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围绕“办法”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寓言二则》《画杨桃》《小马过河》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语文园地五等内容。课文有古代寓言故事,有现代学生生活故事,有童话故事;故事主角有人物,也有动物,每个故事中都寄寓了深刻的道理。故事中蕴含的丰富人文内涵,可以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使他们获得丰富的启示。
《寓言二则》一课由《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寓言故事组成。两则寓言故事情节简单有趣,短小的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旨在引导学生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想方设法去解决,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遵循客观规律。现实生活中,“亡羊补牢”的人有很多,“揠苗助长”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两则寓言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
《画杨桃》讲的是“我”在图画课上根据自己看到的情况将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受到了同学们无情的嘲笑,后来老师启发大家站在“我”的角度仔细观察杨桃之后再下结论的故事。故事让我们明白,当别人的意见和我们不同时,不要急于嘲笑,要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故事源于儿童的真实生活,贴近儿童心理,平常的小故事却蕴含深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发展语言能力,同时能深受启发和教育。
《小马过河》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小马在帮老马送麦子的过程中被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犹豫不决的小马找老牛和松鼠问河的深浅,却得到了不同答案,最后在妈妈的鼓励下勇敢尝试终于瞠过了河的故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顺应儿童心理,且能引发儿童思考,让儿童明白:对于别人说的话要动脑筋多思考,亲自尝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图书借阅公约”是本册书的第三次口语交际,主题是通过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愿意共同遵守的图书借阅公约。话题的设置意在引导学生在参与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积极、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语文园地五“我爱阅读”板块选编了《好天气和坏天气》一文,通俗易懂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
从本单元编排的内容来看,从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到鲜活有趣的生活哲理故事、富有童趣的童话故事,再加上口语交际的积极发表看法形成借阅公约,《好天气与坏天气》中饶有趣味的故事,这样的安排与“办法”这一人文主题是相吻合的。学生打开这一单元,如同走进了思辨的王国,领取了开启思维大门的钥匙。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之一是“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能对文本内容进行意义重构,有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人阅读素养的基本体现,也是读者能从中获得熏陶和启示的基本保证。梳理统编教材体系后不难发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继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延伸和发展,体现了语文能力训练的梯度发展。而到了三下第二单元,文本内容加深,要求学生联系故事内容、生活经验等“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并实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迁移运用,这体现了从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特点。因此,教师要设计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在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感和的过程中发表看法,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之二是“读好对话的语气”,课后思考题也再次提出了学习有感情朗读的相关要求。这是在一、二年级上册“分角色朗读课”“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本册第一单元“注意语气和重音”、第二单元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的延续和进一步提升。本单元朗读练习的重点是根据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读出不同角色说话的不同语气,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加深对角色形象的感知,也为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角色的不同语气。
从这个单元选编的文本和训练重点来看,它在课程内容上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文本内容,并通过阅读、观察、请教、质疑、讨论等方式,积极思考、探究,围绕文本中生发的问题,乐于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必经阶段。这一任务目标,教材借助单元课后思考题鲜明地呈现了出来——
1.《寓言二则》课后第一题和选做题。
2.《画杨桃》课后第二题。
3.《小马过河》课后第三题。
整体联系起来看,这些思考题是在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进而分析判断故事角色的行为和观点,促使学生对丢羊人、揠苗人、画杨桃的“我”和小马等形象的判断和认识愈来愈具体、生动、个性化,进而能够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为进一步促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阅读中,自主自觉地针对文本内容和故事角色展开思考推断,提升思辨能力,“我爱阅读”板块设置了《好天气和坏天气》这一充满童真童趣又跌宕起伏的故事。故事中的老奶奶在判断天气好坏的时候遇到了困难,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能很自然地进入情境之中,与故事中的角色共情,思考判断,并形成自身的观点和看法。
本单元文本体裁各不相同,有寓言,有生活故事,还有童话故事,但每个故事的结尾,故事中的角色都会对所经历的事情有相应的反思和想法,同时故事中角色的所思所想也会影响读者的思考和判断。此外,本单元中角色对话较多,正所谓“情动于心,外显于行”,故事中不同身份的角色所呈现出的不同语气,恰好是故事中角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反映。而本单元的学习,旨在借助故事去认识他人,明辨是非,结合实践有理有据地表达看法。
梳理整个单元编排的练习,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第一学段“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学习实践领域的目标要求,本单元KUD目标大致可以表述如下。
学生将知道(K):
1.不同的身份、角色在对话和表达时,有不同的语气。
2.寓言等智慧故事中蕴含着道理。
3.阅读时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
学生将理解(U):
1.说话语气要符合相应的身份,语气反映的是角色的态度和感情。
2.结合实践有理有据地表达看法,更有说服力。
学生将能够(D):
1.根据角色的表达意图和自己的理解,使用恰当的语气。
2.阅读时提出自己的看法。
3.对图书馆公约提出自己的想法。
上述训练目标中,朗读目标属于常规性目标,不独属于这一主题和内容单元,却服务于对角色形象、故事内容的理解和体会。这个单元最根本的学习目标,是聚焦于表达与交流的,也就是要通过单元学习内容的组织和任务的设计,帮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达成这样的概念性理解(大概念):
1.阅读时,多角度思考和判断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角色的做法和想法。
2.表达看法时,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更有说服力。
教材为达成这一概念性理解提供的文本情境是有关“办法”的。基于这样的教材文本境遇,联系学生实际,学习情境可以创设为:比一比,谁是智慧的阅读者——也就是看看谁在阅读故事时最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发现故事带来的启发。促成大概念理解的核心任务就可以设计为:
举行“智慧”故事分享会。
活动内容和形式: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蕴含了做人做事智慧的故事(可以是寓言故事,也可以是其他表现角色如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故事)进行朗读分享,并结合故事内容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听众明白故事说明的道理。
最佳分享者评价标准:
1.所选取分享的故事蕴含一定的道理,能给人带来一定的思考和启发。
2.朗读时注意到故事中角色的形象、性格特点,注意读出恰当的语气。
3.分享时能联系文本内容、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接下来就是基于教材单元提供的学习资源,补充(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撑。这就需要将核心任务分解为几个逻辑关联、层次递进的子任务——以“举行‘智慧’故事分享会”的情境任务为驱动,按照“启发思维——拓展思维——展现思维”的内在线索助推学生的思维拾级而上。具体子任务表现如下。
子任务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思辨兴趣
教师创设任务情境,发布“智慧”故事分享会的任务,明确单元学习成功标准,开启阅读之旅,让学生怀着目标期待构建属于自己的单元学习生活。
教师从图文并茂、言简意赅的绘本故事入手,借助《好消息坏消息》这一具有思辨色彩的绘本故事,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兴趣,继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完成故事分享之后,教师请学生针对故事内容和故事中兔子、刺猬的不同表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随后师生共同交流。在梳理故事情节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首先,边读边思考,读懂故事中角色的做法及原因;其次,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对故事中角色的做法进行思考,发表自身的观点和看法;再次,将故事朗读或讲述给他人听,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最后师生再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内容进行大致浏览,了解具体的故事内容,明确单元学习目标,了解要共同完成的单元学习任务。
子任务二:对话经典故事,提升思辨能力
研读和学习本单元的每篇课文,结合具体语境学习字词,针对故事中养羊人、揠苗人、画杨桃的“我”、小马等角色的行为和想法做出相应的评价和判断,并在整体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辨意识。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继而了解故事内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学习和阅读《寓言二则》,通过讲故事激起学生对朗读识字、借助词语讲内容的兴趣。
将《画杨桃》和《好天气与坏天气》一起学习,以领会道理来撬动文本品读、对话朗读。学习《小马过河》时,借助文章的插图和课后题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梳理故事内容,理解故事角色面临的问题和做法。学生在梳理故事的主要角色、对话、行为和后果的过程中,产生自己的看法,然后将自己的看法有依据地表达出来。学习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时,以解决班级图书角管理的真实问题驱动学生合作形成方案,用多种形式表达创见,最终形成班级图书借阅公约。
子任务三:举行“智慧”故事分享会
1.师生讨论制定“智慧”故事分享会的方案。
2.师生分工做准备。
3.举行比赛,学生评价。
4.颁奖和复盘。
为了帮助老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及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在大单元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室里要准备的图书有:
《好消息坏消息》(绘本)
《一半 一半!》
《颠倒看世界》
《成语故事》
《中国经典智慧故事》
《智慧故事》
《写给儿童的中国寓言故事》
《阿凡提的经典智慧故事书》
《中外智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