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口耳目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3口耳目 教案(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2 10:5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口耳目
【课前解析】
本课以看图识字为核心,旨在引导学生熟悉并认知身体的各个部位。课文内容分两部分呈现:首先是一幅鲜活的插图,描绘了学生熟悉的日常场景,图中所展示的五个生字正是他们每天接触的身体部位名称;第二部分则通过两句与身体部位相关的俗语,引出了生字“站、坐”,并借助两幅京剧人物形象,使学生直观地感知坐、立的标准姿势,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写字要点】
在本课的生字中,我们需要特别关注横折、撇、弯钩三个新的笔画。如“口”和“目”这两个字都包含横折,但写法却各有千秋。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掌握不同横折的写法。此外,新笔画弯钩与竖钩颇为相似,教学中要注意区分,确保学生正确书写。
【表达锻炼】
我们的口、耳、目、手、足,每一个部位都有其独特的功能。课堂上,我们应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畅谈这些部位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以此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借助生动形象的图片,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更加清晰地阐述身体部位的功能。
【拓展内容】
五官歌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口鼻共赏花香美。
口品美食心舒畅,手足并用展才艺。
脸上五官相和谐,各有妙用不言弃。
口耳目
我们言说由口出,听闻世事靠耳朵。
观看世界需用目,手中劳作不可少。
步履稳健足下生,心想事成愿美好。
口耳目手足心,共筑人生精彩桥。
【教学目的】
通过观察插图和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学会书写“口、目”等4个生字,并掌握横折、撇、弯钩3个新笔画。
能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站、坐等行为规范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插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并掌握横折、撇、弯钩3个新笔画。
理解并践行站、坐等行为规范。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口、目”等4个生字。
【教学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以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本课程分为两个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观察插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了解与人体相关的部位,并理解相关的行为规范。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趣,导入课题
(播放课件3)同学们,请先和老师一起边唱《小手拍拍》边做动作。
老师引导:通过刚才的歌曲,你们认识了身体的哪些部位呢?
预设:眼睛、鼻子、嘴巴等。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有关身体部位的知识,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一同探索吧!
板书课题并齐读。(板书:3 口耳目)
(设计意图:通过轻松愉快的歌曲导入新课,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学生初步认识身体部位,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图文结合,认知生字
(展示课件4)学生观察课文第一幅插图,老师指导学生描述图中人物的活动。
(展示课件5)预设:两个小女孩站在花丛边欣赏美丽的花朵。
预设:一位小女孩用( )指着一朵花说:“这朵花也要开放了!”
预设:小男孩听到了,挥着手和她们打招呼。
在这幅图中还隐藏着本节课要学习的五个生字,老师来读,你们来圈出它们吧!(展示课件6)(板书:口 耳 目 手 足)
(展示课件7)老师带领学生认读本课的生字,学生跟读、自读。
“我说你找”小游戏。
(1)第一轮(展示课件8):请根据老师说的,在图片中迅速找到相应的人体器官。你找到了吗?
(2)第二轮:请根据老师说的,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到相应的器官。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情。(展示课件9)
预设:(展示课件10)“口”能吃饭、打招呼、唱歌……
预设:(展示课件11)“耳”能听老师讲课、听音乐、听爸爸讲故事……
预设:(展示课件12)“目”能看书、看电影、看演出……
预设:(展示课件13)“手”能写字、拍皮球、刷碗……
预设:(展示课件14)“足”能跑步、踢毽子、踢足球……1.〔展示课件15〕请学生们仔细观察课件中的眼睛图片和“目〞字的甲骨文,分享你们的发现。
学生们可能会发现:它们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1.老师将为学生们揭示:在古代,人们用画一只眼睛的方式来表示“目〞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字形逐渐演变,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目〞字。
2.〔展示课件16〕这五个生字与身体部位形状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有趣的连线游戏吧!
3.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指向自己的身体部位,另一个同学尝试读出对应部位的汉字。
四、融入生活,扩展运用
1.联想生活中的实例,借助图片来探讨与“口〞、“耳〞、“目〞、“手〞、“足〞相关的词语。
例如:
与“口〞相关的词语有:口罩、口红、口哨……
与“耳〞相关的词语有:耳环、耳机、耳罩……
与“目〞相关的词语有:目录、目光、比目鱼……
与“手〞相关的词语有:手指、手心、手腕、手背……
与“手〞相关的动作有:挥手、举手、握手、拍手……
与“手〞相关的物品有:手机、手表、手套……
在公园指示牌、海报中,我们还可以找到许多含有“足〞字的词语,如:“小草有生命,请你足留情〞、“少儿足球赛〞、“中医足疗〞。
2.〔展示课件24〕老师将随机指向一个生字,学生们需要迅速并准确地读出对应的汉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口、耳”等4个汉字以及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展示课件25〕学生们将听到一首充满气势的歌曲——《中国功夫》。
老师引导:这首歌曲是不是让你们感到热血沸腾?歌曲中的歌词“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俗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之旅吧!
二、朗读俗语,理解运用
1.朗读俗语,圈画生字。〔展示课件26〕
①老师将首先示范朗读俗语,然后学生跟随老师的节奏进行跟读,并确保发音准确。
②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将圈出俗语中的两个生字。
③完成圈画后,老师将点名学生上前朗读所圈的生字。
2.深化理解,多元识字。
①通过观察插图和朗读俗语,学生们将指出哪位演员的姿势是“站”,哪位是“坐”。
学生汇报后,老师给予评价,并在黑板上写下“站”和“坐”两个字。
★深入学习“站如松”。
〔展示课件28〕通过比较京剧人物图与松树图,引导学生理解“如”的含义是像,而“站如松”则形象地描绘了京剧演员如松树般笔直挺立的姿态。
〔展示课件29〕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哪些人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了“站如松”。
预设答案可能包括交警、升旗时的学生等。
老师将为学生们总结“站如松”的要点:抬头挺胸、两肩放平、两腿并立、双手放松。同时,引导学生边读边模仿“站”的动作。
★探索“坐如钟”。
〔展示课件30〕老师简要介绍包公,并通过比较包公图与钟图,帮助学生理解“坐如钟”所表达的端正坐姿。
包公简介:北宋时期的著名判官,因其廉洁公正、铁面无私、勇于为百姓伸张正义,又被称为“包青天”。
随文识字,学习“坐”字的构字原理:“坐”字由两个“人”字和一个“土”字组成,形象地表示两人坐在土地上。
〔展示课件31〕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图片,判断坐姿是否正确,并跟随老师的提示调整自己的坐姿:头要正、肩要平、腰要直、脚要安、手要放好。
老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模仿“坐”的动作。
★学习“行如风”。
〔展示课件32〕通过观察课件中的图片,学生将理解“行如风”所表达的轻快有力的行走姿态。
老师将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行走姿势要领:步伐轻快、行如风、腹部收紧、摆动手臂三、书写指导与精彩点评
利用课件35的示范作用,老师带着学生轻声跟读本课需掌握的汉字。
学生齐心协力,大声朗读这些汉字所组成的词语,声音洪亮,充满自信。
学生复习田字格口诀、写字歌和执笔歌,温故而知新,稳固根底。
学习新的笔画“横折〞,指导书写“口〞、“目〞、“耳〞三个字。
- 学习新笔画“横折〞,通过课件36观察“口〞和“目〞的共有笔画。
- 老师示范书写,强调横折的要点:先写横段,稍停后改变方向写竖段。
- 学生边读笔画名称,边模仿空中书写。
- 逐个学习书写“口〞、“目〞、“耳〞三个字,结合课件37、38、39的指导,注意每个字的特点和占位。

继续探索笔画,学习“撇〞和“弯钩〞,并尝试书写“手〞字。
- 通过课件40观察“手〞字的新笔画。
- 老师详细讲解撇和弯钩的书写要点。
- 学生模仿书写并在空中练习。
- 结合课件41的指导,学生观察“手〞字的笔顺和占位,然后尝试书写。

【设计意图】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写字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此环节通过系统的指导和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底。
四、拓展提升与稳固实践
1.与老师共同欣赏俗语 五官本领 ,通过课件42呈现。
- 老师引导学生一起朗读,感受俗语的韵律和意境。
- 学生分享自己对五官的理解和感受。
2.稳固所学,通过课件43、44进行练习。
-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答案和思路。

【板书设计】
口 耳 目
   口 耳 目 手 足
站 坐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识字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图文结合、象形识字等多种方法,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识字途径。同时,在写字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强调观察、思考和改良的重要性。然而,在说话环节,发现学生由于词汇量有限,表达能力尚待提高。后期教学中,将加强同位互助,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提高说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