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分外(fèn) 栗子(lì) 翡翠(fēi) 熬汤(áo)
B.焖饭(mēn) 御柳(yù) 彩绘(huì) 彼此(bǐ)
C.资格(zī) 搁置(ɡē) 爆竹(bào) 咆哮(bāo)
D.小贩(fàn) 搅和(jiǎo) 露珠(lù) 恐怖(bù)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肿胀 骆驼 敦厚 蜜饯 B.娴熟 日暮 掀翻 沸滕
C.通霄 唾沫 发誓 窟窿 D.鞭炮 压抑 栖息 演译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B.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C.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D.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电影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是因为他们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
B.每年的端午龙舟寒,是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旋律的交响乐。
C.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初旬的腊月就开始了。
D.即使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5.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家是既让你高飞,又用一根线牵扯你的风筝轴。
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C.父亲像一张弓,蓄一生之势要把孩子射出大山。
D.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6.《北京的春节》讲的是北京春节的景象,详略结合,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了略写,能够全面介绍北京春节的景象。
B.有了详写,重点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C.喜欢的内容就详写,不大喜欢的就略写,这样降低了写作难度。
D.详略得当,有点有面,读者对北京春节的认识就既全面又深刻了。
7.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提到là bā zhōu( ),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g n jué( )。
(2)八儿只能cāi xi ng( ):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zh ng zhàng( )了吧!
8.形近字组词。
饺( ) 宵( ) 恰( ) 侯( )
绞( ) 霄( ) 洽( ) 候( )
9.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吞噬( ) 压抑( ) 朴实( )
反义词:压抑( ) 敦厚( ) 柔顺( )
10.补全词语,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万象( )( ) ( )( )不同 ( )( )大笑
两( )三( ) 地( )人( ) 行( )( )德
(1)寒冬过后,我们迎来了万物复苏、( )的春天。
(2)西藏( ),生活节奏比较缓慢。
(3)人生就像一座山,站在山脚与山顶的感觉是( )的,如果想要在巅峰上快乐,就应当在山脚时加倍努力。
11.根据课文内容和积累完成填空。
(1)传统节日习俗众多,详略得当的描写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老舍先生描写北京的春节,重点描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 、正月初一、 这几天的民风民俗,其他日子则略写;《腊八粥》一文,主要叙述了等粥和喝粥这两件事,其中详写的是 。
(2)阅读古诗,可以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古诗《寒食》中介绍寒食节禁火的诗句是:“日暮汉宫传蜡烛, 。”《十五夜望月》中描写中秋节望月怀远的传统习俗的诗句是:“ ,不知秋思落谁家。”古人还有许多描写中国传统佳节习俗的诗句,如:“ , 。”
(3)《迢迢牵牛星》中描写牛郎织女隔水相望却不得相见的诗句是:“盈盈一水间, 。”《长歌行》中劝人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诗句是:“ , !”
12.按要求改写句子
(1)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3)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用加横线的词语造句)
二、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①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②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1.选文按照 顺序,分别描写除夕和初一的特点。除夕的特点是 (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
2.除夕的活动具体有哪些?把它们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鞭”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
“鞭”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鞭子;②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③成串的小爆竹。请给下列加点的“鞭”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快马加鞭
(2)放鞭炮
(3)教鞭
4.古今文人曾写下许多描写传统节日的诗词,请你试着写出一句。
课外阅读。
正月十五棒棒会
正月十五棒棒会,是家乡纳西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据说棒棒会是交流竹木农具的盛会,热闹非凡,地方特色很浓。
今年的正月十五,一大早我就跟着妈妈去逛街。只见街头巷尾满是人,满是棒,满是花。我一头扎进人群里,好奇地东张西望。人们穿着传统的节日盛装,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在各种摊前细细地欣赏着、寻找着自己所爱之物。我一连逛了两三条街,依然兴致勃勃。
来到新街一带,好一个棍棒的世界呀!长棍、短棒,粗中带细,细中有粗;扁的、方的、长的、短的,应有尽有;摊内有摊,摊外有摊,热闹极了。听妈妈说,正月十五是春节的结束,也是春播的开始,家中炊具、农具,哪一样也离不开棍棒。这不,满街的人有谁不在看棒?摸摸这根,看看滑不滑;压压那根,试试硬不硬;瞄瞄它,瞧瞧直不直;搪掂它,估估重不重。少的拿着两三根,多的扛着一大捆,笑着,走着,继续朝前张望着……
家乡古老的棒棒会,在党的民族自治政策的春风沐浴下,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1.概括内容:请浏览短文,用一句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2.领悟方法:快速默读短文,然后填空。
(1)文中主要写“我”和妈妈逛街时看到的景象,其中详写的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
(2)这篇短文的结构是: 。
3.把握情感:短文通过对家乡 (节日)的描写,表达了作者 之情。
4.拓展实践:在学习本单元时,我通过阅读一些相关文章,开展调查访问,了解了更多的民风民俗,如 、 等,深刻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书面表达
1.同学们,你的家乡有什么风俗习惯?你参加过什么节日的风俗活动?请你根据亲身经历写一篇作文。
要求:(1)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详略得当。
(2)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3)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1.D
2.A
3.B
4.B
5.B
6.C
7. 腊八粥 感觉 猜想 肿胀
8. 饺子 宵夜 恰好 侯爷 绞杀 云霄 洽谈 时候
9. 吞没 抑制 朴素 放纵 刁滑 暴躁
10. 更 新 截 然 哄 堂 面 刀 广 稀 善 积 万象更新 地广人稀 截然不同
11. 除夕 正月十五 等粥 轻烟散入五侯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脉脉不得语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12. 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 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示例:红柳是青藏高原的生命树,它们不要温暖宜人的气候,不要土壤肥沃的山坡,不要替它们整枝施肥的种树人,只要有一抔黄土,就能深深扎根,顽强地生长。
课内阅读
时间 热闹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祭祖、守岁
3. B 革 ① ③ ②
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课外阅读
家乡正月十五的棒棒会热闹非凡。
2. 新街一带的情景 详略得当,使文章重点突出 总——分——总 3. 棒棒会 对家乡棒棒会的
4. 冬至吃饺子 腊月二十三祭灶神
书面表达
1.例文:
家乡的风俗习惯
谁没有自己的家乡?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每个人的家乡虽然不一样,但对家乡的热爱却是相同的,我当然也不例外。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家乡的一些风俗吧!
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粽子主要的材料是糯米和竹叶。甜的要加入豆沙、花生和红枣,咸的要加香菇、肉丝和盐巴等。首先用两片竹叶卷成锥形,然后放入米和馅,用筷子插几下,使米和包馅更结实,再封口。口要封成三角形的,最后,用草绳把它梱紧。
蒸好的粽子香气扑鼻,可好吃了!端午节时,每家每户都会在门口挂上菖蒲、艾草,可以驱赶蚊虫,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还可以驱邪。划龙舟是端午节才有的比赛。几条龙舟一字排开,哨声一响,几条龙舟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向终点冲去,先划到终点,并夺到旗子的队伍就获胜了。那是多么精彩的比赛呀!
除了端午节以外,我家乡的春节也很让人喜爱。每到春节前,人们会络绎不绝地到人山人海的市场办年货。每个人的篮子都装得满满的,有开心果、泡泡糖、花生、瓜子、糖等食品,有鸭、鹅、鱼、猪肉等,有烟、酒、巧克力等礼物。在家里,大家忙个不停,手拿扫把,脚踩椅子,爬高爬低,把屋子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打扫得干干净净。新年新景象,大家都为新的一年有个好开始而忙碌着、快乐着。不用说我们小朋友是多么喜欢春节的到来了。
我爱家乡的风俗,更爱家乡的亲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