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2 18:4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时包括两首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和《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幽静、宜人的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蝴蝶的生动画面。全诗洋溢着浓郁的乡村生活情趣,流露出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对乡村美景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通过描写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赞美、热爱之情。
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古诗词的部分方法,并能在老师的帮助下理解古诗词的意义和蕴含的思想情感,但是自己根据注释来理解诗词含义,感受思想感情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 1.会写“宿、徐、篱、疏、杂、稀、蜻、蜓”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会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 1.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 2.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环节如何使用?预期效果?) 微课制作技术贯穿整节课堂,可以使知识更加直观,更加生动形象,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调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技术融合应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因为他长期居住在乡村,对乡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的乡村自然风光也特别有趣。你想知道这是怎样有趣的一首诗吗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语,并介绍作者简介,帮助学生理解诗题含义) 解决生字词语关,识记要求识记的8个生字,并了解作者生平简介,理解诗题的含义。 多媒体图片出示乡村田园生活的画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让说说老师读得好在哪里。(朗读时注意前两句语调平稳、柔和一些,渲染一种宁静、柔美的乡村环境氛围;第三句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句“无处寻”读得慢而稳一点,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自主交流:小组内交流你觉得这首诗中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互相学习。在相应的字下面做上记号(加点),朗读时注意。 3.朗读节奏。(出示朗读的节奏) 4.自主练习。 5.多种形式朗读整首诗:指名读、同桌读、小组比赛读、集体读。 6.学习老师的范读,自己再读读诗歌。
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描写了哪些景色 这些景色有怎样的特点?(篱: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阴:树荫。描写景象: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一直伸向远方,树枝上新生出的绿叶还没有形成树荫。) 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景物的特点吗 让男生读读这两句诗歌,注意读好诗歌的感情。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描写了什么景色 (描写景象: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那蝴蝶飞入金黄的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女生带着刚才的感受再来读这两句。 你们读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感觉非常有趣) 男生齐读前两句,女生齐读后两句。 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对乡村美景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集体再次朗诵,读出古诗的趣味。 尝试各种形式背诵古诗。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借助课本插图和多媒体课件中的精美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总结方法, 自学诗歌 总结第一首诗的学法。 迁移运用第一首诗的学法,自学第二首诗《四时田园杂兴》。
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总结两首诗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范成大的另一首诗歌《四时田园杂兴》,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乐趣? 要求学生课后继续搜集《四时田园杂兴》的其他篇目,并学习欣赏。 拓展迁移,自学范成大的另一首: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总结全文,当堂检测 总结本课时所学知识,布置当堂检测题并讲解。 认真做当堂检测题,对答案,根据老师的讲解查漏补缺。
七、教学特色: 重视朗读在学习诗歌中的作用,在读中悟,在读中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重视方法指导,促进能力提升,教会学生迁移运用学到的方法,拓展阅读更多的诗词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