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单元测试) 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单元测试) 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3-12 07:0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综合素养测评卷
考试时间:80分钟 满分:100+10分 成绩:
一、填空题。(第3、8题每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36分)
1.在11,27,60,92,78,65,105,300,125,47中,奇数有( ),偶数有( ),质数有( ),合数有( )。
2.15的因数有( ),45的因数有( ),15和45的公因数有( ),15和45的最大公因数是( )。
3.把50以内的数填在相应的圈里,再找出9和12的最小公倍数。
9的倍数 12的倍数
9和12的公倍数
9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 )。
4.从0、5、7、6四个数字中选三个,按要求组成三位数。(写两个即可)
(1)3的倍数:( )。
(2)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
(3)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 )。
5.已知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84,那么最大的一个偶数是( ),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
6.如果3m=n,(m,n均为非零自然数),那么m和n的最大公因数是( );如果a-b=1(a、b均为非零自然数),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7.同时含有2,3,5三个因数的最大两位数是( ),最小三位数是( )。
8.在括号里填合适的质数。
12=( )+( )+( ) 12=( )+( )=( )×( )
48=( )×( )×( )×( )×( )
9.“猫捉老鼠”游戏中,老鼠和猫同时起跳,且每跳一次用时相同,老鼠每次跳3格,猫每次跳4格(如下图),猫在第( )格处捉到老鼠。
若A=2×3×3×5,B=2×2×2×3,则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1.一个节目中,男演员有30人,女演员有24人,如果把男、女演员分别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来化妆,每组最多有( )人,一共可以分成( )组。
12.一个国际象棋集训班在安排课程表,发现每班5人或每班8人都少3人,这个国际象棋集训班至少有( )名学员。
13.一座喷泉由内、外两层构成。外层每10分钟喷一次,内层每6分钟喷一次,中午12:45同时喷过一次后,下次同时喷水是( )时( )分。
14.自然数a既是6的倍数,又是12的因数,a可能是( )。
15.a是奇数,b是偶数,则3a+b是( ),a+b+1是( )。(填“奇数”或“偶数”)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7分)
1.因为,所以1.2是0.6的倍数。 ( )
2.两个数的公因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小。 ( )
3.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
4.两个合数的最小公倍数不可能是它们的乘积。 ( )
5.12是4的倍数,8是4的倍数,12与8的和也是4的倍数。 ( )
6.因为37比24大,所以24的因数个数比37的因数个数少。 ( )
7.10个连续的非零自然数中,必定有一个是10的倍数。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两个质数的和( )。
A.一定是质数 B.一定是合数
C.可能是质数,也可能是合数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a是不为0的自然数,a和a+1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 )倍。
A.a B.
C. D.1
3.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被誉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猜想认为: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的和。下面4个算式中,符合这个猜想的是( )。
A. B.
C. D.
4.有一个五位数3AA0A,这个数一定是( )。
A.2的倍数 B.3的倍数
C.5的倍数 D.A的倍数
5.为了求15和18的最小公倍数,妙妙设计了如下的算法,不正确的一步是( )。
①将15分解质因数: ②将18分解质因数:
③确定公有的因数:3 ④计算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A.① B.② C.③ D.④
6.玲玲用长6厘米、宽4厘米的小长方形卡片(数量足够)在一张宽为8厘米的大长方形硬纸板上玩游戏(如下图)。她发现下面两种摆法都正好可以从该硬纸板的一端摆到另一端。这张硬纸板的长度可能是( )厘米。
A.① B.② C.③ D.④
四、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共18分)
1.连一连。(2分)
2.分解质因数。(4分)
) )
) )
3.在[ ]里写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在( )里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12分)
8和11 32和24 12和36
[ ]( ) [ ]( ) [ ]( )
19和10 38和57 72和48
[ ]( ) [ ]( ) [ ]( )
五、在合适的选项下面画“√”,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2分,共4分)
1.小丽和小雨是爱鸟小组的成员,小丽每3天参加一次爱鸟活动,小雨每5天参加一次爱鸟活动。4月2日两人同时参加了爱鸟活动。她们下一次同时参加爱鸟活动是几月几日?
4月12日 4月17日 4月24日
( ) ( ) ( )
理由:
2.和平小学五年级(1)班的同学们去春游,老师把同学们分成12人一组或8人一组,都正好没有多余的同学。五年级(1)班可能有多少人?
32人 48人 92人
( ) ( ) ( )
理由:
六、解决问题。(共23分)
1.校园艺术节到了,李老师将三根长度分别是6米、9米和12米的绳子截成长度相同的小段做成比赛用的跳绳,且每一根都没有剩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米?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3分)
2.4盒羽毛球的个数统计如下,哪几盒可以包装成每袋个数相等的几小袋?哪几盒不可以?为什么?(每袋个数不少于2个)(3分)
第1盒 第2盒 第3盒 第4盒
78个 59个 45个 31个
3.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习俗很多,主要有吃粽子、赛龙舟等。端午节这天,妈妈包了47个肉粽子和39个蜜枣粽子,把它们平均分给几个亲戚,结果肉粽子剩2个,蜜枣粽子剩3个,妈妈最多平均分给几个亲戚?(4分)
4.把一张长24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纸(如图)截成同样大且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纸没有剩余,至少可以截多少个?(先在图中画一画,再解答)(4分)
用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按如图的方式继续拼下去,直至拼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多少厘米?画出这个正方形。需要多少个这样的长方形?(4分)
6.先阅读理解,再解决问题。
我们学习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比如:2和5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10;再比如:4和6的最大公因数是2,最小公倍数是12······你有没有思考过这两个数与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
看看刚才的例子,2x5=1x10,4。显然有: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正好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是不是任意两个自然数都具有这一规律呢?
比如,6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2,最小公倍数是30,有,满足
(1)请你任意举一个例子,验证上面的猜想。(2分)
(2)10和12是两个连续的偶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2,最小公倍数是( )。(1分)。
(3)15与一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5,最小公倍数是75,这个数是多少?(请列式并计算出这个数)(2分)
七、拓展提优。(共10分)
1.综合实践小队分组活动,若每4人一组,则少2人,若每7人一组,则多5人,这个小队至少有( )人。(4分)
2.园林工人要在封闭的圆形湖边道路的一侧栽上树木,每4米栽一棵,一共栽了18棵,现在改成每6米栽一棵。除了起点处的树不动以外,还有几棵树不用移动?(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