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2 14:47:0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1999年第11银河奖一等奖
刘慈欣
核心任务
经典文学作品征集
各位同学:
学校读书节系列活动之“品读经典”读书推荐活动开始。请大家在班内推荐经典文学作品。以小报、书签、读后感、广播台投稿等成果向全校同学展示。
校团委
2024年5月
文案设计
经典类别:科幻小说
作者:刘慈欣
发表时间:原文于1999年发表在《科幻世界》第10期上
作品荣誉:荣获1999年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
自读活动一:走进一个故事
自读活动二:当小说遇到科幻
自读活动三:主题意义我来说
活动一:走进一个故事
阅读方法推荐:浏览
浏览时,可以一目数行地扫视文段,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另外,还要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有所思考和质疑。
自读活动一
阅读提示:课文中有三处空行能帮助你理清层次。你可以重点关注每一层次中以“我”为主语的关键语句,迅速提取主要信息。再通过“我”的情节推理出“她”的处境。
明线
暗线
地面
地心
“我”接受主任任务
“我” 。
“我”回归工作轨道
“我”的生活发生转变
“她” 。

“她”给地面留下讯息
“她”在地心度过余生
第一部分
( 小节)
第二部分
( 小节)
第三部分
( 小节)
第四部分
( 小节)
自读活动一
阅读提示:课文中有三处空行能帮助你理清层次。你可以重点关注每一层次中以“我”为主语的关键语句,迅速提取主要信息。再通过“我”的情节推理出“她”的处境。
明线
暗线
地面
地心
“我”接受主任任务
“我”带着眼睛游览草原
“我”回归工作轨道
“我”的生活发生转变
“她”跟谁眼睛去看草原
“她”因意外被困地心,给地面留下讯息
“她”在地心度过余生
第一部分
(1-5小节)
第二部分
(6-24小节)
第三部分
(25-45小节)
第四部分
(46-47小节)
自读成果一
故事梗概
“我”返回地球度假时,主任让“我”带上了另一名宇航员“她”的传感眼镜,(第一部分)“我”带上“她”的眼睛去草原旅行。(第二部分)后来“我”得知“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因事故被困地心,这也是“她”最后一次看地球,她将在地心度过余生。(第三部分)与她的相识使我对待生活的态度发生了改变。(第四部分)
创新成果:广播台投稿
今天午间,向大家推荐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小说《带上她的眼睛》。一副传感眼镜,一次草原旅行,引出一段悲壮的地心航行往事。最真实的地心旅行实录,被困地心的女宇航员的最后发声。永远坚守!重新振作!两个年轻人又会做出怎样的人生选择?(故事梗概)
活动二:当小说遇到科幻
文体介绍
科幻小说,往往依据一定的科学原理,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的悬念,带领读者在科学领域里无拘无束地“异想天开”。
方法指导:借助课文旁批及阅读提示进行理解
阅读体验:牵动人心的故事情节
示例:阅读体验成因探究:
第1段“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
(产生疑问:眼睛还能被带走?)
揭示:第8段“所谓眼睛就是一幅传感眼镜……”
关注课文旁批1、4:先将疑问抛给读者而又不说明原因,层层设疑,以达到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更好地表达主题的效果。——悬念
阅读体验:感动人心的小说人物
阅读体验成因探究:
第2段:“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
我:当我读到第43段时,有这样一句话:“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年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
度过自己的余生。”我感到心痛,正值最好年纪的她,却将永远困于地心。她是为了人类的科学研究,才会到那里,这又让我觉得她很伟大。
关注课文旁批2、4、6、7及阅读提示: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做的某种提示或暗示。——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讨论:悬念与伏笔在科幻小说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科幻小说中的悬念与伏笔常常是由前文一个漫不经心的简单情节与下文富有科学原理的内容相对应而产生。
一、使读者对文章中的科学技术产生深刻的印象。
二、使读者有恍然大悟的感受,收获丰富的阅读体验。
阅读体验:坚实的科学原理
阅读体验成因探究:
第37段:从地层雷达的探测中得知,航行区的物质密度急剧增高,物质成分由硅酸盐类突然变为以铁镍为主的金属,物质状态也由固态变为液态。……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当我们读到这时,感觉这就像真实发生的一般,完全融入到这篇科幻小说所营造的故事氛围中去,给我们非常强烈、真实的阅读感受。通过课文旁批5我们知道这虽是想象,却涉及了相关的科学知识。
阅读体验:精心安排的叙述视角
阅读体验成因探究:
疑问:为什么以“我”的视角来展开故事?
释疑:作为事件的亲身参与者,“我”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有“我”作为亲历者的直观感受,能提供更多的细节,使得全篇“我”的所见所闻有理有据,深切感人,既具有合理性,又具有可信度。
第一人称视角,消除了叙述者和读者的距离,作品的真实感大大增强。双重视角也给读者留下了更多想象与思考的空间。
自读成果二
作品特色
《带上她的眼睛》借“我”的叙述,展现了一个在科幻世界背景中的悲剧故事。作品丰富的悬念和伏笔、扎实的科学知识能使读者完全融入到这篇科幻小说所营造的故事氛围中去,给读者非常强烈、美妙的阅读感受。
创新成果:我为小说设计书签
作品点评区
真相揭露的时候泪目了,万万没想到……
传感眼镜、地心旅行,大刘让我脑洞打开。
看似漫不经心,轻描淡写,后来发现全是细节啊。
地心旅行那段全程高能,硬核科幻!太真实了!!!
活动三:主题意义我来说
人文内涵
鲁迅先生说科幻小说是“经以科学,纬以人情”的艺术。可以说只有科学,没有人情的科幻小说就变成冷冰冰的科学知识的堆砌而失去魅力。
自读活动三
思考与质疑
1、课文旁批:如何理解“我”精神上的变化?
2、课堂疑问:如何理解小说结尾(第四部分)的内容?
自读活动三
课文旁批:如何理解“我”精神上的变化?

{D58283F8-5C9D-48D1-BF16-D13DC6B1DAFA} 时间

过去
现在与未来
生活与工作
灰色、忙碌、疲惫
精神世界
始终与她相伴
对世界的态度
消极
孤独寂寞
世界从灰色变得多彩
去感觉、观察、留意身边的一切
自读活动三
课堂疑问:如何理解小说结尾(第四部分)的内容?
曾有人评价说,“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这一句是科技与人性的完美结合。你赞同这样的说法吗?赞同请写明理由,不赞同请另举一例说明。
释疑:在文末“我”更加理解在地球中心的“她”是多么的伟大,而这句话是基于对地球构造的科学理解,同时又自然地表达了“我”对“她”深刻的同情和敬意。
创新成果:我的读后感
她教会了我热爱生活。是她首先在我精神的绿洲上播种了一颗嫩芽,因为有了这颗嫩芽,才有了绿洲。让我的心不再荒芜。应该反思,我们是否在每天的车水马龙中忘记了生活最初的样子?生活本应该是彩色的,而不是灰色。
这是她对这个地面的世界最后的告别。她是多么纯真啊,还记得那一天给几百朵小花起名字,和他们相识,把他们的容颜深深的刻在脑子里。她的声音又很平静,让人难以想象到她只是一个刚毕业的柔弱的小姑娘。她做出了选择,选择用超人般的毅力,伟大的奉献精神,为人类事业做贡献让人,为之动容。
课外阅读作品推荐
刘慈欣《三体》
阿瑟·克拉克《星》
弗诺·文奇《真名实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