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学习目标】
1.概括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表现,说出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实质。
2.概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说出新政的实质和影响,认识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意义。
3.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认识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重点: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
【预习导学】
课堂导入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1933—1945年)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他就是罗斯福总统。在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应对措施。美国依靠罗斯福新政走出困局。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挽救了危机 为什么这些措施被称为“新政” 由此导入新课。
重点梳理
知识点一 从繁荣到危机
原因 直接原因:社会生产过剩 根本原因: 的基本矛盾
爆发 年10月, 股票价格突然暴跌
特点 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
影响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资本家销毁了大量商品
·知识点拨·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及表现
特点 表现
持续时间长 1929—1933年
波及范围广 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破坏性大 工业产量下降,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
【答案】资本主义制度 1929 美国
知识点二 罗斯福新政
目的 应对经济大危机,扭转经济形势
特点 采用 的手段
措施 金融 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
工业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颁布 和《全国劳工关系法》
就业 兴建大量公共设施,推行
社会 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 体制
积极 影响 美国经济和社会得到恢复与发展,增强了美国政府的 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局限 性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图示归纳
·易混易错·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波及的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而不是全球。苏联当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没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
【答案】国家干预 《全国工业复兴法》 “以工代赈” 社会保障 宏观调控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 探究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实质及影响
材料一 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国家保险。
1933年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由国家出资扶持大企业,国家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
1933年通过《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国家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1)结合材料一中的文字及图片信息,请你谈谈罗斯福新政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材料二 罗斯福的前任总统胡佛沿用一贯的“自由放任”政策,不同意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使得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从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开始,政府出台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政府支出达350亿美元。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材料三 他(罗斯福)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
——美国记者约翰逊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四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4)新政能否“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为什么
【答案】(1)①金融业: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②工业: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③农业:调整农业播种面积,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④“以工代赈”:吸纳大量的失业者,刺激生产和消费。
(2)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4)不能。因为新政的前提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经济大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所以新政不能“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大危机)。
备选任务 探究经济大危机的背景、特点及影响
材料一 资本主义社会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这就要求各个生产部门必须密切协同、步调一致,进而形成社会化大生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少数垄断资本家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他们为追求利润,不断地扩大生产,这就势必会打破平衡,引发恶性竞争,激化各个社会生产部门之间的矛盾,进而导致经济危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从金融业迅速波及几乎所有部门,从美国迅速蔓延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1年,最多不过2年,而20世纪30年代初的危机持续了4年之久,有的甚至更长。……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人数3000多万,几百万农民破产,上万家银行倒闭。整个资本主义的损失比一战的破坏还要严重。
(2)根据材料二,归纳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你能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
【答案】(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直接原因: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产阶级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
(2)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3)经济大危机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受沉重打击,人民群众深受其害,失业人数大幅增加,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生活环境恶化。
归纳总结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危机。在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寻找对策。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使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和,为国家继续向前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