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2 09:5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年代
工农业生产总值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图
53年 57年 60年 66年 71年 73年 75年
一五计划
曲折前进,艰辛探索
任务一:根据教材P27-32,将以下各个事件列入年代尺,指出它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挫折还是成就?
(参考事件:中共八大、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文化大革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年代
工农业生产总值
53年 57年 60年  66年  71年 73年 75年
中共八大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58-61
大跃进
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
62-65
66-76
文化大革命
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1967
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1970
籼性杂交水稻成功培育1973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1978
曲折前进
,艰辛探索
时间:_________
背景:___________建立
内容: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共八大资料卡
1956
社会主义制度
分析了主要矛盾
其后,我国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指出了主要任务(农业国 工业国)
中共八大对国情作出正确判断,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体现人民的利益,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五计划
一五计划的巨大成功,促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充满空前期待
图1
图2
Q1: 图1与图2是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映?指出图1与图2间的关系。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落后状况的愿望,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左”倾错误)
Q2: 这条总路线是否合理?片面强调“快”说明了什么?
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落后状况的愿望,急于求成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因此可以说,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人民日报》社论
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落后状况的愿望,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左”倾错误)
大跃进:
工业以钢为纲,大炼钢铁;农业以粮为纲,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制程度高。
权力过分集中,缺乏自主权,生产缺乏责任制,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也就是常说的吃大锅饭。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刘少奇做报告










钢产量
三年超英,
五年赶美。
干不干,
都一样。
干不干都有饭吃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任务二:归类:下列图片或标语反映大跃进的有( , ,
) ,反映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有 ( , , ) 。
探索中的失误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自然灾害
1958年总路线
1958到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二、探索的失误——文化大革命
天灾
人祸
自然灾害严重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959-1961年国民经济困难
调整(八字方针)
1956年中共八大
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
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表现
三面红旗
成功的探索
成功的探索
探索的失误
文化大革命
探索的失误

二、文化大革命
二、文化大革命
任务三:你赞同以上对文革的评价吗?结合教材28-31页,说明理由。
1966年
1976年
文革时期
这是疯狂的十年,混乱的十年。这是让人痛心疾首的十年,
让人不堪回首的十年。
砸校牌
毁文物
烧古籍
大字报
工厂停工“闹革命”
造反派打、砸、抢
“文化大革命”中,文化遭到打击,社会陷入混乱。
二、文化大革命
二、文化大革命
忠字舞是一种表示对领袖无限忠诚的歌颂性集体舞蹈
疯狂与混乱:
表现一:人们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达到了顶峰!
疯狂与混乱:
表现二:批斗“走资派”
在火葬单上,刘少奇的名字被改为“刘卫黄”,共和国主席成了“无业”游民,刘少奇案成为文革期间最大冤案
二、文化大革命
疯狂与混乱:
表现二:批斗“走资派”
老舍(1966年8月24日,作家,在北京投湖自尽)
傅雷(1966年9月3日,翻译家,在家自缢)
周小舟 (1966年12月25日,湖南省委书记)
阎红彦 (1967年1月8日,云南省委书记)
陈昌浩 (1967年7月30日 原红四方面军总政委)
刘少奇 (1969年11月12日,共和国主席)
彭德怀 (1974年11月29日,元帅)
贺龙 (1969年6月9日,元帅)
杨朔 (1968年8月3日,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作家)
李广田(1968年11月2日,云南大学副校长,作家)
刘绶松夫妇(1969年3月16日,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授)
吴晗 (1969年10月11日,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狱中自杀,死前头发被拔光
……
文革中非正常死亡的政界及社会名流人物
二、文化大革命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走群众路线。
疯狂与混乱:
表现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二、文化大革命
九一三事件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
疯狂与混乱:
表现四:两大反革命集团
二、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都将存在资产阶级,并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他要求全党对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号召千万不能忘记阶级斗争。
——摘自《文化大革命简史》
主要原因: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根本原因:“左”倾错误发展的结果,主张以阶级斗争为纲
二、文化大革命
文革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三、建设成就
行业 成就
钢铁
石油
现代工业
交通
科技
武汉、包头钢铁基地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
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
兰新、兰青、包兰铁路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武汉钢铁基地
包头钢铁基地
这二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建设?
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三、拼搏的收获三、建设成就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1956-1976)
良好开端
建设成就
“文化大
革命”
1966-1976
中共 八大
1956年
“总路线”
1958年
“大跃进”
人民公社
1958年
八字
方针
1961年
出现失误
经济调整
严重挫折
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中前进。
课堂小结
1. 下图漫画作者意在说明( )
A.社会主义建设遭遇到挫折 
B.人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
C.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 
D.“大跃进”遏制浮夸风的蔓延
2.下列图片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新闻报道图片。这些图片反映了当时我国( )
A.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B.工农业生产高速发展
C.强烈的富国强国愿望  D.对国内主要矛盾缺乏认识
小试牛刀
C
C
1.上述三图分别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哪些挫折?(3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2.结合时代背景,试分析这些挫折是否可以避免?(4分)
材料一:中国经济落后,物质基础薄弱,使我们至今还处在一种被动状态,精神上感到还是受束缚。 ——毛泽东
材料二: (在钢产量等方面)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和超过英国。……在15年后,在我们阵营中间,苏联超过美国,中国超过英国。 ——毛泽东1957年11月18日于莫斯科
小试牛刀
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中可以吸取哪些教训?(4分)
材料三:自七十年代起,正是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的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相互之间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发展机遇。
小试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