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蚯蚓的选择》课件(40张PPT)+教案+学习任务单+课后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4《蚯蚓的选择》课件(40张PPT)+教案+学习任务单+课后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11 22:12:3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蚯蚓的选择
蚯蚓会选择干燥还是潮湿的生活环境?
实验次数 干燥一端的蚯蚓数(条) 盒子中间的蚯蚓数(条) 潮湿一端的蚯蚓数(条) 我们的解释
1
2
3
实验记录单
小组: 姓名:
蚯蚓会选择明亮还是黑暗的生活环境?
实验次数 明亮一端的蚯蚓数(条) 盒子中间的蚯蚓数(条) 黑暗一端的蚯蚓数(条) 我们的解释
1
2
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
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
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
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
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
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
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4三金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
0307766
21世纪载盲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通过前面3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在本节课中,旨在让学生学生通过对比实验,了解蚯蚓生活需要的环境条件。
聚焦板块主要是让学生先要谈谈自己对蚯蚓生活环境的了解,做出自己的猜测,然后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在猜测中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案,改变的条件和不改变的条件。
探索部分,“第一个实验是把蚯蚓放入半边明半边暗的纸盒里,观察蚯蚓往哪边爬。在这个实验中,盒子里的温度、湿度条件都一样,只有光的条件不一样。学生分组记录实验结果。第二个实验是把蚯蚓放在干土和湿土之间,观察蚯蚓往哪边爬。在这个实验中,只有土的干湿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学生分组记录实验结果。
最后通过研讨,鼓励孩子们交流自己解释和分析,学生可以发现蚯蚓需要黑暗、潮湿的环境。其次研讨其他动物与环境。教材呈现了5张图片:雪地中的企鹅、湖中的天鹅、冬眠的青蛙、沙漠中的蜥蜴、雪地里的狼。这个部分是让学生具体分析一些动物的生活需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生活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有观察蚯蚓的经验,知道能在花园、菜地等地方找到蚯蚓,但对于蚯蚓的生活环境进行研究的学生并不多,不清楚蚯蚓是否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基于此,对蚯蚓喜欢的环境展开对比实验研究,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学能方面,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观察、假设、简单实验、合作、记录的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认识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科学思维
通过控制变量开展对比实验研究,探究蚯蚓对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
探究实践
表现出对动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能基于事实证据进行合理分析。
态度责任
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教学难点:在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
每组一份:1个长方形盒子(带一边镂空的盖子,内侧黑色)、1个底部铺满干土的长方形盒子(带盖,内侧黑色)、1杯水、1个滴管、手电筒、计时器、蚯蚓10条、1双一次性手套。
【教学过程】
一、聚焦——猜测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一)复习导入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绿豆苗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
学生回顾:充足的阳光、一定的空气、充足的水分、一定的土壤、适宜的温度。
2.植物生长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那么动物呢?(学生回答并举例说明)
3.今天,我给同学们请来一个动物朋友——蚯蚓,它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呢?
揭题:蚯蚓的选择
(二)猜测蚯蚓喜欢的生活环境
谁来说说,你在哪见过蚯蚓?你觉得蚯蚓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预设:我们经常在草丛里、花坛的土壤里、下过雨的路上看到蚯蚓。推测它喜欢在潮湿阴暗的环境生活。
设计意图:学生在二年级时就已经对蚯蚓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这一环节,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猜测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将旧知识联系起来,同时培养学生大胆猜想、进行科学预测的能力。
二、探索——蚯蚓与环境的关系
(一)研讨实验计划
活动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根据同学们的推测,这节课我们就重点研究蚯蚓对光和水分的选择。
2.在前3课的学习中,同学需要先自己制订详细的实验计划,再展开实践活动。本课老师先给出具体的实验操作方法,请同学们分析这个实验方法哪些条件改变了,哪些条件保持不变。
3.出示实验方法:将5条蚯蚓放在长方形纸盒中间,盖好一边带孔的盖子,把亮着的手电筒放在孔上,让手电筒的光透过孔进入到盒子里。5分钟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4.在这个实验中哪些条件改变了?哪些条件保持不变?
预设:改变的条件是光照,一边有光照一边黑暗。相同的条件是同一个盒子、相同的土壤等。
活动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出示实验方法:在一个长方形的盒子里,一端铺上湿润的土壤,另一端铺上干燥的土壤。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2.在这个实验中哪些条件改变了?哪些条件保持不变?
预设:不同条件是土壤的干燥和湿润情况,一边干燥一边潮湿。相同条件是同一个盒子、都是黑暗的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基于学生已经掌握对比实验的设计流程,直接出示实验计划,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关注如何控制变量上,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对比实验的公平性,同时提高实验的效率,为后面的数据分析和研讨节约出更多时间。
(二)完成实验过程
1.教师出示实验的关键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不只用一条蚯蚓?实验做一次,还是做多次?
预设: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2)时间没到,能不能打开盒盖?
引导:时间没到,如果蚯蚓爬出盒子,也不能打开盒盖。
(3)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蚯蚓?
预设:轻拿轻放,不要伤害它们。
引导:为了避免蚯蚓受刺激,可以戴手套拿。
2.分组领取实验材料,学生活动时间为8分钟。
教师巡回指导。
3.整理数据。
设计意图:虽然实验过程已经完整地出示给学生,但为了实验的准确性,仍有必要将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问题进行研讨,培养学生形成在对比试验过程中的公平和严谨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在实验过程中保护蚯蚓,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三、研讨——动物对环境的需求和适应
(一)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
1.将全班的实验数据罗列在黑板上,分析数据有无问题,并说说理由。
注意:研讨时应去掉问题数据,防止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蚯蚓喜欢怎样的生活环境?说说依据。
学生表述实验结论并结合具体的数据论证。
3.为什么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因为蚯蚓的皮肤湿润能用来呼吸,蚯蚓很怕太阳,被太阳一晒,身体表面变干燥,无法进行呼吸,最后死掉,所以蚯蚓喜欢在潮湿阴暗的环境生活。
4.为什么有些蚯蚓会选择明亮的一端,会选择干燥土壤一端?
预设:可能蚯蚓在实验过程中受到惊吓做出错误的选择,也可能是蚯蚓身体虚弱判断错误。
引导:大家说的都对。另外,实验中的蚯蚓是在商店买的,是人工饲养的,而不是大自然中野生的,对光有一定的适应性,也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小结: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落在交流研讨实验数据上,为了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呈现全班数据后,引导学生观察整体数据中的问题数据。分析学生问题数据产生的原因,有依据地剔除问题数据,防止影响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正确记录数据的重要性。还要引导学生关注个例数据,思考个例数据产生的原因。在此过程中,学生根据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研讨,最后形成共识: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
(二)不同的动物喜欢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1.蚯蚓会选择黑暗潮湿的环境,下面这些动物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出示湖中的天鹅、雪地里的企鹅、雪地里的狼等动物图片)
学生讨论不同动物对环境需求。
小结:动物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2.教室的环境是蚯蚓喜欢的生活环境吗?为什么?
引导:教室里没有阴暗潮湿的环境,实验结束后应将蚯蚓放回大自然中。
3.如果环境发生变化,动物们会怎么样呢?
学生自由举例发言。
设计意图:此环节出示企鹅、天鹅、狼、青蛙等图片,从蚯蚓过渡到其他动物,意在引领学生认识到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身体结构不同,对环境条件需求也不同,动物生活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动物形态、构造、习性等方面思考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选择动物适应环境的实例进行分析,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板书设计】
蚯蚓的选择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动物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下表是实验数据班级统计表)
蚯蚓对光照环境的选择 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
组别 明亮 中间 黑暗 组别 干燥 中间 潮湿
第1组 第1组
第2组 第2组
第3组 第3组
第4组 第4组
第5组 第5组
第6组 第6组
第7组 第7组
第8组 第8组
第9组 第9组
第10组 第10组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本课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记录实验数据。为获得精确的实验数据,学生要挑选多条蚯蚓,进行3次实验。如教学时间有限,全班12个小组做同样的实验,相当于一个实验做了12次,也有统计学的意义。
这两个实验都需5分钟,可同时计时等待,教师利用这段时间组织学生展开有依据的预测,鼓励学生将预测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比较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程基本信息
版本 教科版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第二学期
课题 《蚯蚓的选择》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课堂回顾探索:蚯蚓的选择基础训练1判断题。(1)在探究蚯蚓喜欢的环境的实验中,为了节约,每次用一条蚯蚓。( )(2)骆驼能在干燥的沙漠里生活。( )(3)狼的生存能力很强,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下也可以生存。( )(4)在蚯蚓选择干土还是湿土的实验中,如果-条蚯蚓爬到干土这边就可以中止实验,认为蚯蚓喜欢干土环境。( )2选择题。(1)下列地方适合采集蚯蚓的是( )。A.小溪中B.校园一角的干土中C.菜园的土壤中(2)鸭子长有脚蹼主要是为了适应( )。A.水中游泳B.陆地行走C.空中飞翔(3)“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这句话中包含的科学道理是(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依赖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4)蜥蜴的体色与它周围的环境色彩相似,很难被发现。这种体色有利于蜥蜴捕食和躲避敌害。这种现象说明( )。A.蜥蜴影响环境B.蜥蜴适应环境C.蜥蜴依赖环境(5)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可是大雨过后,我们经常能够在大白天看到小区的水泥马路上出现蚯蚓。从这个现象出发,以下推测相对科学合理的是( )。A.大雨过后土壤中水分太多,缺少空气,蚯蚓钻出地面是为了呼吸B.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但也喜欢去明亮、干燥的地方C.有的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也有的蚯蚓喜欢明亮、干燥的环境3连线题。青蛙 鲨鱼 老虎 北极熊.丛林里 池塘里 海洋里 冰天雪地4探究题。某同学在抓鼠妇(俗称西瓜虫)的过程中发现,只有在花坛边黑暗潮湿的石块下才可以找到鼠妇,而在明亮干燥的地面上找不到鼠妇。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响鼠妇的分布呢,光亮程度还是潮湿程度 为此,他进行了探究。他在一个长方形的铁盘上,布置了A、B、C三个环境区城(如图),鼠妇可在三个区域之间自由移动。然后在铁盘的中间区城放入15只鼠妇,每隔两分钟统计一次各区城中鼠妇的数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在探究什么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同学用了15只鼠妇做实验,原因是( )。A.没什么原因,随便拿的B.为了防止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C.跟老师学的,没有什么原因(3)该同学在第2分钟统计数据时,发现鼠妇在三个区域都有分布,便得出结论:“该研究因素对鼠妇的生活没有影响。”这个结论( )。A.科学B.不科学C.无法判断(4)经过10分钟后,该同学发现鼠妇全部集中在C区域,说明( )。A.鼠妇会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B.生活环境对动物没有什么影响C.生活环境决定动物的外形特征(5)如果该同学想:继续探究另一个因素是否影响鼠妇的分布,那么A和C区域应该设置怎样的环境 参考答案[课堂回顾]黑色 吸水纸 熙暗 湿润 干燥 潮湿[基础训练]1.(1)X (2)√ (3)√ (4)X2.(1)C (2)A (3)B (4)B (5)A3青蛙 鲨鱼 老虎 北极熊.丛林里 池塘里 海洋里 冰天雪地(1)光亮程度(2)B (3)B (4)A(5)分别设计潮湿和干燥的环境,其他条件相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2张PPT)
科学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4.蚯蚓的选择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认识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科学思维
通过控制变量开展对比实验研究,探究蚯蚓对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
探究实践
表现出对动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能基于事实证据进行合理分析。
态度责任
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新知导入
你见过蚯蚓么?蚯蚓长什么样子?
新知导入
我们通常是在哪里发现蚯蚓的?
花坛的土壤里,花盆里,田地里、雨后的路面上……
新知导入
我们在植物园里观察绿豆苗时发现了蚯蚓生活的痕迹。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充足的阳光、一定 的空气、充足的水分、一定的土壤、适宜的温度,动物也是这样吗?
新知导入
适宜蚯蚓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
新知讲解
环境
环境对于动物而言,与植物一样,其生存、生长发育的相关需求都来自周围环境。
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生物环境: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非生物环境: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新知讲解
1.请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测蚯蚓适宜怎样的生活环境
一般在什么地方你能看到我?你能猜到我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吗?
怎样用实验来证明?
蚯蚓生活在地下,我推测它喜欢黑暗的环境。
干土里很难发现蚯蚓,我推测它不喜欢干燥环境。
新知讲解
2.蚯蚓的选择(光)
蚯蚓会选择明亮还是黑暗的生活环境?
该怎样设计这个实验呢?
改变条件:光照
对比实验
不改变条件:温度 、蚯蚓数量、 环境湿度......
实验操作:1、准备一个长方形盒子,用书本遮住一半,蚯蚓放在中间,看它往哪一端爬。
你觉得这样可行吗?需要改进吗?怎么修改?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原来呀蚯蚓生活子在黑漆漆的泥土里,
所以选择黑色盒子
如何选择盒子?
新知讲解
1.准备一个长方形实验盒子,把盒内涂黑
2.在盒底铺上吸水纸或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观察和记录蚯蚓对光照的选择
新知讲解
实验次数
待在明亮一端的蚯蚓数
待在盒子中间的蚯蚓数
我们的解释
蚯蚓对光照的选择实验记录表
日期:
1
2
3
待在黑暗一端的蚯蚓数
0
0
0
0
1
0
10
9
10
蚯蜗适宜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
新知讲解
2.蚯蚓的选择(干燥或潮湿)
蚯蚓会选择干燥还是潮湿的生活环境?
改变条件:土壤湿度
不改变条件:温度 、蚯蚓数量、 光照......
新知讲解
实验步骤:
1.找一个长方形盒子,在盒子的两端分别铺上一层泥土,一端铺湿润的,一端铺干燥的。
2.将10条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
4.反复做3次,交流我们的发现。
观察和记录蚯蚓对干燥或湿润环境的选择
新知讲解
实验次数
待在干燥土壤里的蚯蚓数
待在盒子中间的蚯蚓数
我们的解释
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实验记录表
日期:
1
2
3
待在湿润土壤里的蚯蚓数
0
0
0
0
0
0
10
10
10
蚯蚓不喜欢干燥的环境,它们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新知讲解
实验结论:
蚯蚓适宜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蚯蚓不喜欢干燥的环境,它们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也就是说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蚯蚓的选择说明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
新知讲解
整理信息
3
我们小组的蚯蚓全待在黑暗的一端
蚯蚓的选择说明什么呢?
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新知讲解
◆ 为什么蚯蚓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
因为蚯蚓湿润的皮肤能用来呼吸,蚯蚓很怕太阳,被太阳一晒,身体表面变干燥,无法进行呼吸,最后死掉,所以蚯蚓喜欢在潮湿阴暗的环境生活。
◆ 为什么有些蚯蚓会选择明亮的一端,会选择干燥土壤一端?
可能是身体虚弱判断错误,或者这些蚯蚓不是野生的,对光有一定的适应性。也可能蚯蚓在实验过程中受到惊吓做出错误的选择,也可能是蚯蚓身体虚弱判断错误。
新知讲解
适宜蚯蚓生活的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蚯蚓属于夜行性动物,适宜居住在潮湿、疏松的泥土中,特别是庭院、菜园、耕地等处。所以蚯蚓一般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1
我们最怕晒太阳。
夜晚也会偷偷溜出来找点儿夜宵。
新知讲解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对环境的不同需求?
2
新知讲解
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协调,有保护作用,冬天会寻找地方冬眠。
青 蛙
青蛙喜欢生活在潮湿的水洼中, 因为蛙类的皮肤没有保护体内水不散失的组织结构;昼伏夜出,害怕阳光直射,喜欢在阴凉的草丛中栖息。
新知讲解
体形肥大,在南极低温环境下,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
脂肪厚,在极夜缺少食物的情况下,赖以维系生命。
企 鹅
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身体呈流线型,趾间有蹼,以便在水里游泳。身体覆有短小的绒毛,腹部脂肪很厚,能抵御南极的寒风。
新知讲解
一是随环境气候变化有迁徙的习性。
二是在深水环境中演化出的喙和蹼,能适应其游禽的生活。
天鹅是一种冬候鸟,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颈修长,嘴基部高而前端缓平,尾短而圆,蹼宽大。
天鹅
新知讲解
有皮毛的动物每年都会脱毛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狼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在夏季会换上短毛装,在冬天会换上长毛装

1.善快速及长距离奔跑,多喜群居,常追逐猎食。夜间活动,嗅觉敏锐,听觉很好。
2.栖息范围广,栖息于森林、沙漠、山地、寒带草原、针叶林、草地。
新知讲解
蜥蜴喜热怕冷,适当的高温可以刺激它的消化和对营养的吸收,体表覆盖鳞片,视力发达,身体细长,后肢粗壮发达。
蜥 蜴
新知讲解
世界各地的环境条件千差万别,不同的地区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各种动物的生活都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而动物在长期生活繁衍的过程中逐渐具备了适应环境的独特本领。
课堂总结
知识点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运用对照实验,我们知道动物生活向蚯蚓一样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当环境不适合它们生存时,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同时,动物在形态、构造和习性上都有它们各自适应环境的本领,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课堂总结
知识脉络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_的环境中。
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_____的需要。
3、狼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在夏季会换上_____装,在冬天会换上_____装。
4、如下图所示,找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把盒子的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的盖子的一端剪掉一块,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将捉来的蚯蚓5条一组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暗潮湿
不同
短毛
长毛
蚯蚓都跑到黑暗的一面
蚯蚓喜欢阴暗的环境
课堂练习
1、在蚯蚓选择怎样环境的实验中,如果有一条蚯蚓爬到湿土一侧,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继续安静观察并记录 B.可以中止实验,得出结论 C.由小组组长决定是否中止实验
2、蚯蚓雨后要爬出土壤的原因是( )
A.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B.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C.蚯蚓喜欢潮湿的地方
3、如图,将蚯蚓放入下图中的盒子内,用手电筒照射蚯蚓,你会看到的现象是( )。
A.蚯蚓会往右边爬行 B.蚯蚓待在原地享受光照 C.蚯蚓会往左边爬行
4、取一个盒子,如图所示放入蚯蚓,盖好盖子,过几分钟后,会发现( )。
A.在土壤较干的地方蚯蚓多 B.在土壤较湿的地方蚯蚓多 C.两端的蚯蚓一样多
5、将蚯蚓放入下图中的盒子内,我们会发现_____处蚯蚓数目最多。
A
B
A
B
C
课堂练习
连线题:将动物与其生存的环境连线。
燕子 干燥松土
老虎 温度很低的南级
鲸鱼 冰天雪地
鹅 水
雪狼 大海里
企鹅 深山老林里
蚁穴 喜欢生活在温暖的环境里
课堂练习
某同学在探究蚯蚓选择生活环境的行为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1)在一个铁盘内,左侧放潮湿土壤,盘上盖不透光纸板;右侧放干燥土壤(土壤除含水量不同,其他条件与左侧相同),盘上盖玻璃板(如图)。
(2)将2只蚯蚓分别放入铁盘左右两侧中央处。
(3)观察:一会儿2只蚯蚓均集中于左侧。
(4)结论:蚯蚓既喜欢黑暗的环境,也喜欢潮湿的环境。
1.你认为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应该怎样改进?
2.实验结束后,应该怎样处理蚯蚓?
①应该将2只蚯蚓同时放在左侧潮湿土壤盘上。②实验结束后,应该将蚯蚓放回到原来生活的环境中。
实验结束后,应该将蚯蚓放回到原来生活的环境中。
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程基本信息
版本 教科版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第二学期
课题 《蚯蚓的选择》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程基本信息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 认识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科学思维 通过控制变量开展对比实验研究,探究蚯蚓对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 探究实践 表现出对动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能基于事实证据进行合理分析。 态度责任 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课前学习任务
观察蚯蚓的栖息地及活动,想一想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猜测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设计验证实验方案。【学习任务二】利用对比实验验证蚯蚓喜欢的生活环境。【学习任务三】分析其他动物生存需要的环境及为适应环境做出的改变。
推荐的学习资源
1.《DK奇妙动物大百科》2.科普绘本《蚯蚓的日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