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下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下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12 09:4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试卷
一、选择题(1—9为单选题,10-12为多选题,每题3分,共36分)
1.小明在超市买了20个鸡蛋,从一楼走到三楼的家中,他对鸡蛋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6 J B.60 J C.600 J D.6 000 J
2.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关于力对杯子做功的描述正确的是 (  )
3.小明两次分别用时90 s、40 s从一楼爬到五楼,小明的体重与前后两次上升的高度均不变,比较两次爬楼过程 (  )
A.用时少的做功多 B.用时少的做功功率大
C.用时多的做功多 D.用时多的做功功率大
4.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弹性势能工作的是(  )
A.利用撑竿跳高
B.利用跳板跳水
C.利用玩具弹簧枪将“子弹”射出
D.骑自行车上坡时用力蹬
5.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为4 N的球,一男孩用10 N的力踢球,球离脚后在地面上滚动了2 m,那么男孩对球做的功为 (  )
A.8 J B.20 J C.28 J D.无法判定
6.如图所示的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β>∠α,相同时间内将同一个物体分别沿AC和BC斜面用力从底端匀速拉到C点,所需拉力分别为FA、FB,拉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A、WB,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A、PB,则(  )
A.FAB.FAC.FA>FB,WA>WB,PA>PB
D.FA>FB,WA=WB,PA=PB
7.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光滑曲面顶端由静止自由滚下,若它在曲面顶端的重力势能为65 J,则滚到底端的动能是 (  )
A.35 J B.50 J
C.55 J D.65 J
8.如图所示,水平木板上有甲、乙两个木块,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两木块下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甲、乙分别在水平拉力F1、F2 的作用下,以相同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了相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1 等于F2
B.F1 比F2 做的功多
C.F2比F1 的功率大
D.乙的重力做功较多
9.北京世园会上,车身离地30 cm高的电动无人扫地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前进,并将地面上的落叶吸入车内,此过程中,扫地车整体的(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
C.动能变大,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大
10.如图所示,过山车是一项惊险刺激的游戏项目,下列关于过山车的机械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刚开始过山车匀速被拉升时,机械能不变
B.过山车向下俯冲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过山车通过环形轨道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动能为零
D.过山车在运行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10题图】 【11题图】 【12题图】
11.跳远是运动会的常规项目,其过程可以分为如图所示的几个阶段,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对于运动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助跑加速阶段机械能增加
B.起跳后上升阶段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经过最高点时受力平衡
D.经过最高点后至落地前,机械能减小
12.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关于小石块从A点到C点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石块在B点时的动能最大
B.从A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动能逐渐增加
C.从B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小石块在C点时,橡皮筋的弹性势能最大
二、填空及作图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空2分,共34分)
13.如图所示,小聪用力拉箱子,箱子被拉走了;小明用力推箱子,箱子没有被推动,我们说_______(选填“小聪”或“小明”)对箱子做了功。若用10 N的水平拉力拉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了20 m,则拉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J,重力所做的功为__J。

【13题图】 【14题图】
14.如图甲所示,质量为3 kg 的清洁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时,所受水平推力与速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N/kg。在150 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该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10 s 的过程中,所受阻力的大小为_______N,推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J;当该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以0.6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水平推力的功率是__W。
15.功率相同的两辆汽车在相等的时间内匀速通过的距离之比为2∶3,则两辆汽车牵引力做的功之比为_______,两辆汽车的牵引力之比为_______。
16.工人用力F水平推重为200 N的物体,在4 s内水平推力F与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s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在这个过程中,水平推力做的功为_______J,推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W。
【16题图】 【17题图】
17.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网球。如图所示,在同一高度同时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将甲网球竖直向下抛出、乙网球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抛出时两网球的机械能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落地前的运动过程中,甲网球的动能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乙网球的机械能_______(选填“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不变”或“减小”)。
18.如图所示的是玩弹弓的情景。经验表明,橡皮筋被拉伸得越长,同样的“子弹”射得越____,这说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____
____有关;若橡皮筋被拉伸的长度相同,而用的“子弹”不同,则质量大的“子弹”射出的距离较____,在此过程中,橡皮筋对“子弹”做的功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9.如图所示,为迎接实验操作考试,学校新购置了一箱实验器材,小明将它从一楼搬到三楼的实验室。小明想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测量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所做功的功率。
(1)小明在测量中所需要的器材:台秤(量程足够大)、____和____。
(2)小明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其中不必要的是______(填选项字母)。
A.测出箱子的总质量m B.测出一楼到三楼的楼梯总长度L
C.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h D.测出搬运器材所用的时间t
E.计算出做功的功率P
(3)小明搬运箱子的功率表达式为P=______(用字母表示)。
(4)小明受到上面测量功率大小的启发,他想和班级的另一名同学小新比比谁爬楼的功率大,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物理量 人的质 量m/kg 爬楼的竖直高度h/m 所用的 时间t/s 功率 P/W
小明
小新
20.如图所示,用装有细沙的容器、三脚小桌和质量不同的木块做“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来间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大小的;实验中采用的主要探究方法是_______法和________   法。
(2)实验中采用质量不同的木块,操作时应该让木块从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处由静止自由下落。
(3)若要探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高度的关系,请简要说明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明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m和M(M的质量大于m),分别从不同的高度h和H(H>h)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小明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距离的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是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此实验将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2)由甲、乙两图可得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有关。
(3)小丽根据甲、丙两图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她的看法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
(4)另一同学用如图丁所示的方法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他将相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h2>h1)由静止开始释放,通过观察木块在铁板和毛巾上滑行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是    _____(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
四、计算应用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爸爸驾驶满载质量为1.8×103 kg的小轿车带小明去旅行。小轿车做直线运动,牵引力的功率恒为1.2×105 W,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g取10 N/kg)求:
(1)小轿车满载时,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2)在10s内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3)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23.电梯的简化模型如图甲所示。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素,电梯速度要经过增大、不变和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改变拉力的大小来实现的。某次上升过程中电梯所受拉力F随上升高度h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这个过程用时1 min。求这个过程中:
(1)电梯上升的平均速度。
(2)拉力做的功
(3)拉力做功的功率
参考答案
一、1.B 2.D 3.B 4.D 5.D 6.A 7.D
8.C
9.D
10.ACD
11.AB
12.BCD
13. 小聪 200 0
14.150 750 180
15.1∶1 3∶2
16.120 30
17.相等 增大 不变
18.远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 近 相同
19.(1)卷尺 停表
(2)B
(3)
(4)
20.(1)小桌在沙中下陷的深度 转换 控制变量
(2)相同
(3)让同一木块从不同高度由静止自由下落冲击小桌,比较小桌在沙中下陷的深度
21.(1)转换法 不能
(2)速度
(3)错误 没有控制速度一定
(4)错误的
22.(1)
(2)
(3)
23.(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