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摸底历史试卷(文字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摸底历史试卷(文字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1 23:0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摸底卷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C或D)。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古代的书法绘画艺术博大精深。下列属于唐朝时期的书法绘画作品有
①《兰亭集序》 ②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③《韩熙载夜宴图》 ④颜直卿《颜氏家
(摹本·局部) (局部) 庙碑》(局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朝廷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机构是
A.滤湖巡检司 B.宣政院 C.广州十三行 D.市舶司
3.1561年(嘉靖四十年),该将领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进入福建、广东后,与其他抗倭将领合作,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该“将领“是( )
A.戚继光 B.霍去病 C.郑成功 D.岳飞
4.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 )
A.新文化运动 B.虎门销烟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5.被誉为“千年商都”的广州,也是一座富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1924年1月,国共两党在这里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黄埔军校的创办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北伐战争的开始 D.中共三大的召开
6.下表反映的是北京大学校名及其办学地点的不断变迁,其不断变迁的历史背景是
时间 学校名称 地点
1912年 北京大学 北平
1937年 临时大学(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共同组成) 长沙
1938年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昆明
1946年 北京大学 北平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C.清王朝反动统治覆灭 D.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7.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确立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主集中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下面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D.国防建设与祖国统一
9.历经10年征战,他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这个“空前庞大的帝国”是( )
A.波斯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罗马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10.科学与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表中人物、成就及其评价搭配完全正确的有
序号 人物 成就 评价
① 巴尔扎克 《哈姆雷特》 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② 达尔文 《物种起源》 打破了“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③ 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的变迁史
④ 贝多芬 《英雄交响曲》 表达出作者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1.1920年,苏俄在收集农民余粮的过程中,遭遇到越来越多的反抗;而1922年,苏联(苏俄)顺利完成了对未遭到旱灾袭击地区的粮食税征收工作。这一反差说明( )
A.农民甘愿为工业化作出牺牲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卓有成效
C.新经济政策巩固了工农联盟 D.农业集体化得到农民的拥护
12.罗斯福认为,纯粹的救济如饮鸩止渴,只能麻痹人的精神意志,而以最低工资代替救济金则能充分尊重被救济者的尊严和自尊心。因此,他( )
A.整顿金融体系 B.推行“以工代赈”
C.调整农业政策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计36分)
1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秦朝形势图 图B 汉武帝
材料二:清代严格监考。考试场所室内有主考官,室内外各置一名监视,设有号军把守,以高官总摄全局。朝廷对于各考官的失职违纪行为严惩不贷,对受贿考官,严厉惩处。天子亲自覆试可疑的举人、贡士,或由各省总督等覆试个别省份的举人。各省乡试揭晓后,限期将试卷交付磨勘,查有不合格者,举人除名,考官受罚。清代科目取士,由于制度齐备,执法严明,一度使得康乾盛世群英荟萃。
——摘编自郭淑新、舒笛《清代官吏制度及其实施之得失辨正》
(1)材料一图A时期,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_____(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1分)图B汉武帝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1分)隋炀帝时,_ 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1分)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他建立了___________制度。(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科举考试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的具体表现。(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治理的认识。(2分)
14.(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图中ABCD四条航线得以开通的有利条件。(2分)根据材料一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列强掀起“三次殖民高潮”中后两次“高潮”的不同方式。(2分)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19世纪,拉丁美洲和印度相继爆发了波澜壮阔的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20世纪初……殖民地民族主义席卷亚洲大陆,形成了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出现第二次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国家掀起民族主义运动的第三次浪潮,它们利用本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逐步转化所获得的驱动力,摧垮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创建了民族独立国家。
——摘编自徐煌《20世纪亚非拉国家的民族主义及其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19世纪“拉丁美洲和印度”民族民主运动的史实,(2分)并分别指出其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史实,(2分)并分别指出其影响。(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拿马于哪一年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1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与瓦解,谈谈你的认识。(2分)
15.(15分)近现代的中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不同的发展道路。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自强求富之路】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为实现“自强”“求富”做了哪些努力 (2分)根据材料一文字,概括维新变法的影响。(2分)
【革命探索之路】
材料二:
(2)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哪一著名论断 (2分)根据材料二,分析促使中国革命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正确革命道路的重要因素。(2分)
【独立巩固之路】
材料三:
图A 图B黄继光 图C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了土地
(3)材料三图A反映的是哪一历史场景 (1分)以图B黄继光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了怎样的抗美援朝精神 (2分)土地改革时期,图C中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土地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1分)
【崛起发展之路】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开创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家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占世界人口近1/5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正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个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且内部地域差异极大的国家正强盛起来,一个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正走向伟大复兴。
——摘编自戴木才《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质》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史,概括“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成就。(2分)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1分,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摸底卷
历史试卷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A C B D C A D A C 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计36分)
13.(1)郡县制 五铢钱 进士科 津贴
(2)特点:监考严格;制度完备;科举执法严明;更具公平性;选拔大量人才。
表现: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
(3)认识:统治措施是不断调整的;政策或措施要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国家治理要结合实际情况,实事求是。
14.(1)条件:随着欧洲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王室的支持,开辟新航路的主客观条件都已具备。
方式:第二阶段以扩大殖民地、掠夺原料、倾销商品为主要方式;(2分)第三阶段以瓜分世界、资本输出为主要方式。
(2)①史实:墨西哥独立战争(或拉丁美洲解放战争);印度民族大起义
影响:墨西哥独立战争的成功,鼓舞了其他拉美殖民地国家的人民,推动了拉美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印度民族大起义,激发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意识,为后来的印度独立运动奠定了基础。
②史实:纳米比亚的独立(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甘地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影响: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世界殖民体系也最终瓦解。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影响:①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②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3)1999年底 认识: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关;殖民体系由西方主导,具有不平等性;殖民体系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灾难;殖民主义依然影响当今世界,需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等。
15.(1)努力:①兴办了一系列的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②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③开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④翻译书籍;⑤架设电报线、铺设铁路等。
影响:掀起救亡图存运动的潮流促进民众思想解放;为辛亥革命积累了教训和经验;鼓舞了后人继续探索。
(2)论断: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重要因素:在农村敌人的力量相对薄弱,而且有利于发动占中国人口大部分的农民群众。可以有良好的阶级基础,并且发动群众,军民合作,可以为革命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3)场景:开国大典
精神: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成就: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大,形成面向未来,放眼全球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贡献中国方案。
主题: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