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校联考
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I卷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以来,中国新诗人自我意识越来越鲜明,新诗也呈现出主体性强化的倾向。
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能动、自由、有目的活动的特性。诗歌创作的主体即诗人,与一般认识的主体有共同的属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诗的创作主体不是一般人,而是具有系统的审美观点的诗人,他有着不同于科学家,不同于画家、音乐家,也不同于小说家、戏剧家的特殊的心理气质、美学理想。传统的小说、剧本侧重于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尽管它们所描写的对象也照样渗透着创作主体的美学追求与鲜明爱憎,但是主体一般总要隐藏到情节和场景的后面。诗歌则不然。诗歌,尤其是抒情诗,诗人总是以自身的生活经验、意志情感等作为表现的对象。抒情诗当然也有对客观现实的描写,但它不是一种照相式的模拟,客观现实在诗歌中不再是独立的客体,而是渗透着、浸染着诗人的个性特征,成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依托物了。
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的新诗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在胡适眼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一项极其相似之点,那便是一种对人类解放的要求。把个人从传统的旧风俗、旧思想和旧行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胡适把新诗的发生与人的解放联系起来的观念,得到了“五四”时代其他诗人的热烈回应。此后在新诗发展过程中,诗的主体性常常被强调。
但是强调诗歌的主体性,以诗人的主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不意味着诗人不同层次的情感都值得入诗。抒情诗以表现诗人的情感为主,但这情感不应是褊狭、妄诞的,不应与民族精神脱离,而要经过理智的思考。
诗的主体性要求诗人真诚地展示自己的内心,因而优秀的诗篇是最富于个性色彩的。然而抒情诗是否只是纯个性,纯偶然性,而毫无普遍的意义呢?不是的。优秀的诗人在创作时决不是不负责任地自由倾泻,而是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民族的特征以及自己的哲学与美学观点对之进行审视,进行加工。真正伟大的诗篇,既是高度个性化的,又涵括广泛的普遍性,也就是说在诗人唱出的具体的特定的歌声中,包含着超越诗人个人的,具有那一时代特色的,反映出民族性的人民的心声。为什么主体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往往会带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呢?这是由于抒情主体是一个单个的人,但同时也是处于一定时代、一定民族、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是人类共同性中某些特征的体现者。普希金说过:“我的永远正直的声音,是俄罗斯人民的回声。”对诗人来说,自我与时代、与人民是一致的,因为诗人本身就生活在这个时代,是人民的一员。伟大的诗人往往有一种涵盖一切的气魄:我是人民!人民是我!因此要做一个真正的诗人就要自觉地把自我与人民、与时代融合在一起,让自己的胸膛中流着民族的热血,让自己的脉搏和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这样,他的诗越是个性的,就越有普遍的价值。
(摘编自吴思敬《中国新诗理论的现代品格》)
材料二:
当前,中国新诗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称为诗人的人越来越多,写诗似乎也越来越容易,越来越随意。诗坛内热热闹闹,诗坛外冷冷清清,广大读者对新诗已由不满、失望到弃之而去。
从诗的内容方面来讲,当代的诗存在着反崇高、反共性、反意义等现象,而代之以虚拟、玩世、丑陋、庸俗等。境界是诗歌的灵魂,也是价值的最终所在,它并不浮出诗歌的表层,但却以它那不可触摸的光辉照亮全诗,没有境界的诗如珠玉失去光泽。现在有些诗不但缺乏境界,甚至以庸俗、低劣、丑恶入诗。伪道德、假崇高自然应该遭到批评,但若因此舍弃以“真善美”作为生命价值的导航,那实在是一种本质性的误导。
在全球化的今天,即使发生在遥远的天涯海角的变故,也会对全球、全人类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信息时代人们的命运比以往任何历史时代都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因此,敏感的诗人不会像一只工蚁只忙碌着经营自己的巢穴,而不预见人类共同命运的走向。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中国新诗,转向以个人的日常生活和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为主题。个人感情的抒发是诗歌的本能,但关键在于不同高度的观察引出不同高度的情感,至少诗人不应该将自己紧闭在狭小的天地间。抒发强烈的个人色彩之情并非诗歌的全部,尤其当这种感情缺乏时代感时。因此,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诗人应当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形势的发展,多关心自己的国家和几千年的古老文化所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像古今中外的许多伟大诗人一样写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命运有着深远意义的诗,用自己的作品回答什么是诗、什么是诗人的责任这样重要的问题。
(摘编自章燕《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及其出路——诗人郑敏访谈》)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主体性与科学家、画家、音乐家不一样,后三者没有系统的审美观点。
B. 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得到极大认同,以至当时的诗人写的新诗都与人的解放联系起来。
C. 当今中国新诗出现令人尴尬的局面,其原因之一是舍弃“真善美”的生命价值而导致了境界不高。
D. 全球化的今天对于诗歌创作中的时代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诗人创作不能转向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沁园春 长沙》中的“层林”“鹰”“鱼”等,表现诗人的意志情感,成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依托物。
B. 如果诗人不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写出的作品就可能反映不出有时代特色的、民族性的人民心声。
C. 关于新诗创作中的个性色彩与时代性的关系,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两者并不矛盾,又都特别强调了时代性。
D. 只要中国新诗人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和时代,就能改变广大读者对新诗不满、失望和弃之而去的局面。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整体观点的一项是 ( )
A. “大众化诗歌率先提供一种民主开放的想象性文化空间,网络诗歌爆发出巨大的文化能量。”(光明网)
B. “我们这个时代恰恰是一个新意象新形象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时代,新的经验、新的感受与全新的视野,都和以往大不相同。”(《中国青年报》)
C. “我们今天的诗人,不应以为新诗是白话体,就与古汉语无关。诗人首先要珍惜自己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赋予它当代的阐释。”(中国作家网)
D. “一方面诗是心灵的产物,另一方面心灵也必然会对时代有所感应。诗人是敏感的,他们能够凭着直觉捕捉到时代的种种风云变动。”(中国诗歌网)
4. 请简要说明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假如你是学校文学社的社长,准备指导同学进行新诗创作,请结合材料,列出新诗创作需要注意的要点。
【答案】1 C 2. D
3. D 4. ①文章首先提出“新诗呈现出主体性强化的倾向”的观点;②接着阐明新诗主体性的内涵;③然后简单介绍我国新诗主体性的发展状况;④最后详细阐述新诗发展中需要个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主体性。
5. ①创作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出时代和人民的心声,关切人类的生存和命运。(把自己与人民、与时代融合在一起)②坚持以“真善美”作为创作价值的导航,坚决抵制诗歌创作中存在的虚拟、玩世、庸俗等不良倾向。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后三者没有系统的审美观点”错,材料一表述是“诗的创作主体不是一般人,他有着不同于科学家、音乐家、戏剧家的特殊的心理气质、美学理想”,原文表述的是“心理气质、美学理想”。
B.“诗人写的新诗都与人的解放联系起来”错,材料一表述是“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的新诗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在胡适眼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一项极其相似之点,那便是一种对人类解放的要求。把个人从传统的旧风俗、旧思想和旧行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原文强调的是胡适的观点,且主体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D.“诗人创作不能转向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错,材料二表述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中国新诗,转向以个人的日常生活和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为主题”,原文中,早在20世纪90年代,诗人创作已经转向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只要……就……”条件关系错,材料二表述是“诗坛内热热闹闹,诗坛外冷冷清清,广大读者对新诗已由不满、失望到弃之而去”“中国诗人应当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形势的 发展……用自己的作品回答什么是诗、什么是诗人的责任这样重要的问题”,由此可知选项过于绝对。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围绕“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诗人应当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形势的发展……用自己的作品回答什么是诗、什么是诗人的责任这样重要的问题”论述。
A.强调了诗歌的大众化。
B.强调了“新意象新形象”。
C.强调了新诗与“古汉语”“传统文化”的关系。
以上三项与材料二强调的现今中国诗人的做法无关。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共五段。
第一段“诗也呈现出主体性强化的倾向”明确提出了观点;
第二段“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能动、有目的活动的特性”,阐明新诗主体性的内涵;
第三段“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的新诗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此后在新诗发展过程中,诗的主体性常常被强调”,简单介绍我国新诗主体性的发展状况;
第四段是过渡段;
第五段“真正伟大的诗篇……具有那一时代特色的,反映出民族性的人民的心声”,论述了诗发展中需要个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主体性。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根据“优秀的诗人在创作时决不是不负责任地自由倾泻,而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民族的特征以及自己的哲学与美学观点对之进行审视”也就是说在诗人唱出的具体的特定的歌声中,包含 着超越诗人个人的,具有那一时代特色的,反映出民族性的人民的心声。因此要做一个真正的诗人就要自觉地把自己与人民、与时代融合在一起。让自己的胸膛中流着民族的热血,让自己的脉搏和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创作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出时代和人民的心声。(把自己与人民、与时代融合在一起)
根据“从诗的内容方面来讲,当代的诗存在着反崇高,反共性等现象,而代之以虚拟、玩世、庸俗等。境界是诗歌的灵魂,……但若因此舍弃以 ‘真善美’作为生命价值的导航,那实在是一种本质性的误导”可知,坚持以 ‘真善美’作为创作价值的导航,坚决抵制诗歌创作中存在的虚拟、玩世、庸俗等不良倾向。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英雄的舞蹈
路翎
在两条澄碧的、细瘦的、美丽的小河像亲爱的姊妹一般会合的地方,有一座小的村镇。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面,可爱的、和善的居民们,是生活在一种非常古旧的英雄的气氛中,而且厉害地激动着,这种气氛,是从镇上的一座茶馆里散发出来的。茶馆里,靠着正面的墙壁,十几年来,用一张方桌和一张小的条桌搭成了一个高台,每到黄昏不论是严寒的冬日或是酷热的夏天,都坐满了年轻的年老的男子们,——而天黑下来的时候,一支蜡烛亮了,有名的说书人张小赖,爬上了高台。这是很少有过例外的。张小赖十几年来好像从不会生病,张小赖在茶馆里生动地叫喊着古代的英雄们的事迹,从年轻直到年老,从他的女儿的出生一直到他的妻子、女儿都埋进了黄土……
他热衷于他的这样的生活,恰如这地面上的任何人热衷于他们的生活一样。可是,突然地有一天,在斜对面的茶馆里,一个女子拉着胡琴,一个男人用女人的声音尖厉地怪唱了起来了。是从城里来的,唱着他从来都不曾知道的《毛毛雨》和《何日君再来》。他的听众们,突然跑过去了一大半。并且从那边传出热闹的哄笑声来,这,使他发抖,感觉到尖厉的痛苦。
“这种,伤风败俗的东西啊!”他叫,猛力地拍了一下他的惊堂木,而后就拖着腿,点着头,哼着,不再讲下去了。于是剩下的听众也跑了过去了。
他在寂静中溜下讲台来,回到他的孤居去了。这是可怕的失败和痛楚。但他的那个少年时代的梦想,他的那些古代的英雄们,都在他的梦里升了起来,照耀着他了。他梦见吕布一戟刺来,挑下了他的帽子,然后又向他温柔地笑了一笑。他醒来就流出了感激的眼泪。他一下午都发烧,非常地不适,但黄昏的时候他还带着神秘的、惨白的、严肃的神色重又走上了他十几年来所盘踞的高台。
蜡烛点燃了。
“今天,我们来说华容道,关公知恩放曹操!”他用神秘的、轻微的声音说,拍了一下惊堂木。
但他的听众只有往常的一半。同时斜对面的茶馆里男人装作女人的声音突然地叫起来了,他寒颤了一下,望着街上的摊子上的、阴雨里的凄迷的灯光。他看见有人冒着雨从他这边向对面跑去了。
“我是替天行道!”张小赖想,猛力地、愤怒地拍了一下他手上的坚强的、光亮的木头;这个突然的声音,和他的脸上的那种轻蔑的、讥嘲的、魔鬼似的神情,使得剩下的那十几个人肃然了,他的那一件破旧的衣服,就从他的身上,在寂静中滑脱了。这就露出了十几年来这种生涯的记录,那一副可怖的、奇特的骨架。这一副骨架,和它上面的那个魔鬼的头颅,在寂静中轻轻地颤动着。最初这或许是有趣的,博得全场的哄笑;但到了仅剩下一副骨架在这样的装疯作怪里颤动着的时候,就只能引起一种恐怖的印象了。张小赖,在高台上,在幽暗的光线下,高举着两手,站起来了。
“却说曹操一看,啊呀呀呀呀!”他叫,全身发抖,然后突然寂静。他这样地高举着两手站着有半分钟。
在寂静中,听到雨落在瓦上的清晰的声音,斜对面的甜甜的胡琴的声音,和男人装作女人的尖厉的、淫荡的歌声。……
“曹操心中一想!”高台上的那个精灵,突然地缩下去了,那一块木头猛烈地击在桌子上;然而,这假做的精灵的衰弱的人的心,却瞥见了,他的听众们,有些涣散,有的在谈话,有的在听着斜对面而笑着。突然地他觉得有一阵眩晕,他听见对面的歌声唱:“摸一下幺妹的手呀,幺妹生得乖!”
他呆住了,同时他觉得手脚发冷。
“喂,张小赖,曹操哪个的呀!”酒馆的肥胖的老板喊。
张小赖突然地惊觉,发着颤,不顾一切地叫了起来,叫喊着曹操、关公、青龙偃月刀、大火和参天的古树。但酒馆的老板,却摇摆着走了出去了。一种极端的愤怒,和跟着来的一种极端的、奇特的欢笑,使张小赖发狂了。
精赤的、狂热的张小赖突然地就唱起来,并且打起拳来。随后他跳了下来拾起了地上的一根竹棍——他在台上挥舞起竹棍来了。
他觉得窒闷,可怕的窒闷,于是拼命地叫喊了一声。这叫喊引来了无数的人,他听见对面的胡琴声和歌声停止了——它们被他征服了。然而这窒闷继续强大,他又叫喊了两声,并且拼死命地舞着竹棍。忽然地觉得他心里的什么东西碎裂了。
他大叫一声扑翻了条桌,跌在地上了。茶馆里腾起了一个惊异的、失望的喊声,有挤动和茶杯碎裂的声音。然后是突然的寂静。
“死了。”一个苍老的、严肃、安静的声音,在寂静中说。
一九四五年七月九日
(选自《路翎小说选》,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描绘了一幅古朴宁静、祥和美好的风景画,渲染出整个村镇都有崇尚英雄的氛围,为下文写茶馆里发生的故事做铺垫。
B. 张小赖所说的英雄故事原先被小镇的人追捧,但在新潮文化出现之后观众开始流失,表明这是一个新旧文化思想交会的时代。
C. 为了能吸引观众,张小赖竭尽全力抗争,小说从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角度描写他的癫狂,在作者看来这是他思想的觉醒。
D. 小说结尾张小赖的死凸显了人物命运的悲剧性,表明具有世俗吸引力的新的文化潮流尽管含有糟粕,却仍是不可抵御的。
7. 关于文中“关公知恩放曹操”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小赖借古人的故事,表现自己与黑暗社会斗争的英雄主义情结,他那狂热的精神与可怖的骨架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B. 斜对面的胡琴声和歌声激发了张小赖内心不屑与愤怒的情感,他要“替天行道”,隐含着他想要捍卫旧文化的意味。
C. 看到“伤风败俗”的流行小曲受到观众的追捧,自己讲述的古代英雄受到冷落,张小赖由不安、痛苦、失落、绝望到疯狂。
D. 张小赖“惊觉”后的表演未能挽回败局,酒店老板摇摆着走出去的神态,显示出他对张小赖的不屑,这进一步刺激了张小赖的发狂。
8. “寂静”一词在文中多次出现,请结合文本分析“寂静”的丰富意蕴。
9. 张小赖在文中的形象最终定格在疯狂的舞蹈上,有人认为他是一个英雄,也有人认为他算不上英雄。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6. C 7. D
8. ①“寂静”是小说环境的集中展现,新旧交替中,张小赖的说书艺术式微,被冷落。②“寂静”是张小赖真实心境的写照,面对传统文化被冲击,他不安、孤独、痛楚。③“寂静”式的结局具有悲剧色彩,引起读者对主人公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思考。
9. 示例一:他是一个英雄。
①说书人张小赖常年在讲述古代英雄的事迹中,自身形成浓烈的英雄情结; ②新旧交替时期,村镇原有的英雄气氛受到冲击,张小赖进行了英雄式的抗争; ③张小赖的死亡,有末路英雄的悲壮意味,值得尊敬。
示例二:他算不上英雄。
①张小赖是讲述古代英雄事迹的说书人,只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②新旧交替时期,村镇原有的英雄气氛受到冲击,张小赖的抗争只是徒劳;③张小赖的死亡,不能改变现实,也没有引起他人的关注。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在作者看来这是他思想的觉醒”错误。说书人张小赖坚守传统,奋力抗争,对城里来的流行小曲的冲击感到痛苦,不惜以衰老之躯来抗争。但是他仍然守旧自负。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重要情节和段落作用的能力。
D.“张小赖‘惊觉’后的表演未能挽回败局”错误。由原文“这叫喊引来了无数的人,他听见对面的胡琴声和歌声停止了——它们被他征服了”可知,张小赖“惊觉”后的表演应是赢了。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由“于是剩下的听众也跑了过去了”“他在寂静中溜下讲台来,回到他的孤居去了。这是可怕的失败和痛楚”可知,这里的“寂静”体现了张小赖说书的环境,听众都跑去听茶馆里听新潮的胡琴声和歌声了,表明新旧交替中,张小赖的说书艺术式微,被冷落。
由“他在寂静中溜下讲台来,回到他的孤居去了”“他的那一件破旧的衣服,就从他的身上,在寂静中滑脱了”可知,这里的“寂静”表现的是说书人内心的孤独、不安和痛苦,是张小赖真实心境的写照,面对他热衷于讲述的古代的英雄们的故事受到冷落,传统文化被冲击,他很无奈。
由“他大叫一声扑翻了条桌,跌在地上了。茶馆里腾起了一个惊异的、失望的喊声,有挤动和茶杯碎裂的声音。然后是突然的寂静”“‘死了。’一个苍老的、严肃、安静的声音,在寂静中说”可知,小说结尾张小赖在寂静中死去,凸显了张小赖人物命运的悲剧性,引起读者对主人公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思考。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明确观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理由。
如认为张小赖是英雄。结合“张小赖在茶馆里生动地叫喊着古代的英雄们的事迹,从年轻直到年老,从他的女儿的出生一直到他的妻子、女儿都埋进了黄土”“他热衷于他的这样的生活”等分析,张小赖热衷于这种传统的说书生活,虽然处在社会底层,但是他坚守信仰,即使他现在已经衰老了,却仍然抱着雄心,在讲述古代英雄的事迹中,自身形成浓烈的英雄情结。
结合“可是,突然地有一天,在斜对面的茶馆里,一个女子拉着胡琴,一个男人用女人的声音尖厉地怪唱了起来了。是从城里来的,唱着他从来都不曾知道的《毛毛雨》和《何日君再来》。他的听众们,突然跑过去了一大半。并且从那边传出热闹的哄笑声来,这,使他发抖,感觉到尖厉的痛苦”“猛力地、愤怒地拍了一下他手上的坚强的、光亮的木头;这个突然的声音,和他的脸上的那种轻蔑的、讥嘲的、魔鬼似的神情,使得剩下的那十几个人肃然了”等分析,在新旧交替时期,张小赖所说的英雄故事原先被小镇的人追捧,但在新潮文化出现之后观众开始流失,村镇原有的英雄气氛受到冲击,张小赖并没有屈服,而是进行了英雄式的抗争;
结合“精赤的、狂热的张小赖突然地就唱起来,并且打起拳来。随后他跳了下来拾起了地上的一根竹棍——他在台上挥舞起竹棍来了”“然而这窒闷继续强大,他又叫喊了两声,并且拼死命地舞着竹棍”“‘死了。’一个苍老的、严肃、安静的声音,在寂静中说”等分析,张小赖坚守传统,他奋力抗争,对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感到痛苦,不惜以衰老的身躯、绝望的舞蹈来抗争,用生命捍卫信仰;张小赖的死亡,有末路英雄的悲壮意味,值得尊敬。
如认为张小赖不是英雄。
结合“而天黑下来的时候,一支蜡烛亮了,有名的说书人张小赖,爬上了高台。这是很少有过例外的。张小赖十几年来好像从不会生病,张小赖在茶馆里生动地叫喊着古代的英雄们的事迹……从他自己都忘却了的年代直到这个奇怪的、不可解的今天”分析,张小赖是讲述古代英雄事迹的说书人,只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英雄。
“他在寂静中溜下讲台来,回到他的孤居去了。这是可怕的失败和痛楚。但他的那个少年时代的梦想,他的那些古代的英雄们,都在他的梦里升了起来,照耀着他了”等分析,张小赖所说的英雄故事原先被小镇的人追捧,但在新潮文化出现之后观众开始流失,表明这是一个新旧文化思想交会的时代,村镇原有的英雄气氛受到冲击,张小赖的抗争只是徒劳。
结合“他觉得窒闷,可怕的窒闷,于是拼命地叫喊了一声。这叫喊引来了无数的人,他听见对面的胡琴声和歌声停止了——它们被他征服了。然而这窒闷继续强大,他又叫喊了两声,并且拼死命地舞着竹棍。忽然地觉得他心里的什么东西碎裂了”“‘死了。’一个苍老的、严肃、安静的声音,在寂静中说”等分析,张小赖这边观众的流失,他守旧自负,不能接受生活中的改变,期望以偏执疯癫的表演吸引观众,这样的坚守注定是悲剧的,不被社会接受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顷之,征著作郎,不就。既绝州郡觐谒,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刺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后自造焉。潜称疾不见,既而语人云:“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邪!夫谬以不贤,此刘公干所以招谤君子,其罪不细也。”弘每令人候之,密知当往庐山,乃遣其故人庞通之等赍酒,先于半道要之。潜既遇酒,便引酌野亭,欣然忘进。弘乃出与相见,遂欢宴穷日。潜无履,弘顾左右为之造履。左右请履度,潜便于坐申脚令度焉。弘要之还州,问其所乘,答云:“素有脚疾,向乘蓝舆,亦足自反。”乃令一门生二儿共轝之至州,而言笑赏适,不觉其有羡于华轩也。弘后欲见,辄于林泽间候之。至于酒米乏绝,亦时相赡。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节选自《晋书·陶潜传》,有删减)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B. 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C. 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D. 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取字,字和名是有关联的。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比如韩愈,字“退之”。
B. 为乡邻之所贵:该句与《师说》中“不拘于时”的句式结构一致。
C. 赋:通常指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如《赤壁赋》。但在本文作动词,指“写(作)”。
D. 乘:本文中“问其所乘”的“乘”与《登泰山记》中“自京师‘乘’风雪”的“乘”含义一致。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潜博学多识,擅长写作文章。他的《五柳先生传》被当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
B. 陶潜不迷恋仕途。虽做过州祭酒,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以及彭泽令等职,但有些任职时间不长。
C. 陶潜清高不群。起初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 陶潜生性嗜酒。熟悉的亲朋好友带着酒菜与之同饮,他无所推辞,喝醉了忘乎所以;但遇到不认识的人,他仍心有距离,直接离开。
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14.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陶渊明两次当官又两次辞官,请简要概括两次辞官的原因。
【答案】10. A 11. D
12. D 13. (1)不曾有所拜访的人,所去的地方只是田家和庐山各处游观罢了。
(2)今天的一般人,他们低于圣人也已经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14. 第一次是不能忍受官吏的职责约束而辞官。第二次是不为五斗米的官俸向权贵屈服而辞官。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生性不懂音乐,却藏有一把素琴,上面不装琴柱琴弦,每当朋友聚会饮酒痛快,就抚琴相和,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畜素琴一张”为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 ;
“和之”使动宾结构,其后应断开,排除D。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及句式特点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都是被动句,句意:被乡邻所称道。/不被时俗所拘束。
C.正确。句意:于是作有《归去来兮辞》。
D.错误。乘坐/冒着。句意:问他乘坐什么。/从京师冒着风雪。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但遇到不认识的人,他仍心有距离,直接离开”错误,由原文“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可知,即使不认识的人,他也欣然接受,畅饮再回去。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未尝”,不曾;“所造诣”,所拜访的人;“所之”,所去向的地方;“而已”,罢了。
(2)“众人”,一般人;“下”,低于;“耻”,以……为耻;“耻学于师”,状语后置句,应为“耻于师学”。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可知,第一次辞官是因为不能忍受官吏的职责约束。
②由原文“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可知,第二次辞官是不为五斗米的官俸向权贵屈服而辞官。
参考译文:
陶潜字元亮,晋朝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是武昌太守。陶潜自小情怀高尚,博学多才,善于写文章,为人洒脱不群,不拘于世情,真率任性,自得其乐,被乡邻所称道。曾经著作《五柳先生传》来自比,时人评价说如同实录。
因为亲人衰老、家道贫穷的缘故,便出仕做州祭酒,由于不能忍受官场的腐败,不几日便辞官归田。州里又征召他为主簿,不就职,亲自耕种,自食其力,也因此酿成疾病。又曾做过镇军将军和建威将军的参军,对亲朋说:“我想过弦歌自娱的生活,为隐居积攒一些衣食之资可以吗?”当权的人听说了,便派他去做彭泽县令。县里拨给自己的公田全部种做酒的秫谷,说:“让我常醉于酒就足够了。”妻子执拗地请求种粳稻米,便让一顷五十亩种作秫谷,五十亩种粳稻。素来简傲自贵,不私人侍奉上官。郡里派遣邮督到县里了,县吏告诉他应该整齐衣冠去迎接,陶潜叹息说:“我不能因为五斗米的缘故,向乡里小儿行礼折腰。”义熙二年,解下印绶辞官离任了。于是作有《归去来兮辞》。
不久,晋朝又征召他作著作郎,不就职。从此便断绝同州郡的来往,他的乡亲张野和四周近邻羊弘龄、宠遵等人有时有酒就邀请他,或者邀请他共赴酒席,有时虽然不认识主人,也欣然无碍,总是酣醉之后乘兴而归。不曾有所拜访的人,所去的地方只是田家和庐山各处游观罢了。
刺史王弘在元熙年间到达江州,很钦慕他,后来亲自造访。陶潜称病不见,不久又告诉人们说:“我生性不谙世情,因病守屋闲居,幸好不是为了慕声名而洁志操,哪里敢把王公的拜访作为荣耀呢!因为失误而流入不贤,这便是刘公干之所以在君子面前招致诽谤的原因,这种罪过实在不小。”王弘每每派人在路上等候,私下知道陶潜要往庐山,于是便派他的故人宠通之等人带着酒,预先在半路上邀请他。陶潜一遇上酒,在野亭举杯便饮,快乐得忘记了赶路。这时王弘便出面与他相见,于是一起饮酒欢宴终日。陶潜没有鞋,王弘环顾左右命令为他做鞋。左右询问他鞋子的尺寸,他便坐着伸长脚让他们度量。王弘邀请他回州里,问他乘坐什么,回答说:“我平素有脚疾,一向乘坐篮舆,也足可自返。”于是王弘便命一个门生的两个儿子抬着他来到了州里,谈笑宴游之间,丝毫也看不出他对高堂华屋的艳羡。以后王弘再想会见他,便在草泽山间等候。至于他所缺乏的酒米之类,王弘也时时派人馈赠。
朋友中有好热闹的,不时带着酒菜前往相见,陶潜也无所推辞。每次一醉,就忘乎所以,其乐无穷。又不营务生计,把家务全都丢给仆人和儿子们。很少流露出喜怒之色,只要有酒便饮,有时碰上无酒,也雅咏不停。曾经说夏天虚闲无事,高卧北窗之下,清风徐徐吹来,自称自己就好像是羲皇时代的人。生性不懂音乐,却藏有一把素琴,上面不装琴柱琴弦,每当朋友聚会饮酒痛快就抚琴相和,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死在宋朝元嘉年间,当时六十三岁,他所作的文章全都风行于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
张元干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初夏即事十二解(其三)
杨万里
百日田干田父愁,只销一雨百无忧。
更无人惜田中水,放下清溪恣意流。
15.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诗先写人老后特别敏感,继而笔调一转,寄寓双节相逢时的复杂感受。
B. 张诗尾句着一“也”字,炼字轻巧别致,使诗歌具有了别样的情调意蕴。
C. 杨诗连用“百”“田”二字,不避重复,与其《插秧歌》一样具有民歌特色。
D. 杨诗通篇运用工笔细描,情境生动,展现了诗人对田园劳作生活的观察。
16. 清人论宋人节气物候诗曾云:“每于烟火气中见思理。”所谓烟火气指日常生活,思理即感悟与哲理。请谈谈你在这两首诗读到了哪些烟火气,又体悟到怎样的思理?
【答案】15. D 16. 烟火气:
张诗写春天来临,惊蛰时节,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的景象;
杨诗写在农耕中,夏天时节,田夫在田间劳作,心忧农事,渴望下雨解决干旱。
思理:
张诗借惊蛰表达对年华老去、时间流逝的感叹,也表达了生生不息、生命永恒的感思;
杨诗表达了诗人对骤雨将至、解除干旱的乐观心态,而雨水过多时并不会顾惜田中之水,只会恣意将其放走,传达了做事需有分寸、讲适度,过犹不及的道理。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杨诗通篇运用工笔细描”错误,杨诗通篇使用白描勾勒。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所谓“烟火气”指日常生活,“思理”即感悟与哲理。
《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这是宋代诗人张元干的一首惊蛰诗。“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这两句是说,年华老去,哪堪惊蛰时节,万物更催光阴。惊蛰恰逢正月十四,元宵节的花灯刚刚挂出来,夜半时分,忽然听得一声惊雷。这是写“惊蛰之闻雷”。诗人为何会有“老去”之叹,“节物催”之感?因为一个新的节气已经到来,雨水已过,惊蛰已至,时节的交替,最容易引人感慨时光匆匆。一个“忽”字,道出了春雷来得之快、之直接、之出人意料,也道出了惊蛰来临之快,时间流逝之快。“奔雷”,是惊蛰时节重要的特征。“春雷响,万物生”,一声惊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万物。积蓄力量,突破自我,正当时。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通过一声春雷,唤醒万物,道出了惊蛰节气的到来,极其自然美好,赋予了春天蓬勃的气象与生命的律动美,诗人借此也表达了生生不息、生命永恒的感思。
《初夏即事十二解》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初夏时节的田园景色和农民的心情。首联写“愁”,长久干旱,盼雨心切。次句,夏雨突至,倾盆淋漓,田禾换绿,暑气顿消,改变了炎炎酷热的村野环境(外在),也洗涤了焦灼急热的田父心境(内在),内外清新,境界陡变。雨,成了解旱之钥,以及消愁之药。田父对天不作雨的抱怨烟消云散了,但平衡总是暂时的。田中积雨过多,也会影响禾苗生长,田父发生新忧虑。于是与一、二句“企盼雨水”相反,出现“不惜水”的心理和“放水任其流”的举动。这里,田父对雨水的把握,不因苗旱贪其多,而因物性求其适,控制了一个既润之而又勿溺 之的恰到好处的度量,这就是“理”之所在了。
最后分别对两首诗从“烟火气”和“思理”的角度概括总结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4小题,8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反映了消极的人生观,流露出对万事无常、时间流逝的伤感,但紧接着在下文提出了要游仙访仙的想法。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人们社日迎神赛会,歌舞作乐,与前面的“烽火扬州”形成对照,表现国土沦丧的无限哀痛。
(3)《赤壁赋》中连用两个比喻,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自然现象,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借“风”的意象表达丰富的情感,请写出两句含“风”意象的诗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世间行乐亦如此 ②. 古来万事东流水 ③. 佛狸祠下 ④. 一片神鸦社鼓 ⑤. 寄蜉蝣于天地 ⑥. 渺沧海之一粟 ⑦. 小楼昨夜又东风 ⑧. 金风玉露一相逢(风急天高猿啸哀/随风直到夜郎西/随风潜入夜/春风花草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佛狸祠、鸦、蜉蝣、渺、沧、粟、啸。
第II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车子驶入较为开阔的地带,只见几座山连成一片,像一道墨绿色的画屏远远地立着,从远往近看,山色由深到浅,由黛至青。这画屏隔绝了城市的喧嚣和纷扰,让人仿佛进入________,沉浸于大自然的静谧和安宁之中。
来到一个叫青溪的古镇,清溪河从小镇边流过,青绿色的河水哗哗地流着,泛起一朵朵雪白的浪花,河水清澈见底,不带一丝杂质。清溪河之上,架着一座________的廊桥,我们走过廊桥,从半圆的瓮形城墙进入青溪镇。小镇有着约1700多年的历史,虽然它不大,却多次被设为郡县之地。街道风格古朴的小镇,有规则地纵横排布。来到镇中心,只见一渠清水由西向东静静地流淌,无声地诉说着千百年来的小镇故事。
清溪河之水源自一条同样有着美丽名字的江河——青竹江,令人想到李白的“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溯青竹江而上,穿过________的深山幽谷,便来到摩天岭下的唐家河。绕着青山转,如果说雄壮的摩天岭是一名勇士,那么拥在它身边的唐家河,就是一位柔情似水的姑娘,明眸善睐,以水为指,以石为琴,灵动地弹奏出不绝如缕的琴音,细细听来,有哗哗啦啦激昂的主旋律,也有叮叮咚咚温柔的伴奏曲,日夜不息。
青川县、青溪镇、青竹江……是谁起了这么多美好的名字?“青”字可谓________。中国山水画的主色调就是青绿色,青沉稳温和,优雅宁静,含蓄包容,富有生命力,它象征着古朴和庄重,蕴含着质朴之美、本真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世外桃源 古色古香 蜿蜒绵亘 画龙点睛
B. 世外桃源 素旧拙朴 连绵不断 画龙点睛
C. 人间仙境 素旧拙朴 蜿蜒绵亘 一字千金
D. 人间仙境 古色古香 连绵不断 一字千金
19. 文中画直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镇有着1700年左右的历史,它虽然不大,却多次被设为郡县之地。街道风格古朴的小镇,有规则地纵横排布。
B. 小镇有着约1700多年的历史,它虽然不大,仍多次被设为郡县之地。小镇街道风格古朴,有规则地纵横排布。
C. 小镇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虽然它不大,却多次被设为郡县之地。风格古朴的小镇街道,有规则地纵横排布。
D. 小镇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它虽然不大,却多次被设为郡县之地。小镇街道风格古朴,有规则地纵横排布。
20. 文中画波浪线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8. A 19. D
20. 将摩天岭比作勇士,将唐家河比作姑娘,展现了山的雄壮,水的灵动,形象地写出来摩天岭与唐家河的山水相依、刚柔相济的特点。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处,人间仙境: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面影响的生活安乐、环境幽静的美好地方。形容此地风景美丽,并且“隔绝了城市的喧嚣和纷扰”,应用“世外桃源”。
第二处,古色古香: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朴典雅:古朴,指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典雅,指文章、言辞有典据,高雅而不浅俗;也形容人富于学养,庄重不俗;泛指古代典籍。古朴典雅的对象是人或典籍。此处指廊桥,应用“古色古香”。
第三处,蜿蜒绵亘:弯弯曲曲、延绵不断。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一直都不中断。此处形容“深山幽谷”突出其弯曲之状,应用“蜿蜒绵亘”。
第四处,画龙点睛: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一字千金:用来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此处是说“青”字用的好,应用“画龙点睛”。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
语序不当,“它不大”与“却多次被设为郡县之地”主语相同,主语在关联词之前,应改为“它虽然不大”。
搭配不当,“有规则地纵横排布”的应该是街道,可将“街道风格古朴的小镇”应改为“小镇街道风格古朴”。
重复累赘,“约”与“多年”删去其一。
全部修改正确的是D项。
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雄壮的摩天岭是一名勇士”将摩天岭比作勇士,展现了山的雄壮;“唐家河,就是一位柔情似水的姑娘”将唐家河比作姑娘,“柔情似水”“明眸善睐”等展现了水的灵动;
“如果说雄壮的摩天岭是一名勇士,那么拥在它身边的唐家河,就是一位柔情似水的姑娘”,使用比喻修辞手法,既写出了山的雄壮,也写出了水的灵动,形象生动地写出摩天岭与唐家河的山水相依、刚柔相济的特点。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费孝通先生的社会科学论著《乡土中国》虽然语句通俗、篇幅不长,但对于中学生来讲, ① 。一方面,它毕竟是学术论著,阅读难度不小;另一方面,书中描述的“乡土社会”,乡村的孩子恐怕都会感到陌生,距离城市里的孩子就更加遥远。有条件的师生可以通过实地的田野考察,增加直观感受,作为阅读的辅助。我有一年曾在费先生访问过二十六次的江村,碰到两拨由老师带队前往参观学习的中学生。事实上, ② ,正是费先生一直倡导和践行的研究方法。而最根本的,还是要知难而上,沉下心来,耐着性子, ③ 。正如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先生所提示的,人年轻时要有意识地读一些“深”一点的书。
21. 下列语句中的引号与文中的画横线处引号“深”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礼节,说道:拿来!
B. 长度单位的“米”,跟食物“米”毫无关系。
C.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袁隆平的名言。
D.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21. B 22. ①内容却不易懂 (内容难以理解/阅读存在困难)
②到实践中去 (实地考察)
③多读几遍书 (进行深度阅读/读懂读透)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的能力。
材料中的引号“深”的作用是表示强调。
A.表示反语。
B.表示强调。
C.表示直接引用。
D.表示特定称谓。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横线后提示的两个方面,其一它属于学术论著,其二它对无论乡村还是城市孩子都存有距离,且根据前面的转折词“但”可知,可以推导出:内容难懂,难以理解,学生阅读存在困难,故此处可填入“内容却不易懂(内容难以理解/阅读存在困难)”。
第二空,根据空前面的内容“有条件的师生可以通过实地的田野考察”和讲述的我“碰到两拨由老师带队前往参观学习的中学生”分析,这里主要说的是实践,紧接着说事实上这“正是费先生一直倡导和践行的研究方法”,很显然先生倡导的是到实践中去,进行实地考察,故此处可填入“到实践中去/实地考察”。
第三空,根据后面“人年轻时要有意识地读一些‘深’一点的书”可知,这里主要强调读书,而根据“最根本的,还是要知难而上,沉下心来,耐着性子”来分析,这就是要求年轻人要多读几遍书,才能从中领悟书中的要义,故可填入“多读几遍书 (进行深度阅读/读懂读透)”。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诗人林庚说:“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
也有人说:成熟的稻穗总低垂着头,优雅的垂丝海棠也低垂着头,饱满的向日葵亦低垂着头。
“昂着头”和“垂着头”是生活中常见的行为,然而它又不仅仅指人的行为状态,这些话语都内蕴着生命的智慧。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任选角度,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昂首风骨荦,低头谦良德
天戴苍,地履黄,纵千古,横八荒。昂首向前,炎黄子孙风骨卓荦,铁骨铮铮挺脊梁;低头谦恭,华夏儿女温儒内敛,生命智慧万年长。林庚言“人走路要昂着头”,但无言万物却把头低垂下来内蕴智慧,昂首与低头之间,是生命的哲思。时代霄壤,风云际会,我辈青年亦当昂首风骨荦,低头谦良德。
低垂着头,温良恭俭让,是生命的智慧,是成熟内敛,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笃厚恭谨。低头,是厚积德行,是沉潜心绪,是低调做事,是十年磨一剑的匠心独守。“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将磨洗是初心”,叶嘉莹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中国古典诗词,秀口一出便是半个盛唐,传承文化,化育一方。北大青年才俊韦东奕,低调做学问,心无旁骛,览数学胜景,窥学术奥秘。亚洲飞人苏炳添沉浸赛场,突破坚持,用日复一日的自律创造辉煌。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我辈青年,放低姿态,垂下头去,守初心、厚德行、积才识,成栋梁。
昂首向前,仁义笃信勇,是卓荦的风骨,是顶天是立地,是潮头登高再击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勇毅笃行。抬起头来,是挺起峭拔的脊梁,是责任是担当,是不懈的奋斗,是追求无止境,是勇攀高峰凌云志,敢教日月再丈量。拒绝躺平不佛系,断臂男孩以汗水与坚毅成就篮球梦想;努力奋斗不畏难,残疾女孩江梦南用拼搏和奋进感动中国,学海遨游成就美好人生;脱贫攻坚战场上,黄文秀倒在的助贫路上却为青年人树起了站着的丰碑。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昂首人生路,披荆斩棘,向阳而生。青年强则国强,我辈少年郎,莫做神州袖手人,敢教天地再丈量。
低垂着头才有昂首向前的机会与魄力,才能纵目远方。放低姿态成熟内敛才有谦逊广纳的品格,才能雄视世界。低调内敛,深德厚行,于立业成家、开眼界获真知都大有裨益;昂首向前才有资格在成熟后垂下头去,才能厚修德行。没有自立自强,没有足够的才识,没有底气与实力,没有披荆斩棘以启山林,没有创榛辟莽开拓前行,哪里有收获的辉煌,踏实的成绩。揆诸当下,太多的青年人眼高手低,既不能潜心研究学术,昂首向前,深研一技一能,又无法有成熟的心态与智慧,只是糊涂麻木,动辄躺平,佛系游戏人生。只有既昂首向前,又有低头的智慧,人生才大美。
奇花初,裔皇皇,昂首勇,低头智。利刃发硎少年郎,芳华晔晔如朝阳;红日升,光万丈,百卉萌动我辈强,前程浩浩如汪洋。低头大格局,昂首硬脊梁。河出伏流潜龙泳,云涌雾集兴家邦。鼙鼓催征稳驭舟,奋楫笃行立潮头。昂首风骨荦,低头谦良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三段总分关系的文字组成,第一段文字引用林庚的人生箴言,强调人走路要昂着头,“昂着头”引导考生体悟贤者的人生智慧,提取到关键词;第二段文字指出人们的一种说法,强调真正的成熟和美好总是低垂着头。第三段文字总结前文,指出“昂着头”和“垂着头”是常见的行为,蕴含着生命的智慧。材料意在引导考生围绕“昂着头”和“垂着头”这两个关键词,思考其形象表述背后的精神内涵和灵魂姿态,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
可见,“昂着头”和“垂着头”是材料的关键词,体现的是一个二元思辨的话题。考生审题时,首先要抓住这两个关键词,理解“昂着头”和“垂着头”的内涵。何谓“昂着头”?材料以人的角度出发去阐释,做人要昂首挺胸,“昂着头”可以是高贵的尊严,可以是自信的人生,可以是自尊的灵魂,乐观的状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体现的是一种自信、 昂扬、尊严、自爱、勇敢等优良品质。不过写作过程可以厘清概念范围,昂首非为骄人,不是趾高气扬、目中无人、藐视他者的情态。第二段话以植物为喻,引发我们思考为人处世的另一面,垂头或向下本是植物自然之理,引申到我们人类的角度,“垂着头”可以是成熟的智慧,可以是谦卑的姿态,可以是优雅的灵魂,可以理解为一种谦恭、成熟、达观、优雅等的精神品质。不过要注意,写作的时候要厘清反面作用,譬如,界定谦卑与懦弱,成熟与世故,达观与摆烂,优雅与形式主义等的区别。
从“感悟与思考”可知,文体是议论文。考生可以围绕两个关键词,确立鲜明的观点,首先挖掘其不同的内涵和价值意义,表明自己的人生姿态,摆事实,讲道理,进行分析。然后观照现实,阐述该词语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最后分析何时该“昂着头”何时该“垂着头”。
立意:
1.昂起头颅,自信人生。
2.低调谦逊,做一个达观睿智的人。
3.昂首人生路,低头谦逊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校联考
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I卷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以来,中国新诗人自我意识越来越鲜明,新诗也呈现出主体性强化的倾向。
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能动、自由、有目的活动的特性。诗歌创作的主体即诗人,与一般认识的主体有共同的属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诗的创作主体不是一般人,而是具有系统的审美观点的诗人,他有着不同于科学家,不同于画家、音乐家,也不同于小说家、戏剧家的特殊的心理气质、美学理想。传统的小说、剧本侧重于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尽管它们所描写的对象也照样渗透着创作主体的美学追求与鲜明爱憎,但是主体一般总要隐藏到情节和场景的后面。诗歌则不然。诗歌,尤其是抒情诗,诗人总是以自身的生活经验、意志情感等作为表现的对象。抒情诗当然也有对客观现实的描写,但它不是一种照相式的模拟,客观现实在诗歌中不再是独立的客体,而是渗透着、浸染着诗人的个性特征,成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依托物了。
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的新诗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在胡适眼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一项极其相似之点,那便是一种对人类解放的要求。把个人从传统的旧风俗、旧思想和旧行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胡适把新诗的发生与人的解放联系起来的观念,得到了“五四”时代其他诗人的热烈回应。此后在新诗发展过程中,诗的主体性常常被强调。
但是强调诗歌的主体性,以诗人的主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不意味着诗人不同层次的情感都值得入诗。抒情诗以表现诗人的情感为主,但这情感不应是褊狭、妄诞的,不应与民族精神脱离,而要经过理智的思考。
诗的主体性要求诗人真诚地展示自己的内心,因而优秀的诗篇是最富于个性色彩的。然而抒情诗是否只是纯个性,纯偶然性,而毫无普遍的意义呢?不是的。优秀的诗人在创作时决不是不负责任地自由倾泻,而是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民族的特征以及自己的哲学与美学观点对之进行审视,进行加工。真正伟大的诗篇,既是高度个性化的,又涵括广泛的普遍性,也就是说在诗人唱出的具体的特定的歌声中,包含着超越诗人个人的,具有那一时代特色的,反映出民族性的人民的心声。为什么主体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往往会带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呢?这是由于抒情主体是一个单个的人,但同时也是处于一定时代、一定民族、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是人类共同性中某些特征的体现者。普希金说过:“我的永远正直的声音,是俄罗斯人民的回声。”对诗人来说,自我与时代、与人民是一致的,因为诗人本身就生活在这个时代,是人民的一员。伟大的诗人往往有一种涵盖一切的气魄:我是人民!人民是我!因此要做一个真正的诗人就要自觉地把自我与人民、与时代融合在一起,让自己的胸膛中流着民族的热血,让自己的脉搏和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这样,他的诗越是个性的,就越有普遍的价值。
(摘编自吴思敬《中国新诗理论的现代品格》)
材料二:
当前,中国新诗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称为诗人的人越来越多,写诗似乎也越来越容易,越来越随意。诗坛内热热闹闹,诗坛外冷冷清清,广大读者对新诗已由不满、失望到弃之而去。
从诗的内容方面来讲,当代的诗存在着反崇高、反共性、反意义等现象,而代之以虚拟、玩世、丑陋、庸俗等。境界是诗歌的灵魂,也是价值的最终所在,它并不浮出诗歌的表层,但却以它那不可触摸的光辉照亮全诗,没有境界的诗如珠玉失去光泽。现在有些诗不但缺乏境界,甚至以庸俗、低劣、丑恶入诗。伪道德、假崇高自然应该遭到批评,但若因此舍弃以“真善美”作为生命价值的导航,那实在是一种本质性的误导。
在全球化的今天,即使发生在遥远的天涯海角的变故,也会对全球、全人类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信息时代人们的命运比以往任何历史时代都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因此,敏感的诗人不会像一只工蚁只忙碌着经营自己的巢穴,而不预见人类共同命运的走向。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中国新诗,转向以个人的日常生活和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为主题。个人感情的抒发是诗歌的本能,但关键在于不同高度的观察引出不同高度的情感,至少诗人不应该将自己紧闭在狭小的天地间。抒发强烈的个人色彩之情并非诗歌的全部,尤其当这种感情缺乏时代感时。因此,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诗人应当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形势的发展,多关心自己的国家和几千年的古老文化所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像古今中外的许多伟大诗人一样写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命运有着深远意义的诗,用自己的作品回答什么是诗、什么是诗人的责任这样重要的问题。
(摘编自章燕《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及其出路——诗人郑敏访谈》)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主体性与科学家、画家、音乐家不一样,后三者没有系统的审美观点。
B. 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得到极大认同,以至当时的诗人写的新诗都与人的解放联系起来。
C. 当今中国新诗出现令人尴尬的局面,其原因之一是舍弃“真善美”的生命价值而导致了境界不高。
D. 全球化的今天对于诗歌创作中的时代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诗人创作不能转向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沁园春 长沙》中的“层林”“鹰”“鱼”等,表现诗人的意志情感,成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依托物。
B. 如果诗人不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写出的作品就可能反映不出有时代特色的、民族性的人民心声。
C. 关于新诗创作中的个性色彩与时代性的关系,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两者并不矛盾,又都特别强调了时代性。
D. 只要中国新诗人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和时代,就能改变广大读者对新诗不满、失望和弃之而去的局面。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整体观点的一项是 ( )
A. “大众化诗歌率先提供一种民主开放的想象性文化空间,网络诗歌爆发出巨大的文化能量。”(光明网)
B. “我们这个时代恰恰是一个新意象新形象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时代,新的经验、新的感受与全新的视野,都和以往大不相同。”(《中国青年报》)
C. “我们今天的诗人,不应以为新诗是白话体,就与古汉语无关。诗人首先要珍惜自己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赋予它当代的阐释。”(中国作家网)
D. “一方面诗是心灵的产物,另一方面心灵也必然会对时代有所感应。诗人是敏感的,他们能够凭着直觉捕捉到时代的种种风云变动。”(中国诗歌网)
4. 请简要说明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假如你是学校文学社的社长,准备指导同学进行新诗创作,请结合材料,列出新诗创作需要注意的要点。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英雄的舞蹈
路翎
在两条澄碧的、细瘦的、美丽的小河像亲爱的姊妹一般会合的地方,有一座小的村镇。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面,可爱的、和善的居民们,是生活在一种非常古旧的英雄的气氛中,而且厉害地激动着,这种气氛,是从镇上的一座茶馆里散发出来的。茶馆里,靠着正面的墙壁,十几年来,用一张方桌和一张小的条桌搭成了一个高台,每到黄昏不论是严寒的冬日或是酷热的夏天,都坐满了年轻的年老的男子们,——而天黑下来的时候,一支蜡烛亮了,有名的说书人张小赖,爬上了高台。这是很少有过例外的。张小赖十几年来好像从不会生病,张小赖在茶馆里生动地叫喊着古代的英雄们的事迹,从年轻直到年老,从他的女儿的出生一直到他的妻子、女儿都埋进了黄土……
他热衷于他的这样的生活,恰如这地面上的任何人热衷于他们的生活一样。可是,突然地有一天,在斜对面的茶馆里,一个女子拉着胡琴,一个男人用女人的声音尖厉地怪唱了起来了。是从城里来的,唱着他从来都不曾知道的《毛毛雨》和《何日君再来》。他的听众们,突然跑过去了一大半。并且从那边传出热闹的哄笑声来,这,使他发抖,感觉到尖厉的痛苦。
“这种,伤风败俗的东西啊!”他叫,猛力地拍了一下他的惊堂木,而后就拖着腿,点着头,哼着,不再讲下去了。于是剩下的听众也跑了过去了。
他在寂静中溜下讲台来,回到他的孤居去了。这是可怕的失败和痛楚。但他的那个少年时代的梦想,他的那些古代的英雄们,都在他的梦里升了起来,照耀着他了。他梦见吕布一戟刺来,挑下了他的帽子,然后又向他温柔地笑了一笑。他醒来就流出了感激的眼泪。他一下午都发烧,非常地不适,但黄昏的时候他还带着神秘的、惨白的、严肃的神色重又走上了他十几年来所盘踞的高台。
蜡烛点燃了。
“今天,我们来说华容道,关公知恩放曹操!”他用神秘的、轻微的声音说,拍了一下惊堂木。
但他的听众只有往常的一半。同时斜对面的茶馆里男人装作女人的声音突然地叫起来了,他寒颤了一下,望着街上的摊子上的、阴雨里的凄迷的灯光。他看见有人冒着雨从他这边向对面跑去了。
“我是替天行道!”张小赖想,猛力地、愤怒地拍了一下他手上的坚强的、光亮的木头;这个突然的声音,和他的脸上的那种轻蔑的、讥嘲的、魔鬼似的神情,使得剩下的那十几个人肃然了,他的那一件破旧的衣服,就从他的身上,在寂静中滑脱了。这就露出了十几年来这种生涯的记录,那一副可怖的、奇特的骨架。这一副骨架,和它上面的那个魔鬼的头颅,在寂静中轻轻地颤动着。最初这或许是有趣的,博得全场的哄笑;但到了仅剩下一副骨架在这样的装疯作怪里颤动着的时候,就只能引起一种恐怖的印象了。张小赖,在高台上,在幽暗的光线下,高举着两手,站起来了。
“却说曹操一看,啊呀呀呀呀!”他叫,全身发抖,然后突然寂静。他这样地高举着两手站着有半分钟。
在寂静中,听到雨落在瓦上的清晰的声音,斜对面的甜甜的胡琴的声音,和男人装作女人的尖厉的、淫荡的歌声。……
“曹操心中一想!”高台上的那个精灵,突然地缩下去了,那一块木头猛烈地击在桌子上;然而,这假做的精灵的衰弱的人的心,却瞥见了,他的听众们,有些涣散,有的在谈话,有的在听着斜对面而笑着。突然地他觉得有一阵眩晕,他听见对面的歌声唱:“摸一下幺妹的手呀,幺妹生得乖!”
他呆住了,同时他觉得手脚发冷。
“喂,张小赖,曹操哪个的呀!”酒馆的肥胖的老板喊。
张小赖突然地惊觉,发着颤,不顾一切地叫了起来,叫喊着曹操、关公、青龙偃月刀、大火和参天的古树。但酒馆的老板,却摇摆着走了出去了。一种极端的愤怒,和跟着来的一种极端的、奇特的欢笑,使张小赖发狂了。
精赤的、狂热的张小赖突然地就唱起来,并且打起拳来。随后他跳了下来拾起了地上的一根竹棍——他在台上挥舞起竹棍来了。
他觉得窒闷,可怕的窒闷,于是拼命地叫喊了一声。这叫喊引来了无数的人,他听见对面的胡琴声和歌声停止了——它们被他征服了。然而这窒闷继续强大,他又叫喊了两声,并且拼死命地舞着竹棍。忽然地觉得他心里的什么东西碎裂了。
他大叫一声扑翻了条桌,跌在地上了。茶馆里腾起了一个惊异的、失望的喊声,有挤动和茶杯碎裂的声音。然后是突然的寂静。
“死了。”一个苍老的、严肃、安静的声音,在寂静中说。
一九四五年七月九日
(选自《路翎小说选》,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描绘了一幅古朴宁静、祥和美好的风景画,渲染出整个村镇都有崇尚英雄的氛围,为下文写茶馆里发生的故事做铺垫。
B. 张小赖所说的英雄故事原先被小镇的人追捧,但在新潮文化出现之后观众开始流失,表明这是一个新旧文化思想交会的时代。
C. 为了能吸引观众,张小赖竭尽全力抗争,小说从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角度描写他的癫狂,在作者看来这是他思想的觉醒。
D. 小说结尾张小赖的死凸显了人物命运的悲剧性,表明具有世俗吸引力的新的文化潮流尽管含有糟粕,却仍是不可抵御的。
7. 关于文中“关公知恩放曹操”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小赖借古人的故事,表现自己与黑暗社会斗争的英雄主义情结,他那狂热的精神与可怖的骨架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B. 斜对面的胡琴声和歌声激发了张小赖内心不屑与愤怒的情感,他要“替天行道”,隐含着他想要捍卫旧文化的意味。
C. 看到“伤风败俗”的流行小曲受到观众的追捧,自己讲述的古代英雄受到冷落,张小赖由不安、痛苦、失落、绝望到疯狂。
D. 张小赖“惊觉”后的表演未能挽回败局,酒店老板摇摆着走出去的神态,显示出他对张小赖的不屑,这进一步刺激了张小赖的发狂。
8. “寂静”一词在文中多次出现,请结合文本分析“寂静”的丰富意蕴。
9. 张小赖在文中的形象最终定格在疯狂的舞蹈上,有人认为他是一个英雄,也有人认为他算不上英雄。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顷之,征著作郎,不就。既绝州郡觐谒,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刺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后自造焉。潜称疾不见,既而语人云:“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邪!夫谬以不贤,此刘公干所以招谤君子,其罪不细也。”弘每令人候之,密知当往庐山,乃遣其故人庞通之等赍酒,先于半道要之。潜既遇酒,便引酌野亭,欣然忘进。弘乃出与相见,遂欢宴穷日。潜无履,弘顾左右为之造履。左右请履度,潜便于坐申脚令度焉。弘要之还州,问其所乘,答云:“素有脚疾,向乘蓝舆,亦足自反。”乃令一门生二儿共轝之至州,而言笑赏适,不觉其有羡于华轩也。弘后欲见,辄于林泽间候之。至于酒米乏绝,亦时相赡。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节选自《晋书·陶潜传》,有删减)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B. 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C 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D. 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取字,字和名是有关联的。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比如韩愈,字“退之”。
B. 为乡邻之所贵:该句与《师说》中“不拘于时”的句式结构一致。
C. 赋:通常指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如《赤壁赋》。但在本文作动词,指“写(作)”。
D. 乘:本文中“问其所乘”的“乘”与《登泰山记》中“自京师‘乘’风雪”的“乘”含义一致。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潜博学多识,擅长写作文章。他的《五柳先生传》被当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
B. 陶潜不迷恋仕途。虽做过州祭酒,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以及彭泽令等职,但有些任职时间不长。
C. 陶潜清高不群。起初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 陶潜生性嗜酒。熟悉的亲朋好友带着酒菜与之同饮,他无所推辞,喝醉了忘乎所以;但遇到不认识的人,他仍心有距离,直接离开。
1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14.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陶渊明两次当官又两次辞官,请简要概括两次辞官的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
张元干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初夏即事十二解(其三)
杨万里
百日田干田父愁,只销一雨百无忧。
更无人惜田中水,放下清溪恣意流。
15.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诗先写人老后特别敏感,继而笔调一转,寄寓双节相逢时复杂感受。
B. 张诗尾句着一“也”字,炼字轻巧别致,使诗歌具有了别样的情调意蕴。
C. 杨诗连用“百”“田”二字,不避重复,与其《插秧歌》一样具有民歌特色。
D. 杨诗通篇运用工笔细描,情境生动,展现了诗人对田园劳作生活的观察。
16. 清人论宋人节气物候诗曾云:“每于烟火气中见思理。”所谓烟火气指日常生活,思理即感悟与哲理。请谈谈你在这两首诗读到了哪些烟火气,又体悟到怎样的思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4小题,8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反映了消极的人生观,流露出对万事无常、时间流逝的伤感,但紧接着在下文提出了要游仙访仙的想法。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人们社日迎神赛会,歌舞作乐,与前面的“烽火扬州”形成对照,表现国土沦丧的无限哀痛。
(3)《赤壁赋》中连用两个比喻,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自然现象,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借“风”的意象表达丰富的情感,请写出两句含“风”意象的诗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第II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车子驶入较为开阔的地带,只见几座山连成一片,像一道墨绿色的画屏远远地立着,从远往近看,山色由深到浅,由黛至青。这画屏隔绝了城市的喧嚣和纷扰,让人仿佛进入________,沉浸于大自然的静谧和安宁之中。
来到一个叫青溪的古镇,清溪河从小镇边流过,青绿色的河水哗哗地流着,泛起一朵朵雪白的浪花,河水清澈见底,不带一丝杂质。清溪河之上,架着一座________的廊桥,我们走过廊桥,从半圆的瓮形城墙进入青溪镇。小镇有着约1700多年的历史,虽然它不大,却多次被设为郡县之地。街道风格古朴的小镇,有规则地纵横排布。来到镇中心,只见一渠清水由西向东静静地流淌,无声地诉说着千百年来的小镇故事。
清溪河之水源自一条同样有着美丽名字的江河——青竹江,令人想到李白的“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溯青竹江而上,穿过________的深山幽谷,便来到摩天岭下的唐家河。绕着青山转,如果说雄壮的摩天岭是一名勇士,那么拥在它身边的唐家河,就是一位柔情似水的姑娘,明眸善睐,以水为指,以石为琴,灵动地弹奏出不绝如缕的琴音,细细听来,有哗哗啦啦激昂的主旋律,也有叮叮咚咚温柔的伴奏曲,日夜不息。
青川县、青溪镇、青竹江……是谁起了这么多美好的名字?“青”字可谓________。中国山水画的主色调就是青绿色,青沉稳温和,优雅宁静,含蓄包容,富有生命力,它象征着古朴和庄重,蕴含着质朴之美、本真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世外桃源 古色古香 蜿蜒绵亘 画龙点睛
B. 世外桃源 素旧拙朴 连绵不断 画龙点睛
C. 人间仙境 素旧拙朴 蜿蜒绵亘 一字千金
D. 人间仙境 古色古香 连绵不断 一字千金
19. 文中画直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镇有着1700年左右的历史,它虽然不大,却多次被设为郡县之地。街道风格古朴的小镇,有规则地纵横排布。
B. 小镇有着约1700多年的历史,它虽然不大,仍多次被设为郡县之地。小镇街道风格古朴,有规则地纵横排布。
C. 小镇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虽然它不大,却多次被设为郡县之地。风格古朴的小镇街道,有规则地纵横排布。
D. 小镇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它虽然不大,却多次被设为郡县之地。小镇街道风格古朴,有规则地纵横排布。
20. 文中画波浪线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费孝通先生的社会科学论著《乡土中国》虽然语句通俗、篇幅不长,但对于中学生来讲, ① 。一方面,它毕竟是学术论著,阅读难度不小;另一方面,书中描述的“乡土社会”,乡村的孩子恐怕都会感到陌生,距离城市里的孩子就更加遥远。有条件的师生可以通过实地的田野考察,增加直观感受,作为阅读的辅助。我有一年曾在费先生访问过二十六次的江村,碰到两拨由老师带队前往参观学习的中学生。事实上, ② ,正是费先生一直倡导和践行的研究方法。而最根本的,还是要知难而上,沉下心来,耐着性子, ③ 。正如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先生所提示的,人年轻时要有意识地读一些“深”一点的书。
21. 下列语句中的引号与文中的画横线处引号“深”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礼节,说道:拿来!
B. 长度单位的“米”,跟食物“米”毫无关系。
C.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袁隆平的名言。
D.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诗人林庚说:“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
也有人说:成熟的稻穗总低垂着头,优雅的垂丝海棠也低垂着头,饱满的向日葵亦低垂着头。
“昂着头”和“垂着头”是生活中常见的行为,然而它又不仅仅指人的行为状态,这些话语都内蕴着生命的智慧。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任选角度,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