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人教版数学八上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PPT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人教版数学八上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PPT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9-04 14:5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13.4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我们以前学过哪些知识能说明线段最短?复习:1,两点间线段最短2,连接线段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
线段最短。2,如何做直线外一点B关于直线的对称点?1,过这个点做已知直线的垂线,与直线交于P点。
2,在直线上截取CB′=CB.
3,则B′点即为所求。我们称它们为最短路径问题,同学们能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吗?问题1:牧马人从A地出发,到一条笔直的河边l饮马,然后回到B地。牧马人到可边的什么地方饮马,可使所走的路径最短?lAB分析:点A,B分别是直线L异则的两个点,如何在L上找到一个点,使得这个点到点A、点B的距离的和最短?AB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 短”可知:连接AB与L的交点即为所求。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把同则的两点变成异则的两点呢?
如果能把点B或A移到L的另一则B′或A′处,同时对直线上的任一点C,都保持CB=CB′,就可以了。
你能利用轴对称找到符合条件的B′点吗?ABABB′C点C 即为所求你能证明为什么点C即为所求吗?证明:在L上另取一点C′,连接AC′,BC′,B′C′,
∵AC′+BC′=AC′+B′C′
在△AB′C′中
AC′+BC′>AB′(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点C即为所求。问题2 A和B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现在要在河上造一座桥MN。桥造在何处可使从A到B的路径最短?(假定河的两岸是平行的直线,桥要与河垂直。)ABMNab分析:可以把河岸看成两条平行线a和b,N为直线b上一个动点,MN垂直于直线b,交直线a于点M,这样问题可以转化为:
当点N在直线的什么位置时,AM+MN+NB最小?
由于河宽固定,因此当AM+NB最小时,AM+MN+NB最小。这样问题进一步转化为:
当点N在直线b的什么位置时,AM+NB最小?根据问题1的知识,请同学们:
1、自主探究,
2、同学讨论,
3、对照课本,
找出不足,解决问题。归纳:
在解决最短路径问题时,我们通常利用轴对称、平移等变化把已知问题转化为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作出最短路径的选择。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困惑?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