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和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和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2 12:12:46

文档简介

综合性学习:再现风云时代(三)
——《十六年前的回忆》
一、教学目标
1.关注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感受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
2.通过交流革命先辈生平及背景资料,加深对其革命精神的理解。(重点)
3.能从文章的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体会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难点)
二、拓展资源
丛书:《党费(节选)》《夏明翰:铁骨铮铮的书生革命家(节选)》
三、课型与课时建议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单元伊始,我们共同为红色展馆设计了布展图纸。为再现风云时代,宣传革命人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了解革命先辈的生平事迹及其品质,为展区作品搜集素材。
任务一:回顾课文内容,理清事情顺序,说说印象最深的事
1.通过学习三首咏物诗,我们感受到诗人们高洁的品质和坚定的志向。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一位革命先辈。板书课题。
2.借助预习单梳理事情,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事。
阅读提示:
说说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李大钊的哪些事情,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2)汇报交流。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回忆了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事情。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李大钊被审时神情依旧安定、沉着从容这件事。(印象最深的事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3.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从这些事件中,你认为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
任务二: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1.导入:人物的言行举止与人物的品格息息相关。
阅读提示:
默读课文,圈画出描写李大钊外貌、神态和言行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结合相关资料,体会他的品质并作批注。
汇报要求:
我找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课文中的句子),这是描写李大钊_______________的句子,让我体会到他是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句子作批注。
3.全班交流。
片段一
被捕前: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这是描写李大钊语言的句子,让我体会到李大钊意志坚定、对党忠诚、对工作高度负责的品质。
联系上文: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
补充资料:1926年春天,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北京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三一八”集会。李大钊的革命活动遭到北洋军阀的仇视,他们下令通缉李大钊同志。当时形势非常危急,李大钊仍然临危不乱,争分夺秒地工作。
片段二
被捕时: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这是描写李大钊动作、神态的句子,让我体会到李大钊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的品质。
联系前文提到的“枪声”和“纷乱的喊叫”,以及“我”“瞪着眼睛”的反应,说明当时的极其危险的处境,但从“不慌不忙”一词中,感受到李大钊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的品质。
片段三
被审时: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这是描写李大钊外貌和神态的句子,可以看出他虽然饱受折磨,但仍然平静慈祥,从容不迫、坚强不动摇。让我体会到李大钊既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又是一位坚定的共产党人。
片段四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言行描写)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神态描写)
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言行描写)
——“瞅”让我体会到李大钊对亲人的关心;“安定”与“沉着”让我体会到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坚定的信念。“望”让我体会到李大钊对家人的不舍,但看到女儿的机智和勇敢,认为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了,又感到非常欣慰。
4.联系课外资料,加深对李大钊革命精神的理解。
资料1:在被捕后的第二天,李大钊写下遗作《狱中自述》,全文2700字,字字血泪,义正词严,被誉为“无产阶级的正气歌”!
“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今既被逮,惟有直言。倘因此而重获罪戾,则钊实当负其全责。惟望当局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不事株连,则钊感且不尽矣!”
资料2:其实李大钊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无惧死亡,在《牺牲》一文中写道:“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关注李大钊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感受到李大钊的温度,聆听到李大钊的心跳,体会到李大钊的精神品质。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描写李大钊外貌、神态和言行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结合相关资料,体会到他意志坚定、对党忠诚、对工作高度负责、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的品质。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并进行拓展阅读。
任务三:了解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体会表达的好处
1.背景资料导入:在帝国主义的支持、张作霖的组织下,1927年4月28日下午,李大钊与另外19位革命者被处以绞刑。他第一个走上绞刑台,神色未变,从容就义,时年38岁。
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找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同桌交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学生阅读,找联系。
3.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
——这两部分都提到了父亲李大钊被害的时间,是首尾呼应的写法。在本文中强调了作者对往事的难忘,使文章的结构更严谨了。
任务四:拓展阅读,关注人物细节描写,再识革命先辈
阅读提示:
默读《党费(节选)》,结合批注,圈画出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句子,小组内交流体会到的人物品质。
1.学生默读,圈画。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片段一
描写妞儿的句子:妞儿不如大人经折磨……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从文中对妞儿的外貌、神态、动作描写的句子中,体会到妞儿营养不良,处于饥饿状态。从妈妈阻止妞儿吃咸菜的行为中可以看出妈妈把一切都献给了党。
片段二
她望望我,望望孩子,像是对我说,又像自言自语似的说:“……说不定能保住多少孩子哩!”
——从黄新同志的言行中,我感受到她热爱党、热爱红军的品质。
片段三
她摇摇头:“不知道!”
“自己的!”
“知道了还问什么!”她猛地一挣,跑到了门口,直着嗓子喊:“程同志,往西跑啊!”
“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
——从对黄新的语言描写中,我感受到她面对敌人英勇无畏的品质。“好好地听妈妈的话”表面上是叮嘱孩子听自己的话,实际上是暗示程同志要听党的话,不要冲动。
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首尾呼应这种表达方法的妙处。通过拓展阅读,熟练掌握了从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中,感受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作业:
①阅读丛书中的《夏明翰:铁骨铮铮的书生革命家(节选)》,圈画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感受夏明翰的气节,用批注的方式表达阅读感受。
②依据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和丛书拓展阅读材料,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展示形式,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设计展示作品,再现风云时代。
展示形式:
制作群英档案
录制讲述视频
上演红色剧场
推荐革命影片
板书设计(共24张PPT)
再现风云时代(三)
—— 《十六年前的回忆》
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关注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感受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
2.通过交流革命先辈生平及背景资料,加深对其革命精神的理解。
阅读提示:
说说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李大钊的哪些事情,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任务一: 回顾课文内容,理清事情顺序,说说印象
最深的事
任务一: 回顾课文内容,理清事情顺序,说说印象
最深的事
汇报交流: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回忆了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的事情。李大钊受审时神情依旧安定、沉着从容让人印象深刻。
任务二: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阅读提示:
默读课文,圈画出描写李大钊外貌、神态和言行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结合相关资料,体会他的品质并作批注。
汇报要求:
我找到的是____(课文中的句子),这是描写李大钊____的句子,让我体会到他_____的品质。
任务二: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任务二: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被捕前: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任务二: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补充资料
1926 年春天,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北京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三一八”集会。李大钊的革命活动遭到北洋军阀的仇视,他们下令通缉李大钊同志。当时形势非常危急,李大钊仍然临危不乱,争分夺秒地工作。
任务二: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被捕时: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任务二: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被审时: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任务二: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任务二: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资料一
在被捕后的第二天,李大钊写下遗作《狱中自述》,全文2700字,字字血泪,义正词严,被誉为“无产阶级的正气歌”!
“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今既被逮,惟有直言。倘因此而获罪戾,则钊实当负其全责。惟望当局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不事株连,则钊感且不尽矣!”
任务二: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资料二
其实李大钊早已把生死置于度外,无惧死亡,在《牺牲》一文中写道:“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关注李大钊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感受到李大钊的温度,聆听到李大钊的心跳,体会到李大钊的精神品质。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能从文章的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体会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任务三: 了解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体会表达的好处
资料一
在帝国主义的支持、张作霖的组织下,1927年4月28日下午,李大钊与另外19位革命者被处以绞刑。他第一个走上绞刑台,神色未变,从容就义,时年38岁。
任务三: 了解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体会表达的好处
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找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同桌交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两部分都提到了父亲李大钊被害的时间,是首尾呼应的写法。在本文中强调了作者对往事的难忘,使文章的结构更严谨了。
任务四: 拓展阅读,从人物细节描写看品质
阅读提示:
默读《党费(节选)》,结合批注,圈画出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句子,小组内交流体会到的人物品质。
任务四: 拓展阅读,从人物细节描写看品质
片段一
描写妞儿的句子:
妞儿不如大人经折磨……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任务四: 拓展阅读,从人物细节描写看品质
片段二
她望望我,望望孩子,像是对我说,又像自言自语似的说:“……说不定能保住多少孩子哩!”
任务四: 拓展阅读,从人物细节描写看品质
片段三
她摇摇头:“不知道!”
“自己的!”
“知道了还问什么!”她猛地一挣,跑到了门口,直着嗓子喊:“程同志,往西跑啊!”
“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
总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首尾呼应这种表达方法的妙处。通过拓展阅读,熟练掌握了从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中,感受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作业:
1.阅读丛书中的《夏明翰:铁骨铮铮的书生革命家(节选)》,圈画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感受夏明翰的气节,用批注的方式表达阅读感受。
2.依据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和丛书拓展阅读材料,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展示形式,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设计展示作品,再现风云时代。
展示形式:制作群英档案、录制讲述视频、上演红色剧场、推荐革命影片
板书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外貌 神态 言行——人物品质
首尾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