掌握该写作话题的写作思路; 3. 完成本节课邮件写作练习。 学情分析【学生已知】学生对于交通工具的话题较为熟悉,部分单词已经习得,如bus, car, bike等;对于how引导的特殊疑问句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学习。 【学生未知】学生想要了解更多交通工具主题类词汇及如何运用how, how far, how long的问句去提问并回答;此外学生想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不同出行方式;学生对于如何阅读邮件及写邮件也有需求。 【学生能知】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们能够 在听说课中掌握更多有关交通工具主题的词汇和,掌握how, how far, how long的问句和答句; 在阅读课中了解到山村学生面临的上学难题及他们的上学交通工具,用行动关注、帮助偏远地区的人们; 在写作课中了解邮件的格式,学会用英文写邮件。单元课标要求及学习目标【单元课标要求】能识别不同语调与节奏等语音特征所表达的意义;能熟练运用how, how long, how far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出行方式,所花费时间和两地之间的距离;能就自己和他人的相关出行信息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单元学习目标】 一、语言能力: 1. 掌握交通工具主题词汇; 2. 掌握how, how far, how long的问句及答句; 3. 掌握连接词First, Next, Then, Finally来描述换乘多种交通工具去某地; 4. 读懂文章,根据文章完成采访对话; 5. 掌握邮件的写作格式和写作思路,完成邮件写作练习。 二、思维品质 1. 能够根据插图推测语篇内容,锻炼观察及推测能力; 2. 能够将所学词汇和句型运用于课堂自主对话及课外生活中,锻炼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3. 能够将不同语篇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三、文化意识 对于交通工具主题词汇及相关语篇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出行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中英文表达的不同,提高文化多样性意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四、学习能力 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本单元所学内容,锻炼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单元学习重难点Section A部分重点学习各种交通工具的英文名称、表达“乘坐某种交通工具”的动词短语,以及how引导的一般现在是的特殊疑问句及简略回答;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就彼此上学方式、出行花费的时间,以及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等进行讨论和表达;本部分的教学难点是how引导的特殊疑问句中助动词的使用以及语序,熟练掌握how far,how long引导的特殊疑问句的正确回答,另外部分时长的表达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如half an hour(半小时),an hour and thirty minutes(一个半小时)。 Section B部分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运用连接词First, Next, Then, Finally等描述日常生活中“换成交通工具”这一现象;同时2a-2c的阅读教学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阅读策略的培养,包括预测语篇信息和获取具体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策略。另外一个重要的策略是利用预警学习生词,教师需要借助语篇内容合理开展词汇教学。本部分的教学难点是熟练掌握本单元与交通出行相关的词汇和表达,以及描述复杂的“换成”经过实现笔头输出。单元主题内容框架图单元评价设计过程性评价:通过一系列听、说、读、看、写等学习任务,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终结性评价:没学完一个Section,利用听写小卷,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通过单元检测,检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并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