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杰中学2023—2024年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德国宣布逐步放弃核电而重点发展光伏发电。下图示意2014年某日德国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化(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一光伏发电量)。据此完成4-5题。
1.随着光伏发电量的增加,电力净需求量( )
A. 全天性减少 B. 时段性增加 C. 时段性减少 D. 不发生变化
2.降低夜间的电力净需求量,关键是发展( )
A.火力发电技术 B. 光伏发电技术 C. 特高压输电技术 D. 电能储存技术
菜农常会在大棚内墙悬挂光亮镜面膜,其作用是可以反射阳光增加棚内光照,促进光合作用。下图为在东北地区某蔬菜大棚里所拍摄的照片。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冬春季节,菜农常在大棚内墙上悬挂光亮镜面膜,对其悬挂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墙 B.南墙 C.东墙 D.西墙
4.在夏季,菜农有时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增加大气逆辐射,降低棚内温度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对流层中的臭氧浓度受光照、温度和局部环流等多种气象条件影响。下图示意2010—2014年有、无海陆风的上海浦东监测站地面臭氧质量浓度月际变化,并将海陆风日分为海风阶段和陆风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5.海陆风显著时,浦东监测站最高臭氧质量浓度可能出现在( )
A.黎明 B.午后 C.傍晚 D.子夜
6.冬季浦东监测站臭氧质量浓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热岛环流强,利于臭氧扩散 B.冬季海风势力强,利于臭氧扩散
C.冬季风势力强劲,利于臭氧扩散 D.冬季逆温层较薄,利于臭氧扩散
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水汽输送 B.降水 C.植物蒸腾 D.下渗
8.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
①减少内涝发生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提高江河水位 ④加剧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海洋渗透能发电是利用咸水与淡水之间的盐差渗透压使淡水透过半透膜进入咸水区,使容器内水位上升,产生水位差,从而推动水轮机发电。在盐度大的水域里,渗透发电的效果更好,但在发电厂附近要有充足的淡水供给。目前我国海洋渗透能发电的研发尚处于初期阶段。下图示意海洋渗透能发电的工作原理。完成下面小题。
9.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相比,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的最大优势是( )
A.受天气影响小 B.受地域限制小 C.电站建造成本低 D.技术简单易操作
10.在长江口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效率低于理论值的原因可能有( )
①半透膜技术不成熟 ②淡水供给不足 ③海水盐度较低 ④地势起伏较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3年上映的电影《巨齿鲨2:深渊》讲述了主人公穿过海洋水温急刷下降的温跃层,潜入7000深渊探索海底世界和鲨鱼的故事。下图为故事发生海域多个观察站海水温度和盐度垂直分布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温跃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图中温跃层( )
A.海水密度高于表层海水 B.海水盐度低于表层海水
C.会导致海中断崖产生 D.海水深度变化幅度大
牛轭湖是河流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所形成的湖泊,多月形。下图为牛轭湖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牛轭湖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①④③② D.②③④①
14.牛轭湖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水文 B.地形 C.气候 D.植被
比拉大沙丘长3000米,宽500米,高114米,是欧洲最大的海岸沙丘。该沙丘是在距海岸线约1千米的沙洲影响下形成的。落潮时,海风将沙洲沙子吹上海岸,沙子逐渐堆积,每年大致以5米的速度向内陆移动。下图示意比拉大沙丘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该海岸沙丘的主要成因是( )
A.流水堆积 B.风力堆积 C.海浪堆积 D.冰川堆积
16.根据比拉大沙丘的发展趋势,判读该地盛行风向是(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下图为云南哀牢山某亚热带森林地区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年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下列属于该地植被特征的是( )
A.植物群落结构复杂 B.木质藤本和附生植物发达
C.具有明显季相变化 D.终年常绿,多革质叶片
18.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含水量和降雨量呈负相关
B.5cm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始终大于40cm深度的土壤含水量
C.当降雨量增加到40mm以后,土壤含水量的增长缓慢
D.100cm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年变化最小
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湖南山区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他们挖掘了一个土壤剖面,发现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完成下面小题。
19.推测该地的土壤类型名称是( )
A.红壤 B.黄壤 C.黑土 D.棕壤
20.以下关于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在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循环中发挥作用
B.苔藓繁殖增强岩石内部的风化,促进土壤形成
C.生物的类型和更新周期影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D.动物活动可改变土壤孔隙度,增强土壤透气性
二、综合题(共50分)
21. 读北半球某时刻海陆等压面示意图(图1)、我国南方某地传统民居穿堂风(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在火热的夏季能取得较好的纳凉效果)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在图1中①②③④间的气压值从高到低排序。(2分)
(2)试比较①②两地的昼夜温差大小并说明原因。(4分)
(3)分别说出滨海地区近地面和高空的实际风向。(4分)
(4)屋前石质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能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6分)
2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洋流在地球气候的形成和保持生态平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和掌握洋流的规律,对气候变化、渔业、航运和军事等都有重要意义。
下图示意世界部分海区洋流及地理现象(A地景观为苔原,C地景观为温带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1)A、C两地区纬度相近,但自然植被差异明显。依据图中洋流信息分析其原因(4分)。
(2)冬季若有一般邮轮从B地经过纽芬兰岛附近航行至C地,简述洋流对航行的影响。(6分)
(3)图中纽芬兰渔场曾流传着“踩着鲳鱼群的背就可上岸”的传说,简述纽芬兰渔场的成因。(4分)
(4)分析D海成为世界上盐度较高海域的原因。(6分)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地下水库是指地下砂砾石孔隙、岩石裂隙或溶洞所形成的,或建筑地下截水墙,截蓄地下水或地下径流而形成的有确定范围的贮水空间。可贮存地下水,采用回灌方式贮存地面水。与常见的水库相比具有不占地、库容大、投资少、蒸发损失小、安全可靠等优点。
材料二:新华社贵阳7月25日电:稻田龟裂,作物干枯,山塘干涸,沟溪断流,水库水位持续下降……素有“天无三日晴”之称的贵州,部分地区在本应雨水丰沛的汛期再次遭受“旱魔”袭击。缺水成为当地面临的一大困难。
材料三:巨木地下河岩溶水开发示范工程,缓解了西南地区缺水问题。该工程位于贵州省巨木地下河流域,该流域跨黔南州惠水、平塘两县,发源于惠水县抵季乡附近。采取的措施是在地下河出口处筑坝拦蓄地下水成库,库容239.2万立方米地下水库、300立方米的高位蓄水池。
(1)请说明与地下水库相关的水循环环节。(4分)
(2)请结合材料二并利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该时间段贵州缺水的可能原因。(6分)
(3)请说明贵州省巨木地区修建地下水库对当地水循环的有利影响。(4分)
1康杰中学2023—2024年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开学考试)地理答案
1-5 CDADB 6-10 CDAAB 11-15CACBB 16-20CDDAB
21.(1)②①③④(从高到低排序)
(2)①地昼夜温差小于②地。①地位于海洋上,海水比热容大。
(3)西北风;南风
(4)屋前石质地面比热容小,吸热快,升温快,形成低压区;屋后林地比热容大,吸热慢,形成高压区;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
22.(1)A地区受寒流影响,降水少、温度低。C地区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2)有利影响:船只顺风顺水航行可节省时间和燃料。不利影响:船只易遭遇冰山,在纽芬兰岛附近可能会遇到海雾,威胁航行安全。
(3)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将海底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饵料丰富。
(4)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强;该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区,降水总体较少,气候较干旱;周边气候干旱,河流淡水注入量较少;海区封闭,与外海的通道窄,盐度低的海水不易进入。
23.【答案】(1)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2)该地为喀斯特地貌,下渗严重,地表水易渗漏;该季节降水少;该季节气温高,蒸发旺盛。
(3)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洪水期径流量减少,枯水期径流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蒸发减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