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刘国范的喜与忧
1950年,刘国范的生活巨变:全村的父老乡亲都动员起来,丈量田地,分牲畜、分农具,干劲儿十足地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让刘国范一家乐开了怀!
问题思考,是什么事件的发生使刘老汉笑逐颜开?
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刘国范
新课导入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由全人民掌握生产资料(即生产资料公有制)
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它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壹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化建设的需要。
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
1.原因:
(1)土地改革后,分散的个体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3)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2)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形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
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社员集体劳动
农业生产合作社
社员把余粮运往国家粮库
3.时间:1953年-1956年
4.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5.原则:自愿互利
6.性质:社会主义改造
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
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
7.方法:
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8.阶段:
“三步走”。
农业互助组
初级农业合作社
高级农业合作社
一般由几户或十几户组成,共同劳动、分散经营。土地、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和收获的农产品,仍归私人所有,但由于换工互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在互助组的基础上的集体经济组织。特点是土地入股,耕畜、农具作价入社,由社统一经营,社员集体劳动,劳动产品统一进行分配。
主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基本单位是生产队。把劳动力,土地,耕畜,农具固定给生产队使用
私有制
公有制
实质:由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合作社农民备齐工具一起劳动
生产合作社使用机械农具
丰收时节,农村合作社领取粮食
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从1952年到1956年,正是合作化运动期间,全国农业总产值增长20.5%,年均递增5.1%,有些地方还办了社队企业,增加了公众积累……
——张岂之. 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集中力量、优势互补、提高效率
9.结果:①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②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民土地所有制
集体土地所有制
私有
公有
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
贰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贰·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刘老汉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啦,可是他又高兴不起来了,原来,刘国范的大女儿早年进城,开了个手工作坊,资金少,设备简陋,工艺落后,女儿一家的生活的举步维艰。
情景再现——刘老汉的喜与忧
想一想: 怎么才能解决刘老汉女儿的问题呢?
1953年6月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提出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在步骤上,第一步是建立手工业供销小组,第二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第三步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缝纫社
初级形式的手工业生产小组
中级形式的手
工业供销生产社
高级形式的手
工业生产合作社
由小到大
由低级到高级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背景:
方式:
结果:
贰·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实质:由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叁
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公私合营
1.背景:
(1)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人民政府的帮助下,取得一定发展。
(2)私营工商业中存在不利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扰乱了经济秩序。
(3)公私合营经济出现并有所发展。
偷税漏税
剥削工人
叁·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
1954年-1956年
公私合营
5
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赎买政策
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1956年底基本完成
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公私合营”中的“公”指的是国家,“私”指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赎买政策:赎买政策是指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
国家按照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年息5%)
实现了和平过渡,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叁·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
2.目的:
3.时间:
4.方式:
5.政策:
6.政策:
7.结果:
8.实质:
公私合营老字号
叁·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
结果:
叁·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6.9% 71.8%
1956年 32.2% 53.49% 7.3% 0 7.1%
中国国民收入(1952——1956)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实质)
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上述变化反映出怎样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重要标志)
材料一:不少地方在办社中存在着“宁多勿少”、“宁大勿小”、“越多越好”、“越大越好”的错误思想,因而违背农民自愿,胡乱的多办社、办大社,盲目追求公共财产,有的甚至将棺木寿材、老羊皮袄也归了社。
——陈大斌《从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国农村的集体化时代》
也有农民这样说:“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说是要把贫富拉平……”
思考:根据材料谈谈三大改造对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局限性: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启示: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必须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叁·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
拓展延伸:近现代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转变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由新民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三大改造
内容: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结果: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
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课堂巩固
1、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其( )
A.农民缺乏必要的生产工具 B.农村出现了新的贫富不均现象
C.先进的机械化农具难以在农村推广 D.分散的个体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B.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社
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C
D
D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没收官僚资本
C.实行赎买政策 D.实行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方针
5、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带头实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赞扬。公私合营后,企业发展迅速,生产、销售量大增,表明(
A.农村土地改革促进了工业企业的发展 B.社会主义改造是在党中央关怀下进行的
C.三大改造取得了胜利 D.社会主义制度开始显示优越性
B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