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 上册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 上册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05 07:2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和则两利,斗则两败”国共双方代表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是在什么历史事件后?( )
A、北伐战争 B、三大战役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2.为纪念周恩来总理,某班历史小组要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在“烽火中的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素材有 :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④重庆谈判(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3.(2015·广西来宾)内战烽火燃起时毛泽东说:“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人民解放军打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的标志是( )
A.长春解放 B.沈阳解放
C.北平解放 D.南京解放
4.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一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 。这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中共的诞生 B.秋收起义的发生
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 D.红军长征的胜利
5.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最能验证这段话的史实是
A.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
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6.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数件中国近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是( )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D.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7.下面是某同学探究某一历史问题而制作的年代尺,该年代尺最有可能与哪一主题有关( )
A.土地革命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8.有人说中国民主革命是“从南京到南京”,也有人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北京到北京”。这两句话中的后一个“南京”和“北京”分别所指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
A.鸦片战争 开国大典
B.《南京条约》的签订 五四运动
C.解放军攻占南京 新中国的成立
D.鸦片战争 平津战役
9.历史知识结构图示,是研究和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下面的示意图最有助于我们了解的是( )
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
C.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10.三大战役中,和平解放北平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1.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这一战役的战果是( )
A.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B.拉开了战略大决战的序幕
C.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12.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对于这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第二年”指的是1947年
B.内线作战是解放战争第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C.防御是解放战争第一年的战略方针
D.转战陕北是第二阶段战略目标开始实施的标志
13.为迎接2014年南京举办世界青年奥运会,某中学准备在校园网上创办一个与南京有关的网页,请您阅读下列有关南京的解说词,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①《南京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③南京大屠杀,反映了德国法西斯残暴本性
④渡江战役的胜利,标志国民政府的垮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下列关于解放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陕甘宁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B.在辽沈战役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北平和平解放
C.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D.1949年4月23日南京的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第II卷(非选择题)
1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队伍,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图片是这支军队发展历程的缩影。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一,这支人民军队创建于哪一年
(2)图二的场景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的哪一战役?
(3)我国的战略核力量由哪几部分组成
(4)导弹部队的组建标志着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走上了什么道路
16.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城市在近代饱经沧桑,是近代中国的缩影。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 梳理知识
(1)写出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时间以及这个政府的性质。
(2)抗日战争中,南京被日军攻陷。日军在南京犯下了什么滔天罪行? 其反映的本质是什么
(3)南京何时解放?它的解放标志着什么?
任务二: 解决问题
(4)用史实说明"南京市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任务三: 思考感悟
(5)写出探究过程中获得的感悟。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承派恩来到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惠然偕临,则重要的问题方得迅速解定,国家前途实则赖之!”
——蒋介石
材料二:“鄙人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毛泽东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提到的“渝”是指哪里?
(2)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3)蒋介石定要毛泽东亲自“赴渝面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4)毛泽东等“赴渝”与蒋介石等“共商和平建国大计”的结果如何?
18.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1919年到1949年,一共三十年时间。
(1)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发生的导火线是什么?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合作,请问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推向高潮的是什么事件?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是什么事件?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的会议不断的促进自己的成长。请问其中具有生死攸关转折点意义的是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抗战胜利后,中国有一个和平建国的机会,国民党和共产党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两大政党。为了争取和平解决国内争端,国共两党于1945年8月进行了谈判。请写出该谈判的名称和成果。这次谈判有两个国共双方争执的焦点未能达成的协议,请问焦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
2.D
3.D
4.C
5.D
6.B
7.C
8.C
9.D
10.C
11.C
12.D
13.A
14.C
15.
(1)1927年。(2)辽沈战役。
(3)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
(4) 科技强军。
16.(1)1927年,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
(2)南京大屠杀,本质:法西斯的残酷和野蛮行径
(3)1945年4月23日,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4)南京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原因: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南京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原因: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或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5)任何与人民为敌的政府或反动势力终将灭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7.(1)重庆
(2)重庆谈判
(3)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人民,把内战责任推给中国共产党。
(4)签订了《双十协定》,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方针。
18.
(1)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3)遵义会议 毛泽东
(4)重庆谈判 . 《会谈纪要》或《双十协定》.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达到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