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甘肃省武威第十七中学教研联片八年级语文开学学情评估
一、基础知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7分)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yǒu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蜜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1.(3分)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脸庞( ) 胡髭( ) yǒu( )黑
2.(2分)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2分)本段刻画人物的主要描写手法是 。
4.(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勾留(ɡōu) 濒临(bīn)震颤(zhàn) 踌躇(chóu)
B.妥帖(tiē) 虬枝(qiú)炫耀(xuàn) 拣定(jiǎn)
C.主宰(zǎi) 倔强(juè)差使(chāi) 晶莹(yínɡ)
D.晕圈(yūn) 琐屑(xiè)地壳(qiào) 旺盛(shènɡ)
5.(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天三夜,我军终于在黎明时分将负隅顽抗的敌人全部歼灭。
B.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除了书本知识,什么都不会。
C.敌人的进攻锐不可当,我们就快支持不住了。
D.她十多年来生活在农村,忽然要面对电视采访,真有点不知所措。
6.(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因具备高强度、高柔性、高透光性、高导电导热性等特性,石墨烯一经发现,便高度受到行业内外的关注。
B.能否培养国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关键是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C.从“东方红”一号到“天宫”二号,中国航天事业伴随着共和国成长的脚步稳步前行。
D.在首个航天日,全国多地举行丰富多彩的科普,激发公众对太空探索的热情。
7.(3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在于,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B.《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白话小说,讲述了众多英雄人物的精彩故事,如武松醉打蒋门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冲风雪山神庙等。
C.《智取生辰纲》叙述了杨志押送生辰纲往东京,在途中被晁盖、吴用等夺取的经过。后来108好汉齐聚“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梁山,晁盖成为梁山第一任首领。
D.《水浒传》中的武松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8.(3分)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而使“痛苦指数”下降,“幸福指数”上升
②这种条理性和有序性正是内心满足感的主要来源
③守时让一切都变得有条理起来,使生活有序起来
④而守时可以减缓甚至消除因时间不确定带来的焦虑
⑤现代人普遍患有“时间焦虑症”
A.②③⑤④① B.③②⑤④① C.③②①⑤④ D.③⑤②④①
9.(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B.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C.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D.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10.(3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沉睡了一冬的荷塘,在初夏的太阳里,再也不愿沉默了,____。圆圆的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盘子,上面盛满昨夜飘落的雨珠,阳光照射下,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在它闪亮的眸子里,映着夏日的阳光,好像在悄悄告诉人们,这里不久又将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
A.残荷枯叶断梗间的水面上争先恐后地展开一片片荷叶
B.残荷枯叶断梗间的水面上展开一片片荷叶,争先恐后地
C.一片片荷叶在残荷枯叶断梗间的水面上争先恐后地展开
D.一片片荷叶在残荷枯叶断梗间的水面上展开,争先恐后地
1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中“爱情和知识”这个短语是并列短语。
B.“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一句中“呼号”是名词。
C.“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一句中主语为“整个世界”。
D.“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这个句子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12.(3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然懂得了时间的可贵,就要从今天开始不浪费一分一秒。”这是假设关系复句。
B.“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该句中的“流俗”一词含贬义。
C.“诗人如橡巨笔下喷涌而出的跌宕起伏的情感,让人们感受到震动古今的气势和力量。”这句话是个病句。
D.“除非你有过人的毅力与智慧,否则是很难取得成功的。”这是条件关系复句。
二、默写(9分)
13.(1)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2) ,行止依林阻。(曹植《梁甫行》)
(3)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4)《野望》中写夕阳余晖晕染下,呈现着浓浓秋意的诗句: , 。
(5)王维《使之塞上》中以物自比,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之情的句子是: , 。
(6)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以拟人手法写江水依依不舍的情态,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两句 , 。
三、名著导读(9分)
14.阅读《昆虫记》,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看见罩壁上傻乎乎靠近的大蝗虫,螳螂痉挛似的一颤,突然摆出吓人的姿态。电流击打也不会产生这么快的效应的。那转变是如此突然,样子是如此吓人,以致一个没有经验的观察者会立即犹豫起来,把手缩回来,生怕发生意外。即使像我这么已习以为常的人,如果心不在焉的话,遇此情况也不免吓一大跳。
②鞘翅随即张开,斜拖在两侧;双翼整个展开来,似两张平行的船帆立着,宛如脊背上竖起阔大的鸡冠;腹端蜷成曲棍状,先翘起来,然后放下,再突然一抖,放松下来,随即发出噗噗的声响,宛如火鸡展屏时发出的声音一般,也像是突然受惊的游蛇吐芯儿时的声响。
③身子傲岸地支在四条后腿上,上身几乎呈垂直状。原先收缩相互贴在胸前的劫持爪,现在完全张开。呈十字形挺出,露出装点着排排珍珠粒的腋窝,中间还露出一个白心黑圆点。这黑的圆点恍如孔雀尾羽上的斑点,再加上那些纤细凸纹,是它战斗时的法宝,平时是密藏着的,只是在打斗时为了显得凶恶可怕,盛气凌人,才展露出来。
④螳螂以这种奇特姿态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盯住大蝗虫,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稍稍转动。这种架势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螳螂是想震慑、吓瘫强壮的猎物,如果后者没被吓攻了胆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⑤它成功了吗?谁也搞不清楚螽斯那光亮的脑袋里或蝗虫那长脸后面在想些什么。它那麻木的面罩上没有任何的惊恐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但是,可以肯定被威胁者是知道危险的存在的。它看见自己面前挺立着一个怪物,高举着双钩,准备扑下来;它感到自己面对着死亡,但还来得及时它却并没有逃走。它本是个长腿的蹦跳者,善于高跳,轻而易举地就能跳出对方利爪的范围,可它却偏偏蠢乎乎地待在原地,甚至还慢慢地向对方靠近。
⑥据说,小鸟见到蛇张开的大嘴会吓瘫,看见蛇的凶狠目光会动弹不得,任由对方吞食。许多时候,蝗虫差不多也是这么一种状态。现在它已落入对方威慑的范围。螳螂将两只大弯钩猛压下来,爪子一抓,双锯合拢,央紧。不幸的蝗虫已无还手之力;它的大颚咬不着螳螂,后腿只是胡乱地蹬踢。它的小命休矣。螳螂收起它的战旗翅膀,复现常态,开始美餐。
(1)(3分)选文中螳螂在捕食时表现出哪些特征?请简要概括。
(2)(3分) 选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在说明中兼用文学的笔法。请具体分析第②段中画线句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3)(3分)阅读了《昆虫记》全书,你认为法布尔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综合性学习(8分)
15.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时值长征胜利82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你校准备开展以“我爱我的祖国”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也来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2分)我国以立法形式确定了以下4个国家级纪念日,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则宣传标语。
日期 国家级纪念日
9月3日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9月30日 中国烈士纪念日
12月4日 中国国家宪法日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3分)小明同学参加公祭日活动后,非常气愤地发了一条微博:“一定要让侵略者血债血偿!”如果请你在小明的微博上留言劝说他,你将怎么说?
(3)(3分)某班要以“中国烈士纪念日”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需要引用一句古诗,请你从下面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清·康有为)
B.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
C.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屈原)
D.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清·黄遵宪)
五、诗歌鉴赏(6分)
【甲】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边境的敌人。
16.(3分)对下面两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是王维受排挤奉命赴边塞慰问的途中所作,乙诗中李自胸怀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和“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都描写了边塞奇美的风光。
C.“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分别从侧面、正面描写战事紧张。
D.两首诗运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化用典故,比喻生动,对仗工整,虚实结合,正面衬托,举一反三,可谓手法多样,精彩高妙。
17.(3分)两首诗同为边塞诗,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联系诗句具体分析。
六、文言文阅读(15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教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①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若于此时,使②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③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
(选自蔡襄奏折《乞④用韩琦⑤、范仲淹》,有删改)
【注释】①支:通“肢”。②使:假使。③惮:怕,畏惧。④乞:乞求,请求。⑤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
18.(4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舜发于映亩之中 ( ) 劳其筋骨 (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非徒愈病( )
19.(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使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
20.(4分)用文中的句子填空。
①【甲】文中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
”,有了这样的磨炼,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乙】文作者认为“天下之病愈深”的原因“ ”。
21.(3分)【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观点分别是什么?在人才的问题上,两文作者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
七、现代文阅读(9分)
回忆我的母亲(节选)
①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búchuò劳作,尤喜纺棉。”
②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③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救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④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22.(3分)简要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23.(3分)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24.(3分)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划线句“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的含义和作用。
八、写作题(60分)
25.(10分)余光中在《论朱自清的散文》中说:“《背影》一文久有散文佳作之誉,其实不无瑕疵,其一便是失之伤感。短短千把字的小品里,作者便流了四次眼泪,也未免太多了一点。”你同意余光中的说法吗?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字数在200字左右。
26.(50分)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⑴命题作文 题目: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⑵生活中,处处都有值得我们赞美的人和事物。我们赞美春天,赞美他们给自然带来了生命的活力;我们赞美大地,赞美他们给万物提供了诚挚的沃土;我们赞美老师,赞美他们为我们点亮了知识的明灯;我们赞美父母,赞美他们为我们传递爱的温暖……
在你的心目中,最值得赞美的是什么呢?请你以“赞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
1.páng;zī;黝 2.茂蜜;茂密 3.外貌描写
4-12 BCCCBAABA
13.(1)芳草萋萋鹦鹉洲 (2)妻子象禽兽 (3)岂不罹凝寒 (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4.(1)①震慑对方,凶恶可怕,盛气凌人;②出击迅猛,干净利落,一气呵成。
(2)比喻,把螳螂展开的“双翼”比作“船帆”和“鸡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螳螂双翼展开后的特点。
(3)①充满好奇,勇于探索;②注重观察和实验;③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来研究。
15.(1)不为记恨杀戮,是要警示未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2)小明同学,我们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再说,如果“一定要让侵略者血债血偿”,不是又要有战争发生吗?所以,呼吁全社会的人们珍惜和平,才是我们此次活动的目的。你说呢?
(3)C
16.B
17.【甲】诗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和孤寂思乡之情。
【乙】诗尾联运用典故、虚实结合,表达了戍边将士心系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主义情怀。
18.兴起,指被任用;使……劳累;了解、明白;只,仅仅
19.①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②假使不能让好医生完全发挥自己的医术,那么天下的弊病就会越发加重。
20.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使)良医不得尽其术
21.[甲]文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观点:选拔贤才,收纳众人的策略,大胆改革。(或“拔贤才,收众策,不惮收作”)相同之处:都认为人才对国家至关重要,君主要重视人才。
22.①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②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③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23.两个“尽忠于”把对母亲的爱升华到对人民的爱,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宽阔博大的胸襟。
24.示例:母亲勤苦一生,任劳任怨,反抗地主豪绅的欺压,坚强不屈,母亲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妇,她是“平凡的”,但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千百万劳动人民,融汇成革命的洪流,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为我们的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现在,未来都将是劳动人民的。这句议论,将对母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情融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