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动物笑谈》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文章,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析精彩语段,体会行文活泼又不乏幽默的语言特点。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爱护动物的意识,学会和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过程
PART1 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从来没有哪个国王,能够像所罗门这样,他可以和蝴蝶说话,就像两人闲聊家常。——鲁德亚德·吉卜林
教师导入:
相传,犹太民族有一个智慧之王——所罗门王。他拥有一枚神奇的魔戒,只要戴上这枚魔戒,便可以听懂自然界中鸟兽虫鱼的语言。后来,出现了一个人叫劳伦兹,他却说他不用魔戒也能和动物对话。那他又是凭什么能听懂动物的语言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动物笑谈》去一探究竟吧!
PART2 知识铺垫
1. 作者简介以及介绍作品
2. 了解文体知识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作品。
“科普”即“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
3. 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怪诞不经”“大相径庭”等重点字词。
4. 阅读课后的“阅读提示”,提炼要点。
预设
(1)文章主要内容——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
(2)文章语言风格—诙谐风趣,略带调侃;
(3)作者精神—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质,对科学研究的热爱。
PART3 学习活动
任务一:初读课文,说趣事
1. 默读课文,勾画表明时间变化、地点转换的语句,找找作者写了哪些与动物有关的趣事。
预设:
(1)作者学母鸭的叫声,在地上屈膝爬行,带小水鸭前行;
(2)在公共场合,为了唤回黄冠大鹦鹉,作者居然模仿大鹦鹉的鸣叫;
(3)他养的鹦鹉爱搞恶作剧,竟敢把老教授衣服上的扣子咬掉排成一堆;
(4)调皮的鹦鹉还故意把鲜艳的毛线缠到门前的柠檬树上。
2.你觉得哪个故事最有趣?绘声绘色地讲一讲。
温馨提示:
(1)适当地运用拟声词。
(2)采用幽默的声调,带上表情与动作讲述。
任务二:跳读课文,品趣语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妙趣横生,除了人物自身的言行举止很有趣之外,作品诙谐幽默的写作语言也为文章增添了许多趣味。
找出你觉得有趣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品一品,并说一说趣味点在哪里。
温馨提示:可从用词、修辞、语言特点、细节描写等角度分析。
预设
1. (第6段)好像只要是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呢!
总结: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对小凫们行为的揣测,充满了人情味。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些动物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
2. (第9段)他们只看到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曲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
总结:“我”学做鸭妈时一系列充满喜感的动作,体会严谨求实、专注忘我的科学精神。
3. 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袖子上的扣子作一排,背心上的作一堆;另外,一丝不错地,裤子上的扣子也排作一堆。
总结:“犯罪现场”大词小用,增强了语言的幽默感。
任务三:再读课文,评趣人
1.为了揭开劳伦兹与动物交流的奥秘,再次速度课文,找找劳伦兹凭借什么力量与动物进行交流。
用“我认为劳伦兹与动物交流的奥秘在于_________,证据是_________”的格式来回答。
预设:
(1)劳伦在与动物交流的奥秘在于他对动物的关爱、对生命的尊重,证据是他用尽全力嚎叫唤回鹦鹉可可,即使可可恶作剧制造麻烦,他也并不责怪,反而褒扬它的聪明。
(2)劳伦在与动物交流的奥秘在于他的严谨认真、热爱研究,证据是他做水鸭子的科学实验时,不顾别人的异样的想法,在草地上又蹲又爬又叫着走。
2. 从作者身上,我们学到了哪些与动物的相处方式?
预设
(1)亲近动物,才能取得动物的信任;
(2)了解动物的习性,才能和动物和谐相处;
(3)用童趣的眼光去看待动物,你会发现动物的美和可爱。
任务四:小试牛刀,写趣谈
在你的生活中,肯定也有小动物给你带来过欢乐(或悲伤),请学习本文趣法“笑谈”你与小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片段。
PART4 课堂小结
这篇科普文章,作者以诙谐幽默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他与动物之间的趣事,不仅向我们普及了科学知识,而且展示了科学研究的趣味,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劳伦兹用自己的行为告诉我们:万物生灵都是平等的。让我们善待生灵、尊重生命吧!因为人类用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去面对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会以什么样的现实来回报人类。
PART5 课后作业
课后,我们可以继续跟着劳伦兹探索《所罗门王的指环》,你肯定能发现更多动物世界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