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1 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4年春高中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1 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4年春高中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11 21:1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1 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
[学习目标] 
1.了解黑体和黑体辐射的概念,了解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重点)。
2.了解能量子的概念,了解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难点)。
一、黑体与黑体辐射
一座建设中的楼房还没有安装窗子,尽管室内已经粉刷,如果从远处观察,把窗内的亮度与楼房外墙的亮度相比,你会发现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黑体:某种物体能够__________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________,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2.黑体辐射
(1)定义:黑体虽然不______电磁波,却可以向外________电磁波,这样的辐射叫作黑体辐射。
(2)黑体辐射特点: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________有关。
1.实际中存在绝对黑体吗?黑体看上去一定是黑色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物体和黑体辐射电磁波有什么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 关于黑体、热辐射和黑体辐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般物体的热辐射强度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B.黑体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看上去是黑的
C.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空腔射出,这个带小孔的空腔就近似为一个黑体
D.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如图所示为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1.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________。
2.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________的方向移动。
3.温度一定时,黑体辐射强度随波长的分布有一个极大值。
例2 (2022·南通市高二期中)在实验室或工厂的高温炉子上开一小孔,小孔可看作黑体,由小孔的热辐射特性,就可以确定炉内的温度。如图所示,就是黑体的辐射强度与其辐射光波长的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
B.在同一温度下,波长越短的电磁波辐射强度越大
C.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辐射强度都有所降低
D.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
三、能量子
1.定义:组成黑体的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________,这个不可再分的____________叫作能量子。
2.表达式:ε=________。其中ν是带电微粒的振动频率,即带电微粒吸收或辐射电磁波的频率。h称为____________,h=6.626 070 15×10-34 J·s。
3.能量的量子化:微观粒子的能量是________的,或者说微观粒子的能量是________的。
在一杯开水中放入一支温度计,开水静置在室内,可以看到开水的温度是逐渐降低的。既然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开水的能量是一份一份向外辐射的,为什么它的温度不是一段一段地降低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 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即能量子假说,下列关于能量子假说内容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进行的
B.能量子假说中将每一份最小能量值,称为能量子
C.能量子假说中的能量子的能量ε=hν,ν为带电微粒的振动频率,h为普朗克常量
D.能量子假说认为能量是连续的,是不可分割的
例4 (2022·徐州市高二期中)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学生的近视率在逐年增加。沉迷电子产品已成为影响青少年视力的“杀手”。现代医学采用激光“焊接”视网膜技术来治疗近视,所用激光的波长λ=660 nm。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3×108 m/s,则该激光中每个光子的能量为(  )
A.3.0×10-19 J B.1.6×10-19 J
C.1.0×10-10 J D.3.0×10-18 J
例5 (2022·江苏省常州三中高二月考)一盏电灯的发光功率为100 W,假设它发出的光向四周均匀辐射,光的平均波长为λ=6.0×10-7 m,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 J·s,光速为3×
108 m/s,在距电灯10 m远处,以电灯为球心的球面上,1 m2的面积每秒通过的光子(能量子)数约为(  )
A.2.4×1017个 B.2.4×1016个
C.2.4×1015个 D.2.4×1010个
1 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
[学习目标] 1.了解黑体和黑体辐射的概念,了解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重点)。2.了解能量子的概念,了解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难点)。
一、黑体与黑体辐射
一座建设中的楼房还没有安装窗子,尽管室内已经粉刷,如果从远处观察,把窗内的亮度与楼房外墙的亮度相比,你会发现什么?为什么?
答案 会发现窗内亮度比楼房外墙暗。原因是射入窗口的光线在室内墙面会发生多次反射和吸收,大部分光线被吸收掉,最后从窗口射出的光线变少。
1.黑体: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2.黑体辐射
(1)定义:黑体虽然不反射电磁波,却可以向外辐射电磁波,这样的辐射叫作黑体辐射。
(2)黑体辐射特点: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1.实际中存在绝对黑体吗?黑体看上去一定是黑色的吗?
答案 绝对黑体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中并不存在,黑体看上去不一定是黑的,有些可看成黑体的物体由于自身有较强的辐射,看起来还会很明亮,如炼钢炉口上的小孔。
2.一般物体和黑体辐射电磁波有什么区别?
答案 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除了与温度有关,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而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例1 关于黑体、热辐射和黑体辐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般物体的热辐射强度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B.黑体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看上去是黑的
C.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空腔射出,这个带小孔的空腔就近似为一个黑体
D.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答案 C
解析 一般物体的热辐射强度除了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故A错误;黑体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但黑体不一定是黑的,故B错误;电磁波最终不能从空腔射出,因此这个带小孔的空腔就近似为一个黑体,故C正确;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故D错误。
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如图所示为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1.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2.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3.温度一定时,黑体辐射强度随波长的分布有一个极大值。
例2 (2022·南通市高二期中)在实验室或工厂的高温炉子上开一小孔,小孔可看作黑体,由小孔的热辐射特性,就可以确定炉内的温度。如图所示,就是黑体的辐射强度与其辐射光波长的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
B.在同一温度下,波长越短的电磁波辐射强度越大
C.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辐射强度都有所降低
D.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
答案 D
解析 不同温度的物体向外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是不同的,温度越高,向外辐射的能量中波长短的波越多,所以T1>T2,故A错误;由图像可知,同一温度下,辐射强度最大的电磁波波长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而是处在最大与最小波长之间,故B错误;由图像可知,黑体的辐射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错误;由图像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相同波长的光辐射强度都会增大,同时最大辐射强度向左侧移动,即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D正确。
三、能量子
1.定义:组成黑体的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作能量子。
2.表达式:ε=hν。其中ν是带电微粒的振动频率,即带电微粒吸收或辐射电磁波的频率。h称为普朗克常量,h=6.626 070 15×10-34 J·s。
3.能量的量子化: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或者说微观粒子的能量是分立的。
在一杯开水中放入一支温度计,开水静置在室内,可以看到开水的温度是逐渐降低的。既然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开水的能量是一份一份向外辐射的,为什么它的温度不是一段一段地降低呢?
答案 能量子的值非常小,在宏观世界里,一般观测不到能量量子的效应,可认为能量是连续的,所以开水的温度是逐渐降低的;但在研究微观粒子时必须考虑能量量子化。
例3 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即能量子假说,下列关于能量子假说内容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进行的
B.能量子假说中将每一份最小能量值,称为能量子
C.能量子假说中的能量子的能量ε=hν,ν为带电微粒的振动频率,h为普朗克常量
D.能量子假说认为能量是连续的,是不可分割的
答案 D
解析 能量子假说认为,物体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进行的,每一份最小能量值,称为能量子,能量子的能量ε=hν,ν为带电微粒的振动频率,h为普朗克常量,A、B、C正确,D错误。
例4 (2022·徐州市高二期中)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学生的近视率在逐年增加。沉迷电子产品已成为影响青少年视力的“杀手”。现代医学采用激光“焊接”视网膜技术来治疗近视,所用激光的波长λ=660 nm。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3×108 m/s,则该激光中每个光子的能量为(  )
A.3.0×10-19 J B.1.6×10-19 J
C.1.0×10-10 J D.3.0×10-18 J
答案 A
解析 由ε=hν=h,代入数据得ε=6.63×10-34× J≈3.0×10-19 J,故选A。
例5 (2022·江苏省常州三中高二月考)一盏电灯的发光功率为100 W,假设它发出的光向四周均匀辐射,光的平均波长为λ=6.0×10-7 m,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 J·s,光速为3×
108 m/s,在距电灯10 m远处,以电灯为球心的球面上,1 m2的面积每秒通过的光子(能量子)数约为(  )
A.2.4×1017个 B.2.4×1016个
C.2.4×1015个 D.2.4×1010个
答案 A
解析 光是电磁波,辐射能量也是一份一份进行的,100 W的灯泡每秒产生光能E=100 J,设灯泡每秒发出的光子数为n,则E=nhν=nh,在以电灯为球心的球面上,1 m2的面积每秒通过的光子数n′==≈2.4×1017个,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