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 上册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 上册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05 07:2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你不可能经历: ( )
A.乘轮船、火车出行 B.使用无线电话与亲友联系
C.翻阅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D.阅读<<申报>>了解国内外大事
2.“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斛。”这首诗主要反映了中国近代 ( )
A.饮食习俗的西洋化 B.文化娱乐的大众化
C.服饰发型的革命化 D.称谓礼仪的平等化
3.清末状元张謇为实现“兴国之梦”而提出的主张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实业救国
4.“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生动的写照。说它“畸形”,从行业看,是因为主要集中在( )
A.轻工业 B.重工业 C.造船业 D.冶铁业
5.下图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的图标,该机构创立的时间、地点是( )
A.1897年 上海 B.1900年 北京
C.1901年 南京 D.1937年 重庆
6.“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7.歌谣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歌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①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②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③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④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义深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8.上海世博会是第40届世博会。90多年前的巴拿马世博会曾颁奖给中国近代的状元实业家。这位状元实业家是
9.为了运输煤炭,清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铁路建成后,由于清政府害怕蒸汽机车的隆隆震颤声惊动了附近的皇陵,就让骡马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这段奇闻充分说明了( )
A.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落后
B.封建顽固势力阻碍了近代化进程
C.封建迷信对社会危害极大
D.马拉火车的壮举震惊了世界各国
10.1915年,上海的一位女仆人与北京的男主人通话。下列通话符合该时代特点的是( )
①“先生,您家小姐生病了”
②“先生,太太嘱咐您勤洗头,否则扎辫子太乱”
③“大人,您何时回来”
④“先生,太太请您换一件中山装”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11.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 )
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屐
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C.宣读婚誓,携手同归
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12.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其中袖口的三颗扣子代表的是( )
A.三民主义 B.三省吾身 C.三大政策 D.三权分立
13.中国的读书人,自古大都以参加科举,考取功名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而在中国近代,却有一位状元,毅然弃官从商,成为著名实业家。他是
A.詹天佑 B.张骞 C.张謇 D.荣宗敬
14.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乡创办大生纱厂的民族资本家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謇 D.詹天佑
15.19世纪80年代后,一位住在天津的高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联系,可以选择的最佳手段有
A.写封书信 B.拍电报 C.上网 D.打长途电话
第II卷(非选择题)
(1)19世纪60年代,中亚地区______________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进入新疆,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战术,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大败阿古柏。
(2)鸦片战争后魏源编著《_________________》,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维新运动期间,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译述《_____________》,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
(3)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喊出了“_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提出“_________________”口号,斗争锋芒直指封建儒家思想。
(4)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设立的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______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5)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首相_________________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同年,状元实业家________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开展实业救国。
17.19世纪40年代,中国的大门被资本主义列强的大炮打开,从此开始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进程。但同时,西方的近代文明也被带到了中国,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以下图片,请你说说近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1)交通:
(2)通信:
(3)文化生活:
(4)社会习俗: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时人(1846年)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材料二 1895-1898年,新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棉纺织厂最多。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设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中%&国教*育︿出版~网]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实行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主等政策。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
(1)据材料一,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动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1898年以后纱厂亏损的原因有哪些?
(3)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影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9.实现工业化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请回答:
(1)洋务派在新旧交替的历史背景下开始近代工业建设。洋务派工业建设的成就有哪些 作用是什么 将答案分别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成就
作用
(2)1893年,有人写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这段话反映了近代工业发展的什么问题
(3)近代工业举步维艰,制约其发展的主要有资金、技术、市场、政治环境诸方面因素。将制约近代工业发展的具体表现分别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方 面 具 体 表 现
资 金
技 术
市 场
政治环境
近代许多工业品都带有“洋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字,如洋车、洋枪、洋炮、洋油、洋布、洋灯、洋伞等,今天这些词语大都消失了。洋名消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B
2.A
3.D
4.A
5.A
6.C
7.A
8.B
9.B
10.B
11.D
12.A
13.C
14.C
15.B
16.(1)浩罕汗国,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2)海国图志,天演论。
(3)振兴中华,打倒孔家店。
(4)京师大学堂,1905。
(5)伊藤博文,张謇。
17.(1)交通:有了汽车、火车、轮船等近代交通工具。
(2)通信:有了电话、电报等通讯方式。
(3)文化生活:照相机、电影等传人;报纸、广告的出现。
(4)社会习俗:剪辫、易服、禁缠足、废跪拜礼和“大人”等称谓等。
18.
(1)封建经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外国商品倾销中国市场。
(2)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外国商品倾销;列强在华设厂;清政府加重税收;封建官吏勒索。
(3)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封建势力阻碍;实业家的投资:统治阶级的政策。
19.
成就 举办军事工业;举办民用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湖北织布官局;汉阳铁厂等。
作用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人才;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增强了国防实力;积累了工业发展的基础;开启了兴办工业的风气。
(2)问题:发展不平衡;南方先进、北方落后;东南沿海发达,内陆地区落后;兴办工业观念落后;对工业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
(3)
方 面 具 体 表 现
资 金 资金少;投资不足。
技 术 技术力量薄弱;依赖西方;缺乏技术人才。
市 场 市场狭窄;外国资本主义挤压;官僚资本摧残;自然经济主导。
政治环境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局动荡;战乱多;中外反动势力摧残。
(4)原因:新中国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大力发展工业;工业化建设突飞猛进;民族制造业水平提高快;改革开放;工业品市场供应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