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1.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选择性必修三人教版(2019)
课标解读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课标呈现】
通过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图文资料,说明自然资源的质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通过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学习目标】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鄜、延境内有石油……颇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与北宋时期相比,现代社会石油的主要用途和用量发生了什么变化?造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哪个服务功能?
01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自然资源是
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
水
土地
植物
铁矿
思考:以下地理事象属于自然资源吗?
煤矿
海水
石头
来源:自然资源来自自然界
有没有用:能用于人类生产生活
能不能用:在现有的开发、利用技术水平下,能不能被人类开发使用
棉花
树木
闪电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盖石油之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造煤人盖知石烟之利也……”
石油和松林按再生性分类分别属于什么资源?
为什么沈括要尝试利用石油制墨并进行推广?
资源类型 含 义
气候资源 指能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可开发利用的气候要素的物质、能量和现象的总体,包括太阳辐射、热量、降水、空气及其运动等
生物资源 指生物圈中植物、动物与微生物组成的各种有生命现象的资源,包括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
水资源 指可供人类直接利用、有一定数量并能不断更新的淡水,包括浅层地下水、湖泊淡水、土壤水、大气水和河流水等
土地资源 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是由地形、土壤、植被、岩石、水文和气候等因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
矿产资源 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当前和可预见将来的技术条件下,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和气态的自然矿物
能源资源 指自然界中能够提供热、光、动力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的物质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风、流水、潮汐、太阳能等
海洋资源 指蕴藏在海洋中人类可能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海洋生物、海洋矿物、海水化合物、海洋能以及海洋空间等
自然资源类型
按照资源再生能力和速度划分
自然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
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重复利用、循环使用
水资源
气候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土地资源
形成周期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能再生
案例:陕北的石油资源
Case Study: SHANBEI's oil resources
陕北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些资源是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 —— 自然属性。
北宋时期延州(延安)石油被用来点灯照明和制墨等,需求量较小;目前陕北的石油被大规模工业化开采,陕北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之一 —— 社会属性。
活动-说明工业化牛奶生产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我们饮用的牛奶绝大部分来源于工业化生产,需要经历饲料生产、奶牛养殖、牛奶加工、运输配送等环节,其中的每一环节都消耗自然资源。以能源消耗为例,用于奶牛养殖的能源仅占很小比例,大量的能源被消耗在饲料生产和牛奶的加工、运输配送等环节。
1.指出工业化牛奶生产的各个环节需要的自然资源
2.分析现代工业社会需要更多自然资源的原因
P7页活动:说明工业化牛奶生产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气候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
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
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
能源资源、矿产资源
①现代工业社会消费自然资源以加工成产品的间接利用为主,相比传统直接利用消费,每一个中间环节(比如包装、储运、管理),都需要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
②现代工业社会资源开发能力和产品的生产能力增强,人类生活水平提高,人均资源的消耗量增加; ③人口数量增加
2.分析现代工业化社会需要更多自然资源的原因。
社会阶段 人均能源消费量/kJ
原始社会 8 000
农业社会 48 000-8 000
工业社会 240 000-920 000
02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表1:不同时期人均能源消耗量统计
看图分析自然资源在数量上的特征
在能源利用方面该注意什么问题?
思考:哪些因素有助于增加非可再生资源的经济上可开采储量?
非可再生资源是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总量不会增加。其中,人类目前能利用的非可再生资源是已经查明且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部分。
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人类可利用非可再生资源的数量有限,科技水平提升有助于增加非可再生资源经济上可开采储量,但仍受自然环境的供给极限限制。
思考
1.自然资源稀缺可能引起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哪些变化?
2.价格上升为什么会引起自然资源供给增加?
3.如何看待技术革新对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自然资源短缺会导致开发利用成本上升,从而导致价格上升。价格上升之后自然资源的供给增加,由于价格偏高,自然资源的需求减少。
价格上升,导致资源经济价值上升,促使技术革新以寻求新的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寻找替代资源,引起自然资源供给增加。
积极作用: 一方面,寻求新的储量,通过提高勘探和开采技术从已知资源中增加产出。另一方面,开发新的替代品,改进资源保护方法,促进循环利用和节约利用,使需求减少。
局限性:①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技术很难有大的突破,对资源供需关系的调节作用有限;②自然资源消耗数量超过自然环境的供给极限时,技术革新的效果就无法显现了,技术革新在解决资源短缺问题时有其局限性;③技术革新需要的时间长,投资大,成本高,难度大,短期内难以见到明显回报。
1.自然资源稀缺可能引起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哪些变化?
2.价格上升为什么会引起自然资源供给增加?
3.如何看待技术革新对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03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褐煤、烟煤和无烟煤是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所含热量、含碳量依次增大且其中杂质的含量依次降低,具有不同的用途。褐煤通常被用于直接燃烧发电;烟煤主要用于炼焦、作燃料或化工原料等;无烟煤可用于炼铁、生产化肥等。
自然资源的质量是有优劣高低之分
衡量标准:
1.通常用各种自然资源满足人类需求的优劣程度,来衡量
2.从中获取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少来衡量
耕地——根据生产能力的高低、土壤健康状况好坏等指标,分为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
思考:智利铜矿品位和开采成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总体来看,品位越高,开发利用的成本越低;
品位越低,开发利用成本越高
我国铁矿资源总储量居世界前列,但大部分都是品位较低的贫矿,铁矿石需要经过选矿加工成为铁精矿后才能用于炼铁生产。2001年我国采用“提铁降硅”选矿技术,从铢矿石中直接提取硅等杂质,从而间接提高铁矿的品位,有效地提高了铁精矿的质量,使国产铁精矿质量达到与国外进口铁矿石相当的水平。此外,“提铁降硅”后的铁精矿减少了高炉炼铁过程中废气、废渣的排放,降低了煤和焦炭的使用量,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我国采用“提铁降硅”选矿技术带来什么影响?
随着人类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利用那些曾经因质量低而难以利用的资源,但相应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可能会增加
04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沙特阿拉伯
俄罗斯
伊朗
安哥拉
阿曼
伊拉克
苏丹
维瑞内拉
哈萨克斯坦
科威特
阿联酋
刚果
巴西
图为中国原油进口统计相关资料。
分析以下问题
1.中国石油主要来自哪些地区?
2.为什么中国石油主要从这些地区进口?
3.中国从全球进口石油体现了什么?
自然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是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降水分布的空间差异影响农业生产的方式,使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干旱、半干旱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自然资源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自然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可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优势
自然资源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自然资源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早期农业起源于哪些地区?为什么
农业社会早期,水资源和耕地资源质量对人类活动约束作用较大,人们通常选择在河流沿岸的谷地和平原地区居住和生产。
自然资源组合较好的地区,常常得到优先开发
分析水资源和供水量的空间差异
1.绘制北京、湖北水资源总量与供水总量柱状图,以及供水结构饼状图
2.比较北京、湖北水资源总量、供水总量与人均水资源量的差异
与湖北相比,北京水资源总量少,供水总量少,人均水资源量少
3.北京供水总量为什么超出当地的水资源总量
①北京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总量少,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水资源总量少;
②北京是我国首都,人口多且密度大;
③经济水平高,产业发达;
④生产生活用水量大于当地水资源总量,缺水严重;
⑤由于国家采取跨流域调水向北京供水,所以北京供水总量大于水资源总量
4.为什么湖北的人均用水量比北京高得多
①湖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能满足当地用水需求;
②气温高,蒸发量大;
③湖北农业用地多且多为水田,耗水量大;
④无缺水之忧,节水意识不足
5.根据以上分析,对北京和湖北水资源保障的稳定性作简要评价。
①气候上,两地降水季节差异大,水资源保障均存在季节不稳定风险,相比北京,湖北河湖多,年降水量大,季节性供水不足的风险远小于北京。
②水资源数量上,湖北水资源量远大于供水量,足以支撑供应的稳定性;北京水资源量小于供水量,且地下水使用占比大,长期供水大于水资源总量,加剧供水不足风险。
③北京经济发展快,用水需求量呈增加态势,加剧供水风险。
④南水北调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入北京,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北京市水资源供给的稳定性
自然环境
自然资源
概念
条件
分类
属性
特征
质量
数量
空间分布
供给
社会经济发展
资源空间差异
资源高度集中
资源组合较好
经济发展方式
战略意义
优先开发
本章小结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能够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其形成与分布有明显的规律性。据此完成1~2题。
1.读下图,指出其中符合自然资源概念的图例是( )
2.下列有关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各种可再生资源的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
②自然资源的地区分布,一般具有均衡性的特征
③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演化历史的制约,它的分布无规律可循
④自然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但其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B
D
1.7 2.2 6.4
水足迹是指生产商品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下表示意Y国某年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据此完成3~4题。
3.根据资料可知Y国( )
A.水资源总量丰富 B.属于发展中国家
C.水资源严重匮乏 D.水资源利用率低
4.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是( )
①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②进口水密集型产品
③出口水密集型产品 ④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C
A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结合下图,完成5-6题。
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5.图中显示的地区中水资源问题最严重的是( )
A.河西走廊 B.海河流域 C.准噶尔盆地 D.塔里木盆地
6.下列关于我国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均低于世界平均值
B.水资源都比较丰富
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其利用效率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节径流季节分配不均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