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物理(上)(沪科版)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检测题附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物理(上)(沪科版)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检测题附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9-04 20: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检测题(含解析)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2015 东营)2015年5月8日,河北、北京、内蒙古等地局部地区出现罕见的五月飘雪景象。有关雪的形成,正确的是
凝固现象且吸热
凝固现象且放热
C.凝华现象且放热
D.凝华现象且吸热
2. (2015 内江)无论是严冬还是酷 ( http: / / www.21cnjy.com )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 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 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 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3. (2015 营口)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
B.在第6min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
C.该曲线可能是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图
4.(2015年浙江温州4分)某同学将烧杯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量筒置于同一环境中,分别装入20 mL液体(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剩余液体体积最少的是( )
A B C D
图12-2
5. (2015.黄冈)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
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
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
C.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
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
6. (2015 连云港)2015年5月9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我国多地出现日晕奇观,图为日晕的景象。在5000m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B.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吸热
C.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反射分解为七色光
D.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7.一保温筒内盛有20 ℃的水,把水蒸气缓缓地通入筒中,在图12-3中表示水和水蒸气混合后共同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是( )
A B C D
图12-3
8. (2015 苏州)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  )
  A. 铁丝网上的白霜 B. 屋檐下的冰凌
  C. ( http: / / www.21cnjy.com )冰冻的衣服晾干 D. ( http: / / www.21cnjy.com )草叶上的露珠
9.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会出现美丽的“冰花”,形态各异。随着太阳升起,“冰花”会慢慢消失。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熔化后凝固
C.先凝华后升华
D.先升华后凝华
10. 要制造两种液体温度计:(1)测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方高寒地区气温用的寒暑表;(2)能测萘溶液沸腾时温度的温度计。那么请根据下面表格的数据判断,制造温度计用的液体应分别选用(  )
几种物质的熔点(℃)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几种液体的沸点(℃)
水银 甲苯 酒精 萘 水银 甲苯 酒精 萘
-39 -102 -117 80 357 110 78 218
A.酒精、水银 B.都用水银 C.都用酒精 D.酒精、甲苯
11. (2015 潍坊)将烧瓶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又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B.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12. 水是生命之源,关于自然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江河湖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3. 读出如图12-5所示的甲、乙温度计所示的温度值,甲示数是 ℃,乙示数是 ℃。
14.(2015.烟台)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 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15.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12-6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判断_____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
16.蔬菜、食品的保鲜是每个家庭都要涉及的问题。很多人通常将买来的蔬菜放入保鲜袋里保存,这是因为保鲜袋能 。
17.病人发烧时,在他身上擦些酒精可以起到降温作用,这种方法叫做“物理降温法”,其道理是 。
18.在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三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停表和 。
(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的温度达到53 ℃时,其状态是 (选填“固态”或“液态”)。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石蜡的温度/℃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海波的温度/℃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水的温度/℃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99 99 99
19.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对水加热,可以观察到:
(1)沸腾前,水的温度不断 ,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 ,还未到达液面就消失了。
(2)沸腾后,水的温度 ,同时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 ,一直上升到液面而破裂。
(3)水沸腾前,有部分水蒸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产生,这是通过 的方式使水汽化而形成的,同时在水面上方会形成一些雾气,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
20.(2015.宜昌) ( http: / / www.21cnjy.com )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碘的沸点是;水的沸点是。
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 ( http: / / www.21cnjy.com )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_____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________形成的。
21.“炖汤”因为味道好而深受人们的喜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置于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_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三、简答题(每空或每问1分,共15分)
22. (2015.山西中考)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请你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一个实验,对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其中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完成下列自主学习活动报告,在小组内进行展示交流。
(1)写出你选用的物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如图1 ( http: / / www.21cnjy.com )2-7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 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变成小水滴的过程属于 现象,这一过程需要 热。
(1)把材料中划线部分填写完整。
(2)你也许注意过,天气预报中常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试说明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带来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
24(2015 福州)(5分)小华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实验中:
(1)如图16甲所示,操作错误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________。
(2)他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6乙所示,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选填““A”、“B”或“C”),示数是____ ℃。
(3)实验中,是通过____方式增加水的内能。要缩短加热时间,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____。
四、实验探究题(25题12分,26题13分共25分)
25(2015 武汉)小明和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2)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3)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   .
26. (2015.黄冈)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器材装配的合理顺序是(填序号)______(①烧杯;②酒精灯;③温度计;④铁圈及石棉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图乙中读数的错误之处是:视线没有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___。
(3)图丙是正确实验后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____(填“不变”或“升高”)。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检测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雪是固体,是由地面上蒸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蒸气,在向上流动时,遇到极冷的气流而放热,形成了固态的雪花,然后雪花变大,下落,形成下雪.整个过程中雪是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冰而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凝华过程要放出热量.故选C.
2.B 解析:酷暑的夏天使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调,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窗户玻璃比室外空气温度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玻璃液化为小水珠凝结在玻璃外表面.
寒冷的冬天使用空调,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窗玻璃比室内温度低,室内的水蒸汽遇到冷玻璃液化,小水珠凝结在玻璃的内表面.故选B.
3. D解:A、从图象上看,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但不能表示它的熔点也在升高,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B、由图可知,在第6min时该物质刚开始熔化,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C、该曲线是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蜡不是晶体,所以不可能是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D、BC段表示该物质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正在熔化,因此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本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4.B 解析:相同情况下,酒精比水更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易蒸发,又因为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空气流速越快,液体蒸发得就越快,所以相同的环境中、相同时间内B选项中的酒精蒸发得最快,一段时间后,B选项中剩余的液体体积最少,故B选项符合题意。
5. B 解析: 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人们常在运输箱放些干冰.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特点,故A不符合题意;
B、北方的冬天,北方储存蔬菜的菜窖里常放几桶水,可防止菜被冻坏.利用了水结冰放热的特点,故B符合题意;
C、夏天,在地板上洒些水,感到凉爽.利用了水蒸发吸热的特点,故C不符合题意;
D、夏天、喝冰凉的饮料加上几个冰块,是因为冰块熔化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D解析:A、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A错误;
B、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放热,故B错误;
C、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折射分解为七色光,故C错误;
D、太阳光能穿过云层在小冰晶上发生折射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上去在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就是光晕,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7. D 解析:水蒸气遇到水放热,使水的温度升高,升高到100 ℃时,水达到沸点,温度保持不变,故D选项正确。
8.A 解析:
A、铁丝网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符合题意;
B、屋檐下的冰凌是水凝固形成的冰瘤.不符合题意;
C、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冰升华成为水蒸气.不符合题意;
D、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C 解析:这个过程中的物态变化是在固体和气体之间进行的,“冰花”的出现是凝华现象,“冰花”的消失是升华现象。
10. A 解析:酒精的凝固点低于零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50 ℃,用酒精制成的寒暑表能测出北方冬天的最低温度;水银的沸点是357 ℃,高于萘的沸点,用水银制成的温度计能测出萘溶液沸腾时的温度,故A选项正确;由于水银的凝固点高于零下50 ℃,因此,用其做温度计内部的液体测量北方冬天的最低温度时,还没等测出最低气温来,水银就凝固了,即不能测出北方的最低温度,故B选项错误;由于酒精的沸点是78 ℃,甲苯的沸点是110 ℃,而萘的沸点是218 ℃,故用酒精和甲苯制成的温度计不能测出萘溶液沸腾时的温度,故C、D选项均错误。
11.BD 解析:向瓶底浇冷水后,瓶内气体遇 ( http: / / www.21cnjy.com )冷收缩,使得瓶内压强减小,使液体沸点降低,液体重新沸腾起来.所以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小,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低.故AC错误,BD正确.
故选BD.
12. C 解析: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为小水珠;冰山上的雪可以直接升华变为水蒸气;积雪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13. -22 38 解析:由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知两支温度计上10 ℃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 ℃,即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在甲温度计上,“20”在“30”的上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 ℃,为-22 ℃;在乙温度计上,“30”在“40”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 ℃,为38 ℃。
14. 液化 外侧 内侧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夏天,开空调的车内温度低于外部温度,外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侧;冬天,开空调的车内温度高于外部温度,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侧。
15. 甲 232 解析:甲物质吸收 ( http: / / www.21cnjy.com )热量温度先上升,后不变,再升高,是晶体的熔化过程,熔点为232 ℃;乙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是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16. 减少水分的蒸发 解析:将蔬菜放入保鲜袋里保存是为了减慢蔬菜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防止蔬菜中的水分因蒸发而散失,达到保鲜的目的。
17. 酒精涂在身上会蒸发,蒸发吸热,使人体温下降
18. (1)温度计 (2)液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 (3)99 解析:在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需要根据加热时间记录相应的温度,所以还需要用温度计;从实验数据记录可以看出,海波在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有一段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的过程,此温度为海波的熔点,即48 ℃,当加热到第9 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所以在53 ℃时,海波是液态;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9 ℃。
19. (1)升高 变小 (2)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变 变大 (3)蒸发 液化 解析:水沸腾前,底部温度高于液面温度,气泡上升时,由于热胀冷缩,气泡会变小。水沸腾后,在容器的底部会发生剧烈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周围的水不断向气泡汽化,使气泡的体积逐渐变大,同时气泡所受水的压强在变小,也会使气泡的体积变大,到达液面后破裂,冒出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在液面遇冷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就形成了“雾气”。
20. (1)升华
(2)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
(3)干冰吸热升华 水蒸气遇冷液化
解析:(1)固态的碘变成气态的碘,属于碘的升华过程。
(2)因为热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所以碘不可能熔化,碘是晶体,必须达到熔点且继续吸热,碘才能熔化。故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
(3)干冰在常温时很容易升华,干冰放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中,升华为气体,形成大量的气泡。干冰升华时要从周围的水中吸收热量,水的温度降低,使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水时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21. 液化 不会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成小液滴,形成“白气”。沸腾需要的条件是液体温度达到沸点,同时还要继续吸热。本题中将炖盅浸在大煲的水中,而且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大煲内水由于火的持续加热,温度达到沸点而沸腾,经过一段时间的热传递,炖盅中的温度也会达到沸点,这样炖盅内外温度相等,没有温度差,不会发生热传递,也就不会继续给炖盅中的水加热,里面的水只能是达到沸点温度而不能沸腾起来。
22. (1)两个相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碗、保鲜膜、水、勺子 (2)在两个相同的碗中用勺子加入等量的水,把其中一个碗用保鲜膜封住口,并将两碗水放在通风过道处,过一段时间后,比较两个碗中水量的变化。观察到没有封口的碗里的水变干,而封口的碗里仍有水。 (3)在水的温度和表面积相同时,水表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越大,水蒸发越快。(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由于影响水蒸发快慢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因素有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所以选择任意一个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均可,实验方案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即可。
23. (1)汽化 液化 凝华 熔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吸 (2)水的状态转化需要一定条件,水蒸气只有在遇到冷空气时,才能被液化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降雨。
解析:(1)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过程,水蒸气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降低液化成小液滴或凝华成小冰晶,云是由水蒸气液化或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变成小水滴属于熔化过程,需要吸热;(2)这是因为水的状态转化需要一定条件,水蒸气只有在遇到冷空气时,才能被液化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降雨。
24. (1)碰到了烧杯底;(2)B;95;(3)热传递;提高水的初温(或适当减少水量).
解析:(1)由图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会导致测量结果偏高;
(2)A俯视,错误,C仰视错误,B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正确;
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90℃上面第5个小格处,读作95℃;
(3)实验中,由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较高,所以热由酒精灯火焰传递给石棉网、烧杯底,然后传递给水,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水的内能的;
要缩短加热时间,可适当提高水的初温或适当减少水量.
故答案为:(1)碰到了烧杯底;(2)B;95;(3)热传递;提高水的初温(或适当减少水量).
25. (1)水蒸气;
(2)小华用的水的质量比小明的大;
(3)高于;水汽化要吸收热量,而水温保持不变,说明水能继续从杯底吸热.
解析:(1)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2)小华加热时间长,可能是小华用的水的质量比小明的大;
(3)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酒精灯加热时,铁圈和石棉网的温度升高,高于水的温度,移开酒精灯时,水还会从铁圈和石棉网吸收热量,继续沸腾,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高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水汽化要吸收热量,而水温保持不变,说明水能继续从杯底吸热.
故答案为:
(1)水蒸气;
(2)小华用的水的质量比小明的大;
(3)高于;水汽化要吸收热量,而水温保持不变,说明水能继续从杯底吸热.
26. (1)②④①③;(2)相平;(3)不变
解析:(1)酒精灯要使用外焰加热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以合理顺序应先放好温度计,由其外焰高度确定铁圈及石棉网的高度;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浸没在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所以接着应放置烧杯,最后安装温度计.即顺序为:②④①③;
(2)由图乙可知:视线没有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相平;
(3)由丙图,水在99℃开始沸腾,之后水温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1)②④①③;(2)相平;(3)不变.
图12-5
图12-6
图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