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小学在校生人数和一个城市的人口变动有很大关系.小学生数量变化是反映人口流动的重要指标。下表示意2015年、2020年郑州和哈尔滨的小学在校生人数及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哈尔滨小学在校生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缓慢 B.人口基数较小
C.生育政策变化 D.气候条件恶劣
2.郑州市为应对小学在校生人数变化,应该( )
A.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B.优化小学校区布局
C.放宽城市落户政策 D.承接外部产业转移
近年来,我国对国际食物进口依赖风险不断变化。下图示意2010~2020年中国五种食物的对外依赖率,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五种食物的对外依赖率( )
A.2013年小麦最高 B.2020年酒最低
C.牛奶高于牛肉 D.大麦始终最高
4.为减小食物进口依赖风险,可采取的开源措施是( )
①拓宽食物进口渠道 ②增强食物自给能力
③提高食物的利用率 ④提倡节约食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草原蝗灾是新疆草原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草原蝗虫属气候型害虫,高温干旱的天气利于草原蝗虫的生长。下图示意新疆1986~2006年4月均温距平(距平指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载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与蝗虫发生面积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据图可知,4月( )
A.气温正常的年份,蝗虫灾害发生面积都很小
B.气温偏低的年份,蝗虫灾害发生面积都很大
C.气温异常的年份,蝗虫灾害发生面积都很大
D.若气温连年偏高,则蝗虫灾害发生面积较大
6.1986~2006年新疆的蝗灾面积呈扩大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
A.虫卵累积量增多 B.气候变暖,干旱加重
C.农药使用量减少 D.土层增厚,土质疏松
7.下列关于新疆减轻蝗灾损失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
A.放火焚烧蝗虫 B.喷洒高毒农药
C.修鸟巢留候鸟 D.人工增雨降温
康养依托型旅居地是避寒、避暑、避霾的理想疗养地,下图示意乡村旅居养老发展的概念模型,图中左侧虚线框表示养老旅居客源地,右侧虚线框表示养老旅居目的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①②③④表示( )
A.推力、拉力、中间障碍、促进带动
B.拉力、推力、中间障碍、促进带动
C.推力、拉力、促进带动、中间障碍
D.拉力、推力、促进带动、中间障碍
9.影响图中社会支撑力的因素有( )
A.温湿指数 B.城镇人口密度
C.老龄化系数 D.医疗机构数量
10.康养依托型旅居地多分布在( )
A.西北、西南地区 B.东北、华北地区
C.西南、华南地区 D.华东、华南地区
“流水”是江南水乡的骨架和核心,江苏省苏州市同里镇内有多条小河不断交错,传统民居和商铺前后甚至四周都临水。该镇传统民居部分房屋底部以木柱或石柱支撑,院墙上开漏窗,房屋前后开窗。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该镇逐渐出现“空心化”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镇的空间形态最可能呈( )
A.带状 B.网状 C.团状 D.环状
12.该镇传统民居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A.便于出行,保暖御寒 B.减小湿度,增加光照
C.稳固地基,便于瞭望 D.拓展用地,通风散热
13.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该镇逐渐出现“空心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灾多发,房屋损毁 B.医疗改善,人口老龄化加剧
C.产业发展,环境承载力破坏 D.城市吸引,人口外流
萤火虫生长周期短,幼虫一般2个月即可发育为成虫,一个生命周期内种群规模即可扩大几倍。其多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对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是生态质量的指示物种之一。人工养殖的萤火虫还可作为天敌昆虫,用来防治稻田灰巴蜗牛和福寿螺。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将萤火虫养殖与当地农业深度融合,实行“稻萤共生”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实施“稻萤共生”模式前首先需要( )
A.提高稻田水质 B.人工增温增湿
C.开展人工除虫 D.大量培育幼虫
15.与传统水稻种植相比,“稻萤共生”模式可以( )
A.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B.提高农产品品质
C.检测农产品安全性 D.减少耕地使用面积
植物线性沙丘一般是指在沙漠地区受到呈锐角相交且风力大小不等的两个方向的风交互作用下,风力沉积形成的垄状沙链。下图是植物线性沙丘形成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的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影响图示沙丘形成的主导风向是( )
A.甲和丙,且甲风力小于丙 B.甲和丙,且丙风力小于甲
C.乙和丁,且乙风力大于丁 D.乙和丁,且丁风力大于乙
17.在植物线性沙丘发育过程中( )
①沙砾沉积水平层理显著 ②沙丘主体增高变宽伸长
③沙丘表面成土作用减弱 ④沙丘表面沙砾粒径减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不整合接触的基本特征为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缺失某一时代的地层及化石。下图为某一恐龙蛋集中产地岩层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不整合接触面附近可能缺少的岩层界代为( )
A.太古宙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9.地理信息技术在图示地区的运用正确的是( )
①RS确定恐龙蛋位置 ②GNSS监测断层的稳定性
③GIS模拟地层演化进程 ④BDS统计河流含沙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火地岛隔麦哲伦海峡同南美大陆相望,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平均海拔1500~2000米,最高峰海拔为2469米。下图示意某科考船航线及局部大洋部分洋流分布和火地岛山地景观。图中洋流K绕过南美大陆南端后部分向北形成洋流M,与洋流N交汇后东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0.关于火地岛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②正午太阳高度年最大值不超过50°
③山地雪线东坡高于西坡 ④冰川地貌广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1.关于考察沿线的表层海水性质变化,最可能的是( )
A.①→②盐度升高 B.②→③盐度升高
C.③→④温度下降 D.④过程密度降低
22.与M洋流增强有关的现象是( )
A.N洋流增强 B.秘鲁寒流增强
C.盛行西风增强 D.极地东风增强
2023年9月10日,飓风“丹尼尔”由北向南袭击利比亚德尔纳古城(位置见下图)并深入内陆,24小时内给该地区带去了400毫米的降雨量,而该地区常年9月的降雨量仅有1.5毫米,气候极端变化愈发明显。下图示意利比亚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正常年份,德尔纳地区9月份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B.盛行离岸风.水汽较少
C.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D.海拔较低,水汽抬升弱
24.飓风“丹尼尔”经过德尔纳古城的前后风向分别
为( )
A.西南风、东北风 B.西北风、西南风
C.西北风、东北风 D.东北风、东南风
分层稳定指数用于衡量湖泊水体上下交换的强度。我国天雹水库位于广西南宁,其在夏季出现显著的稳定分层,秋末冬初分层稳定指数下降,水体上下交换加剧,形成“翻库”现象。下图示意天雹水库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的湖水稳定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天雹水库夏季的直接补给水源主要是( )
A.大气降水 B.地表径流 C.积雪融水 D.地下径流
26.天雹水库分层稳定指数最高的时间段表层水( )
A.盐度较高 B.水温较高
C.溶解氧含量高 D.营养物质较少
27.“翻库”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风浪加大 ②水温下降 ③水位上升 ④落差加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称“暖平流”,反之称“冷平流”,冷暖平流是大规模天气变化的原因之一。西风带受青藏高原的阻挡分裂为南北两支,形成北支脊和南支槽,在高原南北两侧形成冷暖平流差异。下图为“500hPa高度冬半年东北半球大尺度大气环流的演变及亚洲西风带槽脊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北半球西风带最强盛的季节发生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9.西风带受到青藏高原阻挡被迫分支后,暖平流主要分布在高原( )
A.东南和西南 B.东北和西南 C.东南和西北 D.东北和西北
30.关于图中甲、乙、丙、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高压脊 B.乙:低压槽
C.丙:暖锋 D.丁:低压中心
二、综合题(本题共3大题,共55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下游河道按照平面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游荡型河段、过渡型河段、顺直微弯河段和河口型河段4种类型。从春秋时期开始,中国人民就不断探寻黄河的治理措施,先后摸索出“宽河固堤”、“束水攻沙”等技术。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应时代发展,设计出“分区治理”模式,将黄河河道至大堤之间的流域空间依次划分为生态移民安置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和生态湿地等功能区。利用泥沙放淤、挖河疏浚等技术手段实施滩区再造,建设嫩滩、二滩和高滩,以达成洪水分级设防、泥沙分区落淤、滩槽水沙自由交换的水沙调控目标。下图为黄河下游河道相关地理信息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中黄河下游河道不同平面形态,分别指出最能体现“宽河固堤”和“束水攻沙”的河段类型。
(2)从河道形态、水流状况、河床和河道变化等方面归纳花高段河道特征。
(3)在调水调沙过程中,说明三门峡水利枢纽先行泄洪对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影响。
(4)分析采用“分区治理”模式对黄河下游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人工“固碳”成为世界各国的热门研究方向。奥卡碳捕集工厂位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近郊某地热发电站附近,由瑞士空气技术公司和冰岛碳封存技术公司合作建立.其工作机制是通过12台风扇“捕捉”大气中的CO2,加热到80~100℃提纯,与水混合(1吨CO2约需27吨水)后用泵送入地下约1000米的洞穴深处.使之与地下多孔岩石发生化学反应,进而永久储存在地下。据称,该工厂装置多数为手工制造、占地面积小,每年仅能捕捉4000吨二氧化碳,建设和运营成本高昂。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315亿吨。下图示意奥卡地理位置。
(1)判断固碳前奥卡地下洞穴深处的岩石类型并指出判断依据。
(2)说明冰岛建设奥卡碳捕集工厂的优势自然条件。
(3)分析奥卡碳捕集工厂建设和运营成本高昂的原因。
(4)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两个从空气中“捕捉”到的碳可能的利用方式。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尤卡坦半岛位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海岸线长约1100千米,东岸多海湾、岛屿;西岸低洼,多荒凉沙滩,东南部年降水量达2000毫米。该半岛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水灾、山体滑坡、火灾等多发。下图为尤卡坦半岛等高线、等深线地形。
(1)比较尤卡坦半岛东南部与西北部降水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2)说明尤卡坦半岛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为主的原因。
(3)判断尤卡坦半岛东海岸可发展哪些相关产业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影响因素;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战争、国家政治变革和政治中心改变等。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1.A、哈尔滨位于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近年来经济发展缓慢,导致青壮年人口大量外流,随迁人口增加,从而导致小学在校生人数减少,A正确;
B、哈尔滨作为省会城市,人口基数并不小,B错误;
C、我国目前的生育政策是鼓励生育,这有利于人口增长,C错误;
D、哈尔滨气候条件较为稳定,气候不是影响小学在校生人数变化的主要因素,D错误。
故答案为:A。
2.A、由表可知,郑州市小学在校生人数较多,且增长规模较大。扩大城市用地规模不一定能改善小学的教育条件,A错误;
B、调整小学校区布局有利于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改善小学教育条件,B正确;
C、放宽城市落户政策会使小学在校生人数进一步增加,适龄儿童就学压力会更大,C错误;
D、承接外部产业转移会增加就业机会,促使更多人口迁入,进一步增加小学在校生数量,使小学教育资源更加紧张,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3.D
4.A
【知识点】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点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每年仍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这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减少对粮食的依赖,提高本国农民的收入。主要措施有:提高农民粮食补贴;提高粮食价格,提升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优化农业供应链,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A、2013年大麦的对外依赖率超过60%,小麦只有6%左右,A错误。
B、2020年酒对外依赖率排第三,B错误。
C、牛肉的对外依赖率一直高于牛奶,C错误。
D、对外依赖率大麦始终最高,D正确。
故答案为:D。
4.①②属于开源措施,拓宽食物进口渠道,增强食物自给能力有利于降低风险,①②正确;③④属于节流措施,③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5.D
6.B
7.C
【知识点】其它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解析】【点评】每一种生态环境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针对不同地区的区域特征可以判断该地区容易出现什么样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生态问题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多与区域特征有关),也有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
5.结合材料读图分析,气温正常的年份,有些年份蝗灾面积也比较大,如1989年,A错误;气温偏低的年份,蝗虫灾害发生面积大都很小,B错误;若气温连年偏高,则蝗虫灾害发生面积较大,D正确;气温异常的年份,如气温偏低的年份,蝗灾发生面积大都很小,C错误。
故答案为:D。
6.本题主要考查全球变暖的影响。草原蝗虫发生面积与气候密切相关,高温干旱的天气利于草原蝗虫的繁殖,并不一定是虫卵累积量增多,近些年全球变暖使新疆地区的气候更加干旱,A错误,B正确;新疆的草原多为天然草场,农药使用量不会有大的变化,C项错误;土层的厚度与蝗灾面积的扩大无关,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7.修鸟巢,留住候鸟,候鸟可啄食蝗虫,能有效控制蝗虫对草原的破坏,使草原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和平衡,C正确。放火焚烧蝗虫效果小,且易引发火灾,A正确;喷洒高毒农药可杀死蝗虫,但对环境破坏大,B错误。人工增雨降温成本过高,且效果差,D正确。
故答案为:C。
【答案】8.C
9.D
10.C
【知识点】城乡区位因素;城乡规划中的主要产业布局
【解析】【点评】人口迁移的动力是由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共同构成的,任何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某些促使人口迁出的推力因素和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拉力因素。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都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或拉力因素,人口迁移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8.图中左侧虚线框表示养老旅居客源地,结合“经济动因”“社会动因”“政策动因”等,可知①表示推力;右侧虚线框表示养老旅居目的地,结合“自然生态功能”“传统文化功能”“健康生活功能”等功能属性具有吸引作用,说明②为拉力;④位于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表示中间障碍;通过交通发展所形成的时空压缩效应,来促进带动(③)旅居养老。综上所述,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推力、拉力、促进带动、中间障碍。
故答案为:C。
9.社会支撑力属于旅居目的地的拉力影响要素,医疗机构数量越多,对旅居养老的拉力作用越强,D正确;城镇人口密度、老龄化系数都是旅居客源地的推力影响要素,B、C错误;温湿指数属于旅居目的地的环境支撑力影响因素,排除A。
故答案为:D。
10.康养依托型旅居地是避寒、避暑、避霾的理想疗养地,纬度较低的南部乡村较为适合发展此类模式的旅居养老。因此康养依托型旅居地多分布在西南、华南地区,C正确,西北、华东、东北要么干旱,要么寒冷,要么雾霾污染较重,不适合作为康养依托型旅居地,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11.B
12.D
13.D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工作和经济原因,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
11.根据材料“江苏省苏州市同里镇内有多条小河不断交错,传统民居和商铺前后甚至四周都临水”,可知其空间形态最可能呈网状,B正确;沿一条河流分布的多呈带状,A错误;团状多分布在河流稀少的平原地区,C错误;沿湖分布的多呈环状,D错误。
故答案为:B。
12.水乡大面积的平整土地有限,所以部分房屋建在水面上,以木柱或石柱支撑用来扩展用地;江南夏季湿热,“院墙上开漏窗,房屋前后开窗”主要是为了通风散热,故D正确;房屋底部以木柱或石柱支撑,院墙上开漏窗,房屋前后开窗对于便于出行,保暖御寒和减小湿度,增加光照影响不大,AB错误;当地地形较为平坦,不需稳固地基和便于瞭望,C错误。
故答案为:D。
13.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正值我国城市化、工业化飞速发展时期,城市的发展导致农村人口外流,D正确;当地虽然是季风气候,容易造成水灾,但一般不会造成房屋损毁,A错误;该镇“空心化”主要是人口外流所导致,并不是医疗改善造成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影响,B错误;产业发展应该会使人口向该地区集聚,且产业发展不一定造成环境承载力破坏,C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14.A
15.B
【知识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及其防治途径
【解析】【点评】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广绿色有机农业模式,利用生物灭虫,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14.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萤火虫对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是生态质量的指示物种之一,说明萤火虫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较高,实施稻萤共生模式之前需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结合其主要生活在潮湿环境,首先需要对稻田水源进行净化,A正确;
B、稻田环境水含量较高,环境较为潮湿,对人工增湿的需求较小,且萤火虫对环境质量要求高,过度增温增湿可能会导致萤火虫生存环境变化过大,不利于其生存,B错误;
C、萤火虫可以防治灰巴蜗牛和福寿螺,无须进行人工除虫,C错误;
D、根据材料“幼虫一般2个月即可发育成虫,一个生命周期内种群即可扩大几倍”可知,萤火虫繁殖速度较快,不需要人工大量培育,D错误。
故答案为:A。
15.根据材料可知,萤火虫可作为稻田害虫天敌,防治稻田灰巴蜗牛和福寿螺,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和环境污染,使水稻品质更高,B正确。萤火虫只能指示环境质量水平,恶劣生态环境会使萤火虫大量死亡,不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A错误;农产品安全性包含多方面因素,萤火虫仅能指示生产环节的生态环境质量,无法进行针对农产品安全性的检测,C错误;稻萤共生模式未改变土地利用的类型和数量,萤火虫直接在稻田中生存,耕地使用面积无明显变化,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16.A
17.D
【知识点】风沙地貌
【解析】【点评】新月形沙丘判断风向,主要有三种方法:①缓坡、陡坡:新月形沙丘的缓坡,即为风向的迎风坡;②两翼的延伸方向:新月形沙丘的两翼(两个尖角),顺着风向延伸;③沙丘的凸出方向:沙丘凸出的方向,即为迎风坡。
16.沙丘形态指示风向,风从坡缓的一侧吹向坡陡的一侧。由图可知,风沙应在植物的背风向发生沉积,所以可以判断甲和丙为主导风向,同时根据沙脊线更偏向甲风向一侧,丙风向一侧沙丘坡度更缓,可以推断丙风力大于甲。
故答案为:A。
17.由于植被阻挡,风沙发生沉积,沙丘主体增高变宽伸长,但是由于植被和坡向的影响,不可能形成水平层理,故①错误,②正确;同时在植被的生长过程中,沙丘成土作用加快,故③错误;沙丘表面风力侵蚀作用减轻,表面沙砾粒径减小,④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8.B
19.C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点评】3S各自功能:RS:地理信息的获取;GIS: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GPS或BDS: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18.地质年代从古至今依次为:隐生宙、显生宙。隐生宙现在已被细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又分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恐龙位于中生代,中生代前有古生代,古生代之前为元古宙,图中不整合接触面两侧为元古宙与中生代,结合不整合接触面的概念可知,图中不整合接触面附近可能缺少的岩层界代为古生代,A错误、B正确。中生代和新生代位于古生代之后,CD错误。
故答案为:B。
19.RS主要是监测地表的地理事物,没有定位功能,①错误;GNSS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具有定位,测速功能,可以监测断层的稳定性,②正确;GIS具有模拟分析功能,可以模拟地层演化进程,③正确;BDS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没有统计功能,④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20.D
21.A
22.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海水盐度的一般分布规律是:由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20.材料提及火地岛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属于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并非生长边界,①错误;由于该岛纬度还未到60°S,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直射南回归线时,其正午太阳高度大于{90-(60-23°26′)},即大于53°26′,②错误;该纬度受西风带影响显著,迎风坡雪线较低,故山地西坡雪线较低,③正确;由于该岛靠近60°S,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冰川地貌发育广布,④正确。
故答案为:D。
21.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海水盐度最高的海区一般位于副热带海区,由此可知,②航段靠近副热带海区,故①→②盐度升高,A正确;
B、③航段由盐度高的副热带海区向纬度更低的赤道附近海区前进,盐度降低,故②→③盐度并非一直升高,B错误;
C、③由副热带海区向纬度更低的赤道附近海区前进,赤道附近水温更高,故③→④温度并非一直下降,C错误;
D、④航段由赤道向高纬度的利马航行,逐渐靠近副热带海区,密度增加,D错误。
故答案为:A。
22.据图可知,M洋流由西风漂流受陆地轮廓影响分化而来,若盛行西风带增强,则西风漂流也会增强,其分化后的M洋流也会增强,C正确;N洋流为巴西暖流,与M洋流方向相反,若N洋流增强,会抵消M洋流,使得M洋流减弱,A错误;秘鲁寒流位于大陆西岸,极地东风位于该地南部纬度更高的位置,两者与M洋流关系不大,排除BD。
故答案为:C。
【答案】23.A
24.A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地中海气候成因:该气候区由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冬季,西风带南移至气候区内,带来海洋上潮湿的气流,气候温和多雨,夏季,副热带高压带至气候区,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气候干燥炎热。
23.读图可知,德尔纳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30°N附近,9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A正确,B错误;没有寒流流经,C错误;当地正常年份降水少,不是受地形影响,D错误。
故答案为:A。
24.由材料可知,飓风“丹尼尔”由北向南袭击利比亚德尔纳古城,故飓风“丹尼尔”经过德尔纳古城的前,德尔纳古城位于低压中心的南侧,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形成西南风,飓风“丹尼尔”经过德尔纳古城的后,德尔纳古城位于低压中心的北侧,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形成东北风。
故答案为:A。
【答案】25.B
26.B
27.A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点评】夏季时,太阳辐射强,湖水表层水温升温快,底层升温慢,形成明显的温跃层,水体交换弱,进而导致溶解氧交换弱。
25.由材料可知天雹水库位于广西南宁,根据所学可知南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地区的河流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补给,而不是积雪融水,C错误;根据题设和所学可知南宁夏季为汛期,流域内的降水通过地表径流直接汇入水库,直接降落到水库的雨水和形成地下径流注入占比较小,B正确,AD错误。
故答案为:B。
26.读图可知天雹水库分层稳定指数最高的时间段为2018年6-8月,即夏季。夏季为河流汛期,径流输送到水库的营养物质较多,径流汇入导致库区盐度较低,AD错误。夏季,太阳辐射强,表层水温高,密度低,上下交换不畅,水体稳定,溶解氧含量低,B正确,C错误。
故答案为:B。
27.读图可知“翻库”现象出现的时间为初冬,这个时间段,随着冬季风增强,风浪带来的动力扰动加剧,①正确;随着表层水温下降,密度增大,表层水下沉,带动底层水上升,②正确,A正确;冬季降水较少,水库的补给来源减少,水位会下降,③错误,CD错误;进入冬季以后,水库水位会有所变化,但是上下层水体中间的落差变化不明显,④错误,排除B。
故答案为:A。
【答案】28.D
29.C
30.D
【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季风环流;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准静止锋:是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缓慢或在冷暖空气之间来回作小的摆动,呈准静止状态,称为准静止锋,简称为静止锋。在中国华南、天山和云贵高原等地区常见到冷锋由于受到高山阻挡而形成的静止锋。
28.根据风的形成原因可知西风带势力的强弱取决于30°和60°之间的温差不同。由于30°纬度较低,30°纬线上的气温要高于60°纬线上的气温。由于30°纬度较低,所以其在冬、夏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不大;而60°由于纬度偏高,冬、夏季节白昼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角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导致其冬、夏不同季节温度变化明显,而冬季时60°温度下降明显,气温较低,与30°之间的温差增大,这样就使得冬季时30°和60°之间的温差比其他季节明显,风力就偏大
故答案为:D。
29.由材料可知西风带受青藏高原的阻挡分裂为南北两支,形成北支脊和南支槽,在高原南北两侧形成冷暖平流差异。读500hPa高度冬半年东北半球大尺度大气环流的演变及亚洲西风带槽脊位置图,结合海陆轮廓可知西风带受到青藏高原阻挡被迫分支后,由于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称“暖平流”,纬度较低地区气温较高,纬度较高地区气温较低,即“暖平流”表现为由低纬流向高纬,读图可知暖平流主要分布在高原东南和西北方向。
故答案为:C。
30.500hPa高度属于高空,图示区域内,500hPa高度南侧高,北侧低;根据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的气压垂直分布规律可知,在500hPa高度附近,在同一等高面上,南侧气压高,北侧气压低。故同一等高面上,甲处南侧为高压,北侧为低压,等值线凸向高值方向,表示为低压槽,A错误。同理乙处凸向等值线低值方向,为高压脊,B错误。丁处外围等值线数值由内向外递增,位于低压中心,D正确。丙位于北半球锋面气旋的偏西侧,为冷锋,C错误。
故答案为:D。
31.【答案】(1)宽河固堤——游荡型河段;束水攻沙——顺直微弯河段。
(2)有广阔的滩地;河道断面宽浅;水流散乱;主槽摆动频繁;河床极不稳定。
(3)三门峡水利枢纽放水可以冲刷小浪底水利枢纽库区泥沙;为小浪底水利枢纽排沙出库提供动力;减少小浪底水利枢纽库区泥沙沉积。
(4)将滩地分区设定不同的防洪标准,减轻洪涝灾害;在保证防洪的基础上,在这些滩地安置群众,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发展生态产业,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知识点】黄河流域概况及其开发治理
【解析】【分析】(1)观察图形可以得出,对游荡型的河段,河道断面宽浅,下切侵蚀明显减弱,侧蚀增强,堤坝易被侵蚀,为了防洪,采取“宽河固堤”。对顺直微弯河段,可以采取束水攻沙,修筑堤坝控制河流宽度,可以增加河水流速;增强河水的搬运能力,减少泥沙沉积;流速增大,对河床侵蚀作用增强,可以冲刷搬运河床淤积的泥沙,加深河床。
(2)黄河下游从花园口到入海口,以高村、陶城铺和利津为分段点划分为四段,划分为游荡型河段、过渡型河段、顺直微弯河段和河口型河段。河段河道特征可以从河道形态、水流状况、河床和河道变化等方面归纳。从花园口到高村为游荡型河段,有广阔的滩地,这个河段河道断面宽浅;水流散乱;主槽摆动频繁,河床极不稳定。
(3)黄河属于高含沙量河流,与其他河流或与黄河上游河段明显不同,黄河高含沙量河道上的水库具备蓄水拦沙和调水调沙特殊功能。具体调沙原理是汛期浑水空库迎沙排沙,水清后蓄水。三门峡水利枢纽先行泄洪可以形成急流,形成强大的冲刷力,冲刷、搅动小浪底水利枢纽库区泥沙,一旦小浪底水利枢纽库区开始调沙泄洪,可以最大量的将库区的泥沙排入下流入海,减少小浪底水利枢纽库区泥沙沉积。
(4)以小流域为单元,全流域综合治理,是治黄的重要原则。对于河段也要因地制宜,分区治理,要将防洪、土地利用和人们生活紧密结合,合理规划。具体措施为将滩地分区设定不同的防洪标准;在保证防洪的基础上,黄河滩区高滩安置群众;利用肥沃的土壤,发展生态产业,从而实现治河与惠民双赢的目的,促进居民的就业,又有效的实现河流的防洪治理。黄河滩区高滩作为居民安置功能区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安全性:高滩相对于低洼地区,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以有效避免黄河洪水等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2. 滩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比较优越:居民留在滩区,是因为滩区是由黄河的泥沙沉积形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土质疏松,耕作条件好;靠近黄河,灌溉便利,可就近耕作。3. 政策支持:滩区人口众多,大量外迁安置困难。
【点评】水沙关系需要结合含沙量和水流量进行分析。该河段河道特征需要结合河段和流速进行分析。三门峡水利枢纽先行泄洪对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影响需要结合泥沙含量和洪水量进行分析。“分区治理”模式对黄河下游减淤的意义需要结合水沙关系和航运条件进行分析。
32.【答案】(1)玄武岩(喷出型岩浆岩)。依据:多火山;岩浆活动活跃;岩石多气孔构造。
(2)气候湿润,降水量充足,水资源丰富;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能资源充足;多火山活动,玄武岩广布等。
(3)装置多数为手工制造,劳动力成本高;工厂规模小,难以通过规模经营降低成本(难以获得规模效益);捕集二氧化碳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和水资源,成本高昂;碳捕捉技术含量高,科技投入大等。
(4)制造化肥;制造塑料;用于温室蔬菜培植;制造合成燃料;制造二氧化碳灭火器、制造碳酸饮料等。
【知识点】矿物与岩石;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碳循环;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解析】【分析】(1)据材料可知,地下洞穴深处岩石多孔,为岩浆喷出形成的玄武岩。依据是冰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能资源丰富,多火山活动,玄武岩广布等。
(2)冰岛纬度虽高但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温和湿润,降水量较多,水资源丰富 ;地处美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生长边界,岩浆活动频繁,地热能资源丰富;地下多玄武岩洞穴,气孔构造利于储存二氧化碳;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人工“固碳”成为世界各国的热门研究方向,关注度高,相关研究起步早;由瑞士空气技术公司和冰岛碳封存技术公司合作建立,技术先进,人才充足;人工“固碳”,利于减缓全球变暖,保护环境,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厂址位于首都附近,基础设施完善等。
(3)根据材料"该工厂装置多数为手工制造"可知,该工厂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力,劳动力成本高;根据材料"采用模块化施工,占地面积小"可知,工厂规模小,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难以通过规模经营降低成本;根据材料可知,捕集二氧化碳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和水资源,成本高;碳捕捉技术含量高,科技投入大。
(4)从空气中“捕捉”到的碳可以通过化工方法制造合成燃料、制造化肥;用生态方法提升富碳农业;用于制造碳酸饮料;用于温室大棚中进行蔬菜培植;用于制造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点评】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环境因素、区域产业基础和生产协作条件等。
33.【答案】(1)东南部降水量多于西北部。原因:该半岛地处东北信风带,南部为山地,东南部为东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西北部为平原,地形抬升不明显,地形雨较少。
(2)建设公路成本相对较低;公路机动灵活,便于客货集散;公路建设周期短,投资小,可因地制宜,方便地区间联系;公路对自然环境适应性强。
(3)产业:渔业、海洋运输业、旅游业。理由:临海,渔业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渔业;东海岸多海湾,海域平均深度大,有利于建设大型港口,利于发展海洋运输和对外贸易;东海岸形态多样,风光优美,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海岸带的开发利用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尤卡半岛受大约位于北纬13度到21度之间,受东北信风控制,从图中的海拔高度可以看出,东南部为山地,东北信风从海洋带来水汽,受东南部山地抬升,形成迎风坡地形雨,所以降水丰富;而西北部地势低平,东北信风登陆后,受地形抬升作用弱,降水较少。因此东南部降水比西北部降水多。
(2)尤卡坦半岛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为主的原因主要从成本,灵活性以及区域联系的角度来分析,从成本的角度来说,公路建设周期较短,投资较小,因此建设公路的成本相对较低,从灵活性的角度来说,公路机动灵活,便于客货集散,灵活性更强,从区域联系的角度来说,公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更强,因此便于区域之间进行联系。
(3)尤卡坦半岛东岸陡峭,多海湾、岛屿,海岸线曲折,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从地貌对旅游业、交通运输等角度分析。尤卡坦半岛临近海洋,渔业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渔业。尤卡坦半岛东海岸多海湾,海域平均深度大,有利于建设大型港口,适合发展对外贸易;尤卡坦半岛沿海多珊瑚礁,海岸形态多样,风光优美,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点评】降水的原因需要结合海拔、地形和环流进行分析。尤卡坦半岛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为主的原因主要从成本,灵活性以及区域联系的角度来分析。产业发展类型需要从资源、地形和海岸进行分析。
1 / 1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小学在校生人数和一个城市的人口变动有很大关系.小学生数量变化是反映人口流动的重要指标。下表示意2015年、2020年郑州和哈尔滨的小学在校生人数及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哈尔滨小学在校生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缓慢 B.人口基数较小
C.生育政策变化 D.气候条件恶劣
2.郑州市为应对小学在校生人数变化,应该( )
A.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B.优化小学校区布局
C.放宽城市落户政策 D.承接外部产业转移
【答案】1.A
2.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影响因素;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战争、国家政治变革和政治中心改变等。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1.A、哈尔滨位于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近年来经济发展缓慢,导致青壮年人口大量外流,随迁人口增加,从而导致小学在校生人数减少,A正确;
B、哈尔滨作为省会城市,人口基数并不小,B错误;
C、我国目前的生育政策是鼓励生育,这有利于人口增长,C错误;
D、哈尔滨气候条件较为稳定,气候不是影响小学在校生人数变化的主要因素,D错误。
故答案为:A。
2.A、由表可知,郑州市小学在校生人数较多,且增长规模较大。扩大城市用地规模不一定能改善小学的教育条件,A错误;
B、调整小学校区布局有利于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改善小学教育条件,B正确;
C、放宽城市落户政策会使小学在校生人数进一步增加,适龄儿童就学压力会更大,C错误;
D、承接外部产业转移会增加就业机会,促使更多人口迁入,进一步增加小学在校生数量,使小学教育资源更加紧张,D错误。
故答案为:B。
近年来,我国对国际食物进口依赖风险不断变化。下图示意2010~2020年中国五种食物的对外依赖率,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五种食物的对外依赖率( )
A.2013年小麦最高 B.2020年酒最低
C.牛奶高于牛肉 D.大麦始终最高
4.为减小食物进口依赖风险,可采取的开源措施是( )
①拓宽食物进口渠道 ②增强食物自给能力
③提高食物的利用率 ④提倡节约食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3.D
4.A
【知识点】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
【解析】【点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每年仍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这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减少对粮食的依赖,提高本国农民的收入。主要措施有:提高农民粮食补贴;提高粮食价格,提升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优化农业供应链,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A、2013年大麦的对外依赖率超过60%,小麦只有6%左右,A错误。
B、2020年酒对外依赖率排第三,B错误。
C、牛肉的对外依赖率一直高于牛奶,C错误。
D、对外依赖率大麦始终最高,D正确。
故答案为:D。
4.①②属于开源措施,拓宽食物进口渠道,增强食物自给能力有利于降低风险,①②正确;③④属于节流措施,③④错误。
故答案为:A。
草原蝗灾是新疆草原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草原蝗虫属气候型害虫,高温干旱的天气利于草原蝗虫的生长。下图示意新疆1986~2006年4月均温距平(距平指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载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与蝗虫发生面积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据图可知,4月( )
A.气温正常的年份,蝗虫灾害发生面积都很小
B.气温偏低的年份,蝗虫灾害发生面积都很大
C.气温异常的年份,蝗虫灾害发生面积都很大
D.若气温连年偏高,则蝗虫灾害发生面积较大
6.1986~2006年新疆的蝗灾面积呈扩大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
A.虫卵累积量增多 B.气候变暖,干旱加重
C.农药使用量减少 D.土层增厚,土质疏松
7.下列关于新疆减轻蝗灾损失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
A.放火焚烧蝗虫 B.喷洒高毒农药
C.修鸟巢留候鸟 D.人工增雨降温
【答案】5.D
6.B
7.C
【知识点】其它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解析】【点评】每一种生态环境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针对不同地区的区域特征可以判断该地区容易出现什么样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生态问题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多与区域特征有关),也有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
5.结合材料读图分析,气温正常的年份,有些年份蝗灾面积也比较大,如1989年,A错误;气温偏低的年份,蝗虫灾害发生面积大都很小,B错误;若气温连年偏高,则蝗虫灾害发生面积较大,D正确;气温异常的年份,如气温偏低的年份,蝗灾发生面积大都很小,C错误。
故答案为:D。
6.本题主要考查全球变暖的影响。草原蝗虫发生面积与气候密切相关,高温干旱的天气利于草原蝗虫的繁殖,并不一定是虫卵累积量增多,近些年全球变暖使新疆地区的气候更加干旱,A错误,B正确;新疆的草原多为天然草场,农药使用量不会有大的变化,C项错误;土层的厚度与蝗灾面积的扩大无关,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7.修鸟巢,留住候鸟,候鸟可啄食蝗虫,能有效控制蝗虫对草原的破坏,使草原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和平衡,C正确。放火焚烧蝗虫效果小,且易引发火灾,A正确;喷洒高毒农药可杀死蝗虫,但对环境破坏大,B错误。人工增雨降温成本过高,且效果差,D正确。
故答案为:C。
康养依托型旅居地是避寒、避暑、避霾的理想疗养地,下图示意乡村旅居养老发展的概念模型,图中左侧虚线框表示养老旅居客源地,右侧虚线框表示养老旅居目的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①②③④表示( )
A.推力、拉力、中间障碍、促进带动
B.拉力、推力、中间障碍、促进带动
C.推力、拉力、促进带动、中间障碍
D.拉力、推力、促进带动、中间障碍
9.影响图中社会支撑力的因素有( )
A.温湿指数 B.城镇人口密度
C.老龄化系数 D.医疗机构数量
10.康养依托型旅居地多分布在( )
A.西北、西南地区 B.东北、华北地区
C.西南、华南地区 D.华东、华南地区
【答案】8.C
9.D
10.C
【知识点】城乡区位因素;城乡规划中的主要产业布局
【解析】【点评】人口迁移的动力是由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共同构成的,任何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某些促使人口迁出的推力因素和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拉力因素。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都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或拉力因素,人口迁移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8.图中左侧虚线框表示养老旅居客源地,结合“经济动因”“社会动因”“政策动因”等,可知①表示推力;右侧虚线框表示养老旅居目的地,结合“自然生态功能”“传统文化功能”“健康生活功能”等功能属性具有吸引作用,说明②为拉力;④位于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表示中间障碍;通过交通发展所形成的时空压缩效应,来促进带动(③)旅居养老。综上所述,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推力、拉力、促进带动、中间障碍。
故答案为:C。
9.社会支撑力属于旅居目的地的拉力影响要素,医疗机构数量越多,对旅居养老的拉力作用越强,D正确;城镇人口密度、老龄化系数都是旅居客源地的推力影响要素,B、C错误;温湿指数属于旅居目的地的环境支撑力影响因素,排除A。
故答案为:D。
10.康养依托型旅居地是避寒、避暑、避霾的理想疗养地,纬度较低的南部乡村较为适合发展此类模式的旅居养老。因此康养依托型旅居地多分布在西南、华南地区,C正确,西北、华东、东北要么干旱,要么寒冷,要么雾霾污染较重,不适合作为康养依托型旅居地,ABD错误。
故答案为:C。
“流水”是江南水乡的骨架和核心,江苏省苏州市同里镇内有多条小河不断交错,传统民居和商铺前后甚至四周都临水。该镇传统民居部分房屋底部以木柱或石柱支撑,院墙上开漏窗,房屋前后开窗。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该镇逐渐出现“空心化”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镇的空间形态最可能呈( )
A.带状 B.网状 C.团状 D.环状
12.该镇传统民居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A.便于出行,保暖御寒 B.减小湿度,增加光照
C.稳固地基,便于瞭望 D.拓展用地,通风散热
13.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该镇逐渐出现“空心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灾多发,房屋损毁 B.医疗改善,人口老龄化加剧
C.产业发展,环境承载力破坏 D.城市吸引,人口外流
【答案】11.B
12.D
13.D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工作和经济原因,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
11.根据材料“江苏省苏州市同里镇内有多条小河不断交错,传统民居和商铺前后甚至四周都临水”,可知其空间形态最可能呈网状,B正确;沿一条河流分布的多呈带状,A错误;团状多分布在河流稀少的平原地区,C错误;沿湖分布的多呈环状,D错误。
故答案为:B。
12.水乡大面积的平整土地有限,所以部分房屋建在水面上,以木柱或石柱支撑用来扩展用地;江南夏季湿热,“院墙上开漏窗,房屋前后开窗”主要是为了通风散热,故D正确;房屋底部以木柱或石柱支撑,院墙上开漏窗,房屋前后开窗对于便于出行,保暖御寒和减小湿度,增加光照影响不大,AB错误;当地地形较为平坦,不需稳固地基和便于瞭望,C错误。
故答案为:D。
13.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正值我国城市化、工业化飞速发展时期,城市的发展导致农村人口外流,D正确;当地虽然是季风气候,容易造成水灾,但一般不会造成房屋损毁,A错误;该镇“空心化”主要是人口外流所导致,并不是医疗改善造成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影响,B错误;产业发展应该会使人口向该地区集聚,且产业发展不一定造成环境承载力破坏,C错误。
故答案为:D。
萤火虫生长周期短,幼虫一般2个月即可发育为成虫,一个生命周期内种群规模即可扩大几倍。其多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对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是生态质量的指示物种之一。人工养殖的萤火虫还可作为天敌昆虫,用来防治稻田灰巴蜗牛和福寿螺。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将萤火虫养殖与当地农业深度融合,实行“稻萤共生”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实施“稻萤共生”模式前首先需要( )
A.提高稻田水质 B.人工增温增湿
C.开展人工除虫 D.大量培育幼虫
15.与传统水稻种植相比,“稻萤共生”模式可以( )
A.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B.提高农产品品质
C.检测农产品安全性 D.减少耕地使用面积
【答案】14.A
15.B
【知识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及其防治途径
【解析】【点评】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广绿色有机农业模式,利用生物灭虫,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14.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萤火虫对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是生态质量的指示物种之一,说明萤火虫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较高,实施稻萤共生模式之前需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结合其主要生活在潮湿环境,首先需要对稻田水源进行净化,A正确;
B、稻田环境水含量较高,环境较为潮湿,对人工增湿的需求较小,且萤火虫对环境质量要求高,过度增温增湿可能会导致萤火虫生存环境变化过大,不利于其生存,B错误;
C、萤火虫可以防治灰巴蜗牛和福寿螺,无须进行人工除虫,C错误;
D、根据材料“幼虫一般2个月即可发育成虫,一个生命周期内种群即可扩大几倍”可知,萤火虫繁殖速度较快,不需要人工大量培育,D错误。
故答案为:A。
15.根据材料可知,萤火虫可作为稻田害虫天敌,防治稻田灰巴蜗牛和福寿螺,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和环境污染,使水稻品质更高,B正确。萤火虫只能指示环境质量水平,恶劣生态环境会使萤火虫大量死亡,不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A错误;农产品安全性包含多方面因素,萤火虫仅能指示生产环节的生态环境质量,无法进行针对农产品安全性的检测,C错误;稻萤共生模式未改变土地利用的类型和数量,萤火虫直接在稻田中生存,耕地使用面积无明显变化,D错误。
故答案为:B。
植物线性沙丘一般是指在沙漠地区受到呈锐角相交且风力大小不等的两个方向的风交互作用下,风力沉积形成的垄状沙链。下图是植物线性沙丘形成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的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影响图示沙丘形成的主导风向是( )
A.甲和丙,且甲风力小于丙 B.甲和丙,且丙风力小于甲
C.乙和丁,且乙风力大于丁 D.乙和丁,且丁风力大于乙
17.在植物线性沙丘发育过程中( )
①沙砾沉积水平层理显著 ②沙丘主体增高变宽伸长
③沙丘表面成土作用减弱 ④沙丘表面沙砾粒径减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16.A
17.D
【知识点】风沙地貌
【解析】【点评】新月形沙丘判断风向,主要有三种方法:①缓坡、陡坡:新月形沙丘的缓坡,即为风向的迎风坡;②两翼的延伸方向:新月形沙丘的两翼(两个尖角),顺着风向延伸;③沙丘的凸出方向:沙丘凸出的方向,即为迎风坡。
16.沙丘形态指示风向,风从坡缓的一侧吹向坡陡的一侧。由图可知,风沙应在植物的背风向发生沉积,所以可以判断甲和丙为主导风向,同时根据沙脊线更偏向甲风向一侧,丙风向一侧沙丘坡度更缓,可以推断丙风力大于甲。
故答案为:A。
17.由于植被阻挡,风沙发生沉积,沙丘主体增高变宽伸长,但是由于植被和坡向的影响,不可能形成水平层理,故①错误,②正确;同时在植被的生长过程中,沙丘成土作用加快,故③错误;沙丘表面风力侵蚀作用减轻,表面沙砾粒径减小,④正确。
故答案为:D。
不整合接触的基本特征为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缺失某一时代的地层及化石。下图为某一恐龙蛋集中产地岩层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不整合接触面附近可能缺少的岩层界代为( )
A.太古宙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9.地理信息技术在图示地区的运用正确的是( )
①RS确定恐龙蛋位置 ②GNSS监测断层的稳定性
③GIS模拟地层演化进程 ④BDS统计河流含沙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18.B
19.C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点评】3S各自功能:RS:地理信息的获取;GIS: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GPS或BDS: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18.地质年代从古至今依次为:隐生宙、显生宙。隐生宙现在已被细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又分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恐龙位于中生代,中生代前有古生代,古生代之前为元古宙,图中不整合接触面两侧为元古宙与中生代,结合不整合接触面的概念可知,图中不整合接触面附近可能缺少的岩层界代为古生代,A错误、B正确。中生代和新生代位于古生代之后,CD错误。
故答案为:B。
19.RS主要是监测地表的地理事物,没有定位功能,①错误;GNSS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具有定位,测速功能,可以监测断层的稳定性,②正确;GIS具有模拟分析功能,可以模拟地层演化进程,③正确;BDS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没有统计功能,④错误。
故答案为:C。
火地岛隔麦哲伦海峡同南美大陆相望,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平均海拔1500~2000米,最高峰海拔为2469米。下图示意某科考船航线及局部大洋部分洋流分布和火地岛山地景观。图中洋流K绕过南美大陆南端后部分向北形成洋流M,与洋流N交汇后东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0.关于火地岛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②正午太阳高度年最大值不超过50°
③山地雪线东坡高于西坡 ④冰川地貌广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1.关于考察沿线的表层海水性质变化,最可能的是( )
A.①→②盐度升高 B.②→③盐度升高
C.③→④温度下降 D.④过程密度降低
22.与M洋流增强有关的现象是( )
A.N洋流增强 B.秘鲁寒流增强
C.盛行西风增强 D.极地东风增强
【答案】20.D
21.A
22.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海水盐度的一般分布规律是:由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20.材料提及火地岛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属于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并非生长边界,①错误;由于该岛纬度还未到60°S,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直射南回归线时,其正午太阳高度大于{90-(60-23°26′)},即大于53°26′,②错误;该纬度受西风带影响显著,迎风坡雪线较低,故山地西坡雪线较低,③正确;由于该岛靠近60°S,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冰川地貌发育广布,④正确。
故答案为:D。
21.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海水盐度最高的海区一般位于副热带海区,由此可知,②航段靠近副热带海区,故①→②盐度升高,A正确;
B、③航段由盐度高的副热带海区向纬度更低的赤道附近海区前进,盐度降低,故②→③盐度并非一直升高,B错误;
C、③由副热带海区向纬度更低的赤道附近海区前进,赤道附近水温更高,故③→④温度并非一直下降,C错误;
D、④航段由赤道向高纬度的利马航行,逐渐靠近副热带海区,密度增加,D错误。
故答案为:A。
22.据图可知,M洋流由西风漂流受陆地轮廓影响分化而来,若盛行西风带增强,则西风漂流也会增强,其分化后的M洋流也会增强,C正确;N洋流为巴西暖流,与M洋流方向相反,若N洋流增强,会抵消M洋流,使得M洋流减弱,A错误;秘鲁寒流位于大陆西岸,极地东风位于该地南部纬度更高的位置,两者与M洋流关系不大,排除BD。
故答案为:C。
2023年9月10日,飓风“丹尼尔”由北向南袭击利比亚德尔纳古城(位置见下图)并深入内陆,24小时内给该地区带去了400毫米的降雨量,而该地区常年9月的降雨量仅有1.5毫米,气候极端变化愈发明显。下图示意利比亚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正常年份,德尔纳地区9月份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B.盛行离岸风.水汽较少
C.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D.海拔较低,水汽抬升弱
24.飓风“丹尼尔”经过德尔纳古城的前后风向分别
为( )
A.西南风、东北风 B.西北风、西南风
C.西北风、东北风 D.东北风、东南风
【答案】23.A
24.A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地中海气候成因:该气候区由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冬季,西风带南移至气候区内,带来海洋上潮湿的气流,气候温和多雨,夏季,副热带高压带至气候区,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气候干燥炎热。
23.读图可知,德尔纳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30°N附近,9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A正确,B错误;没有寒流流经,C错误;当地正常年份降水少,不是受地形影响,D错误。
故答案为:A。
24.由材料可知,飓风“丹尼尔”由北向南袭击利比亚德尔纳古城,故飓风“丹尼尔”经过德尔纳古城的前,德尔纳古城位于低压中心的南侧,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形成西南风,飓风“丹尼尔”经过德尔纳古城的后,德尔纳古城位于低压中心的北侧,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形成东北风。
故答案为:A。
分层稳定指数用于衡量湖泊水体上下交换的强度。我国天雹水库位于广西南宁,其在夏季出现显著的稳定分层,秋末冬初分层稳定指数下降,水体上下交换加剧,形成“翻库”现象。下图示意天雹水库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的湖水稳定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天雹水库夏季的直接补给水源主要是( )
A.大气降水 B.地表径流 C.积雪融水 D.地下径流
26.天雹水库分层稳定指数最高的时间段表层水( )
A.盐度较高 B.水温较高
C.溶解氧含量高 D.营养物质较少
27.“翻库”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风浪加大 ②水温下降 ③水位上升 ④落差加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25.B
26.B
27.A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点评】夏季时,太阳辐射强,湖水表层水温升温快,底层升温慢,形成明显的温跃层,水体交换弱,进而导致溶解氧交换弱。
25.由材料可知天雹水库位于广西南宁,根据所学可知南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地区的河流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补给,而不是积雪融水,C错误;根据题设和所学可知南宁夏季为汛期,流域内的降水通过地表径流直接汇入水库,直接降落到水库的雨水和形成地下径流注入占比较小,B正确,AD错误。
故答案为:B。
26.读图可知天雹水库分层稳定指数最高的时间段为2018年6-8月,即夏季。夏季为河流汛期,径流输送到水库的营养物质较多,径流汇入导致库区盐度较低,AD错误。夏季,太阳辐射强,表层水温高,密度低,上下交换不畅,水体稳定,溶解氧含量低,B正确,C错误。
故答案为:B。
27.读图可知“翻库”现象出现的时间为初冬,这个时间段,随着冬季风增强,风浪带来的动力扰动加剧,①正确;随着表层水温下降,密度增大,表层水下沉,带动底层水上升,②正确,A正确;冬季降水较少,水库的补给来源减少,水位会下降,③错误,CD错误;进入冬季以后,水库水位会有所变化,但是上下层水体中间的落差变化不明显,④错误,排除B。
故答案为:A。
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称“暖平流”,反之称“冷平流”,冷暖平流是大规模天气变化的原因之一。西风带受青藏高原的阻挡分裂为南北两支,形成北支脊和南支槽,在高原南北两侧形成冷暖平流差异。下图为“500hPa高度冬半年东北半球大尺度大气环流的演变及亚洲西风带槽脊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北半球西风带最强盛的季节发生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9.西风带受到青藏高原阻挡被迫分支后,暖平流主要分布在高原( )
A.东南和西南 B.东北和西南 C.东南和西北 D.东北和西北
30.关于图中甲、乙、丙、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高压脊 B.乙:低压槽
C.丙:暖锋 D.丁:低压中心
【答案】28.D
29.C
30.D
【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季风环流;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准静止锋:是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缓慢或在冷暖空气之间来回作小的摆动,呈准静止状态,称为准静止锋,简称为静止锋。在中国华南、天山和云贵高原等地区常见到冷锋由于受到高山阻挡而形成的静止锋。
28.根据风的形成原因可知西风带势力的强弱取决于30°和60°之间的温差不同。由于30°纬度较低,30°纬线上的气温要高于60°纬线上的气温。由于30°纬度较低,所以其在冬、夏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不大;而60°由于纬度偏高,冬、夏季节白昼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角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导致其冬、夏不同季节温度变化明显,而冬季时60°温度下降明显,气温较低,与30°之间的温差增大,这样就使得冬季时30°和60°之间的温差比其他季节明显,风力就偏大
故答案为:D。
29.由材料可知西风带受青藏高原的阻挡分裂为南北两支,形成北支脊和南支槽,在高原南北两侧形成冷暖平流差异。读500hPa高度冬半年东北半球大尺度大气环流的演变及亚洲西风带槽脊位置图,结合海陆轮廓可知西风带受到青藏高原阻挡被迫分支后,由于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称“暖平流”,纬度较低地区气温较高,纬度较高地区气温较低,即“暖平流”表现为由低纬流向高纬,读图可知暖平流主要分布在高原东南和西北方向。
故答案为:C。
30.500hPa高度属于高空,图示区域内,500hPa高度南侧高,北侧低;根据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的气压垂直分布规律可知,在500hPa高度附近,在同一等高面上,南侧气压高,北侧气压低。故同一等高面上,甲处南侧为高压,北侧为低压,等值线凸向高值方向,表示为低压槽,A错误。同理乙处凸向等值线低值方向,为高压脊,B错误。丁处外围等值线数值由内向外递增,位于低压中心,D正确。丙位于北半球锋面气旋的偏西侧,为冷锋,C错误。
故答案为:D。
二、综合题(本题共3大题,共55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下游河道按照平面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游荡型河段、过渡型河段、顺直微弯河段和河口型河段4种类型。从春秋时期开始,中国人民就不断探寻黄河的治理措施,先后摸索出“宽河固堤”、“束水攻沙”等技术。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应时代发展,设计出“分区治理”模式,将黄河河道至大堤之间的流域空间依次划分为生态移民安置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和生态湿地等功能区。利用泥沙放淤、挖河疏浚等技术手段实施滩区再造,建设嫩滩、二滩和高滩,以达成洪水分级设防、泥沙分区落淤、滩槽水沙自由交换的水沙调控目标。下图为黄河下游河道相关地理信息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中黄河下游河道不同平面形态,分别指出最能体现“宽河固堤”和“束水攻沙”的河段类型。
(2)从河道形态、水流状况、河床和河道变化等方面归纳花高段河道特征。
(3)在调水调沙过程中,说明三门峡水利枢纽先行泄洪对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影响。
(4)分析采用“分区治理”模式对黄河下游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答案】(1)宽河固堤——游荡型河段;束水攻沙——顺直微弯河段。
(2)有广阔的滩地;河道断面宽浅;水流散乱;主槽摆动频繁;河床极不稳定。
(3)三门峡水利枢纽放水可以冲刷小浪底水利枢纽库区泥沙;为小浪底水利枢纽排沙出库提供动力;减少小浪底水利枢纽库区泥沙沉积。
(4)将滩地分区设定不同的防洪标准,减轻洪涝灾害;在保证防洪的基础上,在这些滩地安置群众,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发展生态产业,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知识点】黄河流域概况及其开发治理
【解析】【分析】(1)观察图形可以得出,对游荡型的河段,河道断面宽浅,下切侵蚀明显减弱,侧蚀增强,堤坝易被侵蚀,为了防洪,采取“宽河固堤”。对顺直微弯河段,可以采取束水攻沙,修筑堤坝控制河流宽度,可以增加河水流速;增强河水的搬运能力,减少泥沙沉积;流速增大,对河床侵蚀作用增强,可以冲刷搬运河床淤积的泥沙,加深河床。
(2)黄河下游从花园口到入海口,以高村、陶城铺和利津为分段点划分为四段,划分为游荡型河段、过渡型河段、顺直微弯河段和河口型河段。河段河道特征可以从河道形态、水流状况、河床和河道变化等方面归纳。从花园口到高村为游荡型河段,有广阔的滩地,这个河段河道断面宽浅;水流散乱;主槽摆动频繁,河床极不稳定。
(3)黄河属于高含沙量河流,与其他河流或与黄河上游河段明显不同,黄河高含沙量河道上的水库具备蓄水拦沙和调水调沙特殊功能。具体调沙原理是汛期浑水空库迎沙排沙,水清后蓄水。三门峡水利枢纽先行泄洪可以形成急流,形成强大的冲刷力,冲刷、搅动小浪底水利枢纽库区泥沙,一旦小浪底水利枢纽库区开始调沙泄洪,可以最大量的将库区的泥沙排入下流入海,减少小浪底水利枢纽库区泥沙沉积。
(4)以小流域为单元,全流域综合治理,是治黄的重要原则。对于河段也要因地制宜,分区治理,要将防洪、土地利用和人们生活紧密结合,合理规划。具体措施为将滩地分区设定不同的防洪标准;在保证防洪的基础上,黄河滩区高滩安置群众;利用肥沃的土壤,发展生态产业,从而实现治河与惠民双赢的目的,促进居民的就业,又有效的实现河流的防洪治理。黄河滩区高滩作为居民安置功能区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安全性:高滩相对于低洼地区,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以有效避免黄河洪水等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2. 滩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比较优越:居民留在滩区,是因为滩区是由黄河的泥沙沉积形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土质疏松,耕作条件好;靠近黄河,灌溉便利,可就近耕作。3. 政策支持:滩区人口众多,大量外迁安置困难。
【点评】水沙关系需要结合含沙量和水流量进行分析。该河段河道特征需要结合河段和流速进行分析。三门峡水利枢纽先行泄洪对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影响需要结合泥沙含量和洪水量进行分析。“分区治理”模式对黄河下游减淤的意义需要结合水沙关系和航运条件进行分析。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人工“固碳”成为世界各国的热门研究方向。奥卡碳捕集工厂位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近郊某地热发电站附近,由瑞士空气技术公司和冰岛碳封存技术公司合作建立.其工作机制是通过12台风扇“捕捉”大气中的CO2,加热到80~100℃提纯,与水混合(1吨CO2约需27吨水)后用泵送入地下约1000米的洞穴深处.使之与地下多孔岩石发生化学反应,进而永久储存在地下。据称,该工厂装置多数为手工制造、占地面积小,每年仅能捕捉4000吨二氧化碳,建设和运营成本高昂。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315亿吨。下图示意奥卡地理位置。
(1)判断固碳前奥卡地下洞穴深处的岩石类型并指出判断依据。
(2)说明冰岛建设奥卡碳捕集工厂的优势自然条件。
(3)分析奥卡碳捕集工厂建设和运营成本高昂的原因。
(4)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两个从空气中“捕捉”到的碳可能的利用方式。
【答案】(1)玄武岩(喷出型岩浆岩)。依据:多火山;岩浆活动活跃;岩石多气孔构造。
(2)气候湿润,降水量充足,水资源丰富;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能资源充足;多火山活动,玄武岩广布等。
(3)装置多数为手工制造,劳动力成本高;工厂规模小,难以通过规模经营降低成本(难以获得规模效益);捕集二氧化碳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和水资源,成本高昂;碳捕捉技术含量高,科技投入大等。
(4)制造化肥;制造塑料;用于温室蔬菜培植;制造合成燃料;制造二氧化碳灭火器、制造碳酸饮料等。
【知识点】矿物与岩石;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碳循环;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解析】【分析】(1)据材料可知,地下洞穴深处岩石多孔,为岩浆喷出形成的玄武岩。依据是冰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能资源丰富,多火山活动,玄武岩广布等。
(2)冰岛纬度虽高但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温和湿润,降水量较多,水资源丰富 ;地处美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生长边界,岩浆活动频繁,地热能资源丰富;地下多玄武岩洞穴,气孔构造利于储存二氧化碳;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人工“固碳”成为世界各国的热门研究方向,关注度高,相关研究起步早;由瑞士空气技术公司和冰岛碳封存技术公司合作建立,技术先进,人才充足;人工“固碳”,利于减缓全球变暖,保护环境,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厂址位于首都附近,基础设施完善等。
(3)根据材料"该工厂装置多数为手工制造"可知,该工厂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力,劳动力成本高;根据材料"采用模块化施工,占地面积小"可知,工厂规模小,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难以通过规模经营降低成本;根据材料可知,捕集二氧化碳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和水资源,成本高;碳捕捉技术含量高,科技投入大。
(4)从空气中“捕捉”到的碳可以通过化工方法制造合成燃料、制造化肥;用生态方法提升富碳农业;用于制造碳酸饮料;用于温室大棚中进行蔬菜培植;用于制造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点评】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环境因素、区域产业基础和生产协作条件等。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尤卡坦半岛位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海岸线长约1100千米,东岸多海湾、岛屿;西岸低洼,多荒凉沙滩,东南部年降水量达2000毫米。该半岛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水灾、山体滑坡、火灾等多发。下图为尤卡坦半岛等高线、等深线地形。
(1)比较尤卡坦半岛东南部与西北部降水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2)说明尤卡坦半岛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为主的原因。
(3)判断尤卡坦半岛东海岸可发展哪些相关产业并说明理由。
【答案】(1)东南部降水量多于西北部。原因:该半岛地处东北信风带,南部为山地,东南部为东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西北部为平原,地形抬升不明显,地形雨较少。
(2)建设公路成本相对较低;公路机动灵活,便于客货集散;公路建设周期短,投资小,可因地制宜,方便地区间联系;公路对自然环境适应性强。
(3)产业:渔业、海洋运输业、旅游业。理由:临海,渔业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渔业;东海岸多海湾,海域平均深度大,有利于建设大型港口,利于发展海洋运输和对外贸易;东海岸形态多样,风光优美,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海岸带的开发利用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尤卡半岛受大约位于北纬13度到21度之间,受东北信风控制,从图中的海拔高度可以看出,东南部为山地,东北信风从海洋带来水汽,受东南部山地抬升,形成迎风坡地形雨,所以降水丰富;而西北部地势低平,东北信风登陆后,受地形抬升作用弱,降水较少。因此东南部降水比西北部降水多。
(2)尤卡坦半岛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为主的原因主要从成本,灵活性以及区域联系的角度来分析,从成本的角度来说,公路建设周期较短,投资较小,因此建设公路的成本相对较低,从灵活性的角度来说,公路机动灵活,便于客货集散,灵活性更强,从区域联系的角度来说,公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更强,因此便于区域之间进行联系。
(3)尤卡坦半岛东岸陡峭,多海湾、岛屿,海岸线曲折,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从地貌对旅游业、交通运输等角度分析。尤卡坦半岛临近海洋,渔业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渔业。尤卡坦半岛东海岸多海湾,海域平均深度大,有利于建设大型港口,适合发展对外贸易;尤卡坦半岛沿海多珊瑚礁,海岸形态多样,风光优美,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点评】降水的原因需要结合海拔、地形和环流进行分析。尤卡坦半岛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为主的原因主要从成本,灵活性以及区域联系的角度来分析。产业发展类型需要从资源、地形和海岸进行分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