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程标准: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培养民族自豪感。
核心素养目标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认识宋代经济发展,归纳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的表现,并且归纳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知道经济重心完成难移的史实,认识宋代经济与经济重心难移之间的关系。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认识宋代商品贸易达到繁荣的水平,居于领先地位,分析宋代经济繁荣的启示。
导入新课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英国史学家汤因比
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
01.农业的发展
南方农业发展原因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 占全国户口比例 人口 占全国户口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三:宋代时北方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材料四: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材料二:
政治因素:①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经济因素: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自然因素: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政策倾向:④南方政府重视生产
农业发展的表现
(1)粮食作物:水稻
①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在江南地区推广;
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得到较大推广;
③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④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粮仓: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
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生长期短。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水稻产量跃居全国粮食作物首位,亩产量高,南方超过北方。
(2)经济作物:茶、棉花
①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茶树
②棉花种植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棉花
棉花和棉织品还比较稀少;“棉”字出现
材料:
唐代茶叶主产区分布在贵州、湖北、江西等十州。到了北宋时期,全国范围内已达到112个州产区。折合今制,每年宋茶产量接近于1亿斤。
——中国茶网
宋人说,“盖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
产茶州县增加,茶产量大,各阶层普遍饮茶。
南宋在人口峰值阶段,全国人口达到8,500万。若以绍兴卅二年(1162年)与崇宁元年比较,两浙路户口增加26万户、江南西路增加42万户、福建路增加33万户、潼川府路增加24万户,夔州府路增加14万户。
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类别 发展成就
农 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生产技术提高;
耐旱、早熟的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1.(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的《满江红·写怀》词中,“靖康耻”是指( )
A.岳飞统领的岳家军郾城大败金军 B.南宋君主满足现状偏安江南
C.北宋被迫与辽签订《澶渊之盟》 D.金军攻破开封导致北宋灭亡
2.(2023·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开国将帅的规格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的追思。下列表述与此相关的是( )
A.率军抗金,精忠报国 B.组织抗元,宁死不屈
C.收复台湾,维护主权 D.斥逐沙俄,捍卫统一
D
链接中考
A
02、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
(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超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四川蜀锦
南京云锦
苏州宋锦
广西壮锦
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陆游《老学庵笔记》
宋锦袍
宋·皇后服(复原)
宋朝织机
(2)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南宋棉毯
材料:“牵弦以弹棉,令其匀细,卷为小筒,就车纺之,自然抽绪如缫丝状,不劳纫缉,织以为布。自闽广来者,尤为丽密。”——《资治通鉴》胡三省注
黄道婆,又名黄婆或黄母,宋末元初知名棉纺织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2.制瓷业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宋代瓷器
定窑
汝窑
钧窑
官窑
哥窑
中国 China
瓷器 china
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制瓷业大规模发展,出现了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名瓷(五大名窑)。
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
定窑娃娃枕
官窑青瓷贯耳瓶
哥窑米黄釉葵花式洗
钧窑水仙花盆
南宋蒋祈所著《陶记》是我国第一部有关陶瓷的专著,书中记载南宋时期的景德镇,有300多处瓷窑,所制瓷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
3.造船业
(3)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配备指南针
(1)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2)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开封
广州
泉州
明州
相关史事:宋代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至五千石,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这些技术。在当时世界造船、航海领域中,都居于领先地位。
1.(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的《满江红·写怀》词中,“靖康耻”是指( )
A.岳飞统领的岳家军郾城大败金军 B.南宋君主满足现状偏安江南
C.北宋被迫与辽签订《澶渊之盟》 D.金军攻破开封导致北宋灭亡
2.(2023·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开国将帅的规格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的追思。下列表述与此相关的是( )
A.率军抗金,精忠报国 B.组织抗元,宁死不屈
C.收复台湾,维护主权 D.斥逐沙俄,捍卫统一
D
链接中考
A
03、商业贸易的繁荣
1.都市商贸:
材料一:《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材料二:《梦梁录》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①商业都市的发展:开封和杭州是当时最大的城市,人口多达百万,城市人口的增长,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开封城店铺林立,商家实力雄厚,交易量大。
临安商业范围广,店铺遍及大街小巷,有一定规模,商品种类繁多。
②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店铺营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下统一关门歇业。
南宋临安则是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东京梦华录》
③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乡镇草市
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
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货郎图》(局部)
城郊市镇
2.纸币出现:
交子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
北宋交子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会子(使用范围扩大)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纸币的出现,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
川界用铁钱, 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 街市买卖, 至三五贯文, 即难以携持。
——李攸《宋朝事实》
宋朝的商业空前发达。由于商业竞争激烈,有的商铺为招揽生意,开始以广告的方式宣传自己的商品。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认门前白兔儿为记”,还特别说明“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这件文物,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3.海外贸易:
①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②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④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市舶之利甚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宋史》
广州
泉州
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
朝鲜、日本
西太平洋
印度洋
合作探究: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①经济发达: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科技发达: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能够进行远洋航行。
③宋朝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加以管理,从而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④两宋时期,北方民族政权并立,陆上丝绸之路受阻,政府转而大力发展海上贸易。
4.经济重心南移:
观察地图:这时期的经济发展南方兴盛还是北方兴盛呢
朝代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比例
北宋 35811000 45095000 44:56
南宋 60000000 14319000 81:19
经济重心南移
北宋、南宋赋税收入之比较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①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人口流动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使江南得到开发,南方经济发展。
②唐朝中期爆发安史之乱,五代战乱纷争,大量人口迁徒,加速南方经济发展,全国经济重心开始星现南移趋势。
③辽、西夏战乱,金灭辽,北宋灭亡,大量人口南下,工具,使江南得南宋建都江南,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经济重心难移是渐进的过程,到南宋最后完成。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二: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水充沛,较适农作物的生长。
——材料一、二、据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三:南宋政府,又奖励州县官兴修陂(bei)塘堤堰等水利灌溉工程,当时的州县官大抵(都)兼“提举圩(wei)田”或“主管圩田”的职务。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小组合作,分析经济重心南移原因
(1)北方战乱多,南方社会比较安定;
(2)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最主要原因)
(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等;
(4)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
合作探究: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1)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2)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要重视引进劳动力、先进工具和技术。
(5)坚持对外开放,重视对外贸易。
1.(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的《满江红·写怀》词中,“靖康耻”是指( )
A.岳飞统领的岳家军郾城大败金军 B.南宋君主满足现状偏安江南
C.北宋被迫与辽签订《澶渊之盟》 D.金军攻破开封导致北宋灭亡
2.(2023·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开国将帅的规格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的追思。下列表述与此相关的是( )
A.率军抗金,精忠报国 B.组织抗元,宁死不屈
C.收复台湾,维护主权 D.斥逐沙俄,捍卫统一
D
链接中考
A
课堂小结
宋代经济的发展
原因:
1,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2,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4,南方政府重视生产
表现:
农业
垦地面积扩大,
水稻产量提高,
经济作物发展和推广
手工业
丝织业,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品种多
制瓷业,江西景德镇——瓷都
造船业,领先世界
商业
商业都市,开封、杭州,早市、夜市和草市
对外贸易,广州、泉州世界大商港,市舶司设置
货币,纸币的出现——交子
结果: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国家经济,仰给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