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丨《智取生辰纲》
教学目标
1.梳理故事情节,了解文章双线结构。
2.抓住细节描写,把握人物形象,聚焦“智”的较量。
3.探秘杨志悲惨命运的成因,探究小说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梳理故事情节,明确小说的双线结构及作用。
【教学难点】
1.抓住细节描写,把握人物形象,聚焦“智”的较量。
2.结合《水浒传》中有关杨志的内容,探究杨志悲剧命运的成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汨罗市将举办全市的经典名著读书交流会,学校委派我们班去参加分享,经过商议,我们准备分享《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这一节。为了更好地完成读书交流会分享任务,这节课我们将深入章节,完成以下目标。
(二)明确目标
1.梳理故事情节,了解文章双线结构。
2.通过咬文嚼字感受人物形象,聚焦“智”的较量。
3.探秘杨志悲惨命运的成因,探究小说的主题。
合作探究
《智取生辰纲》到底讲了什么内容呢?下面我们进行读书交流会的第一个任务。
Part01.
任务一:言简意赅讲故事
1.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然后用简短的话来概括一下《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分别站在杨志和吴用的视角复述故事。
(默读要求同学们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顾,一气呵成读完全文。)
【站在杨志角度】六月初四那天,杨志押送生辰纲,尽管一路小心翼翼,但在黄泥冈松树林,还是被等在那里的吴用、晁盖等人劫去,押送生辰纲失败。
【站在吴用角度】在六月初四那天,吴用、晁盖等八位好汉,在黄泥冈松树林,用计谋智取了杨志押送的生辰纲。
2.梳理故事线索
杨志一行:上路——中计——失纲
吴用一行:定计——施计——劫纲
3.两条线索的区别在哪?
预设:我们能够在文章中对杨志一行的遭遇都能清楚地看到,所以这是一条明线。而吴用一行施计的行为,我们一开始也都是不知道的,直到最后真相大白时我们才读懂,所以这是一条暗线。
4.明暗两线并行的结构有什么好处呢?
分享心得:明暗两线相交织,故事情节更紧凑。
过渡:这种明暗两线交织的叙事结构,作者其实在本篇的回目中就已经有所点明。我听说咱们班是全年级成绩最好,又最善于读书的班级,我想考考大家,知不知道《智取生辰纲》是选自哪一个回目?(引导学生关注118页的内容)
大家真的是读书的有心人呀,那接下来咱们就围绕着这个回目进入到读书交流会的第二个任务:重拟回目品故事
Part02.
任务二:重拟回目品故事
01.
探究任务1:中国的古典白话小说大多采用章回体结构,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每个章节都有一个回目,如《智取生辰纲》一文就选自《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这一章节。一般来说,拟回目时大多采用对偶或对仗的写法(PPT出示相关回目),根据这一原则,“押”字与“智”字就有点对不上。请仔细品读文章中描写杨志的相关语段,分析杨志的性格特点和行事风格,将“押”字换一个形容词,以与“智”字形成对仗。
我重拟的回目是:
杨志 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我的理由是:
(学习小贴士:请抓住文章中对杨志的相关描写来陈述你的理由。)
预设1:换成“蛮横”的“蛮”
(1)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鞭打,逼赶要行。
(2)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 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
(3)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 ”拿了藤条要打,众军忍气吞声只得睡了。
(4)那军人们思量要去柳阴树下歇凉,被杨志拿着藤条打将来,喝道: “快走!教你早歇。”
(5)杨志喝着军汉道:“快走,赶过前面冈子去,却再理会。”杨志拿起藤条,劈头劈脑打去。
……
杨志急于成功送达生辰纲,所以不顾天气炎热,要求军汉们挑着重担在烈日下一刻不停地赶路,时不时还用藤条鞭打。作为队长,他粗暴蛮横、独断专行,对属下缺乏基本的关怀,结果导致队友怨声载道,不服杨志,团队分崩离析。
预设2:换成“智谋”的“智”
预设3:换成“谨慎”的“谨”
(1)他不多带些兵,伪装成客商就是为了掩人耳目,智藏行踪。
(2)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作了调整:五更→日中,辰牌→申时;说明他小心谨慎,智变行辰。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袭,而正午天气炎热,恐怕歹人也不愿出来活动。
(3)杨志一行人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而净找偏僻崎岖的小径:说明他智选路径。这样艰难的路径,连强盗也不愿走。
以上种种,皆可看出,杨志在押送生辰纲一事上是非常谨慎小心的,并且在押送方案的制订上也体现其精明能干的性格特点。
预设4:换成“急躁”的“急”
教师小结:
杨志的人物形象:
精明能干 、小心谨慎、粗暴蛮横、领导能力差、急功近利
02.
探究任务2:通过阅读这一回目,我们从“吴用智取生辰纲”的“智”字可以看出作者对吴用一行人妙计夺取生辰纲的赞赏。那么,你认为吴用的“智”体现在哪里呢?请结合文章中相关的语段,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学习小贴士:请结合文章中的相关描写,从吴用施计时选定的时间、地点、计谋等方面来思考。)
讨论后明确:
1.【智用天时】天气炎热,加之路途漫长,挑担的军汉们自然又累又乏,又饥又渴。所以等杨志团队行至黄泥冈上,“那十一人都去松阴树睡倒了”,这便给了吴用团队巧扮贩枣客,放松杨志警惕,以及卖酒汉子登场,激化杨志队内矛盾,离间人心的大好机会。
2.【智用地利】山冈上有松树林,吴用团队预判杨志他们途经此处必会歇息乘凉,因此提早埋伏此处,以逸待劳,伺机而动;黄泥冈山路相对崎岖,人迹罕至,犯罪过程不容易被人目击,留下证据;松树林枝叶茂密,可以掩藏作案工具和运输工具。
(3)【智用计谋】选择卖酒,诱惑力大;故意不买,欲擒故纵;浑水摸鱼,巧下蒙汗药……
03.
关注动词,分析下药之妙。思考:哪一个动词最能体现吴用他们的智慧?为什么?
讨论后总结:
一系列的动词表明动作是一气呵成的,说明吴用一行人配合默契,身手敏捷 ,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他们的肯定和赞赏 。
分享心得:
杨志急送金银担,精明能干却粗蛮。
吴用智取生辰纲,妙用计谋显谋略。
人物刻画重描写,动作语言皆传神。
细品人物意味长,阅读经典增智慧。
Part03.
任务三:探究质疑评故事
1.作者用“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作为这一章节的回目,从“智”字可以看出作者对吴用一行妙计夺取生辰纲的赞赏。你是怎样看待“吴用智取生辰纲”的?
2.思考:生辰纲是什么?
3.了解杨志生平
揭示《水浒传》主题:官逼民反
4.通过刚才的大家的探究与质疑,你想要和别人分享的心得是什么呢?请大家用两句话写下来。
分享心得:
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英雄末路一声叹,官逼民反上梁山。
课后作业
课外阅读《水浒传》中有关杨志的其他回目,结合本文,写一篇《杨志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