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古代诗文阅读与积累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与积累
二轮进阶方向:江西中考文言文重点考点解析、教材设问迁移
【原篇呈现】
(2023·江西)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题目。
景公问晏子曰:“君子常行曷若① ”晏子对曰:“衣冠不中②,不敢以入朝;所言不义,不敢以要③君;身行不顺,治事不公,不敢以莅众④。衣冠无不中,故朝无奇僻之服;所言无不义,故下无伪上之报;身行顺,治事公,故国无阿党之义⑤。三者,君子之常行也。”(节选自《晏子春秋》)
晏平仲婴者,莱⑥之夷维⑦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⑧,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⑨;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⑩。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①曷若:何如。②中:适当。③要(yāo):要挟。这里意为强谏,迫使对方听从。④莅众:统治、管理百姓。⑤阿(ē)党之义:这里指偏私结党的私情私义。⑥莱:古国名。⑦夷维:地名。⑧相齐:任齐国相。⑨危言:慎言。⑩衡命:违背命令。
(2022·江西)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题目。
胡澹庵①见杨龟山,龟山举两肘示之曰:“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后于道有进。”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②,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③北归,窗下石上,双趺④之迹隐然,至今犹存。前辈为学,勤苦如此。然龟山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
高适五十始为诗,为少陵⑤所推。老苏⑥三十始读书,为欧公⑦所许。功深力到,无早晚也。圣贤之学亦然,东坡诗云:“贫家净扫地,贫女巧梳头。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朱文公⑧每借此句作话头,接引穷乡晚学之士。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注】①胡澹庵:人名,后文杨龟山、张无垢均为人名。②昧爽:天将亮未亮时。③洎(jì):及。④趺(fū):同“跗”,足背,这里指脚。⑤少陵:即杜甫。⑥老苏:指苏洵。⑦欧公:指欧阳修。⑧朱文公:即朱熹。
(2021·江西)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何晏七岁,明惠若神,魏武奇爱之,因晏在宫内,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①,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
张吴兴年八岁,亏齿,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 ”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谢仁祖年八岁,谢豫章将②送客。尔时语已神悟,自参上流③。诸人咸共叹之,曰:“年少,一坐④之颜回。”仁祖曰:“坐无尼父⑤,焉别颜回 ”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 ”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令方:使其成方形。②将:带、领。③尔时语已神悟,自参上流:那时(谢仁祖)在言谈中已表现出奇异的领悟能力,跻身于上流社会。④坐:座位。⑤尼父:指孔子。
考点一 文言词语
教材溯源 中考设问 拓展演练
1.(统编八下《<庄子>二则》)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齐谐》者,志怪者也 (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4)请循其本 2.(统编八上《周亚夫军细柳》《<孟子>三章》)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军中不得驱驰 (2)上自劳军 劳其筋骨 (3)已而之细柳军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4)居无何 居天下之广居 1.(2023·江西)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冠( ) (2)故( ) (3)衣( ) 2.(2022·江西)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执( ) (2)是( ) (3)之( ) 3.(2021·江西)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年( ) (2)戏( ) (3)咸( ) 阅读(2023·江西),解释加点的词。 (1)治事不公( ) (2)故国无阿党之义 ( ) (3)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 (4)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 )
【自主解答】
战术归纳
参 考 答 案
考点一
自主解答
(教材溯源)
1.(1)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2)记载 (3)怎么 (4)追溯
2.(1)驻军 军队 (2)慰劳 使……劳累 (3)到,往 的
(4)经过 居住
(中考设问)
1.(1)帽子 (2)所以 (3)穿衣服(穿)
2.(1)拿 (2)这样 (3)的
3.(1)年龄,年纪 (2)戏耍,戏弄,开玩笑 (3)全,都
(拓展演练)
(1)处理 (2)所以,因此 (3)因为 (4)显扬
考点二 句子翻译
教材溯源 中考设问 拓展演练
1.(统编八上《<孟子>三章》)翻译下列句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统编九下《唐雎不辱使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意义。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1.(2023·江西)把文中画波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者,君子之常行也。 (2)国有道,即顺命。 2.(2022·江西)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2)老苏三十始读书,为欧公所许。 3.(2021·江西)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氏之庐也。 (2)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1.阅读(2023·江西),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身行不顺,治事不公,不敢以莅众。 (2)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2.阅读(2022·江西),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龟山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 (2)圣贤之学亦然。 3.阅读(2021·江西),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2)年少,一坐之颜回。
【自主解答】
战术归纳
参 考 答 案
考点二
自主解答
(教材溯源)
1.(1)(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2)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容易灭亡。
2.(1)我打算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易:交换。其许:其,表示祈使语气;许:答应。(2)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交换安陵),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广:增广、扩充。逆:违背。
(中考设问)
1.(1)这三个方面,就是君子的日常行为。(2)国家有道义,(他)就顺从命令(行事)。
2.(1)张无垢被贬谪到横浦,寄宿在城西的宝界寺。(2)苏洵三十岁才开始读书,被欧阳修赞许。
3.(1)(这是)何家的房子。(2)比如人的眼睛中有瞳仁,没有这东西,(眼睛)必定不明亮。
(拓展演练)
1.(1)自身行为不正,处理事情不公正,就不敢统治、管理百姓。(2)侍奉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因为节俭,身体力行,在齐国被人尊重。
2.(1)然而,龟山勤学是年少时的事,而无垢勤学是年长之后,就更加艰难了。(2)有才学的人学习也是这样的。
3.(1)就是为了让你们这些人从这里进出。(2)少年是在座的人之中的颜回呀。
考点三 内容理解
教材溯源 中考设问 拓展演练
1.(统编九下《出师表》)课文前半部分,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 你认为哪一条最重要 为什么 2.(统编九上《岳阳楼记》)朗读课文第3、4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心境。 (2017·江西)选文通过哪三件事来刻画周文襄公的形象 请概括。 1.阅读(2023·江西),回答下面问题。 晏子认为,一个真正的君子的日常行为应该是怎样的 2.阅读(2022·江西),回答下面问题。 选文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杨龟山、张无垢在学习上的坚持
【自主解答】
战术归纳
参 考 答 案
考点三
自主解答
(教材溯源)
1.第一条建议:开张圣听;第二条建议: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第三条建议:亲贤臣,远小人。第三条建议最重要。因为只有亲贤远佞才能做到广开言路和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只有亲贤远佞,汉室才能兴隆。
2.这两段是拟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第3段以转接连词“若夫”开始,含有假定意味,格调低沉。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风雨图”:“淫雨霏霏”,写阴雨连绵不断;“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写风大浪高,令人生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写阴雨天的晦暗;“樯倾楫摧”,写舟船覆灭的景象;“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写环境的阴森恐怖。第4段以转接连词“至若”开启,虽然也含假设意味,但格调转高。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春晴图”:“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写春风和煦,日光明亮,水面平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写水天一色,浩瀚无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写飞鸟与游鱼的欢快;“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写草木的繁茂;“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写湖上烟雾消散、明月朗照;“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写月映湖水,金光玉色;“渔歌互答”,写渔人之乐。这两段景物描写,是作者在真实生活基础上的虚拟体验,具有高度概括性。作者的心境,呼应着景物,与游人共悲欢。第3段,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4段,表现出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情怀。
(中考设问)
判案,救粮,私访。
(拓展演练)
1.①穿着得体,没有奇装异服;②说话得当,符合道义;③为人正直,办事公正。
2.①杨龟山三十年两肘不离桌案;②张无垢十四年每天天刚亮就拿着书站在窗下读。
考点四 人物形象
教材溯源 中考设问 拓展演练
1.(统编八上《周亚夫军细柳》)熟读课文,简要复述文中的故事。想一想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真将军”,与同学交流。 2.(统编九下《曹刿论战》)课文篇幅不长,却展示了曹刿多方面的品质。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谈谈你对曹刿这个人物的认识。 1.(2023·江西)司马迁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说司马迁崇敬晏子的原因。 2.(2021·江西)选文中四个孩子,你最喜欢哪一个 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理由。 1.阅读(2023·江西),回答下面问题。 小语和小诗就选文中晏子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归纳,下面是他们的对话,请完善。 小语:我认为文中的晏子 ,他担任齐国宰相之后,吃饭每顿不吃两种肉,姬妾不穿丝织物。 小诗:晏子的另一个特点是 ,他所说的话和他的行为完全一致;再就是 ,在朝廷上,国君说话涉及他,就正直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国君的话不涉及他,就正直地去办事。国家有道义,他就顺从命令(行事);国家没有道义,他就斟酌命令然后去办。 2.阅读(2022·江西),回答下面问题。 选文中的杨龟山、张无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请概括。
【自主解答】
战术归纳
参 考 答 案
考点四
自主解答
(教材溯源)
1.复述略。①周亚夫严明军纪,前驱和皇帝被拦在营门外;②周亚夫让他们进去后,介胄之士以军礼迎接皇帝;③周亚夫能顶得住天子的压力,坚持纪律;④与其他的两军的行为(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综上所述,汉文帝称周亚夫“此真将军矣!”是因为他看到了周亚夫治军纪律严明、兵士严阵以待的情景。一支强大的军队、一支不可战胜的军队,必须是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的军队。
2.曹刿具有卓越的军事识见和高超的作战指挥才能。他非常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认为“民从”才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鲁国具备了“民从”这个条件,“可以一战”,否则,不可以战。他指挥作战谋虑周密,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他深知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夫战,勇气也”),善于选择有利的时机发动反攻(“彼竭我盈,故克之”),既不畏强敌,又步步谨慎,终于战胜齐军(“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另外,曹刿能在国家危亡的时候挺身而出,积极向鲁庄公出谋献策,说明他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献身精神与爱国情怀。
(中考设问)
1.示例:司马迁崇敬晏子是因为:晏子有力行节俭、言行一致、正直谨慎等君子品行;事齐三朝,被推重;能三世显名于诸侯。
2.示例一:我喜欢何晏。从他画地为方,身处其中,委婉表达自己不想被曹操收为养子的想法,可见他是个聪明机灵的小孩。
示例二:我喜欢张吴兴。从他快速、准确回应前辈的戏谑,维护自己的尊严,可见他是个反应敏捷、善于言辞的小孩。
示例三:我喜欢谢仁祖。从他能领悟长辈话中的意思,并机智应对,可见他是个有智慧、反应敏捷的小孩。
示例四:我喜欢徐孺子。从他由月中之物联想到眼中之物(瞳仁),从而有力反驳对方,可见他是个善于联想、反应敏捷的小孩。
(拓展演练)
1.力行节俭 言行一致 正直谨慎
2.致力读书、刻苦、有恒心。
考点五 哲理启示
教材溯源 中考设问 拓展演练
1.(统编八上《愚公移山》)这则寓言记叙了一件“改天换地”的事,描写了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熟读并背诵课文,想一想它的寓意是什么。和同学讨论交流。 2.(统编七上《寓言四则》)从《穿井得一人》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生活中为获得真知真见,避免道听途说,应该怎么做 与同学讨论一下。 (2022·江西)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悟出的道理。 1.阅读(2023·江西),回答下面问题。 《晏子春秋》中晏子回答“君子常行曷若”的话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2.阅读(2022·江西),回答下面问题。 读了上述材料,给了我们学习上什么样的启示
【自主解答】
战术归纳
【参考译文】
(2023)齐景公问晏子说:“君子的日常行为什么样 ”晏子回答说:“衣服帽子不适当,不敢进入朝廷;说的话不符合义,不敢强谏君王;自身行为不正,做事不公正,不敢统治、管理百姓。(君子)衣服帽子没有不适当的,所以朝中没有奇怪的服装;所说的话没有不符合义的,所以下级没有欺骗上级的通报;自身行为正直,办事公正,所以国家没有结党营私的邪行。这三个方面,就是君子日常行为啊。”
晏婴字平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莱地夷维人。(他)侍奉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因为他的节俭,努力做事,为齐国人尊重。(他)担任齐国宰相之后,吃饭每顿不吃两种肉,姬妾不穿丝织物。在朝廷上,国君说话涉及他,就正直地陈述自己意见;国君的话不涉及他,就正直地去办事。国家有道义,就顺从命令(行事);国家没有道义,就对命令斟酌着去办。因此,他在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名声显扬于各国诸侯。
(2022)胡澹庵拜见杨龟山,杨龟山举起双肘给胡澹庵看,说道:“我的双肘三十年不离桌案,然后才在学业上有所精进。”张无垢被贬谪到横浦,寄宿在城西的宝界寺。在他的寝室里有一扇小窗,每天天将亮未亮时,(他)就拿着书站在窗下,就着亮光学习,像这样做坚持了十四年。等到他回京城就职后,窗下的石板上,双脚鞋印的痕迹隐约可见,到现在还留存着。前辈们做学问,就勤恳刻苦到这样的程度。然而,龟山勤学是年少时的事,而无垢是年长之后,更加艰难罢了。
高适五十岁时才开始作诗,被杜甫推崇。苏洵三十岁才开始读书,被欧阳修赞许。功夫到了就会有提高,至于力到,则因人而异了,没有学习早晚的区别。有才学的人也是这样,苏东坡说:“贫家净扫地,贫女巧梳头。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朱熹常常借用这句话作为谈论的话题,鼓励贫穷的学习起步晚的读书人。
(2021)何晏在七岁的时候,聪明伶俐就像是神童,魏武帝非常喜欢他,把何晏安置在宫里,想收他做义子。何晏于是在地上画了一个圈,把自己圈在里面。别人问他这是干什么,(他)回答说:“这是我何家的房子”。魏武帝知道这件事,就让人把他送到宫外去了。
吴兴太守张玄之八岁时掉了牙,大人们知道他不是一般的孩子,故意逗他说:“你嘴里怎么开了狗洞 ”张玄之应声回答:“就是为了让你们这些人从这里出入。”
谢仁祖(谢尚)八岁的时候,父亲谢豫章(谢鲲)带着他送客。此时谢仁祖已经是聪明颖悟、应答敏捷的上流人才了。大家都在赞扬他,说道:“少年是座中的颜回呀。”谢仁祖答道:“座中没有孔子,怎么能区别出颜回呢 ”
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曾经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非常明亮吧 ”徐孺子说:“不是这样的,就如同人眼中有瞳孔,没有它,眼睛就不明亮。”
参 考 答 案
考点五
自主解答
(教材溯源)
1.只要认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怕艰难困苦,勇敢坚持斗争,就能改造客观世界。
2.启示:凡事总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切不可轻信流言,以讹传讹,造成视听混乱。做法:①避免盲从,不人云亦云,以讹传讹;②重视调查研究,凡事要动脑筋想一想,多加分析,力辨真伪。
(中考设问)
示例一:文中写张无垢天色未亮就开始读书,可见读书(做事)需要勤奋。
示例二:文中写杨龟山肘不离案三十年,专心读书,可见读书(做事)需要恒心。
示例三:文中写高适五十岁才开始作诗,被杜甫赞扬,可见读书(做事)不怕年高,只要功深力到,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拓展演练)
1.要做一个君子,一是衣冠要得体;二是言行要一致;三是为人要正直谨慎。
2.学习要想有成绩有进步,一定要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在任何时候都要努力学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