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探究 学案 二、《西游记》:精读和跳读(七上)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探究 学案 二、《西游记》:精读和跳读(七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2 16:5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部分 文本阅读
专题五 名著阅读
二、《西游记》:精读和跳读(七上)
【作者简介】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朝小说家。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先后收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为徒,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的故事。他们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灵山取得真经,见到如来佛祖,五圣成真。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现实。
【作品主题】作品赞扬了唐僧师徒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敬精神,深刻地揭示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以及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反映了人们克服困难、勇敢前进的精神和摧毁一切邪恶势力的理想和信心。
【作品特色】
奇幻:①充满奇幻色彩,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②想象奇特,内容丰富,创作大胆,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③塑造了孙悟空这个超凡入圣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④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
奇趣:①趣味性和娱乐性很强,让人阅读时感到轻松愉悦,没有紧张感和沉重感。②奇趣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相辉映。③人物性格常通过富于谐趣的对话得到生动的表现。④人物描写将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神性指形象的幻想性;人性指形象的社会性;自然性指形象所具有的动物属性。
【作品价值】《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中国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是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之作,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阅读感悟】①人生要有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到达胜利的终点;②这本书可读性强,饶有兴趣;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④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孙悟空、猪八戒等形象使人印象深刻。
读书方法指导
  用精读与跳读的方法阅读古典小说。精读:①精读就是细读;②精读就是精思;③精读就是鉴赏。跳读: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
  【主要人物】
1.孙悟空
辨识关键词 外貌特征:毛脸雷公嘴、孤拐面、凹脸尖嘴、头戴金箍、一身黄毛 武器:如意金箍棒 技能:火眼金睛、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
称谓变化 石猴(出生时)→美猴王(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成为众猴之王,遂称“美猴王”)→孙悟空(学艺时菩提祖师所取)→弼马温(天界所封官职)→齐天大圣(自封,天庭被迫承认)→孙行者(唐僧所取)→斗战胜佛(如来佛祖册封)
形象特征 正面:桀骜不驯,敢于反抗压迫;不怕困难、无所畏惧;敢作敢当;聪明机智;爱憎分明、正直无私;疾恶如仇、行侠仗义 反面: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喜欢搞恶作剧;滥杀无辜
经典情节 大闹天宫:孙悟空因王母娘娘设蟠桃宴没有邀请他而大闹瑶池,又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最后丹满酒醒,回花果山与众猴摆起了仙酒会。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孙悟空不幸被擒,被扔进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结果炼成了火眼金睛。逃出炼丹炉后,孙悟空奋起反击,把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玉帝只好派人请来如来佛祖,把他压在了五行山下
五庄观偷吃人参果:唐僧师徒路经万寿山五庄观,徒弟三人偷吃了观里的人参果,孙悟空又推倒了人参果树,师徒几人因此被扣留,两番逃走都被抓回。最后孙悟空请来观音菩萨,医活果树。师徒四人继续西行
【思维导图】
大战红孩儿:红孩儿用苦肉计骗取了唐僧的信任,纵风将唐僧摄走,并口喷三昧真火烧得孙悟空、猪八戒落荒而逃。孙悟空请来龙王洒下雨水,火势却更旺,孙悟空受重伤。猪八戒去请观音,被红孩儿假扮的观音捉去,最终孙悟空请来真观音用莲花宝座降伏红孩儿,观音收红孩儿做了善财童子
真假美猴王:唐僧因孙悟空又杀了一群强盗,再次把他逐走。六耳猕猴趁机假冒孙悟空并打伤了唐僧,抢走行李关文。真假悟空从天上杀到地下,先后让观音菩萨、托塔李天王、唐僧、阎王、谛听辨认,只有谛听能够辨别,但并没有说破,而是让他们去往雷音寺找如来佛祖。如来佛祖识破六耳猕猴,六耳猕猴企图逃走,孙悟空将其一棒打死,最终师徒团聚
【思维导图】
计盗紫金铃:孙悟空等人为救朱紫国的金圣宫娘娘,与麒麟山的赛太岁交战,却因其有紫金铃,孙悟空打不过。后几经周折,在金圣宫娘娘的协助下,终于盗得妖王的三个紫金宝铃,救出金圣宫娘娘
2.猪八戒
辨识关键词 外貌特征:猪头人身、獠牙、长嘴大耳、身粗肚大 武器:九齿钉钯 技能:三十六般变化、腾云驾雾
称谓变化 天蓬元帅(在天宫掌管天河水兵时的官职)→猪刚鬣(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猪悟能(菩萨给其摩顶受戒后起的法名)→猪八戒(为让其戒五荤三厌,唐僧给他起了个别名叫“八戒”)→净坛使者菩萨(如来佛祖册封)
形象特征 正面:善良憨厚、聪明机智;知错就改;战斗勇猛 反面:对取经事业缺乏坚定意志,遇到困难就要散伙回家;喜欢搬弄是非;贪恋女色;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
经典情节 计收猪八戒:唐僧与孙悟空行至高老庄,得知庄主女儿被一长嘴大耳的妖怪强占。于是孙悟空变作高小姐模样,百般戏弄妖怪后追赶其至云栈洞,得知妖怪原为天蓬元帅,后被贬下界误投猪胎。经观音收服,赐名猪悟能,在此等候取经人,遂引其拜见唐僧。唐僧赐其别号“八戒”,将其收作第二个徒弟
四圣试禅心:黎山老母、观音、普贤、文殊四位菩萨变成一母三女,试探唐僧师徒取经的决心。猪八戒想要把三女都娶作妻妾。菩萨让猪八戒用手帕遮住头脸撞天婚,猪八戒被撞得嘴肿头青,最后被绑住吊在树上。唐僧、孙悟空、沙僧三人经受住了考验
义激美猴王:孙悟空被逐后,唐僧、沙僧落入黄袍怪之手,猪八戒向孙悟空求助,孙悟空不愿帮忙。猪八戒用激将法,谎称妖精咒骂孙悟空,激怒了他,促使孙悟空重出花果山
3.唐僧
辨识关键词 外貌特征:相貌轩昂、丰姿英伟 法器:九环锡杖 宝物:锦襕袈裟
称谓变化 江流儿(金山寺法明和尚所取)→玄奘(十八岁受戒所得法名,法明和尚所赐)→唐僧(唐太宗所封,“御弟圣僧”)→三藏(唐太宗所赐法号)→旃檀功德佛(如来佛祖册封)
形象特征 正面:信仰坚定、严守戒律;目标明确;勇往直前;慈悲善良 反面:易信谗言、好坏不分;迂腐;胆小怕事
经典情节 蝎精淫戏唐三藏:西梁女国国王欲招唐僧做夫婿,孙悟空等智赚关文,决意西行,唐僧却被琵琶洞蝎子精变化的女妖摄去。蝎子精对唐僧百般挑逗,唐僧不从。孙悟空请来昴日星官,昴日星官化作双冠子大公鸡,收服了蝎子精
4.沙僧
辨识关键词 外貌特征:红焰发、不黑不青蓝靛脸、脖戴九个骷髅 武器:降妖宝杖
称谓变化 卷帘大将(在天庭时的官职)→沙悟净(观音点化后所赐法号)→沙僧(下凡后因为在流沙河为妖,以河为姓,所以姓“沙”。后来唐僧见他落发后的模样颇有和尚之风,因此给他取了别名“沙和尚”,简称“沙僧”)→八宝金身罗汉菩萨(如来佛祖册封)
形象特征 正面:忠厚诚恳、任劳任怨、正直无私、忠心耿耿;知错能改,有向善之心;意志坚定;秉性善良;机智 反面:生气不足,缺乏主见
经典情节 大战流沙河:师徒三人来到流沙河畔,流沙河中妖怪抢唐僧失败后钻入水中,不肯上岸。孙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孙悟空同去。木叉叫出妖怪沙悟净,后唐僧收沙悟净为徒,沙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
5.白龙马
称谓变化 玉龙三太子(西海龙王三太子)→白龙马(误食唐僧坐骑白马,后来被观世音菩萨点化,变化成白龙马)→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如来佛祖册封)
形象特征 任劳任怨,不辞劳苦;赤胆忠心,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知错能改
经典情节 鹰愁涧收白龙马:唐僧和孙悟空途经蛇盘山,唐僧的马被鹰愁涧中戴罪苦度时光的西海龙王之子吃掉。观音赶来,将其点化变成白马随唐僧取经
  【章回概括】
第一至二回:猴王出世
石猴出世→众猴之王→拜师学艺→妖界称王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座花果山,山顶上的一块仙石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孕育出石猴。石猴在所居涧水源头寻到名为“水帘洞”的石洞,被群猴拥戴为王。过三五百年,石猴忽为人生无常、不得久寿而悲啼,经南赡部洲到西牛贺洲,上灵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见须菩提祖师,被收为徒,起法名曰孙悟空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一日,孙悟空受众师兄挑唆,于人前卖弄变化之术,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孙悟空回到花果山,与占他山界的妖魔厮斗取胜,带回被掳走的众猴与物品
第三至七回:大闹天宮
龙宫借宝→强销生死簿→受封弼马温→闯祸蟠桃园→被烧炼丹炉→受困五行山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山中七十二洞妖王纷纷拜孙悟空为尊。孙悟空向东海龙王讨得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随后,他又在幽冥界强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龙王和冥王表奏玉帝,请旨收伏妖猴。太白金星建议招安,玉帝便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孙悟空(第一次招安)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在天宫,孙悟空被授以“弼马温”之官,在得知此官为小官后,怒回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玉帝命托塔李天王与其子哪吒率兵擒拿孙悟空但被孙悟空打败。太白金星再次招安孙悟空,玉帝命造齐天大圣府,让孙悟空居住(第二次招安)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孙悟空奉命管理蟠桃园,却偷吃园中大桃。王母娘娘设“蟠桃胜会”,命仙女摘桃,孙悟空从仙女处得知自己未受到邀请,便赴瑶池喝光仙酒,又吃尽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逃回花果山,托塔李天王率天兵捉拿孙悟空。孙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南海观音派徒弟木叉协助天王,木叉战败而归。观音又荐二郎神。二郎神与悟空大战,太上老君在天观战,丢下金钢琢,击中孙悟空。众神押孙悟空回上界,玉帝传旨将孙悟空押赴斩妖台处死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刀砍斧剁等都伤不了孙悟空。太上老君将孙悟空置入炼丹炉烧炼,七七四十九天后,孙悟空炼成火眼金睛逃出,大闹天宫。玉帝请来如来佛祖,孙悟空一路筋斗云,却跳不出如来佛掌。如来佛祖将五指化为五行山压住孙悟空,并命土地神用铁丸铜汁喂养悟空
第八至十二回:取经缘起
如来说法→观音寻找取经人→玄奘出世→唐王还魂循善果→玄奘领命取经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孙悟空大闹天宫五百年后,观音菩萨带着佛祖的五件宝物前往东土大唐寻找取经人,先后收伏了沙悟净、猪悟能、小白龙,并劝化了孙悟空,让他们等候取经人
附录: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陈光蕊携妻赴任途中惨遭船家杀害,其妻殷温娇无奈将生下的遗腹子遗弃。金山寺长老将孩子救下并为其取乳名江流。江流十八岁时出家修行,法名玄奘,得知身世后,寻到母亲,得外祖父相助惩办了贼人。陈光蕊复活,玄奘一家团圆
第九回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袁守诚为渔翁张稍算卦,使其每天都能满载鱼虾而归,泾河龙王怒而找袁守诚滋事。为砸袁守诚招牌,泾河龙王私改玉帝降雨旨意而触犯天条。袁守诚指点其请求唐太宗向监斩官魏征求情。太宗答应了龙王,随即传魏征入朝
第十回 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 太宗与魏征对弈,一盘未终而魏征疲倦小憩,并于梦中斩了泾河龙王。夜间,太宗梦见泾河龙王提头前来索命,太宗不久魂归地府,在地府因着判官崔珏的情分,再添二十年阳寿,得以还魂
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 太宗还魂后,大赦天下并行善劝善。后出榜招僧,修建水陆大会,超度冥府孤魂。太宗听从萧瑀等人之议,禁毁僧谤佛。众人又推举玄奘主持水陆大会
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像化金蝉 观音菩萨化身疥癞僧人将锦襕袈裟、九环锡杖献给太宗,太宗赐予玄奘。水陆大会上,观音菩萨将大乘佛法之事讲与众人,玄奘主动向太宗请命前往西天拜佛求经。太宗称玄奘为“御弟圣僧”,赐号“三藏”,并为玄奘饯行
第十三至二十三回:玄奘初遇磨难,途中收徒
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岭伯钦留僧 玄奘与两名随从刚出大唐山河边界,便在双岭遇到老虎精、野牛精、熊罴精。两名随从被杀害,玄奘得太白金星解救。玄奘独自牵马前行,又遇两只猛虎,幸被猎户刘伯钦所救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在两界山(五行山),玄奘解救了孙悟空,孙悟空拜玄奘为师。师徒二人在途中遇到六个强盗拦路,孙悟空便将他们打死,玄奘责怪孙悟空,孙悟空负气离开(第一次离开)。观音菩萨变作老母将紧箍咒授予玄奘。孙悟空听从龙王劝告回到玄奘身边,戴上紧箍咒,保护玄奘取经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师徒二人行至蛇盘山鹰愁涧,一条龙蹿出水来将白马吞入肚中。玄奘由菩萨派来的神仙保护,孙悟空独自与小龙打斗,小龙不敌躲藏了起来。后观音菩萨前来收伏小白龙,并将其变作白马,驮负玄奘西去取经
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师徒二人到观音禅院借宿,孙悟空将锦襕袈裟拿出来炫耀,引起寺院主持金池长老的贪心,金池长老与僧徒合谋要烧死玄奘与孙悟空,以独占袈裟。孙悟空识破阴谋,借来广目天王的辟火罩保护玄奘,寺院被烧,黑风怪趁乱盗走袈裟,孙悟空上黑风山寻找袈裟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孙悟空与黑风怪打斗,黑风怪逃回洞中不出。孙悟空又变作金池长老进入黑风洞,与黑风怪斗个不相上下,黑风怪再次逃回洞中。孙悟空请来观音菩萨,用计收伏黑风怪,黑风怪随菩萨回去做了守山大神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行者降魔 孙悟空与玄奘来到高老庄,得知高太公的女儿高翠兰被妖怪强占。孙悟空救出被困在后院的高翠兰,自己变作高翠兰与妖怪周旋,套出了妖怪乃是云栈洞猪刚鬣。孙悟空现出真身,猪刚鬣慌忙逃走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孙悟空与猪刚鬣在福陵山激战,猪刚鬣败退云栈洞。悟空到云栈洞叫阵,偶然提起取经一事,猪刚鬣告知自己受菩萨点化,正在等候取经之人。孙悟空捆了他带到玄奘面前,玄奘收他为徒,起别名猪八戒。师徒三人在浮屠山遇到乌巢禅师,玄奘得授《多心经》
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师徒三人行至黄风岭,玄奘被虎先锋用金蝉脱壳之计捉去,虎先锋将玄奘献给黄风怪,黄风怪准备吃掉玄奘。孙悟空赶来,在黄风洞口与虎先锋打斗,虎先锋不敌,被猪八戒打死
第二十一回 护法设庄留大圣 须弥灵吉定风魔 黄风怪为报虎先锋之仇出洞与孙悟空打斗,不分胜负。黄风怪吹出一阵黄风,孙悟空眼睛被伤,黄风怪回洞。护法伽蓝变作一老者治好悟空眼睛。悟空变作蚊子潜入黄风洞,得知黄风怪惧怕灵吉菩萨,孙悟空便请来灵吉菩萨收伏黄风怪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师徒三人过了黄风岭,来到流沙河。流沙河中的妖怪蹿出水面欲劫唐僧,被孙悟空拦住,钻回水中。猪八戒与之在水中大战三次,不分胜负。孙悟空前往菩萨处求助,菩萨派惠岸行者(木叉)同孙悟空前去收伏妖怪。唐僧得知因果后收妖怪为徒,起名沙和尚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黎山老母和南海、普贤、文殊三位菩萨下凡变作富家遗孀与千金小姐,以招婿试探师徒四人禅心。唐僧、孙悟空、沙僧三人不为所动,唯独猪八戒心意动摇,欲结亲,撞天婚不得结果后,又试穿三个女儿亲制的珍珠汗衫,并约定:穿得下谁的,就可以娶谁。猪八戒刚穿上其中一件,就被紧紧捆住,被吊在树林里一夜。第二天被孙悟空等人救下
第二十四至二十六回:大闹五庄观
投宿五庄观→偷食人参果→怒推果树→师徒受困→观音救活果树→孙悟空与镇元子结拜
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万寿山五庄观中有树结人参果,能延寿。唐僧师徒到五庄观投宿,清风、明月两位道童奉师父镇元子之命,将两枚人参果送给唐僧,唐僧误认为是孩童,不敢食用。猪八戒无意间听到,怂恿孙悟空去偷人参果。孙悟空不识人参果属性,打了四个,一个入土而没,剩余三个被师兄弟分着吃了。清风、明月发现少了果子后,便去辱骂唐僧
第二十五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孙悟空三人承认偷了人参果,道童辱骂得更厉害,孙悟空一怒之下将人参果树推倒。师徒四人夜间逃走。镇元大仙纵云赶上,用袍袖将唐僧一行尽笼而回。孙悟空将柳树变成四人模样,师徒四人再次逃出,仍被镇元子捉回。镇元子命将孙悟空下锅油炸,不料孙悟空将石狮变成自身模样砸漏了油锅。镇元子大怒,要油炸唐僧,孙悟空无奈现身
第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镇元大仙与孙悟空约定,若能救活果树便放了唐僧,并结为八拜之交。孙悟空先到蓬莱仙境,后到方丈仙山,再到瀛洲海岛,遍求海上诸仙,未能求得活树良方,于是往东洋大海拜见观音。观音与孙悟空同去,以净瓶甘露复活果树。镇元子款待观音、诸仙与唐僧师徒,并与孙悟空结为兄弟
第二十七回:三打白骨精
妖精欲抓唐僧→一变女子→二变老妇→三变老翁→孙悟空被逐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白骨精第一次变成美貌女子,被孙悟空一眼识破,抡棒就打,白骨精留下一具假尸首,脱身而去。猪八戒进谗言,唐僧要赶孙悟空离开,孙悟空讨饶。第二次,白骨精变成一个老妇人假装寻女,又被孙悟空识破打死。猪八戒又进谗言,唐僧再逐孙悟空,孙悟空讨饶。第三次,白骨精变成老翁寻找妻女,再被孙悟空识破,一棍打死,妖怪现出白骨夫人原形。唐僧受猪八戒挑拨,认为孙悟空滥杀无辜,逐走孙悟空(第二次离开)
第二十八至三十一回:收服黄袍怪,孙悟空回归
唐僧遇险→公主施救→宝象国送信→营救公主→陷害唐僧→猪八戒义激孙悟空→唐僧得救
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 孙悟空回到花果山,重修花果山,复整水帘洞。唐僧三人行至黑松林,猪八戒化缘偷懒睡觉,沙僧前去寻他。唐僧久等二人不得,去寻二人,误入碗子山波月洞,被妖怪捉住。八戒、沙僧寻师到了妖洞,与黄袍怪在半空中打斗,不分胜负
第二十九回 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黄袍怪的夫人、宝象国三公主百花羞看见洞内被缚的唐僧,让他为自己送信。公主谎称梦见金甲神人来讨誓愿,想放了唐僧当作还愿,黄袍怪同意了公主的请求。师徒三人来到宝象国,将信件交给国王,国王欲救公主。猪八戒、沙僧前往妖洞营救公主,与黄袍怪激战,猪八戒败逃、沙僧被捉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黄袍怪大怒,让公主与沙僧对质,沙僧称是唐僧认出公主画像,国王才派他们降妖。黄袍怪变作俊俏驸马去见驾,谎称唐僧是虎精,并用法术将唐僧变作猛虎,唐僧被关进铁笼。白龙马怒而变作宫女去刺杀妖怪,被妖怪打伤。猪八戒到花果山寻孙悟空,不讲实情,被孙悟空戏弄。猪八戒焦急下山并暗骂孙悟空,被众猴捉回
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猪八戒道出实情,用激将法激孙悟空去降妖。孙悟空救出沙僧,并答应救公主,自己变成公主入洞。中计而来的妖怪回洞,妖怪吐出内丹舍利替假称心疼的假公主医治,孙悟空将内丹吞进肚子,与妖怪打斗,妖怪消失不见。孙悟空上天查问,众星宿下界将奎木狼押见玉帝。孙悟空带公主回国,将笼中老虎放出,使法术将唐僧变回真身
第三十二至三十五回:平顶山历险
银角巡山→计捉唐僧→孙悟空巧计降妖→太上老君施救→二童子归位
第三十二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师徒四人西行至一高山,日值功曹变成樵夫告知师徒山中有妖魔。孙悟空让猪八戒去巡山,自己变作虫子贴在他耳后。猪八戒偷懒睡觉,编谎去骗唐僧,被孙悟空戳穿。猪八戒又去巡山,却被持画像巡山的银角大王认出并捉住
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金角大王让银角大王再去巡山。银角大王变作道士喊救命,谎称徒弟被虎衔去,并要孙悟空背他。银角大王遣来三座大山压住孙悟空,将唐僧、沙僧捉去。金角、银角令两个小妖拿紫金红葫芦和羊脂玉净瓶去装孙悟空。孙悟空逃出后变作个老道人哄骗了两个小妖手中的宝物
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圣腾那骗宝贝 小妖去请妖怪的老母亲带幌金绳来。孙悟空将老妖怪打死,拿了幌金绳,变作狐狸老妖来到莲花洞,被吊着的猪八戒识破。孙悟空抛出幌金绳将银角捆住,银角念咒反用绳捆住孙悟空。孙悟空用计脱身,变成小妖偷走幌金绳,并化名者行孙叫阵,被装进紫金红葫芦。孙悟空骗妖怪打开葫芦后逃出,变成小妖,并用毫毛变成一个假葫芦,偷出了真葫芦
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获宝伏邪魔 悟空化又名行者孙叫阵,银角大王被孙悟空装入紫金红葫芦。金角大王与孙悟空大战,孙悟空用毫毛变一假身,真身进入莲花洞拿着玉净瓶离开。孙悟空趁金角大王睡觉时偷芭蕉扇,金角惊醒,二人大战,金角不敌投奔压龙洞。孙悟空救出唐僧三人后与金角大王再战,将其装入玉净瓶。太上老君来临,告知孙悟空原委,携两位下界变作妖怪的童子归天
第三十六至三十九回:乌鸡国降妖
夜宿宝林寺→赏月悟道→亡魂托梦→计诱太子→救活真国王→擒住妖怪
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傍门见月明 师徒四人来到宝林寺投宿,宝林寺管家的僧官不愿接待,唐僧去求情,僧官以为他们是无良的和尚而出言数落。悟空以武力威胁,让宝林寺的和尚全都出来迎接,并为他们准备晚饭和房间。师徒四人在庭院赏月
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谒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婴儿 唐僧梦见自称是乌鸡国国王的汉子,其自述被一个结拜的道士推入八角琉璃井中害死,道士变成国王模样占了王位。国王交给唐僧一个金厢白玉珪作为告知亲生太子的表记。唐僧便和孙悟空商量对策。第二天,孙悟空将出城打猎的太子引入寺中。唐僧献出孙悟空变的小人为太子言明其父王之事,献上白玉珪,并请他回去向母亲验证
第三十八回 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太子与他母后经过对证,确认现今国王为妖道所变。夜晚,孙悟空找到已被掩埋的井,哄骗猪八戒下井偷宝,猪八戒来到水晶宫找到用定颜珠定住的国王尸身,并被孙悟空强迫将其尸身背回寺中。猪八戒挑唆唐僧念紧箍咒逼孙悟空将国王医活
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 孙悟空用九转还魂丹救活国王。国王与师徒四人进朝倒换关文,朝堂上妖道身份败露,飞上云端与孙悟空激战,败退后变作唐僧被识破。孙悟空要打死妖道,文殊菩萨赶来对孙悟空说明因果,带妖怪变成的坐骑离开
第四十至四十二回:智取红孩儿
红孩儿计捉唐僧→大战红孩儿→龙王相助→孙悟空受伤→观音收服红孩儿
第四十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圭木母空 圣婴大王红孩儿欲吃唐僧,两次变作小童吊在树上呼救,最终骗得唐僧垂怜,孙悟空不得已背小童行走。红孩儿施法压住孙悟空,纵风将唐僧摄走。孙悟空得知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欲借此关系向他讨还师父
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 孙悟空向红孩儿言明其与牛魔王关系,让红孩儿放了唐僧未果。红孩儿与孙悟空、猪八戒打斗不敌,喷出三昧真火烧退二人。孙悟空请四海龙王降雨克制三昧真火,不料火势更旺,孙悟空身受重伤。猪八戒去搬救兵,反被红孩儿假扮的观音菩萨骗入火云洞捉住
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孙悟空变作牛魔王被红孩儿识破,又前去请观音菩萨相助,观音菩萨将三十六把天罡刀变成莲台,前往收妖。观音菩萨让孙悟空引红孩儿过来,红孩儿中计前来,观音菩萨故意丢下莲台逃走,红孩儿坐上莲台,被钉在天罡刀上无法动弹,只好向观音菩萨求饶,最终被收为善财童子
第四十三回 黑水河收妖
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 师徒四人行至黑水河,黑水河怪变作艄公载其渡河,中途将唐僧与八戒掳去。沙僧进入黑水河欲引妖怪上岸未果。孙悟空从黑水河神处得知,黑水河怪是西海龙王的外甥,便前往西海。西海龙王派遣了摩昂太子将鼍龙制伏,带回西海处置
第四十四至四十六回:车迟国斗法
车迟国敬道灭僧→三清观戏耍妖道→僧道斗法(比高台坐禅、隔板猜物、砍头、剖腹剜心、下油锅)→妖道败亡→国王醒悟
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师徒四人行至车迟国,孙悟空发现车迟国敬道灭僧,带走做苦工的众僧。师徒四人借宿智渊寺,夜里,孙悟空与猪八戒、沙僧来到三清观鼓风吹散道士之会,藏起正殿三清塑像,变为三清模样大吃供品,被一个小道士禀告给了三个妖怪道士
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 三个妖怪道士进入正殿查看,误将孙悟空三人当作降临的三清,孙悟空等戏耍道士后留名离开。师徒倒换关文时,国王听信三个道士的谗言,让孙悟空等与道士赌胜求雨。虎力大仙先登坛弄法,召来风、云、雾诸神和四海龙王,却被孙悟空阻拦,无雨降下。唐僧登坛,风雷大作,暴雨倾盆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虎力大仙与唐僧在高台比坐禅,鹿力大仙变出臭虫咬唐僧,孙悟空将虫驱走后变成蜈蚣叮咬虎力大仙,使他跌下高台落败。鹿力大仙要比隔板猜物,孙悟空使计令唐僧获胜。虎力大仙要比砍头时,孙悟空变出黄狗把头叼走,虎力大仙死亡。鹿力大仙要比剖腹剜心,在剖腹时被孙悟空变出的老鹰叼走五脏心肝,现出原形死亡。羊力大仙要比下油锅,用冷龙把油变冷,孙悟空让龙王捉走冷龙,羊力大仙被烫死。国王恭送唐僧师徒出城
第四十七至四十九回:大战通天河
变身替祭灵感大王→灵感大王计捉唐僧→观音收服灵感大王→老鼋驮负师徒渡河
第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师徒四人行至通天河,夜宿在陈姓老者家中,听说此地有一贯施甘雨的灵感大王,每年需吃一对童男童女,今年轮到陈家献祭女儿与侄子。孙悟空变作童男,猪八戒变作童女,在庙里等候灵感大王
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灵感大王来到庙里,见童男伶俐,便要先吃童女。猪八戒现出原形打妖怪,妖怪被打下两片鱼鳞,逃回通天河内。斑衣鳜婆为妖怪出谋划策,用冻结通天河之计抓住唐僧。孙悟空三人回到陈家整理一番,便前去寻师擒怪
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 孙悟空与猪八戒、沙僧一同下河,找到唐僧;妖怪被引出水面,孙悟空抡棒便打,妖怪潜入水中不出。孙悟空请来的观音菩萨用竹篮收伏妖怪,言明那怪是自己池中金鱼走脱成精。河中老鼋驮唐僧师徒过河,唐僧答应帮老鼋询问佛祖其几时可得人身的请求
第五十至五十二回:金山降青牛精
金山唐僧遇险→悟空斗妖败阵→天兵诸神支援→十八罗汉助阵→太上老君降妖
第五十回 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师徒四人又饿又渴,孙悟空画一阻妖之圈,嘱咐唐僧等在圈内不要离开,独自去化斋。唐僧三人等候不耐,出圈前行,误入独角兕大王点化的楼宅,三人被抓。孙悟空忙赶去与那妖魔交战,妖魔抛出一个圈子将金箍棒套去
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计 水火无功难炼魔 孙悟空败下阵后上天查访妖怪来历无果,先后请来托塔李天王父子等助战,皆未取胜,诸天神的兵器也被套走。孙悟空用毫毛变出三五十只小猴缠打妖魔,又被妖魔的圏子套走。孙悟空变作苍蝇拿回金箍棒
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闹金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 孙悟空放火烧洞并拿回诸神被套去的兵器。诸神再次力战时又被兕怪使圈子将兵器套走。孙悟空前往西天请来的十八罗汉亦降妖失败,又去请太上老君,发现其坐骑青牛不见了,太上老君随悟空前去降妖。青牛精被降服,圈子“金钢琢”也被太上老君收回
第五十三至五十五回:女儿国奇遇
师徒误饮子母河水→落胎泉取水→女王欲招唐僧为夫→孙悟空设计脱身→遭逢蝎子精→昴日星官降妖
第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唐僧与猪八戒因误饮子母河的河水而有孕。孙悟空前往解阳山破儿洞取落胎泉水,如意真仙因其侄红孩儿之事而心生怨恨,拒绝给落胎泉水。孙悟空让沙僧趁自己诱开如意真仙之时取走泉水。唐僧、猪八戒饮水解胎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师徒四人进入西梁女国,国王欲招唐僧为夫。孙悟空让唐僧假意应承。师徒四人在女王设宴款待后倒换关文。唐僧邀女王乘车为徒弟送行时趁机西行,被路旁一女子弄旋风摄走
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 孙悟空进入琵琶洞察看,正逢女妖挑逗唐僧,现身与妖怪打斗,被扎了头部,负痛败阵而走。第二天,猪八戒又被扎了嘴。观音菩萨让孙悟空请来昴日星官,星官治好猪八戒、孙悟空的伤,杀死蝎子精
第五十六至五十八回:真假美猴王
孙悟空杀盗被逐→假悟空趁机作乱→沙僧求助观音→难辨真假猴王→如来指点迷津→假悟空被打死
第五十六回 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孙悟空打死两个将唐僧吊在树上的强盗头子。师徒四人投宿的老者家中一子也是强盗,强盗欲谋财害命。老者报信,唐僧师徒离开,追来的强盗被孙悟空打杀,唐僧念起紧箍咒并赶走了悟空(第三次离开)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孙悟空告饶不成,便到观音菩萨处诉苦。唐僧三人继续赶路,沙僧去寻找水的猪八戒时,假悟空趁机打倒唐僧,抢走包袱。沙僧到花果山讨要包袱,假悟空声称自己将去西天取经。沙僧向观音求救时得知是假悟空抢走包袱
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与沙僧一同来到花果山的孙悟空与假悟空打斗起来,沙僧难辨真假,观音菩萨、照妖镜、唐僧也难以分辨。幽冥界谛听兽让真假猴王去如来佛祖处,如来用金钵盂将六耳猕猴变作的假悟空罩住,孙悟空将其打死。孙悟空回到了取经团队
第五十九至六十一回:三调芭蕉扇
火焰山遇阻→一调芭蕉扇→二调芭蕉扇→三调芭蕉扇→火焰山熄火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孙悟空因师徒四人受阻火焰山,前去铁扇仙处借芭蕉扇。铁扇仙罗刹女因其子红孩儿之事心生怨恨,用芭蕉扇将孙悟空扇走。孙悟空得到定风丹后再去借扇,罗刹女不敌,慌忙回洞。孙悟空变成虫子趁罗刹女饮茶时进入其腹内翻腾,借到假扇子,但火扇不熄,反而更盛
第六十回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孙悟空寻找到入赘于玉面公主家的牛魔王。牛魔王与孙悟空打斗,不分胜负。牛魔王罢战赴宴,孙悟空骑走其坐骑辟水金睛兽,变作牛魔王哄骗铁扇公主交出扇子。牛魔王得知后追赶夺走扇子的孙悟空
(续表)
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牛魔王变成猪八戒将扇子夺回,孙悟空与牛魔王激战,猪八戒赶来助战。天上众神与如来处的金刚助孙悟空降伏牛魔王。孙悟空扇灭火焰山,将扇子归还罗刹女,师徒四人继续西行
第六十二至六十三回:祭赛国除妖
祭赛国扫塔→寻找被偷佛宝→碧波潭擒妖→寻回佛宝
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祭赛国金光寺塔上佛宝被偷,寺中和尚蒙受冤屈。唐僧因有誓愿,晚间与孙悟空去扫塔,孙悟空从捉住的两个巡塔小妖处得知偷宝之贼乃万圣龙王与其女婿九头驸马。国王得知实情,免金光寺和尚之罪
第六十三回 二僧荡怪闹龙官 群圣除邪获宝贝 孙悟空与猪八戒到碧波潭擒妖。孙悟空与九头怪打斗,猪八戒被擒。被孙悟空救脱的猪八戒大闹龙宫,孙悟空打死万圣龙王。孙悟空请狩猎经过此地的二郎神帮助降妖。九头怪被哮天犬咬下一个头后逃走,孙悟空拿回佛宝。金光寺改名为“伏龙寺”
第六十四回:荆棘岭除树精
木仙庵唐僧谈诗→杏仙逼亲→铲除树精
第六十四回 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 师徒四人行至荆棘岭,被摄去木仙庵的唐僧与四个老者谈诗说禅。杏仙女前来要与唐僧结亲,众树精诱劝唐僧。孙悟空等寻来,猪八戒将树全部筑倒
第六十五至六十六回:小雷音寺降妖
小雷音寺遇黄眉怪→弥勒佛收服黄眉怪
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遭大厄难 唐僧不听孙悟空劝告入“小雷音寺”参拜,被妖怪抓住,孙悟空被收在一副金铙内,借二十八星宿亢金龙的角才脱出金铙。妖怪又用搭包儿将孙悟空等人擒住。孙悟空使法术与众人逃脱,唐僧、二十八星宿等又被抓回,孙悟空逃走,去请荡魔天尊前来搭救众人
第六十六回 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 荡魔天尊派出的诸将被妖怪抓走,孙悟空请来的小张太子和四大神将也被抓走。弥勒佛降临,称那怪是自己司磬的黄眉童儿变的。弥勒佛与孙悟空设计降伏妖怪,诸神得救
第六十七回:七绝山除蟒蛇精
第六十七回 拯救驼罗禅性稳 脱离秽污道心清 师徒四人在七绝山驼罗庄李姓老者家中住宿时受托降妖。孙悟空与猪八戒打死妖怪红鳞大蟒,为驼罗庄除了害
第六十八至七十一回:朱紫国降妖
朱紫国揭榜医国王→国王病愈道缘由→孙悟空施救金圣宫→观音收服妖怪→帝后团圆
第六十八回 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孙行者施为三折肱 师徒四人到达朱紫国,孙悟空上街市时见到朱紫国国王求医的皇榜,揭了下来,偷偷将皇榜塞在同行的猪八戒怀中,猪八戒领众人寻孙悟空。孙悟空入宫为国王治病,国王害怕孙悟空面貌,孙悟空提出悬丝诊脉的方法
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间修药物 君王筵上论妖邪 孙悟空得出国王乃是“双鸟失群”之症,并与猪八戒、沙僧半夜制成以锅灰、马尿等为配方的乌金丹,让国王配着雨水服下。国王病愈,设宴款待唐僧师徒,自述因金圣宫娘娘被妖怪掳走而病
第七十回 妖魔宝放烟沙火 悟空计盗紫金铃 孙悟空带着金圣宫娘娘的心爱之物,变作小妖进入麒麟山獬豸洞,向金圣宫娘娘说明来意,并让娘娘哄骗妖怪赛太岁将三个紫金铃交与她保管。孙悟空将紫金铃盗走时晃动了金铃使其迸出烟火黄沙,惊动妖怪,孙悟空躲藏起来
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观音现像伏妖王 妖怪吃酒时,孙悟空变作侍女将法宝以假换真,并激妖怪出战,二人不分胜负,妖怪回洞中拿了假紫金铃,却被孙悟空用真紫金铃降住。观音菩萨救下为其坐骑金毛犼的妖怪。帝后得以团聚
第七十二至七十三回:盘丝洞受难
盘丝洞唐僧受难→八戒戏耍蜘蛛精→唐僧得救→蜈蚣精下毒害命→收服蜈蚣精
第七十二回 盘丝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唐僧误入盘丝洞,被七个女蜘蛛精抓住。孙悟空趁七个女妖洗澡时,变作一只老鹰叼走女妖衣服。猪八戒得知后独自去打女妖,变成鲇鱼后戏耍女妖,却被女妖用丝篷罩住。孙悟空打死女妖的七个干儿子,救出唐僧,烧了盘丝洞
第七十三回 情因旧恨生灾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 黄花观道士与蜘蛛精是师兄妹,孙悟空因道士下毒毒倒唐僧等人,与道士打斗被击退,又抓住七个蜘蛛精逼迫道士放出唐僧未果,将蜘蛛精打死。道士露出一千只眼放出金光,孙悟空逃出,又去请毗蓝婆菩萨收妖,菩萨用一根绣花针破了金光,定住真身为蜈蚣精的道士
第七十四至七十七回:狮驼岭斗三魔
金星报信说妖魔→孙悟空打探妖怪→孙悟空智斗妖怪→妖怪设计骗悟空→如来亲收妖怪
第七十四回 长庚传报魔头狠 行者施为变化能 师徒四人行至一座高山前,孙悟空进入山中打探,遇到巡山小妖小钻风,从其口中得知山中三个妖王的本领,打死小妖后,孙悟空变作小妖进入狮驼洞,向众小妖说孙悟空正在石崖上磨棍准备打杀妖魔,吓散了诸多小妖
第七十五回 心猿钻透阴阳窍 魔王还归大道真 孙悟空进入洞中,见到青毛狮怪、黄牙象怪、大鹏雕怪三个妖怪,不小心现出原形,被妖怪识破后装进阴阳二气瓶中。孙悟空利用观音菩萨赐予的三根毫毛将宝瓶钻出眼儿逃脱,带着猪八戒与妖怪打斗,被青毛狮怪吞入腹中,猪八戒逃脱。孙悟空在青毛狮怪肚子中折腾
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归性 木母同降怪体真 青毛狮怪向孙悟空求饶,孙悟空用毫毛变成绳子系在妖怪心肝上,自己牵着另一端出去,妖怪不敢放肆。孙悟空寻到唐僧等人,将猪八戒救出,二人将黄牙象怪擒住,黄牙象怪允诺送唐僧师徒过山。三个妖怪设下计谋,在到达狮驼国城池时袭击孙悟空三人,并趁机将唐僧掳走
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孙悟空三人与妖怪打斗多时,猪八戒、沙僧先后被擒,孙悟空欲脱身却被大鹏雕赶上并捉住。师徒四人被抬上蒸笼蒸,四人翻墙逃脱时又被发现,孙悟空独自一人脱身。妖怪散布谣言称已经将唐僧吃了。孙悟空信以为真,前往如来处诉苦。文殊、普贤菩萨下山分别收服了坐骑青狮怪、白象怪,如来收服了大鹏金翅雕。唐僧等人得救
第七十八至七十九回:比丘国收妖
比丘国救小儿→孙悟空殿上剜心→国丈败露逃脱→寿星收服妖怪
第七十八回 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 师徒四人来到比丘国,得知国王因宠幸美后而身体病弱,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做药引治病。孙悟空命土地众神将装有小儿的鹅笼全部摄走,自己变作虫儿随唐僧入朝倒换关文时,看出国丈是个妖邪。国丈因鹅笼被摄走失去药引,唆使国王用唐僧的心做药引,孙悟空将唐僧变作自己的样貌,自己则变作唐僧入宫
第七十九回 寻洞擒妖逢老寿 当朝正主救婴儿 孙悟空进入宫中,剖开腹皮掏出了许多心,现出原身后与国丈打斗,国丈不敌,带上美后逃脱。孙悟空携猪八戒去寻妖怪的清华庄,从土地处得知开门口诀后入内与妖怪打斗,南海寿星赶来救下身为其坐骑白鹿的妖怪。八戒打死美后白面狐狸
第八十至八十三回:陷空山遇老鼠精
黑松林女妖设计→禅林寺女妖作怪→女妖掳走唐僧→孙悟空智救唐僧→唐僧再被掳走→李天王收服女妖
第八十回 姹女育阳求配偶 心猿护主识妖邪 唐僧师徒来到一处黑松林,被绑在树上的女子呼救。孙悟空认出女子为妖怪,第一次将唐僧劝阻,第二次劝阻不成,唐僧和八戒回至林中将女子救下,几人在镇海禅林寺歇下
第八十一回 镇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众寻师 妖怪吃了寺中六个和尚,孙悟空变作小和尚在佛殿念经,女子来殿中勾引他。孙悟空假意应承,趁机打那女妖,女妖与他打斗时用假分身顶替,并将唐僧掳走。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驾云来到陷空山,猪八戒前去打探
第八十二回 姹女求阳 元神护道 猪八戒探知妖怪要与唐僧成亲,将唐僧囚在陷空山无底洞中。孙悟空进入洞中,变成虫儿混在酒中想让女妖吞下,未能成功,变作饿老鹰掀翻桌席飞出洞后,变成苍蝇再次进洞,唐僧哄骗妖怪吃下孙悟空变成的红桃,妖怪禁不住孙悟空在其肚子里折腾,答应将唐僧背出无底洞
第八十三回 心猿识得丹头 姹女还归本性 妖怪将唐僧背出洞外,又趁混战之机摄走唐僧逃回无底洞。孙悟空入洞不见人影,但见供奉着的李天王父子的牌位,便上玉帝处告状。李天王恼怒,哪吒禀告李天王实情,那妖怪乃是偷食如来香花宝烛的金鼻白毛老鼠精,李天王父子受如来差遣捉拿她,女妖被饶了性命后分别拜二人为父、为兄。李天王、哪吒遂下界将妖怪捉住
第八十四至八十六回:灭法国劝善、隐雾山除豹子精
灭法国灭僧→师徒乔装入城→孙悟空妙计脱困→隐雾山唐僧被劫→妖怪计骗孙悟空→孙悟空荡平妖洞
第八十四回 难灭伽持圆大觉 法王成正体天然 师徒四人来到杀僧的灭法国,扮作贩马商人入城投宿,睡在店家的大柜子中。店中伙计因贪财而与强盗合谋抢出柜子,被官军拦住后丢下柜子逃走。官军将柜子封了,欲第二日启奏国王定夺。孙悟空深夜潜入皇宫,将国王及宫中之人、朝臣的头发全部剃光
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计吞禅 群臣向国王禀明头发被剃一事,国王决定不再杀和尚,以礼相待师徒四人,并听从孙悟空的劝谏,将灭法国改名为钦法国。师徒四人出城西行,来到一处高山,被孙悟空哄骗去化斋的猪八戒遇到妖怪并与之打斗,孙悟空助阵,妖怪败退。小妖献计助妖怪掳走唐僧
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征怪物 金公施法灭妖邪 孙悟空与猪八戒、沙僧寻到隐雾山折岳连环洞,小妖向妖怪献计用柳树根变作唐僧的头唬骗三人,被孙悟空识破,妖怪又用真人头唬骗,三人信以为真。孙悟空去妖洞寻妖怪报仇时得知真相,救出唐僧,又回洞绑来妖怪,烧了妖洞,猪八戒将妖怪艾叶花皮豹子精打死
第八十七回:凤仙郡求雨
凤仙郡连年大旱→孙悟空探明缘由→郡侯皈依向善→玉帝下旨降雨
第八十七回 凤仙郡冒天止雨 孙大圣劝善施霖 凤仙郡连年干旱无雨,民不聊生。孙悟空揽下求雨差事,念咒语唤来龙王了解到需求玉帝旨意降雨,又到玉帝处得知郡侯行为不端,玉帝立米山、面山、黄金大锁于披香殿,须鸡啄尽米、狗舔尽面、灯燎断锁梃才可降雨。孙悟空将事情说明,凤仙郡众人皈依向善,玉帝下旨降雨
第八十八至九十回:玉华县传艺
玉华县传艺→大战黄狮精→遭逢九灵元圣→救苦天尊收妖
第八十八回 禅到玉华施法会 心猿木母授门人 师徒四人到达玉华县,玉华王的三位小王子见唐僧的三位徒弟面貌丑恶,认为三人是妖怪,于是与三人较量后,分别拜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为师,孙悟空三人各自传授他们技艺。三位王子命工匠仿照孙悟空三人的兵器另造兵器,夜间一个妖精将孙悟空三人的兵器全部收走
第八十九回 黄狮精虚设钉钯宴 金木土计闹豹头山 孙悟空知道是妖怪作祟,前往豹头山,得知妖怪要买办猪羊开钉钯会。孙悟空与猪八戒变作小妖,沙僧装作贩猪羊的客人,入洞拿回兵器后大闹妖洞,黄狮精败阵后逃至竹节山九曲盘桓洞九灵元圣处。九灵元圣率领众妖去找孙悟空等人报仇
第九十回 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缠禅静九灵 孙悟空三人与众妖大战,猪八戒被擒。九灵元圣设计将唐僧与玉华王父子捉住。孙悟空、沙僧前往竹节山寻九灵元圣争斗不敌被捉,孙悟空逃走后得知九灵元圣的来历,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九头狮子下界,于是将其收服。孙悟空将唐僧等人救出
第九十一至九十二回:金平府除犀牛怪
金平府观灯→唐僧被劫→大战犀牛怪→四木禽星助除妖
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 正值元宵节,师徒四人来到金平府,进城看灯时忽见三位佛身,唐僧被妖怪摄走。孙悟空从四值功曹处得知妖怪乃是青龙山玄英洞的三位大王,年年假扮佛像骗取酥合香油。孙悟空在妖洞前叫阵,三个妖怪迎战,孙悟空寡不敌众,回城后又与猪八戒、沙僧一同前往玄英洞
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 孙悟空入洞解救唐僧,被发现后独自出去。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又与妖怪打斗,猪八戒、沙僧被擒,孙悟空在天宫得太白金星指点请旨让四木禽星下界降妖。三个犀牛怪慌忙逃往西海,得摩昂太子之助,三个犀牛怪被除掉
第九十三至九十五回:天竺国收玉兔精
真公主流落寺庙→假公主国中招亲→唐僧中选假应承→揭穿假公主→大战玉兔精→太阴星君收玉兔精
第九十三回 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 师徒四人来到布金禅寺时见到一名女子,寺中方丈说明女子来历,并请求唐僧入国中打探。四人进入天竺国,因方丈的嘱托去看正在抛绣球招驸马的公主真假,妖邪所变的公主欲与唐僧结偶,便将绣球抛在唐僧头上。唐僧被迫与公主成亲
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乐御花园 一怪空怀情欲喜 国王将婚期拟定,唐僧与孙悟空等留在宫中歇息。公主劝说国王送孙悟空等人出城西行,孙悟空假意接受,施法进入宫中保护唐僧
第九十五回 假合形骸擒玉兔 真阴归正会灵元 孙悟空认出公主是假的,妖精与悟空打斗不敌败逃。孙悟空将假公主一事向国王言明,随后到山中找到妖精欲打死时,被太阴星君拦住,得知其乃是广寒宫的玉兔。孙悟空携太阴星君向国王说明因果缘由后,又领国王寻回真公主
第九十六至九十七回:地灵县救寇员外
寇员外盛情款待→师徒辞别→寇员外遇害→师徒遭陷害→孙悟空巧斡旋→寇员外复活
第九十六回 寇员外喜待高僧 唐长老不贪富惠 师徒四人来到铜台府地灵县,县中寇员外许愿斋僧,门前立“万僧不阻”之牌,唐僧师徒受到寇员外夫妻与其两个儿子的热情招待后西行,在大路旁的华光行院避雨歇息
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护遭魔毒 圣显幽魂救本原 一伙强盗夜里抢劫寇家并将寇员外踢死,寇员外妻子报官诬陷师徒四人。唐僧师徒夺回被强盗抢走的财物欲归还寇家,却被官兵抓住。孙悟空装神扮鬼,使县官释放唐僧等人,又到幽冥地界为寇员外续十二年阳寿,寇员外死而复生
第九十八至一百回:取经功成
凌云渡脱凡胎→尊者传无字经→燃灯古佛相助→师徒得授真经→八十一难圆满→长安传道→重返灵山得正果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売 功成行满见真如 唐僧脱去肉体凡胎后来到雷音寺面见如来,如来命阿傩、伽叶二尊者传与唐僧经书,二尊者讨要人事未得,将无字经书传与唐僧。唐僧师徒返途中因经书被狂风吹散,才知道经书无字,于是返回换经。唐僧将紫金钵盂送给二尊者,尊者这才将五千零四十八卷经书传给唐僧
第九十九回 九九数完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唐僧师徒因还少一难,落在通天河处。驮唐僧师徒渡河的老鼋因唐僧未能守约,怒而将四人甩进河中。师徒四人登上河岸,又遇阴魔弄一阵狂风夺经,四人奋力护经。天气转好,唐僧师徒四人回到陈家庄后趁深夜离开
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 师徒四人回到长安,唐太宗以礼迎接。唐僧师徒回到灵山,如来加升唐僧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为斗战胜佛,猪八戒为净坛使者,沙悟净为金身罗汉,白马为八部天龙马。唐僧师徒俱得正果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