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一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9-05 10:54:22

文档简介

《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2014年同步练习(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5分)
1.(5分)(2011秋?密云县校级期末)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Na+、SO42﹣.下列对于NaHSO4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
NaHSO4是盐
B.
NaHSO4是酸式盐
 
C.
NaHSO4是钠盐
D.
NaHSO4是酸
 
2.(5分)(2010秋?雅安期末)“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的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
氧化物
B.

C.
金属或合金
D.

 
3.(5分)(2012秋?瑞安市校级月考)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洁净的空气
B.
食盐水
C.
浮有冰块的水
D.
糖水
 
4.(5分)(2014秋?甘井子区校级期中)下列物质可直接反应生成盐的是(  )
①金属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非金属 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
 
A.
只有①②③
B.
只有①④⑥
C.
只有②⑤⑥
D.
全部
 
5.(5分)(2013秋?合浦县期中)单晶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科学家预计,到2010年一个电脑芯片上将会集成10亿个晶体管,其功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的多,这对硅的纯度要求很高.用化学方法可制得高纯度硅,其化学方程式为:
①SiO2+2C Si+2CO↑ ②Si+2Cl2SiCl4 ③SiCl4+2H2=Si+4HCl,其中反应①和③属于(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6.(5分)北京2008年奥运会在开幕式之前举行的隆重的火炬接力仪式.火炬的可燃物为丁烷(C4H10).下列关于丁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丁烷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4:10
 
B.
丁烷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4:10
 
C.
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
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
 
7.(5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颗粒直径为1nm~100nm)金刚石粉末.该成果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CCl4是一种化合物
 
C.
制造过程中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
 
D.
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8.(5分)学生常用的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的有害物质,二氯甲烷(CH2Cl2)是其中的一种.下面有关二氯甲烷的几种说法:
①它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它是由氯气和甲烷组成的混合物;
③它的分子中碳、氢、氯的原子个数比为1:2:2;
④它是由多种原子构成的混合物.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9.(5分)(2011秋?慈溪市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子、分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B.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
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
 
10.(5分)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通常情况下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
 
A.
两种单质
 
B.
两种化合物
 
C.
一种化合物
 
D.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11.(5分)(2008秋?宁乡县期末)对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生成物C、D中有一种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
若生成物C和D分别为两种沉淀,A、B有可能为盐和碱
 
C.
若C、D是盐和水,A、B一定是酸和碱
 
D.
若A、B为两种化合物,C、D也一定为化合物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45分)
12.(10分)现有下列物质:①碳酸钠 ②氧化钠 ③二氧化硅 ④铁 ⑤氧气 ⑥氢氧化钙 ⑦硫酸.请将上述物质按下列要求分类,并将其序号填入空白处:
(1)按组成分类,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
(2)按溶解性分类,属于易溶物的是      ;属于难溶物的是      ;属于微溶物的是      .
(3)按常温状态分类,属于固态的是      ;属于液态的是      ;属于气态的是      .
 
13.(10分)有下列化学反应:
A.Fe3O4+4CO3Fe+4CO2
B.2KMnO4K2MnO4+MnO2+O2↑
C.Zn+H2SO4═ZnSO4+H2↑
D.CaCO3+2HCl═CaCl2+CO2↑+H2O
E.C2H5OH(酒精)+3O22CO2+3H2O
F.3Fe+2O2Fe3O4
G.CuO+H2Cu+H2O
H.HCl+NaOH═NaCl+H2O
(1)对其进行分类并将编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中.
属于化合反应有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2)分析你所熟悉的常见化学反应,同时结合化合价是否改变,归纳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其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14.(6分)(2012秋?新疆校级期中)今有下列三组物质,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跟其他三种属于不同的种类.将此种物质(写化学式)和分类依据(选出的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同之处)写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
三组物质分别为:(1)O2、F2、S、N2;(2)Fe、Na、Al、Si;(3)MgO、CuO、FeO、P.(仿照第一组填写)
组别
被选出的物质
挑选依据
第(1)组
S
其它三种为气体
第(2)组
      
      
第(3)组
      
      
 
15.(10分)如表有三组物质,每组均有甲、乙、丙三种物质(酸、碱、盐均为溶液).
第Ⅰ组
第Ⅱ组
第Ⅲ组

BaCl2
Fe
Cu(NO3)2

Fe2O3
K2SO4
H2SO4

Zn
NaOH
MgCl2
根据该表回答问题:
(1)第Ⅲ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      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      .
(2)不跟第I组所有物质发生反应的,能跟第Ⅲ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的是第II组物质中的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
                                      .
 16.(9分)有些食品包装袋中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为生石灰(CaO).
(1)生石灰所属的物质类型为      (填序号).
①金属氧化物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碱性干燥剂
(2)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你认为下列内容还必须在这种小纸袋上注明的是      (用序号表示).
①禁止食用 ②可以食用 ③禁止未成年人用手拿 ④生产日期
(4)在你所认识的化学物质中,还有哪些可以作干燥剂?举出两例.      、      .
 
 
《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2014年同步练习(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5分)
1.D 2.C 3.C 4.D 5.C 6.B 7.D 8.A 9.B 10.A 11.B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45分)
12.④⑤ ②③ ⑥ ①
①②⑦ ③④⑤ ⑥
①②③④⑥ ⑦ ⑤
13.F B DH CG H ABCEFG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14.Si 其它三种为金属 P 其它三种为氧化物
15.Ⅰ H2SO4 NaOH
2NaOH+Cu(NO3)2=Cu(OH)2↓+2NaNO3
2NaOH+H2SO4=Na2SO4+2H2O
NaOH+MgCl2=Mg(OH)2↓+2NaCl
16.①②④ CaO+H2O═Ca(OH)2 ①③④ 浓硫酸、碱石灰
 
《1.10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1)》2014年同步练习(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
 
一、单选
1.(3分)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pH试纸的使用;过滤;蒸发.均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试管
B.
漏斗
C.
胶头滴管
D.
玻璃棒
 
2.(3分)下列仪器:①量筒、②烧杯、③烧瓶、④温度计、⑤容量瓶.在仪器上需要标明使用温度的是(  )
 
A.
①⑤
B.
①④⑤
C.
①②④⑤
D.
全部
 
3.(3分)(2013秋?镇江期中)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液润洗
 
C.
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
 
D.
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到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滴管加蒸馏水到刻度线
 
4.(3分)下列各项中,在容量瓶上必须标明的是(  )
①容量 ②刻度线 ③温度 ④压强 ⑤物质的量浓度 ⑥用于配制酸溶液或碱溶液.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5.(3分)(2011秋?魏县校级期中)下列有关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1molNaCl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B.
把0.1molNaCl投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充分振荡后,浓度为1mol/L
 
C.
把7.4gCa(OH)⒉放入烧杯中,加水搅拌冷却后全部转移到100mL容量瓶并加水至刻度,浓度为1mol/L
 
D.
需要78mL0.1mol/L的Na2C03溶液,应选用l00mL容量瓶
 
6.(3分)实验室需要用480mL 0.1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取7.68g无水硫酸铜粉末,加入500mL水
 
B.
称取8.0g无水硫酸铜粉末,加入500mL水
 
C.
称取12.0g 胆矾(CuSO4?5H2O),配成500mL溶液
 
D.
称取12.5g 胆矾(CuSO4?5H2O),配成500mL溶液
 
7.(3分)1mol/L NaOH溶液的含义是(  )
 
A.
1L水中含有1molNaOH
 
B.
1L溶液中含有40gNaOH
 
C.
溶液中含有40gNaOH
 
D.
将40gNaOH溶于1L水中所得的溶液
 
8.(3分)1L 2mol/L NaOH溶液中取出0.6L,剩下的溶液的浓度为(  )
 
A.
2mol/L
B.
1.2mol/L
C.
0.8mol/L
D.
无法确定
 
9.(3分)下列关于0.1mol/L KNO3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1L该溶液中含KNO3 101g
 
B.
100mL该溶液中含KNO3 0.01mol
 
C.
从1L该溶液中取出500mL后,剩余溶液的浓度为0.05mol/L
 
D.
1L水中溶解0.1mol KNO3,即可配得0.1mol/L KNO3溶液
 
10.(3分)(2013秋?江山市校级月考)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mol?L﹣1的Ba(NO3)2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2L溶液中有阴、阳离子总数为1.2NA
 
B.
500mL溶液中NO3﹣浓度为0.2mol?L﹣1
 
C.
500mL溶液中Ba2+浓度为0.2mol?L﹣1
 
D.
500mL溶液中NO3﹣总数为0.2NA
 
11.(3分)(2013秋?金阊区校级期中)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对0.3mol/L硫酸钾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L溶液中含0.3NA个K+
B.
1L溶液中含0.9NA个离子
 
C.
2L溶液中K+浓度是1.2mol/L
D.
2L溶液中含0.6NA个离子
 
12.(3分)(2014秋?扶沟县校级月考)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A.
0.4mol氧气
B.
标准状况下5.6L二氧化碳
 
C.
4℃时5.4mL水
D.
10g氖
 
13.(3分)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 1mol/L AlCl3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A.
150mL、1mol/L KCl
B.
70mL、2mol/L CaCl2
 
C.
150mL、3mol/L NaCl
D.
75mL、1.5mol/L Ca(ClO)2
 
 
二、填空题
14.(3分)配制0.2mol/L下列物质的溶液各50mL,需下列各物质的用量分别为:
①NaOH      g;②H2SO4      g;③CuSO4?5H2O      g;④HCl(标准状况)      mL.
 
15.(3分)用20gNaOH配成250mL溶液,它的浓度是      ;取出5mL该溶液,其浓度为      ;将这5mL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所得溶液的浓度是      ,其中含Na+的物质的量为      .
 
16.(3分)某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28%的KOH溶液80mL,则原溶液的质量为      ,其中溶质的质量为      ,其物质的量为      ,28%的该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17.(3分)下列各操作所配NaOH溶液的浓度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
(1)溶解时用的烧杯和玻璃棒未洗涤      ;
(2)将热的溶解直接移入了容量瓶      ;
(3)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
(4)称量NaOH固体时放在纸片上      ;
(5)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容量瓶刻度线,又用滴管将高出刻度的部分吸出      ;
(6)称量时用生锈的砝码      ;
(7)称量固体用的天平,空盘时指针指向标尺左边      ;
(8)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将少量液体洒到了瓶外      ;
(9)称量时砝码与药品的位置颠倒,但未转移游码      ;
(10)称量时砝码与药品的位置颠倒,且已移动游码      .
 
18.(3分)欲用98%的浓硫酸(ρ=1.84g/cm3)配制浓度为1mol/L的稀硫酸500mL.
(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      mL.如果实验室有10mL、50mL、100mL的量筒,应选用      mL的量筒量取浓H2SO4的体积.量取时发现量筒不干净,用水洗净后直接量取将使配制溶液的浓度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选用的主要仪器有:                        .
(3)现有下列配制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
A.用量筒量取浓H2SO4 B.反复颠倒摇匀 C.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D.洗净所用仪器 E.稀释浓H2SO4 F.溶液冷却后转入容量瓶.
 
19.(3分)现有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11.2L,试关于其完成下列计算:
(1)其物质的量为      ;其中所含分子个数为      ;其质量为      ;
(2)若将其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求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若所得溶液密度为1.1g/cm3,那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百分比中小数后2位).
三、计算题
20.(1)实验室中需要用CuSO4?5H2O晶体配制200g 16%的硫酸铜溶液,试计算需要此晶体和水各多少克?
(2)某实验室中需要93mL 1mol/L Na2CO3溶液,实验室中只有Na2CO3?10H2O晶体,试计算需要此晶体的质量为多少克?
 

《1.10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1)》2014年同步练习(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
参考答案
 
一、单选
1.D 2.A 3.A 4.A 5.D 6.D 7.B 8.A 9.B 10.B 11.B 12.C 13.C
 
二、填空题
14.0.4 0.98 2.5 224
15.2mol/L 2mol/L 0.1mol/L 0.01mol
16.200g 28g 0.5mol 6.25mol/L
17.偏低 偏高 偏高 偏低 偏低 偏高 偏低 偏低 无影响 偏低
18.27.2 50 偏低 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DAEFCB
19.0.5mol 3.01×1023 18.25g 5mol/L 16.59%
 
三、计算题
20.
解:
(1)配制200g 16%的硫酸铜溶液,需要硫酸铜的质量为:200g×16%=32g,需要CuSO4?5H2O的质量为:32g×=50g,
则需要水的质量为:200g﹣50g=150g,
答:需要硫酸铜晶体50h,需要水的质量为150g;
(2)配制93mL的溶液,需要选用100mL容量瓶,实际上配制的是100mL 1mol/L的溶液,
100mL 1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L×0.1L=0.1mol,
需要Na2CO3?10H2O晶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质量为:286g/mol×0.1mol=28.6g,
答:需要Na2CO3?10H2O晶体的质量为28.6g.

《1.11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2)》2014年同步练习(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
 
一、单选题
1.(3分)(2012春?潍坊校级期末)在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必然相等的是(  )
 
A.
溶质的物质的量
B.
溶质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C.
溶质的质量分数
D.
溶质的质量
 
2.(3分)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①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②不能代替烧杯用于溶解物质;
③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
④不能作为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
 
A.
①③④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3.(3分)(2014秋?吴兴区校级月考)0.5L AlCl3溶液中含有Cl﹣9.03×1023个,则该Al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1mol?L﹣1
B.
1mol?L﹣1
C.
3mol?L﹣1
D.
1.5mol?L﹣1
 
4.(3分)(2011秋?临清市校级期末)有体积相同的两份营养液,其配方如右表,试判断两份营养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
KCl
K2SO4
ZnSO4
ZnCl2
第一份
0.3mol
0.2mol
0.1mol

第二份
0.1mol
0.3mol

0.1mol
 
A.
仅c(K+)相同
B.
仅c(Cl﹣)相同
C.
完全相同
D.
完全不同
 
5.(3分)(2013秋?湄潭县校级期末)有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mol/L,则此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1mol/L
B.
0.15mol/L
C.
0.2mol/L
D.
0.25mol/L
 
6.(3分)在标准状况下,将22.4L HCl气体溶于水制成0.5L盐酸,所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2mol/L
B.
1.2mol/L
C.
0.8mol/L
D.
无法计算
 
7.(3分)在标准状况下,将224L NH3气体溶于1L水制成氨水,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5mol/L
B.
10mol/L
C.
15mol/L
D.
无法计算
 
8.(3分)(2013秋?宜昌期末)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当溶液体积比为3:2:1时,三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1
B.
1:2:3
C.
3:2:1
D.
3:4:3
 
9.(3分)(2014春?太原校级期中)用10mL 0.1mol/L BaCl2溶液恰好可分别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SO42﹣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这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1:1:3
B.
1:2:3
C.
1:3:3
D.
3:2:2
 
10.(3分)(2013秋?象山县校级期中)完全沉淀相同体积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的Cl﹣,消耗相同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原NaCl、MgCl2、Al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1:2:3
B.
3:2:1
C.
9:3:1
D.
6:3:2
 
11.(3分)(2009?湖南模拟)将5mol/L的Mg(NO3)2溶液a mL稀释至b mL,稀释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5a/b mol/L
B.
10a/b mol/L
C.
b/5a mol/L
D.
a/b mol/L
 
12.(3分)(2013秋?锦州期末)100mL 0.3mol/L Na2SO4溶液和50mL 0.2mol/L Al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
 
A.
0.20mol/L
B.
0.25mol/L
C.
0.4mol/L
D.
0.5mol/L
 
13.(3分)(2012?临清市校级模拟)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是M g/mol)溶于0.1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 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B.
 
C.
D.
 
14.(3分)体积为V(mL)、密度为ρ(g/cm3)的溶液中,含有摩尔质量为M(g/mol)的溶质m(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下列有关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
 
A.
m=Vρa%
B.
c=1000ρaM
 
C.
c=
D.
a%=×100%
 
15.(3分)V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 ag,取V/4mL溶液稀释到4VmL,则稀释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二、填空题
16.(3分)(1)将40gNaOH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甲,甲的 浓度为      mol/L(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空格,下同).将50ml甲加水稀释至100ml后,得溶液乙,乙的浓度为      mol/L.将10ml乙溶液与质量分数为9%、密度为1.11g/cm3的NaOH溶液10ml混合,该混合溶液丙的浓度为      mol/L.(忽略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混合溶液丙能与      ml0.5mol/L的盐酸恰好完全中和.
选项
A.4
B.1
C.2
D.90
E.45
F.35
G.4.25
H.2.25
(2)若12.4gNa2X中含有0.4mol钠离子,Na2X的摩尔质量是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17.(3分)用98%的浓硫酸(ρ=1.84g/cm3)配制1mol/L稀硫酸100mL.有人设计了以下操作,请填写空白处:
①用100mL规格的量筒量98%的浓硫酸      mL.
②选取100mL规格的容量瓶,洗净,检查是否漏液.将溶解并      后的硫酸沿玻璃棒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④在小烧杯内溶解浓硫酸,溶解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⑤向容量瓶中直接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
⑥盖上容量瓶塞子,摇匀.
⑦用胶头滴管小心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⑧将配制好的溶液转入洗净但尚未干燥的试剂瓶中储存备用.
(1)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填序号)                  .
(2)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实验操作中有两处错误,这两处错误是:
①                              ;
②                              .
 
18.(3分)已知某饱和NaCl溶液的体积为VmL,溶液密度为ρg/cm3,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g.
(1)用ω表示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      g;
(2)用m、V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3)用ω、ρ表示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4)用c、ρ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三、计算题
19.现有H2SO4和Na2SO4溶液200mL,其中H2SO4浓度是1mol/L,Na2SO4的浓度是0.5mol/L.要使H2SO4和Na2SO4的浓度分别为2mol/L和0.2mol/L,加入49%的H2SO4和(密度为1.28g/cm3后再加入水配制而成.求:
(1)配制后溶液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2)加入49%的H2SO4的体积为多少?
 
 

《1.11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2)》2014年同步练习(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2.D 3.B 4.C 5.C 6.A 7.D 8.D 9.C 10.C 11.B 12.C 13.B 14.B 15.C
 
二、填空题
16.ACHD 62g/mol 62 16
17.5.4 冷却至室温 ①④②③⑤⑦⑥⑧ 搅拌和引流 量取浓硫酸的量筒太大,会造成误差
用于盛所配溶液的试剂瓶未经干燥,相当于将所配溶液稀释了
18.
 
三、计算题
19.
解:(1)稀释过程中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变,根据稀释定律,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V,则:
0.2L×0.5mol?L﹣1=V×0.2mol?L﹣1,
解得:V=500mL,需要选用500 mL容量瓶配制500mL溶液;
答:配制后溶液的体积是500mL;
(2)混合后溶液中n(H2SO4)=0.5L×2mol?L﹣1=1mol,
故加入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mol﹣0.2L×1mol?L﹣1=0.8mol,
49%的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6.4mol/L,
故需要加入49%的H2SO4溶液的体积为=0.125L=125mL,
答:需要加入的49%的H2SO4溶液的体积为125mL.
 

《1.12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2014年同步练习(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
 
一、单选题
1.(3分)下列各项中,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
 
A.
核外电子层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核内中子数
D.
相对原子质量
 
2.(3分)下列原子中,最难形成离子的是(  )
 
A.
B.
C.
D.
 
3.(3分)1999年诺贝多尔化学状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
 
A.
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
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
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
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4.(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
原子是可分成更小粒子的实心球
 
D.
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粒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5.(3分)某元素原子核外第二层是其他层电子数之和的2倍,则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A.
4
B.
8
C.
12
D.
16
 
6.(3分)(2013秋?资阳区校级期末)元素X的原子核外M电子层有3个电子,元素Y2﹣离子核外共有18个电子,则这两种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为(  )
 
A.
XY2
B.
X2Y
C.
X2Y3
D.
X3Y2
 
7.(3分)(2014春?西城区期中)下列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该离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相等的是(  )
 
A.
Al3+
B.
Mg2+
C.
Be2+
D.
H+
 
8.(3分)(2011秋?宁波期末)通过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
生成一种新核素
B.
生成一种新分子
 
C.
生成一种新离子
D.
生成一种新单质
 
9.(3分)等电子体具有相同的原子数目和电子数目,下列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  )
 
A.
NH3和H2O
B.
NO和O2+
C.
NO2和CO2
D.
OH﹣和NH2﹣
 
10.(3分)(2011秋?金东区校级期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其化学性质也一定相同
 
B.
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C.
两种原子若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
存在两种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二、填空题
11.(3分)请你阅读教科书中关于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以下几个原了模型演变的阶段:
①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提出,世间万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粒子,即原子构成的.
②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      提出原子学说.
③19世纪末,科学家      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并于1904年提出了“      ”的原子结构模型.
④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      原子结构模型.
⑤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      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轨道模型.
⑥1926年,科学家又提出了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现在,人们可以近似认为,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是      排布的.
(2)结合以上材料,我们能得到的启示有      (填字母).
A.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经历了艰难的过程.
B.实验、假设、模型等科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C.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D.电子的发现,使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道路最后阶段.
E.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既有个人的突出贡献,又有科学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12.(3分)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微粒符号和微粒结构示意图.
(1)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核外有10个电子的原子:      、      .
(2)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的原子:      、      .
(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二价阴离子:      、      
(4)电子总数为18的一价简单阳离子:      、      .
 
13.(3分)有A、B、C三种元素的原子,A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B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C2﹣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比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多9个.试回答:
(1)三种元素的符号:A      ,B      ,C      .
(2)B与C可形成某种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其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14.(3分)有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之和为28.A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B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恰好为稳定结构.
(1)A、B、C三种元素符号:A是      ,B是      ,C是      .
(2)C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15.(3分)碳原子质子数为      ,电子数为      ,最外层电子数为      ;Na+质子数      ,电子数为      ;6g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电子数为      .
 
16.(3分)根据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填代号)其离子符号为      ;
(2)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代号),相对应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3)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代号,下同),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是      ,性质最稳定的是      ;
(4)C、D经过得失电子后,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5)在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列举四例与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写出离子的符号
      、      、      、      .
 
17.(3分)以MgO为例,归纳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反应时,所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合价的正负及数值与它们在反应过程中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得失及数目的关系是:      ;试写出氮化镁、硫化铝的化学式:      .
 
 

《1.12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2014年同步练习(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2.C 3.D 4.A 5.C 6.C 7.B 8.A 9.B 10.C
 
二、填空题
11.道尔顿 汤姆生 葡萄干面包式 带核 波尔 分层 ABCE
12.Ne Cl O2- K+ (图略)
13.F Na S Na2S -2
14.H Ar F
15.6 6 4 11 10 0.5mol 3mol 3NA
16.B O2- D(图略) ACDE
Na2S F- Na+ Mg2+ Al3+
17.金属的化合价为正值,数值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非金属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8 Mg3N2、Al2S3
 
《1.2 物质的量(1)》2014年同步练习(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
1.(3分)(2012秋?大理州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是衡量物质质量大小的物理量
 
B.
摩尔是一种基本物理量
 
C.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D.
摩尔质量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mol氧原子
B.
1mol 氢分子
C.
1mol 苹果
D.
1mol水
 
3.(3分)(2014秋?吴兴区校级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molH2SO4 的质量为98g?mol﹣1
 
B.
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g
 
C.
9.8gH2SO4含有NA个H2SO4分子
 
D.
6.02×1023个H2SO4分子的质量为98g
 
4.(3分)在0.25mol 硫酸钠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约为(  )
 
A.
1个
B.
0.25个
C.
6.02×1023个
D.
5×1023个
 
5.(3分)质量相等的下列物质中含有分子数最多的是 (  )
 
A.
CH4
B.
O2
C.
NH3
D.
CO2
 
6.(3分)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
0.5 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C.
1 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1 NA
 
D.
0.5 NA 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7.(3分)(2011秋?高安市校级期末)在一定质量的碳酸钠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1
B.
1:3
C.
3:1
D.
2:3
 
8.(3分)(2013?天津校级学业考试)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
B.
分子数之比为1:1
 
C.
原子总数之比为4:3
D.
质量之比为1:1
 
9.(3分)(2013秋?河间市校级期中)若1克水中含有m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用含m的代数式可表示为(  )
 
A.
m/9
B.
9m
C.
2m
D.
18m
 
10.(3分)下列各制定粒子数目不等于阿伏伽德罗常数值的是(  )
 
A.
1gH2所含的原子个数
 
B.
4g氮气所含的原子个数
 
C.
16gO2所含的分子个数
 
D.
23g金属Na全部转变为金属离子时失去的电子个数
 
11.(3分)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A个N2分子和NA个CO分子质量比为13:14
 
B.
1molH2O的质量等于NA个H2O质量的总和
 
C.
在任何条件下1molH2所含的原子数为NA
 
D.
1molH2SO4中所含的离子数目一定是NA
 
12.(3分)(2014秋?巫山县校级月考)a mol H2和2a mol氦气具有相同的(  )
 
A.
分子数
B.
原子数
C.
质子数
D.
质量
 
13.(3分)已知32g X与40g 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g Q和9g H.该反应生成0.5mol Q,则Q物质的摩尔质量是(  )
 
A.
63g?mol﹣1
B.
122g?mol﹣1
C.
126g?mol﹣1
D.
163g?mol﹣1
 
14.(3分)某元素的原子个数为3.01×1022时,其质量为0.2g,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于下面哪个数值(  )
 
A.
1
B.
4
C.
7
D.
12
 
15.(3分)NA代表阿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化氢气体的摩尔质量等于NA个氯气分子和NA个氢气分子的质量之和
 
B.
常温常压下,1mol SO2约含有6.02×1023个SO2分子
 
C.
18g水中含有1mol H2和16g氧原子
 
D.
62g Na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2﹣离子数为NA
 
 
二、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55分)
16.(8分)国际上规定,      kg 12C原子所含碳原子数为1mol,这个数称为      ,常用      表示,其近似值为      .
 
17.(6分)1个H2SO4分子中含有      个氧原子,共含有      个原子;0.5mol H2SO4中含有      mol氢原子,含有      个氧原子.
 
18.(12分)填写下表:
物质的质量/g
物质的量/mol
微 粒/个
280g 铁原子
           
           
3.4g氢氧根离子
           
           
           
2mol硫酸分子
           
           
0.8mol镁原子
           
           
           
3.01×1023个氧分子
           
           
6.02×1024个铵根离子
 
19.(9分)(1)57.2g CO2所含的CO2的分子数是      ;
(2)9.03×1023个O2的质量是      ;
(3)1.5mol H2SO4的质量是      ;
(4)9.03×1023个氨分子含有      mol氨分子,      mol氢原子,      mol质子,      mol电子.
(5)质量相等的SO2和SO3中,物质的量之比为      ,硫原子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氧原子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
 
20.(5分)试回答下列问题:
(1)0.3molNH3所含分子数与      gH2O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2)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所含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等质量的CO和CO2所含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3)已知16gA和2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molC和31.67gD,则C的摩尔质量为      .
 
21.(5分)15.6gNa2X中含Na+0.4mol,则Na2X的摩尔质量是      ,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2.(5分)2.3g钠溶于多少克水中,才能使每10个H2O分子中溶有一个Na+?(提示:2Na+2H2O=2NaOH+H2↑)
 
23.(5分)将5.6g铁投入足量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求生成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和生成铜的质量.
 
 

《1.2 物质的量(1)》2014年同步练习(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
1.C 2.C 3.D 4.C 5.A 6.A 7.B 8.B 9.B 10.BC 11.B 12.B 13.C 14.B 15.B
 
二、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55分)
16.0.012 阿伏伽德罗常数 NA 6.02×1023mol-1
17.4 7 1 2NA
18.5 5NA 0.2 0.2NA 196 2NA 19.20. 8NA 16 0.5 180 10
19.7.826×1023 48g 147g 1.5 4.5 15 15 5:4 5:4 5:6
20.5.4 2:3 22:21 108.25g/mol
21.78g/mol 32
22. 19.8g  
23. 0.1 mol 6.4g  
 

《1.4 物质的聚集状态(1)》2014年同步练习(奉化)
一、选择题(共19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76分)
1.(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冷却到0℃以下时变成冰,是因为水分子从液体变成了固体
 
B.
所有物质在温度变化时都能表现出三态变化
 
C.
不降低温度,只增大压强,也可能使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
 
D.
物质能热胀冷缩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能够热胀冷缩
 
2.(4分)下列物质不属于晶体的是(  )
 
A.
氯化钠
B.
纯碱
C.

D.
玻璃
 
3.(4分)(2013秋?余姚市校级期中)下列对气体物质的体积有显著影响的是(  )
①温度和压强 ②所含微粒数 ③微粒本身大小 ④微粒间的距离.
 
A.
②③④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4分)现有下列各项关于不同状态的物质属性的描述:
①构成微粒间有较大空隙;
②构成微粒可以自由移动;
③没有固定形状;
④不易被压缩.
某物质具备下列哪种组合的属性能够判断该物质为液体(  )
 
A.
①和④
B.
②和③
C.
①和③
D.
②和④
 
5.(4分)气体摩尔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相等的本质原因是在同温、同压下(  )
 
A.
气体体积的大小只随分子数变化
 
B.
不同气体分子的大小几乎相等
 
C.
不同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相等
 
D.
气体分子的平均距离与分子本身大小成正比
6.(4分)(2013?南关区校级一模)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的大小决定
 
B.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
 
C.
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
 
D.
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7.(4分)(2013秋?象山县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1mol H2O和1mol H2的体积都约为22.4L
 
B.
2g H2和44g CO2的体积相等
 
C.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均为22.4L
 
D.
标准状况下,1g H2和11.2L O2的物质的量相等
 
8.(4分)1.4g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14
B.
56
C.
28
D.
78
 
9.(4分)标准状况下,1mol下列物质体积最大的是(  )
 
A.
Fe
B.
O2
C.
H2O
D.
H2SO4
 
10.(4分)标准状况下,11.2L CO2中所含原子总数是2g H2中所含分子总数的(  )
 
A.
0.5倍
B.
1倍
C.
1.5倍
D.
2倍
 
11.(4分)下列物质中所含原子数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0.5mol NH3 ②标准状况下22.4L He ③4℃时18mL水 ④0.8mol H3PO4.
 
A.
①④③②
B.
④③②①
C.
②③④①
D.
④③①②
 
12.(4分)(2011秋?昆明校级期中)448mL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1.28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约为(  )
 
A.
32g
B.
48
C.
64g?mol﹣1
D.
32g?mol﹣1
 
13.(4分)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NO,另一个盛有N2和O2,在标准状况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不一定相同的是(  )
 
A.
原子总数
B.
物质的量
C.
分子总数
D.
质量
 
14.(4分)a mol氢气分子和a mol氦气分子一定具有相同的(  )
 
A.
原子数
B.
分子数目
C.
质量
D.
体积
 
15.(4分)(2014秋?菏泽期中)在一定温度、压强下,1体积X2(气)和3体积Y2(气)化合成2体积的气体化合物,则该气体化合物的化合式为(  )
 
A.
XY3
B.
XY
C.
X3Y
D.
X2Y3
 
16.(4分)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含有1mol Na2SO4的溶液中,含有的Na+个数为NA
 
B.
18g水中含有电子数为8NA
 
C.
标准状况下,22.4LH2含有氢原子个数为2NA
 
D.
1.2L H2一定含有NA个氢原子
 
17.(4分)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65k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态,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下列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缩小
 
B.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
玻璃态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晶体
 
D.
玻璃态水是水分子在空间有规则排列形成的
 
18.(4分)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为1mol的是(  )
 
A.
通常状况下22.4L气体
B.
16g水
 
C.
NA个H2
D.
标准状况下22.4L水
 
19.(4分)与0.1molH3PO4所含的氧原子数相同的是(  )
 
A.
0.1molH2SO4
B.
0.2molH2SO3
C.
0.2molSO3
D.
0.3molCO2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19分)
20.(4分)      mol CO2中含有3g碳.标准状况下,      L CO2中含有0.25mol氧原子,      mol CO2中含有3.01×1023个CO2分子,它的质量是      .
 
21.(4分)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氨和硫化氢气体的质量比是      ;等质量的氨和硫化氢气体的体积比是      ;等质量的氨和硫化氢气体中所含氢原子个数之比是      ;若两者所含氢原子个数相同,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22.(2分)汽车常装有安全气囊,当发生强烈碰撞时,瞬间引发以下反应:NaN3→Na+N2↑(未配平),所产生的气体快速充满气囊,可以达到保护车内人员的目的.
(1)若气囊中装有65g NaN3,则其物质的量是      .
(2)若65g NaN3完全分解,在标准状况下,气囊膨胀的体积约为      .
 
23.(2分)(2014秋?唐山月考)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A和B 的体积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8:5,则A与B 的密度之比为      ,摩尔质量之比为      .
 
24.(1分)(2014秋?唐山月考)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6.72L的NO和NO2的混合气体,质量为11.88g,则NO和NO2的体积比为      .
 
25.(6分)(1)相同质量的Na、Mg、Al与过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状况下,三者置换出的H2的体积比是      ;
(2)相同物质的量的Na、Mg、Al与过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状况下,三者置换出的H2的体积之比是      
(3)Na、Mg、Al与过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状况下产生的氢气的体积相等,则Na、Mg、Al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三、计算题
26.(5分)加热分解49g氯酸钾,完全反应后,求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其在标准状况下体积?
 
 

《1.4 物质的聚集状态(1)》2014年同步练习(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9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76分)
1.C 2.D 3.D 4.D 5.C 6.B 7.D 8.C 9.B 10.C 11.D 12.C 13.D 14.B 15.A 16.C 17.C 18.C 19.A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19分)
20.0.25 2.8 0.5 22g
21.1:2 2:1 3:1 2:3
22.1mol 33.6L
23.4:5 4:5
24.2:3
25.36:69:92 1:2:3 6:3:2
 
三、计算题
26.0.6mol 13.44L
 

《1.5 物质的聚集状态(2)》2014年同步练习(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
 
一、选择题(共17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68分)
1.(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L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B.
标准状况下,22.4L任何物质都含有大约6.02×1023个分子
 
C.
非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不可能为22.4L
 
D.
1mol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2.(4分)(2012春?延边州校级期末)同温同压下,具有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相同.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0体积气体A2跟30体积气体B2化合生成20体积某气体C,则气体C的化学式为(  )
 
A.
AB
B.
A2B
C.
AB3
D.
AB2
 
3.(4分)在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原子数相同的是(  )
 
A.
mg O2和mg O3
 
B.
7g N2和标准状况下5.6L CO2
 
C.
1mol氦气和标准状况下22.4L H2
 
D.
1mol SO2和22.4L H2S
 
4.(4分)(2010秋?乐亭县校级月考)在标准状况下,13g某气体的分子数与14gCO的分子数相等,此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  )
 
A.
1.25g?L﹣1
B.
2.32g?L﹣1
C.
1.65g?L﹣1
D.
1.16g?L﹣1
 
5.(4分)相同条件下,将1体积的CO和2体积的CO2混合,混合气体中碳、氧原子个数之比为(  )
 
A.
1:1
B.
1:2
C.
2:1
D.
3:5
 
6.(4分)在标准状况下,有:①10mL H2O;②100mL O2;③220mL 氖气;④120mL CO2,这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A.
④③②①
B.
②④③①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③
 
7.(4分)标准状况下,称量一个充满氯气的容器的质量为57.8g;若改为充满氮气,在称量为53.5g.则容器的体积为(  )
 
A.
2.24L
B.
4.48L
C.
5.56L
D.
22.4L
 
8.(4分)(2012秋?赣州期中)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气体的质量比是17:14.若乙气体是CO,则甲气体是(  )
 
A.
H2S
B.
HCl
C.
NH3
D.
Cl2
9.(4分)在标准状况下,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5.6L.如果一氧化碳的质量为5.6g,则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A.
4.4g
B.
3.3g
C.
1.1g
D.
2.2g
 
10.(4分)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和CO2相比较,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
原子个数之比为1:1
B.
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
体积之比为11:16
D.
分子数之比为1:1
 
11.(4分)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摩尔质量为(  )
 
A.
B.
NA
C.
NA
D.
 
12.(4分)(2012?南阳校级二模)同温同压下,甲、乙两容器分别盛有甲烷气体和氨气,已知它们所含原子个数相同,则甲、乙两容器的体积比为(  )
 
A.
4:5
B.
5:4
C.
4:3
D.
1:1
 
13.(4分)(2014秋?唐山月考)已知同温同压同质量下,两气体的体积B大于A,则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  )
 
A.
MA>MB
B.
MA<MB
C.
MA=MB
D.
无法确定
 
14.(4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
 
B.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它们的质量之比
 
C.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D.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15.(4分)(2010秋?湖北校级期末)在体积为V的密闭容器中,加入amol NO、bmol O2、cmol N2,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
 
A.
B.
C.
D.
 
16.(4分)(2010秋?台山市校级期中)下列关于agH2和bgHe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温同压下,H2和He的体积比是a:2b
 
B.
同温同压下,若a=b,则H2与He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C.
体积相同时,He的质量一定大于H2的质量
 
D.
同温同压下,若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其体积也相等
17.(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于空气是混合物,所以空气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不等于22.4L
 
B.
44gCO2在任何情况下的所含分子数都约为6.02×1023
 
C.
44.8L纯净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约为1.204×1024
 
D.
22.4LH2和22.4LO2所含的分子数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相等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27分)
18.(4分)在一个密闭容器中,中间有一个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边充入1molN2,右边充入8gCO和CO2的混合气体,隔板处于如图所示位置(两侧温度相同),则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总物质的量为      mol,其中CO和CO2的分子数之比为      .
 
19.(6分)在标准状况下有:A.5.6LH2S;B.0.6molNH3;C.4.2gCO;D.8.8gCO2
按下列要求把它们从小到大进行排列(用A、B、C、D回答)
(1)体积:      
(2)质量:      
(3)原子个数:      .
 
20.(13分)(1)等质量的O2和O3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所含分子数之比为      ,所含原子数之比为      ,相同状况的体积之比 为      .
(2)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O2和O3的质量之比为      ,分子个数之比为      ,原子个数之比为      .
 
21.(4分)(2014春?灵宝市校级期末)液态化合物在一定量的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Y2(l)+3O2(g)=XO2(g)+2YO2(g)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672ml,密度是2.56g/L.
(1)反应前O2的体积为      .
(2)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      .
(3)在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16,则X、Y两元素分别为      和      (写元素名称).
 
三、计算题
22.(5分)有CO和CO2的混合气体15g,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最后得到沉淀物10g,则原混合气体中CO气体的质量和物质的量为多少?
 
 

《1.5 物质的聚集状态(2)》2014年同步练习(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7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68分)
1.D 2.C 3.A 4.D 5.D 6.B 7.A 8.A 9.D 10.C 11.C 12.A 13.A 14.B 15.D 16.D 17.B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27分)
18.0.25 3:1
19.BADC BDAC BADC
20.3:2 3:2 1:1 3:2 2:3 1:1 2:321.672mL 76g/mol 碳 硫
 
三、计算题
22.10.6g 0.38mol
 
《1.7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2014年同步练习(奉化中学)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52分)
1.(4分)(2012秋?潞西市校级期中)下列各组物质:①NaNO3和NaCl;②CaCl2和CaCO3;③MnO2和KCl;④BaSO4和AgCl.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  )
 
A.
只有①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2.(4分)(2013秋?临海市校级月考)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酒精灯在桌子上倾倒着火,立即用湿布盖灭
 
B.
大量有毒、易燃气体在室内扩散,立即打开排风扇开关
 
C.
少量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D.
配制硫酸时,可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3.(4分)从KNO3和NaCl的混合物中提纯KNO3涉及的操作可能有:①加热蒸发;②冷却;③结晶;④过滤;⑤层析.其中合理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4.(4分)(2008?天心区校级模拟)某学生用天平称量固体时样品和砝码错放位置,待天平平衡时,称得样品质量为10.5克(1克以下用游码),如按正确称法,此样品质量应为(  )
 
A.
10.5克
B.
10.0克
C.
9.5克
D.
11.0克
 
5.(4分)(2014?罗定市校级模拟)实验室里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烧杯
B.
玻璃棒
C.
蒸发皿
D.
酒精灯
 
6.(4分)(2013秋?象山县校级期中)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
 
A.
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
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
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
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7.(4分)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已经部分变质,某同学先取2mL试样于试管中,然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加入适量盐酸,观察现象
B.
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C.
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D.
通入适量CO2气体,观察现象
 
8.(4分)(2013春?东胜区期末)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
 
A.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
过滤操作中,漏斗颈与烧杯内壁
 
C.
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颈与烧杯内壁
 
D.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9.(4分)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A.
试管
B.
蒸发皿
C.
烧杯
D.
蒸馏烧瓶
 
10.(4分)下列各组混合物中,不能通过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的是(  )
 
A.
酒精和水
B.
植物油和水
C.
汽油和水
D.
四氯化碳和水
 
11.(4分)下列仪器:①蒸馏烧瓶 ②普通漏斗 ③分液漏斗 ④蒸发皿 ⑤燃烧匙 ⑥量筒 ⑦天平,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⑤⑥
C.
①③④⑥
D.
②③④⑦
 
12.(4分)(2007秋?宣城期末)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物质
分子式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溶解性
乙二醇
C2H6O2
﹣11.5
198
1.11
易溶于水和乙醇
丙三醇
C3H8O3
17.9
290
1.26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A.
萃取法
B.
结晶法
C.
分液法
D.
分馏法
 
13.(4分)下列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CCl4作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  )
 
A.
饱和碘水和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一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一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
 
B.
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
 
C.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承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
 
D.
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承接并保存上层液体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48分)
14.(12分)人们可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物质分离.
(1)不溶性固体与水的混合物,如泥沙和水,可通过      方法分离.
(2)可溶性固体与水的混合物,如食盐和水,可通过      方法分离.
(3)两种可溶性固体,若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不同,如氯化钠和硝酸钾,
可通过      方法分离.
(4)两种互相溶解但沸点不同的液体,如乙醇与水,可通过      方法分离.
(5)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如汽油与水,可通过      方法分离.
(6)若混合物中各成分被某种固体吸附的难易不同,如墨水中的颜料,可通过      方法分离. 
15.(8分)在溴水中加入汽油,充分振荡后,上层溶液的颜色为      ,原因是      ,要把这两层液体分开,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      ,进行实验操作是      .
16.(12分)(2012秋?宁海县校级月考)根据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和纯碱晶体均属于      物质(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
(2)我国某些盐湖里出产天然碱(主要成分为纯碱晶体,并含少量氯化钠杂质).在实验室里从天然碱中分离出较纯的纯碱晶体,应采用      的方法(杂质仅考虑氯化钠).
(3)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①加热溶解,②      ,③      ,④洗涤晾干.
(4)完成①~③必备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附铁圈、石棉网等)、烧杯、玻璃棒和      、      等(填玻璃仪器).
 
17.(8分)工业酒精是含水约4%的液态乙醇.向工业酒精中加入生石灰,会发生CaO+H2O=Ca(OH)2反应且生成物不溶于乙醇.要在实验室中将工业酒精转化为无水酒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填代号)      .
A.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过滤 B.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蒸馏 C.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分液.
(2)在你选择的需要加热的实验方法中需用的玻璃仪器,除酒精灯外,还有:      ;在该方法的实验步骤里,紧挨加热之前的操作是      ;并且对此要注意的问题是      .
 
18.(8分)(2011秋?吴兴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H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放      ;
(2)检验: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内发生的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集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时,气体应从装置的      端通入(填“A”或“B”,下同);若用排水法收集O2时,瓶内应先装满水,气体从     端通入.

《1.7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2014年同步练习(宁波市奉化中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52分)
1.C 2.B 3.D 4.C 5.B 6.A 7.D 8.D 9.A 10.A 11.A 12.D 13.D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48分)
14.过滤 蒸发 结晶 蒸馏 分液 层析
15.橙红色 溴单质在汽油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要大分液漏斗分液
16.易溶 冷却结晶 冷却 过滤 酒精灯 漏斗
17.C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向冷凝管内通冷却水冷却水应下口进,上口出
18.浓硫酸溶液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B B
 

《1.8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2)》2014年同步练习(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60分)
1.(6分)为了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酒精(醋酸)
NaOH溶液
分液
B
NaCl溶液(FeCl3)
KOH溶液
过滤
C
Cu(NO3)2溶液 (AgNO3)
铁粉
过滤
D
CO2气体(HCl)
饱和NaHCO3溶液
洗气
 
A.
A
B.
B
C.
C
D.
D
 
2.(6分)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下列物质:①CO2 ②H2O ③H2 ④O2中,能被碱石灰吸收的是(  )
 
A.

B.
①②
C.
①②③④
D.
①④
 
3.(6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实验室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完毕,把导管从水中取出,然后移去酒精灯
 
B.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先移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
 
C.
倾倒液体进行过滤时,应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下,且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D.
因NaOH有腐蚀性,可在天平两托盘上放同样的滤纸后再放NaOH,然后进行称量
 
4.(6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为了使过滤速度加快,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轻轻搅拌,加速液体流动
 
B.
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
为加速固体物质的溶解,可采用粉碎、振荡、搅拌、加热等方法
 
D.
为增大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常采用搅拌、加热等措施
 
5.(6分)(2011?天心区校级模拟)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6.(6分)氯碱工业在化工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电解前对饱和食盐水先要进行精制,以除去其中的泥沙、Ca2+、Mg2+、Fe3+、SO42﹣,其操作有:①加适量的盐酸②过量的BaCl2溶液③过量的Na2CO3溶液④过量的NaOH溶液⑤过滤.合理的操作步骤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②④⑤①
C.
④②③⑤①
D.
③④②⑤①
 
7.(6分)(2014春?鸠江区校级期中)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过滤一种浑浊溶液,发现滤出的液体仍浑浊,他检查实验装置发现漏斗外壁没有水,滤纸也未出现破损或小漏洞,则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下列操作中的(  )
 
A.
滤纸高出漏斗边缘的部分未剪掉
 
B.
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未被排掉
 
C.
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
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一层滤纸一边
 
8.(6分)(2014秋?上饶期末)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和用品:铁架台、铁夹、铁圈、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A.
蒸发
B.
萃取
C.
过滤
D.
蒸馏
 
9.(6分)(2014秋?路南区校级期中)化学工作者从有机反应RH+Cl2(g)═RCl(l)+HCl(g)中受到启发,提出的在农药和有机合成工业中可获得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已成为现实.试指出从上述反应产物中分离得到盐酸的最佳方法是(g表示物质为气态,l表示物质为液态.HCl极易溶于水,得到盐酸;有机物一般难溶于水)(  )
 
A.
蒸馏法
B.
水洗分液法
 
C.
升华法
D.
有机溶剂萃取法
 
10.(6分)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
将蒸发皿放置在三脚架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
11.(7分)(1)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方法:
①N2(O2)      ;
②NaOH(Na2CO3)      ;
③KCl(KHCO3)      .
(2)(填过滤、萃取、分液、蒸馏、分馏)
①提取溴水中的溴      ;
②分离乙酸乙酯(不溶于水的液体)和水      ;
③分离AgCl和水      ;
④分离石油中各种不同沸点范围的成分      .
 
12.(4分)(2011秋?杨浦区校级期末)某校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
B.把50mL碘水和15mL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分液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并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分液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顺序是      
(2)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      .
 
13.(16分)(2012秋?九原区校级期中)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及你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 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2)如何运用最简方法检验溶液中有无SO42﹣离子?
                                      .
如果有,应该如何除去SO42﹣离子?
                                      .
(3)在粗盐经过溶解→过滤后的溶液中滴加饱和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
(4)将经过操作(3)后的溶液过滤.请问这一操作能除掉哪些杂质?
                  .
(5)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解时:      .过滤时:      .蒸发时:      .
 
14.(13分)(1)若氯化钠固体中含有硫酸钡和氯化钙杂质,该怎样除去杂质?
(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中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为了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1.8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2)》2014年同步练习(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60分)
1.D 2.B 3.D 4.C 5.C 6.C 7.C 8.CD 9.B 10.A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
11.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丝网后收集所得的气体
将固体溶于水,加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蒸发所得的溶液
将固体溶于水,加适量的盐酸后蒸发
萃取、分液 分液 过滤 蒸馏
12.C→B→D→A→H→G→E→F
CCl4与水不互溶;而且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的多
13.①②③④⑤
静置片刻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继续滴加氯化钡,若出现浑浊或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否则不含硫酸根
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Ca2+、Mg2+以及加入过量Ba2+
BaSO4、CaCO3、MgCO3、BaCO3等杂质
搅拌,加速溶解
使待滤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防止外洒搅拌,
防止因局部过热液滴或晶体飞溅
14.
(1)把固体溶于水,充分溶解后,加入过量的碳酸钠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干即可。
(2)取少量下层液体于试管中,加少量水,若不分层,则下层是水,反之上层是水。
 
《1.9 常见物质的检验》2014年同步练习(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
 
一、单选题
1.(3分)点燃一根蜡烛,将火焰上方罩一只冷的干燥的烧杯,在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由此得出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
 
A.
碳元素
B.
氢元素
C.
氧元素
D.
氢、氧元素
 
2.(3分)(2007?宣威市校级模拟)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值时,规范的操作是(  )
 
A.
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
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
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
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3.(3分)(2013秋?个旧市校级期末)做焰色反应实验用的铂丝,每试验一种样品后都必须(  )
 
A.
用水洗涤2~3次后再使用
 
B.
用盐酸洗涤后,经蒸馏水冲洗,方可使用
 
C.
用滤纸擦干后才可使用
 
D.
用盐酸洗涤后,再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到没有颜色,才可使用
 
4.(3分)(2014秋?吴兴区校级月考)某试样的焰色反应呈黄色,下列关于试样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肯定是钠单质
B.
肯定是钠的化合物
 
C.
肯定含有钠元素
D.
肯定含有钾元素
 
5.(3分)(2014秋?吴兴区校级期中)不另用任何试剂就能将下列五种溶液:①CuCl2、②Na2SO4、③KCl、④K2CO3、⑤BaCl2鉴别出来,其正确的鉴别顺序是(  )
 
A.
①②④③⑤
B.
④⑤③②①
C.
①④⑤②③
D.
①②④⑤③
 
6.(3分)下列各组物质,仅用蒸馏水不能鉴别的是(  )
 
A.
氧化铜、二氧化锰、活性炭
B.
汽油、酒精、四氯化碳
 
C.
食盐、烧碱、硝酸铵
D.
蔗糖、硫酸铜粉末、碳酸钙
 
7.(3分)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H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NH3、H2、CO、CO2和HCl中的某几种气体组成,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将此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时,总体积基本保持不变;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浑浊,但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减小;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在氧气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硫酸铜粉末变色.则原混合气体中肯定含有(  )
 
A.
CO、HCl
B.
NH3、CO、HCl
 
C.
CH4、NH3、CO
D.
CH4、H2、CO、CO2
8.(3分)有NaCl、Na2CO3、NH4Cl、(NH4)2SO4四瓶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开来(必要时允许加热),该试剂可能是(  )
 
A.
稀盐酸
B.
NaOH溶液
C.
BaCl2 溶液
D.
Ba(OH)2溶液
 
9.(3分)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
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
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一定有NH4+
 
D.
在试样中先加入HCl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若生成白色沉淀,试样中有SO42﹣
 
10.(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铂丝蘸取碳酸钾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时呈紫色
 
B.
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K+
 
C.
现代化学分析测试中常用到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等
 
D.
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11.(3分)(2013秋?石家庄期末)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
①②④②③
B.
④②①②③
C.
①②③②④
D.
④②③②①
 
12.(3分)(2010?江西校级学业考试)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是MnO4﹣颜色,而不是K+的颜色,他设计的下列实验步骤中对结论证明没有意义的是(  )
 
A.
观察氯化钾溶液没有颜色,表明溶液中K+无色
 
B.
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锌与K+不反应
 
C.
将高锰酸钾晶体加热分解,所得固体质量减少
 
D.
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见紫红色褪去表明MnO4﹣为紫红色
 
二、填空题
13.(3分)(2009秋?铜陵期末)常温下,某学生从一种强酸性的未知无色溶液中检出Ag+,他还想通过实验检验该溶液中是否含有大量的Cl﹣、NO3﹣、CO32﹣、Cu2+、Fe3+、K+等.你认为其中      是需要检验的,而      是不需要检验的,其原因是      .
 
14.(3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某种品牌的味精中食盐的含量.下面是该小组所做的有关实验步骤:
①称取某品牌袋装味精样品10.0g放入烧杯中;
②                              
③      ;
④用蒸馏水洗涤沉淀2﹣3次;⑤将沉淀干燥、称量,测得固体质量4.90g.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补齐所缺少的实验步骤:                        ;
(2)实验步骤③所用的仪器有                        ;
(3)若味精标签上标准:谷氨酸钠含量80.0%,NaCl含量≤20.0%”,此样品是否合格?
      .
 
15.(3分)(2012秋?秦州区校级期末)A、B、C和D分别是NaNO3、NaOH、HNO3和Ba(NO3)2四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利用另一种溶液X,用如下图所示的方法,即可将它们一一确定.试确定A、B、C、D、X各代表何种溶液.
A:      B:      C:      D:      X:      .
 
16.(3分)(2014秋?柯城区校级期中)对一份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其中可能含有SO42﹣、Na+、CO32﹣、H+、NO3﹣、NH4+、Cl﹣ 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然后又做了如下实验,以确认这些离子是否大量存在.
①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试纸显红色;
②取2毫升溶液,用氯化钡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生成了白色沉淀;
③对②中所得混合物充分静置后,取上层清夜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结果又生成了白色沉淀;
④另取2毫升溶液,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没有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试回答下述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2)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3)按上述操作,原溶液中还不能肯定是否存在的阳离子是      检验该阳离子方法是                                    .
 
17.(3分)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现有氯化钠晶体中混有少量的硫酸钠和碳酸氢铵,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用来除去杂质,以下是实验步骤中的两步.试回答下列问题:(1)除去NH4HCO3,有加热法好还是加入强碱微热方法好?      ,
原因是                                .
判断已完全除去的方法是                        .
(2)将(1)中得到的固体残渣溶于水后,用BaCl2溶液还是用Ba(NO3)2溶液除去SO42﹣好?      ,原因是                  ;判断已完全除尽的方法是                              .

《1.9 常见物质的检验》2014年同步练习(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2.C 3.D 4.C 5.C 6.A 7.A 8.D 9.D 10.C 11.B 12.C
 
二、填空题
13.NO3-、K+ Cl-、CO32-、Cu2+、Fe3+
Cu2+、Fe3+有颜色,Cl-、CO32-与Ag+生成沉淀
14.溶解,向溶液中进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过滤;
带铁圈的铁架台、三角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
合格
15.NaOH NaNO3 Ba(NO3)2 HNO3 MgSO4
16.H+、SO42-
CO32-、NH4+
Na+
取一根干净的铂丝,蘸取少许待测液.在火焰上烧,观察是否出现黄色
17.加热方法好
NH4HCO3可全部分解,无残留物,而加入强碱只除去NH4+,且消耗试剂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不变蓝色,则分解完全
用BaCl2溶液好
避免溶液中引入NO3-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入BaCl2溶液,如不产生浑浊,表示SO42-已完全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