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下期中培优试卷(A)
(分值:100分,时间:120分钟)
温馨提示:本卷共27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借助“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物质的奥秘。下列对如图所示模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B C D
A、表示的粒子不显电性 B、表示的物质是化合物
C、表示的两种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D、表示化学反应的本质是生成新物质
【答案】A
【解析】A、根据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分析;B、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C、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分析;D、根据变化的特征分析判断。
【分析】本题为涉及较多的化学基础知识,题目综合物质的微观构成的知识,涉及面较广,耐心审题、沉着作答对于解答类似问题会有较大帮助。
【详解】A、由微粒的电性可知,微粒带电荷,故A错误;B、表示的物质的由一种分子构成,分子又是由两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故B正确;C、表示的两种物质是碳的两种单质,化学性质相同,故C正确;D、由变化的特征可知,化学反应的本质是生成新物质,故D正确;故选:A。
2、小明用塑料为连接轴将自己家的两个玩具电机的转轴连接起来,如图,开关S闭合后,灯泡发光,下列法正确的是(▲)
A、电流通过连接轴传输到灯泡,所以灯泡亮了
B、甲相当于发电机,乙相当于电动机
C、增加电池的节数,小灯泡亮度不变
D、将电源正负极对调,灯泡亮度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1)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2)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3)灯泡的亮度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4)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线圈的转动方向无关。
【分析】本题考查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灯泡的亮度变化,熟练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
【详解】AB、乙电动机通电后,线圈转动,带动甲电动机的线圈一起转动,甲的线圈转动时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使灯泡发光,并不是电流通过连接轴传输到灯泡,使灯泡亮的;所以甲相当于发电机,乙是电动机,两电机能一起转动;故A错误,B正确;C、增加电池的节数,电源电压增大,线圈电阻不变,电路中的电流变大,乙电动机得转速增大,带动甲电动机得转速增大,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加快,产生的感应电流变大,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所以灯泡会变亮,故C错误;D、将电源正负极对调,甲、乙电机的转速不变,甲电机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不变,灯泡的实际功率不变,亮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B。
3、2022年底,我国正式实施新冠感染乙类乙管。在治疗新冠感染的过程中,一种名叫利巴韦林的药物发挥了巨大作用。利巴韦林别名三氮唑核苷,化学式为C8H12N4O5,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在乙醇中微溶。下列关于此药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氮唑核苷分子是由8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
B、三氮唑核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4g
C、三氮唑核苷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是物理性质,在乙醇中微溶是化学性质
D、三氮唑核苷中的氮含量约为23.0%
【答案】D
【解析】A、根据三氮唑核苷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C、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x100%,进行分析判断。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A、1个三氮唑核苷分子是由8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C、三氮唑核苷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在乙醇中微溶,均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说法错误。D、三氮唑核苷中的氮含量为x100%≈23. 0%,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4、2021年夏季,我国南方普降暴雨,城市内涝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小明设计了一种利用电磁继电器来自动控制抽水机工作的电路:当水位在安全位置以下时绿灯亮,抽水机不工作;当水位到达安全位置上限时红灯亮,抽水机开始工作。如图是小明还未连接完成的电路,小明接下去的电路连接应该是(▲)
A、M接A,N接B B、M接B,N接D C、M接B,N接C D、M接A,N接D
【答案】B
【解析】【分析】【详解】由题意可知,绿灯亮时,红灯不亮且抽水机不工作,红灯亮时,绿灯不亮且抽水机工作,故可知,红灯与抽水机应串联,然后再与绿灯并联,故正确的接法是M接B,N接D。故选B。
5、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两块相同的条形磁体甲和乙,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力且保持静止。对图示甲、乙两块条形磁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一定水平向左,乙一定水平向右 B、甲水平向右,乙无法确定
C、甲水平向左,乙无法确定 D、甲、乙均无法确定
【答案】D
【解析】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据此分析摩擦力的方向。
【分析】本题考查了摩擦力的方向、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属于基础题。
【详解】甲、乙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若甲、乙相邻的磁极为同名磁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所以甲有向左运动的趋势,甲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右的;乙有向右运动的趋势,乙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左的;若甲、乙相邻的磁极为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甲有向右运动的趋势,甲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左的;乙有向左运动的趋势,乙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右的;由于不知道甲、乙的极性,所以甲、乙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无法确定。故选:D。
6、X元素1个原子的质量是m克,Y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化合物XY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M,则W克XY2中含有Y的原子数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详解】化合物XY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M,Y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2A,X元素1个原子的质量是m克,则W克XY2中含有X的原子数是=,Y的原子个数是X的2倍,则Y的原子个数为 ;故选:A。
7、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电源电压1.5V,灯泡额定电压也为1.5V。开始电键断开,弹簧的下端刚好与水银面相接触,当电键闭合后,小灯泡将(▲)
A、正常发光 B、不能发光 C、忽亮忽灭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答案】C
【解析】通电螺线管是由每一个线圈组成的,每一个线圈都有磁场,和判断通电螺线管的N极、S极相同,也按照安培定则来判断N极和S极。当弹簧中通电流时,弹簧就相当于一个通电螺线管,弹簧的每一圈导线都是一个线圈,都有N极和S极。
【分析】灵活运用通电螺线管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闭合开关后,可看到弹簧的下端离开水银面后又回到水银中,并不断重复这种过程,当有电流通过弹簧时,构成弹簧的每一圈导线周围都产生了磁场,根据安培定则知,各圈导线之间都产生了相互的吸引作用,弹簧就缩短了,当弹簧的下端离开水银后,电路断开,弹簧中没有了电流,各圈导线之间失去了相互吸引力,弹簧又恢复原长,使得弹簧下端又与水银接触,弹簧中又有了电流,开始重复上述过程,故C正确。故选:C。
8、在由CaCO3和KHCO3组成的混合物中,测知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0% B、39% C、7.8% D、24%
【答案】C
【解析】通过碳酸钙(CaCO3)和碳酸氢钾(KHCO3)的化学式分析,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其中含碳酸根的质量分数是相同的。
【分析】此题是一道混合物元素质量比的考查,解题的突破口在于两者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详解】根据碳酸钙(CaCO3)和碳酸氢钾(KHCO3)的化学式分析,碳酸钙和碳酸氢钾中,含碳酸根都是60%,所以,碳酸钙和碳酸氢钾组成的混合物中,无论它们的比例怎样,含碳酸根也是60%,现在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含KH为1-0. 6-0. 32=8%,那么其中K就是8%x () =7. 8%。故选:C。
9、如图所示,A是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条形磁铁,B是螺线管,闭合开关,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缓慢向左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螺线管上端是N极,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B、断开开关,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
C、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之比变大
【答案】A
【解析】【分析】【详解】AC、电流由下方流入,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上端为N极,螺线管下端为S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缓慢向左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且通过螺线管的电流变小,磁性减弱。所以,电磁铁和条形磁铁相互排斥的斥力减小,弹簧要伸长,即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故A正确,C错误。B、断开开关,则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电磁铁没有磁性,但是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条形磁铁具有吸铁性,示数不可能为零,故B错误。D、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缓慢向左移动的过程中,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之比是定值电阻的大小,故不变,故D错误。故选A。
10、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包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未投入150g蒸馏水中充分搅拌并过滤,得到一定质量的蓝色晶体和84g滤液,若此温度下无水硫酸铜的溶解度为40g,则这包无水硫酸铜的质量是(▲)
A、66g B、184g C、160g D、90g
【答案】B
【解析】【分析】【详解】设84g溶液中硫酸铜溶质的质量为x,根据饱和溶液均一稳定的性质可得:,x=24g;说明84g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是60g,析出的硫酸铜晶体即五水硫酸铜中水的质量为150g-60g=90g,设五水硫酸铜中硫酸铜的质量为y CuSO4~5H2O 160 90 y 90 y=160g则该包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为24g+160g=184g;故选B。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个H2O分子和10个 H2SO4分子中氢分子个数一样多
B、质量相等的 SO2和S03中氧元素质量比为5:6
C、化合物 HnMO2n+1中M元素的化合价为n+1
D、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O2
【答案】B
【解析】A、根据分子中没有分子分析;B、根据元素在化合物中所占的质量分数分析;C、根据化合物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分析。
【分析】化学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应用广泛,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理解化学式的含义,掌握物质结构知识,了解相关概念,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详解】A、10个H2O分子和10个H2SO4分子中氢原子一样多,H2O分子和H2SO4分子中没有氢分子,故A错误;B、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故B正确;C、根据化合物的代数和为零,设M元素的化合价为x,可得(+1xn) +x+ (-2) x (2n+1) =0,解得x=(3n+2),故C错误;D、某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设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xOy,则14x:16y=7:12,x:y=2:3,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3,故D错误;故选:B。
12、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选项不符合如图关系(a、b是并列关系,分别包含c、d)的是(▲)
选项 a b c d
A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铁锅生锈 蔗糖溶解
B 单质 化合物 C60 纯净的空气
C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CuSO4·5H20 葡萄糖
D 纯净物 混合物 冰水混合物 食盐溶液
【答案】B
【解析】A.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和区别来分析;B.根据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以及区别来分析;C.根据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概念和区别来分析;D.根据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和区别来分析。
【分析】掌握常见的化学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铁锅生锈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蔗糖溶解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目要求;B、单质和化合物是并列关系,C60属于单质,但是纯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不符合题意;C、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是并列关系,五水硫酸铜属于无机物,葡萄糖属于有机物,符合题意;D、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关系,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食盐溶液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故选:B。
13、如图所示,将条形磁铁固定在静止的小车上,滑动变阻器的接口以不同方式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时,小车不动,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到某位置时,小车开始运动,滑动变阻器的连入方式和小车运动方向相对应的正确选项是(▲)
A、a接e、d接f,小车向左运动 B、a接e、b接f,小车向右运动
C、c接e、d接f,小车向左运动 D、c接e、b接f,小车向右运动
【答案】A
【解析】【分析】【详解】首先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然后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确定条形磁铁和螺线管之间的作用力方向,接下来根据小车运动状态的改变确定螺线管磁场强弱的改变,进而得到电流大小的改变,最后根据电阻的变化确定变阻器的接线情况。螺线管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下;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向下端,此时大拇指指向左端,因此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与固定在静止的小车上的条形磁铁相互排斥;当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到某位置时,小车开始向左运动,说明斥力增大,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磁性增强,则变阻器接入的电阻变小,因此变阻器肯定使用的是滑片左端的部分,因此它左下角的a接线柱必选,上面的接线柱任选。故选:A。
14、元素X、Y可组成两种化合物A和B,在A中X的质量分数为50%,在B中X的质量分数为40%,已知A的化学式为XY2,则B的化学式为(▲)
A、XY B、X2Y C、XY3 D、X3Y
【答案】C
【解析】根据A的化学式为XY2,其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可求得X元素、Y元素的相对对原子质量之比;利用B中X的质量分数确定Y的质量分数,从而确定其化学式。
【分析】本题考查物质化学式的确定,学生应注意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学会利用质量分数的关系来分析原子个数的关系来快速得到答案。
【详解】A的化学式为XY2,其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Y的质量分数为50%,故X和Y的质量比是1:1,则有,故;B中X的质量分数为40%,则Y的质量分数为60%,设其化学式为XaYb,则有,解得,故其化学式为XY3,观察选项,故选:C。
15、某混合物中含有:x个CaCO3、y个CaO、2y个CaSO4(假定混合物中各化合物均存在)。已知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39%,则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32.5% B、31.3% C、33.2 %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元素的质量比是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根据各物质的分子个数可求出混合物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从而可求得混合物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根据元素的质量与它的质量分数成正比,进一步可求得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详解】CaCO3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个数比为1:3,故x份CaCO3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x、3x。CaO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个数比为1:1,故y份CaO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y、y。CaSO4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个数比为1:4,故2y份CaSO4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y、8y。混合物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个数应为混合物中各物质含有的钙元素、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之和。故混合物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x+y+2y) : (3x+y+8y)=1:3。元素的质量比是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故混合物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x1) : (16x3)=5:6。因元素的质量与它的质量分数成正比。设混合物中钙的质量分数为a% %,a%=32. 5%。故选:A。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akg,另知某原子的质量为bkg,则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已
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kg,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kg(设两分子中的硫原子和氧原子分别相同),
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答案】;
【解析】【分析】【详解】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akg,某原子的质量为b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n)kg,所以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故答案为:;。
17、触电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在电路中安装漏电保护器,可有效保护人身安全。某型号家用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是:将其安装在进户线上(如图甲),若检测到火线和零线之间电流差达到或超过30mA时,即刻切断电路。
(1)漏电保护器 ▲ (填“能”或“不能”)代替家中如图乙所示的断路器。
(2)若发生如图丙的触电事故,漏电保护器能即刻触发切断电路,以保护人身安全。这种类型的触电属于 ▲ (选填“高压”或“低压”)触电。
(3)若有一人触电,电阻约2kΩ,计算说明该型号的漏电保护器能否起保护作用 ▲ 。
【答案】不能;高压;能
【解析】【分析】【详解】(1)漏电保护器,简称漏电开关,又叫漏电断路器,主要是用来在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以及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保护,具有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可用来保护线路或电动机的过载和短路,亦可在正常情况下作为线路的不频繁转换启动之用。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故漏电保护器不能代替家中断路器。(2)火线是电流接入线,零线是电流接出线,火线电压高于零线高于地表,故与火线接触属于高压触电。(3)根据欧姆定律得U=IR=2000Ωx0. 03A=60V即人体两端电压大于60V时漏电保护器就会起作用,而家用电压基本为220V,故该型号的漏电保护器可以起作用。故答案为:不能;高压;能。
18、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有机玻璃板上穿一个孔,将一束直导线垂直穿过小孔,在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铁屑。通电后,他轻敲玻璃板,铁屑由于 ▲ ,与玻璃板分离,同时又被通电直导线磁化而发生转动,接下来会观察到铁屑的分布情况是 ▲ 。
【答案】惯性;铁屑以环绕直导线的同心圆形状分布,且离直导线越近分布越密
【解析】【分析】【详解】铁屑质量较小,惯性小,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所以轻敲玻璃板,铁屑由于具有惯性会与玻璃板分离,铁屑与玻璃板分离后,不受玻璃板的摩擦力,铁屑在磁力作用下有序排列,显示磁场的分布情况,铁屑以环绕直导线的同心圆形状分布,且离直导线越近分布越密。
19、(1)某三价金属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2)A、B两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仅由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A、B两元素质量比为2:3,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若其中B为-n价,则此化合物中A元素的化合价为 ▲ 。
(3)元素R可与氧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RO中含氧53.3%,那么相对分子质量为76,含氧量为63.16%的R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
【答案】56 ; AB3 ; +3n; N2O3
【解析】(1)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2)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及化合价规则进行分析;(3)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有一定难度。
【详解】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各自原子数目乘积之和,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1)某三价金属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可表示为A2O3,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设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30%,解得x=56;(2)设该化学式为AxBy,则有2x:y=2:3,解得x:y=1:3,所以化学式为AB3;若其中B为-n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此化合物中A元素的化合价为+3n;(3)RO中含氧53. 3%,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53.3%,解得x=14,故R为N元素,则设相对分子质量为76,含氧量为63. 16%的R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xOy,则y==3,x==2,因为R为N元素,所以化学式为N2O3。故答案为:56 ; AB3 ; +3n; N2O3。
20、室温下某气体可能是由 SO2、CO、N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测得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可能为 ▲ 和 ▲ (写出2种可能)。
【答案】SO2、CO、N2或SO2、CO、N2
【解析】此题给定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推测混合物的组成。可采用平均值法,即某个平均量M由若干个量决定时,如果若干个量中最小量为M1,最大量为M2,则其平均值一定在M1与M2之间,即M1【分析】推测混合物的组成。可采用平均值法,找出最小量为M1,最大量为M2,则其平均值一定在M1与M2之间。
【详解】因为S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x100%=50%;C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x100%≈57%;N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题中50%为混合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的平均值;所以该气体可能为:SO2;也可以一种大于50%一种小于50%,即CO与N2;也可以是三种气体的混合物;故填:SO2、CO、N2或SO2、CO、N2。
21、(1)元素X、Y可组成两种化合物A和B,在A中X的质量分数为50%,在B中X的质量分数为40%,已知A的化学式为XY2,则B的化学式为 ▲ 。
(2)有一包可能含有下列物质的硝酸铵样品,经过测量现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那么其中一定含有的下列物质是(括号内为相应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
A、(NH4)2SO4(21%) B、NH4HCO3(18%) C、CO(NH2)2(47%) D、NH4Cl(26%)
(3)某Na2S、Na2SO3,Na2SO4的混合物中,测得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则N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4)在一石灰石样品中混有一些不含钙元素的杂质,测定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样品中碳酸钙(CaCO3)的质量分数为 ▲ 。
(5)要使SO2和SO3中含有相同质量的硫元素,则SO2和SO3的质量比是 ▲ ;要使SO2和SO3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SO2和SO3的质量比是 ▲ ;质量相等的SO2和SO3中,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
【答案】(1) XY3; (2)B ; (3)46% ; (4)90%; (5)4:5; 6:5 ; 5:6
【解析】【分析】【详解】(1)A的化学式为XY2,其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Y的质量分数为50%,故X和Y的质量比是1:1,则有,故;B中X的质量分数为40%,则Y的质量分数为60%,设其化学式为XaYb,则有,解得,故其化学式为XY3。(2)纯净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x100%=35%,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35%,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低,则杂质中氮的质量分数必定低于硝酸铵样品中的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故选B。(3)由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混合物中共三种元素,则Na、S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22%=78%,设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8%-x,由 Na2SO4、Na2SO3、Na2S三种物质中存在定组成Na2S,则,解得x=46%。(4)某石灰石样品中含有不含钙元素的杂质,测得该石灰石样品中含钙的质量分数为36%,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36%÷(x100%) =90%。(5)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硫中含有相同质量的硫元素,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硫的分子中含有硫原子的个数应相等,1个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硫分子中均含有1个硫原子,则三氧化硫分子和二氧化硫分子的个数应相等,故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硫的质量比是(32+16x3):(32+16x2)=5:4,故填:4:5;要使SO2和SO3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氧原子的个数应相等,3SO2和2SO3中氧原子个数相等,则SO2和SO3的质量比为(64x3) : (80x2)=6:5;设SO2和SO3的质量都是ag,则:SO2中氧的质量为:agxx100%=g,SO3中氧的质量为:agxx100%=g,则二者中氧的质量比为g:g=5:6。故答案为:(1) XY3; (2)B ; (3)46% ; (4)90%; (5)4:5; 6:5 ; 5:6。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2、如图所示,人们研究发现:一个放在磁场中的铁质球壳(截面有一定厚度),外面磁场的绝大部分沿铁质球壳壁“通过”,极少部分进入球内空间,这种现象称为“磁屏蔽”,试回答下列问题:
(1)类比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球内的空气与铁这两种物质,谁的导磁能力强 谁的“磁阻”大 ▲ 。
(2)人们从这一现象得到启发,为使精密仪器不受外面的影响,可以将仪器放在什么地方 ▲ 。
(3)有人为了研究地磁场对动物的影响,把一组小白鼠放在类似铁球内部空间的环境中将地磁场屏蔽掉,结果其寿命比放在正常环境中的另一组小白鼠的短,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 。
【答案】(1)空气的导磁能力强;铁的“磁阻”大; (2)可以放在铁盒子中; (3)生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地磁场的影响;且是对生物有益的
【解析】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与导体电阻越大时,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小;类比分析:磁场通过一些物体时,有些物质能“通过”的磁场多,即导磁能力强,有些物质磁场不能“通过”,即导磁能力弱。
【分析】本题考查如何利用类比法分析空气和铁的磁阻性质,知道磁场的绝大部分沿质球壳壁“通过”,但几乎不能进入球内空间;所以放在铁罩内有磁屏蔽作用。
【详解】(1)如图可知:空气与铁这两种物质,铁质球壳外的空气中磁场都能顺利“通过”,类比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可知,能“通过”磁场,即导磁能力强,而外面磁场的绝大部分沿铁质球壳壁“通过”,极少部分进入球内空间,所以导磁能力弱;即铁的“磁阻”大。(2)为使精密仪器不受外面磁场的影响,可以将仪器放在没有磁场“通过”的地方;因空气的“磁阻”大,所以可以放在铁盒子中。(3)有人为了研究地磁场对动物的影响,把一组小白鼠放在类似铁球内部空间的环境中将地磁场屏蔽掉,结果其寿命比放在正常环境中的另一组小白鼠的短,这个实验说明生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地磁场的影响;且是对生物有益的。给故答案为:(1)空气的导磁能力强;铁的“磁阻”大; (2)可以放在铁盒子中; (3)生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地磁场的影响;且是对生物有益的。
23、为了验证猪骨头汤能否有效补钙,某科研小组将猪排骨500g、蒸馏水1500mL、食用醋70mL,加热煮沸后维持70分钟,得到骨头汤1243mL,用仪器检测结果:每100mL骨头汤含有2mg钙(而每100mL牛奶约含有105mg钙)
查阅资料:人体骨骼中的钙存在形式是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该物质难溶于水。人体平均每天需要补钙800mg
(1)“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 ▲ (填字母编号)。
A、钙离子 B、钙元素 C、单质钙 D、羟基磷酸钙
(2)羟基磷酸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 价。
(3)假设某人只能从骨头汤中获取钙,则此人每天需要喝 ▲ L骨头汤。
(4)下列物质中不能为人体补钙的是 ▲ (填字母编号)。
A、牛奶 B、某品牌钙片 C、氧化钙 D、葡萄糖酸钙
(5)某品牌钙片每片的规格是:维生素D3100IU(相当于2.5微克),碳酸钙(化学式:CaCO3)1000mg,若某人只从钙片中获取钙,则每天需要服用此品牌钙片 ▲ 片。
【答案】(1) B; (2)+5; (3)40; (4)C; (5)2
【解析】(1)物质的组成常用元素来描述;(2)根据化合价原则,由化学式求出元素的化合价;(3)根据人体需要补充的钙的量及每100mL骨头汤含有钙的量进行计算;(4)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5)根据钙片中含有的钙元素的量及人体需要补充的钙进行计算。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化学式分析其组成及利用组成各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详解】(1)“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钙元素;(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代数和为零,在Ca10(PO4)6(OH)2中,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氢元素显+1价,设磷元素的化合价为x,(+2)x10+[x+(-2)x4]x6+[(-2)+(+1)]x2=0,x=+5,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3)此人每天需要喝骨头汤的量是:x100mL=40000mL=40L;(4)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不能用于人体补钙。牛奶、某品牌钙片、葡萄糖酸钙都能与用人体补钙;(5)每天需要服用此品牌钙片:=2。故答案为:(1) B; (2)+5; (3)40; (4)C; (5)2。
24、磁感应强度B用来描述磁场的强弱,国际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为了探究磁铁外轴线上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甲电源电压6V,R为磁感电阻。其阻值随磁感应强度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1)当图乙S2断开,图甲S1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 mA。闭合S1和S2,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图甲中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减小,说明磁感电阻R处的磁感应强度B逐渐 ▲ 。
(2)闭合S1和S2,滑片不动,沿电磁铁轴线向左移动磁感电阻R,测出R离电磁铁左端的距离与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算出R处磁感应强度B的数值如下表。请计算x=5cm时B= ▲ T。
x/cm 1 2 3 4 5 6
I/mA 10 12 15 20 30 46
B/T 0.68 0.65 0.60 0.51 0.20
(3)综合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电磁铁外轴线上磁感应强度随电磁铁电流增大而 ▲ ;离电磁铁越远,磁感应强度越 ▲ 。
【答案】(1)60 ;增大; (2)0. 40; (3)增大;小
【解析】(1)当图乙S2断开,图甲S1闭合时,电源电压是6V,且此时的磁场强度为零,据此得出磁感应电阻R的阻值,然后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流表的示数;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图甲中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减小,据此分析即可判断规律;(2)x=5cm时,对于图表得出电流是30mA,据欧姆定律可以判断电阻大小,进而判断磁场的强弱;(3)据上面的知识分析即可判断出变化的规律。
【分析】此题考查了电路的分析、欧姆定律的应用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的计算题,难度较大。
【详解】(1)当图乙S2断开,图甲S1闭合时,即磁场强度为零,据图丙可知,此时的磁感应电阻R=100Ω,则此时图甲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I==0. 06A=60mA;闭合S1和S2,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磁场变强,图甲中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减小,说明磁感应电阻R的电阻变大,据此分析可知:磁感电阻R处的磁感应强度B逐渐增大;(2)x=5cm时,由表格数据可知此时电流表示数是30mA,由欧姆定律可得,此时磁感应电阻的阻值:R==200Ω,由图丙可知,对应的磁感应强度B=0. 40T;(3)综合以上实验数据,分析(2)中的表格数据可以得出:电磁铁外轴线上磁感应强度随电磁铁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离电磁铁越远,磁感应强度越小。故答案为:(1)60 ;增大; (2)0. 40; (3)增大;小。
25、归纳式探究——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感应电流:
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应强度描述,用符号B表示,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强弱和方向处处相同的磁场叫做匀强磁场。
如图甲所示,电阻R1与圆形金属线圈R2连接成闭合回路,R1和R2的阻值均为R0,导线的电阻不计,在线圈中的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与横、纵坐标的截距分别为t0和B0,则0至t1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与阻值R0、匀强磁场的半径r、磁感应强度B0与时间t0的关系数据如下表:
次数 R0/Ω r/m B/T t0/s I/A
1 10 0.1 1.0 0.1 5πx10-2
2 20 0.1 1.0 0.1 2.5πx10-2
3 20 0.2 1.0 0.1 10πx10-2
4 10 0.1 0.3 0.1 1.5πx10-2
(1)I=k ▲ ,其中k= ▲ 。(填上数值和单位)。
(2)上述装置中,改变R0的大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0至t1的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与R0关系可以用图丙中的图线 ▲ 表示。
【答案】(1); 5πA·Ω·s/(T·m2); (2)C
【解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感应电流与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关系式,代入数据求出k的值;(2)根据感应电流与R0的关系判断图线。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知识,考查学生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详解】(1)由1、2数据知道,r、B、t0相同,R0增大为原来的2倍,电流会减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可知其它条件相同,感应电流与R0成反比;由2、3数据知,R0、B、t0相同,r增大为原来的2倍,电流会增大为原来的4倍,可知其它条件相同,感应电流与r的平方成正比;由1、4数据知,R0、r、t0相同,B增大为原来的0. 3倍,电流会增大为原来的0. 3倍,可知其它条件相同,感应电流与B成正比;则感应电流的表达式可表示为I=k;将第一组数据代入,5πx10-2A=kx解得:k=5πA·Ω·s/(T·m2);(2)由公式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电流I与R0成反比例关系,所以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 5πA·Ω·s/(T·m2); (2)C。
四、解答题(本题共2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8分,共18分)
26、有一种电加热恒温箱,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控制电路由电压为U1=9V的电源、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2和热敏电阻R1组成,图乙是热敏电阻R1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工作电路由电压为U2=220V的电源和电阻为R0=44Ω的电热丝组成。通过实验测得当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流达到60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来。求: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题意将图中的工作电路连接完整。
(2)电热丝R0正常工作时电流为 ▲ 安。
(3)当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50Ω时,可使恒温箱的温度保持为 ▲ ℃。
(4)在升温的过程中,电阻R1两端的电压会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要使恒温箱设定的温度值升高,应调节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 ▲ (填“变大”或“变小”)。
【答案】(1)见解析; (2)5; (3)50; (4)变小; (5)变大
【解析】【分析】【详解】(1)如图所示
(2)电热丝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5A;(3)当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流达到60mA时,设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R01,则R01=-R2=-50Ω=100Ω;由图可知,热敏电阻为100Ω时对应的温度为50℃,即恒温箱的温度将稳定在50℃。(4)从图乙可知,要提高恒温箱的设定温度,就要减小热敏电阻的阻值,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5)从图乙可知,要提高恒温箱的设定温度,就要减小热敏电阻的阻值;但为了使衔铁吸合工作电流即线圈中的电流仍为60mA,根据欧姆定律就要增大电阻箱连入的电阻值,即R2的阻值必须调大。故答案为:(1)见解析; (2)5; (3)50; (4)变小; (5)变大。
27、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主要以+2价Fe的形式存在于人体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内。
(1)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经测定其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则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的原子个数为 ▲ 。
(2)缺铁会引起贫血,正常人每天适宜摄入14mg左右的铁,在酱油中加入如铁强化剂乳酸亚铁[化学式为(C3H5O3)2Fe,相对分子质量是234],是我国为解决缺铁性贫血而实施的项目;
①乳酸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②国家规定铁强化剂酱油中铁的含量为22.4mg/100mL左右(实际为22.25mg∽25.3mg),则每1L铁强化剂酱油中应含乳酸亚铁的质量约为 ▲ g;
③通过正常饮食可补充人体所需的80%左右的铁,其余可通过服用含铁食品或药物缓慢补充。若除正常饮食补充铁外,其余补充的铁均来自铁强化剂酱油。则正常人每天应食用铁强化剂酱油约 ▲ mL。
【答案】(1)4; (2)①23.9% ; ②0.936; ③12.5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难度较小。关键有二:一、明确“元素的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二、明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化合物的质量”。
【详解】(1)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为68000x0. 33%÷56≈4;(2)①乳酸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100%≈23. 9%;②22. 4mg/100mL=0. 224mg/mL=0. 224g/L,1L铁强化剂酱油中含乳酸亚铁的质量为0. 224g÷23. 9%≈0. 936g;③正常人每天应食用铁强化剂酱油约14mgx(1-80%)÷0. 224mg/mL=12. 5mL。故答案为:(1)4; (2)①23.9% ; ②0.936; ③12.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下期中培优试卷(A)
(分值:100分,时间:120分钟)
温馨提示:本卷共27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借助“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物质的奥秘。下列对如图所示模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表示的粒子不显电性
B、表示的物质是化合物
C、表示的两种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D、表示化学反应的本质是生成新物质
2、小明用塑料为连接轴将自己家的两个玩具电机的转轴连接起来,如图,开关S闭合后,灯泡发光,下列法正确的是(▲)
A、电流通过连接轴传输到灯泡,所以灯泡亮了
B、甲相当于发电机,乙相当于电动机
C、增加电池的节数,小灯泡亮度不变
D、将电源正负极对调,灯泡亮度发生改变
3、2022年底,我国正式实施新冠感染乙类乙管。在治疗新冠感染的过程中,一种名叫利巴韦林的药物发挥了巨大作用。利巴韦林别名三氮唑核苷,化学式为C8H12N4O5,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在乙醇中微溶。下列关于此药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氮唑核苷分子是由8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
B、三氮唑核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4g
C、三氮唑核苷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是物理性质,在乙醇中微溶是化学性质
D、三氮唑核苷中的氮含量约为23.0%
4、2021年夏季,我国南方普降暴雨,城市内涝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小明设计了一种利用电磁继电器来自动控制抽水机工作的电路:当水位在安全位置以下时绿灯亮,抽水机不工作;当水位到达安全位置上限时红灯亮,抽水机开始工作。如图是小明还未连接完成的电路,小明接下去的电路连接应该是(▲)
A、M接A,N接B B、M接B,N接D C、M接B,N接C D、M接A,N接D
5、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两块相同的条形磁体甲和乙,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力且保持静止。对图示甲、乙两块条形磁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一定水平向左,乙一定水平向右 B、甲水平向右,乙无法确定
C、甲水平向左,乙无法确定 D、甲、乙均无法确定
6、X元素1个原子的质量是m克,Y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化合物XY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M,则W克XY2中含有Y的原子数是(▲)
A、 B、 C、 D、
7、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电源电压1.5V,灯泡额定电压也为1.5V。开始电键断开,弹簧的下端刚好与水银面相接触,当电键闭合后,小灯泡将(▲)
A、正常发光 B、不能发光 C、忽亮忽灭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8、在由CaCO3和KHCO3组成的混合物中,测知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0% B、39% C、7.8% D、24%
9、如图所示,A是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条形磁铁,B是螺线管,闭合开关,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缓慢向左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螺线管上端是N极,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B、断开开关,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
C、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之比变大
10、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包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未投入150g蒸馏水中充分搅拌并过滤,得到一定质量的 蓝色晶体和84g滤液,若此温度下无水硫酸铜的溶解度为40g,则这包无水硫酸铜的质量是(▲)
A、66g B、184g C、160g D、90g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个H2O分子和10个 H2SO4分子中氢分子个数一样多
B、质量相等的 SO2和S03中氧元素质量比为5:6
C、化合物 HnMO2n+1中M元素的化合价为n+1
D、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O2
12、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选项不符合如图关系(a、b是并列关系,分别包含c、d)的是(▲)
选项 a b c d
A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铁锅生锈 蔗糖溶解
B 单质 化合物 C60 纯净的空气
C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CuSO4·5H20 葡萄糖
D 纯净物 混合物 冰水混合物 食盐溶液
13、如图所示,将条形磁铁固定在静止的小车上,滑动变阻器的接口以不同方式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时,小车不动,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到某位置时,小车开始运动,滑动变阻器的连入方式和小车运动方向相对应的正确选项是(▲)
A、a接e、d接f,小车向左运动 B、a接e、b接f,小车向右运动
C、c接e、d接f,小车向左运动 D、c接e、b接f,小车向右运动
14、元素X、Y可组成两种化合物A和B,在A中X的质量分数为50%,在B中X的质量分数为40%,已知A的化学式为XY2,则B的化学式为(▲)
A、XY B、X2Y C、XY3 D、X3Y
15、某混合物中含有:x个CaCO3、y个CaO、2y个CaSO4(假定混合物中各化合物均存在)。已知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39%,则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32.5% B、31.3% C、33.2 %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akg,另知某原子的质量为bkg,则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已
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kg,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kg(设两分子中的硫原子和氧原子分别相同),
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17、触电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在电路中安装漏电保护器,可有效保护人身安全。某型号家用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是:将其安装在进户线上(如图甲),若检测到火线和零线之间电流差达到或超过30mA时,即刻切断电路。
(1)漏电保护器 ▲ (填“能”或“不能”)代替家中如图乙所示的断路器。
(2)若发生如图丙的触电事故,漏电保护器能即刻触发切断电路,以保护人身安全。这种类型的触电属于 ▲ (选填“高压”或“低压”)触电。
(3)若有一人触电,电阻约2kΩ,计算说明该型号的漏电保护器能否起保护作用 ▲ 。
18、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有机玻璃板上穿一个孔,将一束直导线垂直穿过小孔,在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铁屑。通电后,他轻敲玻璃板,铁屑由于 ▲ ,与玻璃板分离,同时又被通电直导线磁化而发生转动,接下来会观察到铁屑的分布情况是 ▲ 。
19、(1)某三价金属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2)A、B两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仅由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A、B两元素质量比为2:3,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若其中B为-n价,则此化合物中A元素的化合价为 ▲ 。
(3)元素R可与氧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RO中含氧53.3%,那么相对分子质量为76,含氧量为63.16%的R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
20、室温下某气体可能是由 SO2、CO、N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测得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可能为 ▲ 和 ▲ (写出2种可能)。
21、(1)元素X、Y可组成两种化合物A和B,在A中X的质量分数为50%,在B中X的质量分数为40%,已知A的化学式为XY2,则B的化学式为 ▲ 。
(2)有一包可能含有下列物质的硝酸铵样品,经过测量现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那么其中一定含有的下列物质是(括号内为相应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
A、(NH4)2SO4(21%) B、NH4HCO3(18%) C、CO(NH2)2(47%) D、NH4Cl(26%)
(3)某Na2S、Na2SO3,Na2SO4的混合物中,测得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则N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4)在一石灰石样品中混有一些不含钙元素的杂质,测定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样品中碳酸钙(CaCO3)的质量分数为 ▲ 。
(5)要使SO2和SO3中含有相同质量的硫元素,则SO2和SO3的质量比是 ▲ ;要使SO2和SO3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SO2和SO3的质量比是 ▲ ;质量相等的SO2和SO3中,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2、如图所示,人们研究发现:一个放在磁场中的铁质球壳(截面有一定厚度),外面磁场的绝大部分沿铁质球壳壁“通过”,极少部分进入球内空间,这种现象称为“磁屏蔽”,试回答下列问题:
(1)类比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球内的空气与铁这两种物质,谁的导磁能力强 谁的“磁阻”大 ▲ 。
(2)人们从这一现象得到启发,为使精密仪器不受外面的影响,可以将仪器放在什么地方 ▲ 。
(3)有人为了研究地磁场对动物的影响,把一组小白鼠放在类似铁球内部空间的环境中将地磁场屏蔽掉,结果其寿命比放在正常环境中的另一组小白鼠的短,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 。
23、为了验证猪骨头汤能否有效补钙,某科研小组将猪排骨500g、蒸馏水1500mL、食用醋70mL,加热煮沸后维持70分钟,得到骨头汤1243mL,用仪器检测结果:每100mL骨头汤含有2mg钙(而每100mL牛奶约含有105mg钙)
查阅资料:人体骨骼中的钙存在形式是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该物质难溶于水。人体平均每天需要补钙800mg
(1)“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 ▲ (填字母编号)。
A、钙离子 B、钙元素 C、单质钙 D、羟基磷酸钙
(2)羟基磷酸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 价。
(3)假设某人只能从骨头汤中获取钙,则此人每天需要喝 ▲ L骨头汤。
(4)下列物质中不能为人体补钙的是 ▲ (填字母编号)。
A、牛奶 B、某品牌钙片 C、氧化钙 D、葡萄糖酸钙
(5)某品牌钙片每片的规格是:维生素D3100IU(相当于2.5微克),碳酸钙(化学式:CaCO3)1000mg,若某人只从钙片中获取钙,则每天需要服用此品牌钙片 ▲ 片。
24、磁感应强度B用来描述磁场的强弱,国际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为了探究磁铁外轴线上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甲电源电压6V,R为磁感电阻。其阻值随磁感应强度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1)当图乙S2断开,图甲S1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 mA。闭合S1和S2,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图甲中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减小,说明磁感电阻R处的磁感应强度B逐渐 ▲ 。
(2)闭合S1和S2,滑片不动,沿电磁铁轴线向左移动磁感电阻R,测出R离电磁铁左端的距离与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算出R处磁感应强度B的数值如下表。请计算x=5cm时B= ▲ T。
x/cm 1 2 3 4 5 6
I/mA 10 12 15 20 30 46
B/T 0.68 0.65 0.60 0.51 0.20
(3)综合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电磁铁外轴线上磁感应强度随电磁铁电流增大而 ▲ ;离电磁铁越远,磁感应强度越 ▲ 。
25、归纳式探究——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感应电流:
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应强度描述,用符号B表示,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强弱和方向处处相同的磁场叫做匀强磁场。
如图甲所示,电阻R1与圆形金属线圈R2连接成闭合回路,R1和R2的阻值均为R0,导线的电阻不计,在线圈中的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与横、纵坐标的截距分别为t0和B0,则0至t1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与阻值R0、匀强磁场的半径r、磁感应强度B0与时间t0的关系数据如下表:
次数 R0/Ω r/m B/T t0/s I/A
1 10 0.1 1.0 0.1 5πx10-2
2 20 0.1 1.0 0.1 2.5πx10-2
3 20 0.2 1.0 0.1 10πx10-2
4 10 0.1 0.3 0.1 1.5πx10-2
(1)I=k ▲ ,其中k= ▲ 。(填上数值和单位)。
(2)上述装置中,改变R0的大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0至t1的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与R0关系可以用图丙中的图线 ▲ 表示。
四、解答题(本题共2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8分,共18分)
26、有一种电加热恒温箱,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控制电路由电压为U1=9V的电源、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2和热敏电阻R1组成,图乙是热敏电阻R1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工作电路由电压为U2=220V的电源和电阻为R0=44Ω的电热丝组成。通过实验测得当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流达到60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来。求: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题意将图中的工作电路连接完整。
(2)电热丝R0正常工作时电流为 ▲ 安。
(3)当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50Ω时,可使恒温箱的温度保持为 ▲ ℃。
(4)在升温的过程中,电阻R1两端的电压会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要使恒温箱设定的温度值升高,应调节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 ▲ (填“变大”或“变小”)。
27、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主要以+2价Fe的形式存在于人体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内。
(1)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经测定其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则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的原子个数为 ▲ 。
(2)缺铁会引起贫血,正常人每天适宜摄入14mg左右的铁,在酱油中加入如铁强化剂乳酸亚铁[化学式为(C3H5O3)2Fe,相对分子质量是234],是我国为解决缺铁性贫血而实施的项目;
①乳酸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②国家规定铁强化剂酱油中铁的含量为22.4mg/100mL左右(实际为22.25mg∽25.3mg),则每1L铁强化剂酱油中应含乳酸亚铁的质量约为 ▲ g;
③通过正常饮食可补充人体所需的80%左右的铁,其余可通过服用含铁食品或药物缓慢补充。若除正常饮食补充铁外,其余补充的铁均来自铁强化剂酱油。则正常人每天应食用铁强化剂酱油约 ▲ mL。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