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学习目标】
1.概述经互会的建立,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等基本史实。
2.概括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的改革与东欧剧变的基本史实。
3.阐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说出其实质。
◎重点:苏联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预习导学】
课堂导入
1955年5月14日,苏联等8个社会主义国家针对美、英、法决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一事,在华沙正式成立了军事政治同盟——“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1989年东欧事变发生后,华约解体。1991年12月,苏联宣布解体。苏联是如何从国际舞台上消失的 它是如何解体的 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的解体 这对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又有何借鉴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重点梳理
知识点一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壮大 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
合作 1949年, 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 ”
中苏 1950年,中苏缔结了《中苏友好 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答案】苏联 经互会 同盟互助
知识点二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项目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时间 1953年 1964年
内容 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 在经济上推行“ ”
评价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 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苏联经济发展的弊端
原因 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
表现 苏联的一些 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但轻工业产品和 明显落后
结果 苏联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 、 、 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答案】1.新政策
2.重工业 新兴产业 高投入 高消耗 低效率
知识点三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1.苏联解体
原因 根本原因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直接原因 1985年开始的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加剧
外部原因 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过程 八一九事件后,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
结果 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
2.东欧剧变
背景 内因 20世纪60年代以后,政治、经济出现严重问题
外因 西方 “ ”战略
苏联 实行政治多元化
实质 发生根本性变化
表现 政治 实行 和多党制
经济 实行 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图示归纳
【答案】2.和平演变 社会制度 议会民主制 私有化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召开了一次以“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如果你是该兴趣小组的成员,请你根据下列篇章,揭开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面纱。
【线索篇】
(1)下列年代尺是本研究主题“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的历史线索,请写出对应时间发生的事件。
【情景篇】
伊万诺夫出生于1919年,现在已是百岁老人。下面是伊万诺夫生活中的记忆片段,请根据所学知识,将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事件:1991年苏联解体
情景:伊万诺夫老人放下手中的报纸,喃喃道
(2) 改革把苏联搞“乱”了; 改革把苏联搞“死”了; 改革把苏联搞“垮”了,苏联巨人倒下了。
【评判篇】
(3)有人认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苏联模式的失败,而非社会主义的失败。你认为该观点正确吗 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①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开始改革;②勃列日涅夫开始执政,进行改革;③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开始进行改革;④苏联解体。
(2)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3)观点正确。理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很大挫折,表明社会主义发展的艰难曲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社会主义仍在曲折中不断前进。
备选任务 探究苏联的改革
材料一 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了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
材料三 1985年,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1986—1988年,不但苏联经济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2.8%,低于1980—1985年的3.2%。戈尔巴乔夫认为,现行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1)从以上三则材料可以看出,苏联三位领导人当时改革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2)从以上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经济改革有哪些缺点 共同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3)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赫鲁晓夫:农业。勃列日涅夫:重工业。戈尔巴乔夫: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各自缺点:赫鲁晓夫提出的目标不切实际,不顾自然条件的差异强行推行种植玉米,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勃列日涅夫与美国争夺霸权,进行军备竞赛,导致经济停滞不前,人民不满情绪高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没有实现“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经济增长率下降。
共同的不足:没有真正解决因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僵化而导致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问题。
(3)历史原因: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和一些政策上的失误。
现实原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等。
归纳总结
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发展到多国,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但是苏联模式逐渐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各国纷纷进行改革,最终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是苏联模式的失败,而非社会主义自身的失败。这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其中必然充满着复杂和曲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