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 (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1 21:48:3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16.驱遣我们的想象
素养目标
1.梳理文章脉络层次,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赏析本文意蕴深刻的语言,学习文中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3.领会并学习作者驱遣想象的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欣赏文艺作品。
◎重点:赏析本文意蕴深刻的语言,学习文中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情境预设
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描绘了诗人想象中“天上的街市”的奇景,诗人还仿佛看到了传说中的牛郎织女自由自在地在天街闲游。阅读诗人笔下的文字,我们不禁也跟着诗人的想象,脑海中浮现出牛郎织女幸福生活的画面。阅读文章也和读诗、写诗一样,要发挥想象才能领会其意境和情感。那么我们该如何发挥想象力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叶圣陶的《驱遣我们的想象》吧!
【预习导学】
  【走近作者】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笔名有叶陶、圣陶、桂山等,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及文学出版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是“五四运动”首个文学研究会的创立人之一,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这首歌谣  (A.yáo B.yāo)我从小就会唱。
(2)这首诗的情感正契  (A.qiè B.qì)合我此时的心境。
(3)你不要太拘泥  (A.nì B.ní)于现成的答案,尽管开动脑筋,大胆创新。
2.阅读全文,找出文中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概括中心论点。
【答案】1.(1)A (2)B (3)A
2.句子:①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②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③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④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观点示例: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一课一法
提炼中心论点
1.分析标题法。有时文章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直接摘录或者在此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即可。
2.分析重点段法。文章的论点常出现文章开头或结尾,首尾段落要认真阅读。如果第1段列举生活的种种现象,就可能在第2段出现论点。如果文章中间有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这可能是论点。
3.整合分论点法。文章有分论点出现,没有中心论点,要把分论点进行整合,概括成中心论点。
4.概括观点句法。文章没有分论点,只有一些观点句,可以找出这些观点句并加以概括。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
理解内容,厘清关系。
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及文字之间的联系 作者、读者、文字三者有什么关系
【答案】联系: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因此,论述作者、读者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关系:作者通过选择最适当的文字来准确传达自己的所见所感,读者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文字是读者与作者会面,了解作者的桥梁。
任务驱动二
学习举例,分析思路。
本文着重举了哪两个例子来分析如何驱遣我们的想象 有什么作用 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答案】例子:《使至塞上》 《海燕》。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驱遣想象对文学作品鉴赏的重要意义。
论证思路: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及文字之间的关系,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王维的《使至塞上》和高尔基的《海燕》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驱遣想象的重要作用;最后总结全文,强调了驱遣想象的意义,收束全文。
任务驱动三
赏析语言,领悟内涵。
文中许多句子都体现了十分深刻的文艺观,它们或有透彻的内蕴,或有写作值得借鉴的实用价值。请阅读下面几句话,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①文艺的创作绝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
②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
③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学习小助手·
理解句子的内涵,要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作者的观点、文章主旨思考,进而透过文字表面理解作者的思想。
【答案】①任何一篇文艺作品,虽然都是文字集合起来的,但这是一种有着内在逻辑顺序的集合,既表现了内容,也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这样的文章是不可能随意拼凑的,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逻辑地创造。
②“见”可理解为“见识、见解”,作者没有思考与见解,纵然下笔也只能写就平庸文章,难见深度;“见”也可指代材料,无“见”便不能成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感”是体悟与情感,倘若下笔时无情感寄寓其中,写出来的文字必是冷冰冰的。这也提示了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学会多积累、多观察,做到言之有物,同时要多思考、多感悟,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
③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偏抒情的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达也格外强烈。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还原其形象的描述,进而去体味。
任务驱动四
驱遣想象,续写作品。
鲁迅的《藤野先生》末尾写道:“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据此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藤野先生此时站在鲁迅先生面前,他会对鲁迅先生说些什么呢
【答案】示例:周君,中国的现状和你的情况我也了解一点,你在1902年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来到日本,想以医术救活像你父亲一样被误治的病人,身在异乡却不以为苦。现在,你以笔为矛,为了国家复兴而艰苦奋斗,很令我感动,我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自豪!黑暗是暂时的,黎明总会来临,而你必是迎接黎明的战士!
备选问题
文章以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论证了想象对于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你还能从读过的文学作品中,选一例来进行鉴赏吗 注意要发挥想象。
【答案】
示例:以《溜索》为例,第7段“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腮上绷出筋来”描述了首领的神态、动作,这段文字因我们的想象而更加生动。他“稳稳”“笑一笑”,可见首领早已见惯这样的场面,可以想象出他从容不迫的样子。“首领眼睛细成一道缝,先望望天,满脸冷光一闪,又俯身看峡,腮上绷出筋来”,一个硬汉的形象跃然纸上。有了想象中还原的这一幕,首领的形象真切起来,为后文突出首领冷静、坚毅的形象做铺垫,人物也就走入了读者的内心。
思维导图
细读全文,完成填空。
驱遣我们的
想象
【答案】文字的集合体 文字这一桥梁 海燕 驱遣想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