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平县斑鸠店镇中学数学(青岛版)八年级上册课件:4.4数据的离散程度(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东平县斑鸠店镇中学数学(青岛版)八年级上册课件:4.4数据的离散程度(共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9-04 09:2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4.4数据的离散程度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探究数据离散程度的必要性
2.了解数据的离散程度的意义知识回顾1.平均数:2.众数:
3.中位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
数据的众数。把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30----132页,完成下列问题。(见学案)预习诊断1.一组数据偏离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叫做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表示数据分布的范围越广,越不稳定,平均数的代表性_______;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表示数据分布的越集中,变动范围越小,平均数的代表性______________。
2.某年10月,甲、乙两种股票连续10天开盘价格如下(单位:元/股):
则在这10天中,甲、乙两种股票价格波动较大的是___________合作探究时代中学田径队的甲乙两名运动员在8次百米跑训练中,成绩如下表:你能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上述数据吗?1.甲的成绩波动范围是怎样的?乙的成绩波动范围是怎样的?
2.观察图4-1,并用红笔画出能表示甲、乙平均成绩的线,思考每次成绩与平均成绩的差异。
3.你发现哪名运动员的成绩波动范围较大?谁的成绩比较稳定?

考精讲点拨数据的离散程度:一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程度。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表示数据的分布范围越广,数据越分散 ,平均数的代表性也就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表示数据的分布范围越小,数据越集中,平均数的代表性也就越大。
在生活和生产中,我们除了关心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外,还要关注数据的离散程度,即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例:班主任要从甲、乙两名跳远运动员中挑选一人参加校运动会比赛.在最近的10次选拔赛中,他们的成绩如下(单位:cm):
(1)他们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
(2)甲、乙两名运动员这10次比赛成绩的中位数、众 数分别是多少?
(3)怎样评价这两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4)你会画折线统计图来分析这两名运动员的成绩吗?
2.某皮包公司5人的工资如下表所示:
则该皮包公司这5人的平均工资能否代表一般职工的工资?为什么?课堂小结回顾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与大家分享。达标检测见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