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培优卷】同步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培优卷】同步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1 15:51:41

文档简介

【培优卷】同步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
一、基础运用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马诗》《石灰吟》《竹石》三首古诗中的事物都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B.《竹石》是清代诗人郑燮为自己的画作《竹石图》所题的诗。诗人托物言志,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
C.《马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边塞战场的景色,后两句借马抒情。“金络脑”寄托了诗人渴望能像马儿一样被人重用、一展抱负、保卫国家的雄心壮志。
D.“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元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这两句诗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心性。
【答案】D
【知识点】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文词句的理解。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A、B、C正确。D有误,于谦是明代诗人。
故答案为:D
【点评】练习这一类型的题,需要平时多积累古诗,根据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做题。
2.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快走踏清秋”中的“快走”形象地写出了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B.“咬定青山不放松”中“咬”字写出竹子的无畏无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暗喻作者虽身处艰难险境,仍顽强拼搏。
D.“千磨万击还坚劲”中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坚忍无畏、从容自信的神
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
【答案】B
【知识点】诗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词语及诗句的理解。解答本题,应对整首诗歌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然后结合诗句抓住重点词义的理解,然后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即可。A、C、D正确。
B有误,“咬定青山不放松”中“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及诗句的理解。可结合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诗句。
3.下列没有被赋予人的品格的诗句是(  )
A.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B.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D.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答案】C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解答本题,应对整首诗歌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然后结合诗句抓住重点词义的理解,然后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即可。
C项有误,描写了春天,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诗句的理解。可结合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答案】D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 古诗文的节奏划分是常见的一种题型。它既可以促进阅读,又能帮助理解文意。相对来说,古诗歌的节奏划分要容易些,因为它有规律可循。五言诗的节奏常是“二三”,细分为“二一二”或“二二一”,七言诗的节奏常划分为“四三”,细分多为“二二三”。A、B、C正确,
D:改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划分诗句的朗读节奏的能力,增强语感。
5.品析诗句。
(1)读到“千锤万凿”,我仿佛看到了   ,听到了   ;“烈火焚烧”“粉骨碎身”让我想到   的画面,感受到石灰石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这两句诗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现出   
(2)本课三首古诗都是    诗,我们还学过这样的古诗有《   》,请默写这首诗:   ,   。   ,   。
【答案】(1)石灰石埋藏在深山之中;工人们用铁锤和钢钎开采的叮当声;石灰石在高温下煅烧;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精神;高尚的节操;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2)咏物;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知识点】诗
【解析】【分析】(1)《石灰吟》一诗中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感情。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千锤万凿”,让人仿佛看到了石灰石埋藏在深山之中,听到了工人们用铁锤和钢钎开采的叮当声;“烈火焚烧”“粉骨碎身”让人想到石灰石在高温下煅烧的画面感受到石灰石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精神。
(2) 《马诗》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石灰吟》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竹石》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这三首古诗都是托物言志诗,与王冕的《墨梅》写作方法相同,也是托物言志。
答案为:(1)石灰石埋藏在深山之中 ;工人们用铁锤和钢钎开采的叮当声 ;石灰石在高温下煅烧;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精神 ;高尚的节操 ;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 ;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2)咏物 ;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悟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需要回顾全诗的主要内容,根据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作答。
6.把课文中的三首古诗进行比较,完成下面的表格。
相同点 托物言志
不同点 《马诗》 通过咏叹   的命运,表达   。
《石灰吟》 借石灰石   、煅烧、   的艰辛过程,表明自己   的心性。
《竹石》 借   坚韧的傲气,表达自己的   。
【答案】坎坷;作者想要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开凿;成灰;不怕苦困;竹子;坚韧不拔的性格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三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写自己的志向,借用的事物和表达的情感不同。《马诗》通过咏叹马的命运,表达诗人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石灰吟》以石灰作比,借以言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竹石》中诗人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
故答案为:坎坷;作者想要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开凿;成灰;不怕苦困;竹子;坚韧不拔的性格
【点评】托物言志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绘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主观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二、诗歌鉴赏
课内阅读。
竹 石
[清]郑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8.长在岩缝中的竹子不屈服于什么呢?
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咬”和“立”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10.这首诗借物喻人,表面在写   ,其实是写   ,表明了诗人   的精神。
11.最能体现竹子品格的诗句是“   ,   ”。“东西南北风”喻指    。
【答案】7.写的是生长在青山破岩中的竹子。
8.东西南北风的千磨万击。
9.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竹子坚韧不拔的品格
10.竹子;诗人刚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击、不畏风浪
1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切艰难险阻
【知识点】诗
【解析】【点评】本题为古诗阅读题,考查学生的古诗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古诗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古诗诗句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古诗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7.结合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描写时生长在青山岩缝中的竹子。
故答案为:生长在青山岩缝中的竹子。
8.结合“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描写,这句中写竹子不怕狂风的千磨万击。
故答案为:东西南北风的千磨万击。
9.结合诗句意思,根据竹子的特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句子中“咬”和“立”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竹子当作人来写,表面描写其实赞美了像竹子一样坚贞不屈的精神。根据对诗句的理解,进行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竹子坚韧不拔的品格。
10.结合对古诗诗句的理解,这首诗表面在写竹子,其实描写的是像竹子一样的坚贞不屈的人,整首诗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表明了诗人不怕打击、不惧危险的勇气和决心。结合对诗句的理解,根据诗句表达的主题,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竹子;诗人刚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击、不畏风浪;
1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描写了竹子的高尚品质,“东西南北风”指来自各方面的打击,指一切的艰难险阻。结合是诗句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切艰难险阻;
阅读课外诗歌,完成练习。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①此身②,
不同桃李混③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④,
散作乾坤⑤万里春。
注释①著:附着,加……于上。②此身:指白梅。 ③混:混杂。④清香发:一作清风发。指梅花开放,香气传播。⑤乾坤:天地。
12.这首诗的写作对象是   。
13.联系诗句填空。
“冰雪林中著此身”写出了白梅   的特点。
“不同桃李混芳尘”将白梅与   进行对比,突出了白梅   的品质。
14.“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对这两句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赞美了梅花冰清玉洁、迥异流俗的品格。
B.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夜之间,世间白梅齐放、清香四溢、玉宇澄清的景象。
C.这两句诗是借梅喻人,写出了诗人自己的志趣、理想和抱负。
D.这两句诗讴歌了像梅花一样为广大民众造福的英雄行为。
15.古今诗人对梅情有独钟,下列有关梅的诗句与对应的作者和朝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钺
C.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王庭筠
D.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明]道源
【答案】12.白梅
13.不畏严寒;桃李;清高脱俗
14.A
15.C
【知识点】诗
【解析】【点评】(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2)、(3)考查了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得到。
(4)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出处、作品和作者的掌握能力。
12.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读一读题目及给出的诗句,即可知道答案是白梅 。
故答案为: 白梅
13.①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冰雪林中著此身”是说白梅生长在冰天雪地的寒冬,傲然开放,表现了它不畏严寒的品格。
②本题考查对诗句的鉴赏。从诗句“不同桃李混芳尘”可看出是与桃李作比较,突出白梅高洁脱俗的品格。
故答案为:①不畏严寒 ②桃李、清高脱俗
14.本题考查对诗句的鉴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指忽然在某个夜里花儿盛开,清香散发出来,竟散作了天地间的万里新春。作者借梅喻人,并不是仅仅赞美了梅花冰清玉洁、高雅脱俗的品格,还表达自己的志趣、理想与抱负,讴歌了为广大民众造福的英雄行为及牺牲精神。故A 理解不恰当。
故答案为:A
15.对内容的出处、作品的作者应该有准确地掌握,填空要根据要求和课文的内容来分析作答。A、B、D正确。C:有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唐] 黄櫱禅师
故答案为:C
三、综合题
16.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六(1)班开展了“迎新春”系列活动。
(1)对春联:请选择恰当的词语组成下联。
红梅 红桃 开口 含苞 迎新春 贺新年
上联:绿柳舒眉辞旧岁
下联:   
(2)话年俗:你的家乡春节有哪些习俗?(写出三种)你还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的年俗吗? (至少写出一种)
(3)绘年景:如果春节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那么画中有玻璃窗上喜鹊登梅的喧闹,有   ,有   。(仿照画线句子续写)
【答案】(1)红桃开口贺新年
(2)贴春联、穿新衣、吃年夜饭。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选择旅游过年,遍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各地异样的民风民俗。
(3)饭桌上热气腾腾的水饺;大街上人来人往的热闹
【知识点】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结合上联“绿柳辞旧岁”,“绿柳”应该与“红梅”相对,“舒眉”应该与“含苞 ”相对;“辞旧岁”应该与“迎新春”相对,结合上联内容,写出下联。注意对联要对仗工整。
(2)结合自己家乡的习俗,写出家乡特有的春节的风俗,进行作答。
(3)结合句子中对年景的描述,仿照“玻璃窗上喜鹊登梅的喧闹”的句式特点,进行仿写作答。
故答案为:(1)红梅含苞迎新春;(2)贴春联、穿新衣、吃年夜饭。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选择旅游过年,遍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各地异样的民风民俗。(3)饭桌上热气腾腾的水饺;大街上人来人往的热闹;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1 / 1【培优卷】同步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
一、基础运用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马诗》《石灰吟》《竹石》三首古诗中的事物都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B.《竹石》是清代诗人郑燮为自己的画作《竹石图》所题的诗。诗人托物言志,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
C.《马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边塞战场的景色,后两句借马抒情。“金络脑”寄托了诗人渴望能像马儿一样被人重用、一展抱负、保卫国家的雄心壮志。
D.“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元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这两句诗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心性。
2.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快走踏清秋”中的“快走”形象地写出了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B.“咬定青山不放松”中“咬”字写出竹子的无畏无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暗喻作者虽身处艰难险境,仍顽强拼搏。
D.“千磨万击还坚劲”中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坚忍无畏、从容自信的神
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
3.下列没有被赋予人的品格的诗句是(  )
A.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B.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D.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5.品析诗句。
(1)读到“千锤万凿”,我仿佛看到了   ,听到了   ;“烈火焚烧”“粉骨碎身”让我想到   的画面,感受到石灰石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这两句诗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现出   
(2)本课三首古诗都是    诗,我们还学过这样的古诗有《   》,请默写这首诗:   ,   。   ,   。
6.把课文中的三首古诗进行比较,完成下面的表格。
相同点 托物言志
不同点 《马诗》 通过咏叹   的命运,表达   。
《石灰吟》 借石灰石   、煅烧、   的艰辛过程,表明自己   的心性。
《竹石》 借   坚韧的傲气,表达自己的   。
二、诗歌鉴赏
课内阅读。
竹 石
[清]郑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8.长在岩缝中的竹子不屈服于什么呢?
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咬”和“立”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10.这首诗借物喻人,表面在写   ,其实是写   ,表明了诗人   的精神。
11.最能体现竹子品格的诗句是“   ,   ”。“东西南北风”喻指    。
阅读课外诗歌,完成练习。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①此身②,
不同桃李混③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④,
散作乾坤⑤万里春。
注释①著:附着,加……于上。②此身:指白梅。 ③混:混杂。④清香发:一作清风发。指梅花开放,香气传播。⑤乾坤:天地。
12.这首诗的写作对象是   。
13.联系诗句填空。
“冰雪林中著此身”写出了白梅   的特点。
“不同桃李混芳尘”将白梅与   进行对比,突出了白梅   的品质。
14.“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对这两句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赞美了梅花冰清玉洁、迥异流俗的品格。
B.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夜之间,世间白梅齐放、清香四溢、玉宇澄清的景象。
C.这两句诗是借梅喻人,写出了诗人自己的志趣、理想和抱负。
D.这两句诗讴歌了像梅花一样为广大民众造福的英雄行为。
15.古今诗人对梅情有独钟,下列有关梅的诗句与对应的作者和朝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钺
C.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王庭筠
D.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明]道源
三、综合题
16.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六(1)班开展了“迎新春”系列活动。
(1)对春联:请选择恰当的词语组成下联。
红梅 红桃 开口 含苞 迎新春 贺新年
上联:绿柳舒眉辞旧岁
下联:   
(2)话年俗:你的家乡春节有哪些习俗?(写出三种)你还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的年俗吗? (至少写出一种)
(3)绘年景:如果春节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那么画中有玻璃窗上喜鹊登梅的喧闹,有   ,有   。(仿照画线句子续写)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文词句的理解。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A、B、C正确。D有误,于谦是明代诗人。
故答案为:D
【点评】练习这一类型的题,需要平时多积累古诗,根据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做题。
2.【答案】B
【知识点】诗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词语及诗句的理解。解答本题,应对整首诗歌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然后结合诗句抓住重点词义的理解,然后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即可。A、C、D正确。
B有误,“咬定青山不放松”中“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及诗句的理解。可结合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诗句。
3.【答案】C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解答本题,应对整首诗歌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然后结合诗句抓住重点词义的理解,然后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即可。
C项有误,描写了春天,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诗句的理解。可结合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
4.【答案】D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 古诗文的节奏划分是常见的一种题型。它既可以促进阅读,又能帮助理解文意。相对来说,古诗歌的节奏划分要容易些,因为它有规律可循。五言诗的节奏常是“二三”,细分为“二一二”或“二二一”,七言诗的节奏常划分为“四三”,细分多为“二二三”。A、B、C正确,
D:改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划分诗句的朗读节奏的能力,增强语感。
5.【答案】(1)石灰石埋藏在深山之中;工人们用铁锤和钢钎开采的叮当声;石灰石在高温下煅烧;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精神;高尚的节操;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2)咏物;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知识点】诗
【解析】【分析】(1)《石灰吟》一诗中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感情。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千锤万凿”,让人仿佛看到了石灰石埋藏在深山之中,听到了工人们用铁锤和钢钎开采的叮当声;“烈火焚烧”“粉骨碎身”让人想到石灰石在高温下煅烧的画面感受到石灰石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精神。
(2) 《马诗》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石灰吟》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竹石》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这三首古诗都是托物言志诗,与王冕的《墨梅》写作方法相同,也是托物言志。
答案为:(1)石灰石埋藏在深山之中 ;工人们用铁锤和钢钎开采的叮当声 ;石灰石在高温下煅烧;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精神 ;高尚的节操 ;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 ;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2)咏物 ;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悟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需要回顾全诗的主要内容,根据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作答。
6.【答案】坎坷;作者想要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开凿;成灰;不怕苦困;竹子;坚韧不拔的性格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三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写自己的志向,借用的事物和表达的情感不同。《马诗》通过咏叹马的命运,表达诗人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石灰吟》以石灰作比,借以言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竹石》中诗人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
故答案为:坎坷;作者想要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开凿;成灰;不怕苦困;竹子;坚韧不拔的性格
【点评】托物言志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绘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主观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答案】7.写的是生长在青山破岩中的竹子。
8.东西南北风的千磨万击。
9.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竹子坚韧不拔的品格
10.竹子;诗人刚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击、不畏风浪
1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切艰难险阻
【知识点】诗
【解析】【点评】本题为古诗阅读题,考查学生的古诗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古诗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古诗诗句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古诗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7.结合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描写时生长在青山岩缝中的竹子。
故答案为:生长在青山岩缝中的竹子。
8.结合“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描写,这句中写竹子不怕狂风的千磨万击。
故答案为:东西南北风的千磨万击。
9.结合诗句意思,根据竹子的特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句子中“咬”和“立”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竹子当作人来写,表面描写其实赞美了像竹子一样坚贞不屈的精神。根据对诗句的理解,进行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竹子坚韧不拔的品格。
10.结合对古诗诗句的理解,这首诗表面在写竹子,其实描写的是像竹子一样的坚贞不屈的人,整首诗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表明了诗人不怕打击、不惧危险的勇气和决心。结合对诗句的理解,根据诗句表达的主题,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竹子;诗人刚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击、不畏风浪;
1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描写了竹子的高尚品质,“东西南北风”指来自各方面的打击,指一切的艰难险阻。结合是诗句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切艰难险阻;
【答案】12.白梅
13.不畏严寒;桃李;清高脱俗
14.A
15.C
【知识点】诗
【解析】【点评】(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2)、(3)考查了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得到。
(4)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出处、作品和作者的掌握能力。
12.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读一读题目及给出的诗句,即可知道答案是白梅 。
故答案为: 白梅
13.①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冰雪林中著此身”是说白梅生长在冰天雪地的寒冬,傲然开放,表现了它不畏严寒的品格。
②本题考查对诗句的鉴赏。从诗句“不同桃李混芳尘”可看出是与桃李作比较,突出白梅高洁脱俗的品格。
故答案为:①不畏严寒 ②桃李、清高脱俗
14.本题考查对诗句的鉴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指忽然在某个夜里花儿盛开,清香散发出来,竟散作了天地间的万里新春。作者借梅喻人,并不是仅仅赞美了梅花冰清玉洁、高雅脱俗的品格,还表达自己的志趣、理想与抱负,讴歌了为广大民众造福的英雄行为及牺牲精神。故A 理解不恰当。
故答案为:A
15.对内容的出处、作品的作者应该有准确地掌握,填空要根据要求和课文的内容来分析作答。A、B、D正确。C:有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唐] 黄櫱禅师
故答案为:C
16.【答案】(1)红桃开口贺新年
(2)贴春联、穿新衣、吃年夜饭。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选择旅游过年,遍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各地异样的民风民俗。
(3)饭桌上热气腾腾的水饺;大街上人来人往的热闹
【知识点】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结合上联“绿柳辞旧岁”,“绿柳”应该与“红梅”相对,“舒眉”应该与“含苞 ”相对;“辞旧岁”应该与“迎新春”相对,结合上联内容,写出下联。注意对联要对仗工整。
(2)结合自己家乡的习俗,写出家乡特有的春节的风俗,进行作答。
(3)结合句子中对年景的描述,仿照“玻璃窗上喜鹊登梅的喧闹”的句式特点,进行仿写作答。
故答案为:(1)红梅含苞迎新春;(2)贴春联、穿新衣、吃年夜饭。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选择旅游过年,遍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各地异样的民风民俗。(3)饭桌上热气腾腾的水饺;大街上人来人往的热闹;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