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文本阅读
专题五 名著阅读
十一、《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九下)
【作者简介】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清代小说家。
【内容简介】《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这本书主要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还有一些贪官污吏,也介绍了一些在功利面前心如止水的人物,表现了生活在封建时代和科举制度下的普通士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面貌。
【作品主题】通过描绘这幅士林的“群丑图”,展现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作者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并通过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奇人,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小说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士人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社会的“儒林”做出了深刻的批判。
【作品特色】小说“秉持公心,指摘时弊”,将讽刺的锋芒隐藏在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叙述中,通过冷静传神的刻画,寥寥数语,便将人物形象和世俗风貌描摹得形神兼备,入木三分。
特点 相关分析
结构 一般被归类为长篇小说,但没有贯串始终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框架,而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的连环套;也不是若干短篇的集合,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中心主题,有统一的情节线索:第一回以王冕的故事喻示全书的主旨;第二至三十二回分写各地和各种类型的儒林人物;第三十三回以后,随着杜少卿从天长迁居南京,全书的中心便转移到南京士林的活动,并以祭泰伯祠为主要事件;最后以“市井四大奇人”收结全书,与第一回遥相呼应
白描 通过精确的白描,写出“常见”“公然”“不以为奇”的人和事之间的矛盾、不和谐,显示其蕴含的意义
讽刺艺术 通过不和谐的人和事进行委婉而又锋利地讽刺。把崇高、庄严与滑稽、轻佻组合在一起,化崇高、庄严为滑稽、可笑
人物塑造 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原型,加以艺术的锤炼,使之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按照人物所处的特定情景,写得符合真情实理。就是反面人物也常有可取之处,而不是脸谱式描绘
读书方法指导
阅读讽刺作品要注意以下几方面:①体会批判精神。②欣赏讽刺笔法:在虚构的情节和夸张的描写中揭示现实矛盾;抓住传神的细节,以冷峻的白描直书其事。③联系现实,深入理解作品深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爱憎情感。
【思维导图】
【人物辨识】
1.正面典型
主要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形象
王冕 王冕十岁时辍学放牛,自学画荷花;拒绝危素召见。他不愿结交乡绅,于是远走山东。后回乡奉养母亲,与吴王促膝长谈。最后归隐会稽山 才华卓越、磊落洒脱、孝顺聪颖、不慕名利
杜少卿 ①好酒好菜招待客人,给门客娄太爷抓药治病,精心伺候。 ②在自身没钱的情况下,仍然当了自己新做的一箱子衣服给杨裁缝死去的母亲买棺材。 ③在知县得意时拒不拜见,知县丢官没有房子可住时,腾出房子让知县搬来住。 ④让管家卖地,大方资助他人。 ⑤拉着妻子的手游山饮酒。 ⑥赞美沈琼枝的反抗行为。 ⑦朝廷征辟,他装病拒绝应征出仕 尊重妇女、淡泊名利、慷慨大方、扶危济困
庄尚志 (庄绍光) ①不肯做官,不懂官场世故,得罪了太保。 ②回乡途中借宿老农家,老农夫妇不幸双亡,他花费银子安葬了老农夫妇。 ③不堪官僚乡绅的打扰,与妻子连夜搬到皇上赐予的元武湖上去住 有才华、恬淡悠然
虞育德 (虞博士) ①五十岁才中进士,为人实在,殿试时写了真实年纪。 ②旧邻汤相公因为缺钱用,拆卖了虞博士给他住的房子,虞博士不仅不生气,还给他银子让他再去租房住。 ③监考时发现考生带小抄,不但隐瞒下来,还不承认查过,给考生留足面子。 ④在遇到寻短见的农人时果断相助,却也料得自己的实际状况,并未一味倾囊相助以博慷慨之名。 ⑤与“犯罪”监生同吃住,还替他辩白了冤枉事 博学多才、襟怀坦荡、旷达磊落、待人直而不迂
2.腐儒典型
主要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形象
周进 ①刚出场时,六十多岁,依然是个老童生,饱受秀才梅玖和王举人的嘲弄和冷遇。 ②在贡院里受刺激过度,一头撞在号板上,苏醒后满地打滚,放声大哭。 ③任广东学道后,为了照顾范进,将范进取为第一 生活穷困潦倒,却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迷于制艺(八股文)难以自拔,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成功后也照顾了范进等人
范进 ①名利熏心,热衷科举。到了晚年,仍以童生资格去考秀才。当他骤闻自己中了举人,激动得无法控制,竟然疯了。 ②穷困并未使他那腐儒的呆气和酸气减退。例如,即使在着急等待卖鸡买米时,他依然是“一步一踱”“东张西望”,并不着急。 ③见了地主豪绅,就竭力拉拢巴结。例如,见了张乡绅,他满口都是“久仰老先生” 表面上呆头笨脑、穷困愚陋、逆来顺受、酸气十足,内心却热恋功名、追求利禄、圆滑世故、卑怯懦弱
王玉辉 ①鼓励女儿殉夫,女儿死后仰天大笑,连说“死的好!死的好!” ②葬了女儿后,顿觉伤感,在去苏州的船上,看着山光水色,不觉悲悼女儿 封建礼教的狂热信徒和受害者,被封建道德扭曲了人性,但良心并未完全泯灭
3.贪官污吏典型
主要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形象
汤奉 (汤知县) 为了表示自己为政清廉,对朝廷各项法令严加执行。例如,朝廷有禁杀耕牛的禁令,汤奉不问缘由,竟然将做牛肉生意的老师傅活活榔死,闹得群众义愤填膺,鸣锣罢市。为官不廉,一年下来居然也搜刮了八千两银子 贪婪、作威作福
王惠 ①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询问当地的治安、黎民生计和案件冤情,而是查询地方人情,了解当地有什么特产、各种案件中有什么地方可以通融。 ②定做了一把头号的库戥,将衙门中的六房书办统统传齐,问明了各项差事的余利,让大家将钱财“归公”。 ③他本人的信条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为人贪婪、蛮横,没有立场,虚伪薄情
4.无德典型
主要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形象
匡超人 ①得到马二先生(马纯上)的资助,回家悉心照顾父亲,因刻苦读书被知县赏识。 ②跟潘三一起假刻公章,帮别人考试。潘三有难后,害怕自己被牵连,坚决不去监狱探望。 ③谎称未婚,再次成亲,知道了原配妻子已死,却用莫须有的“诰命夫人”的头衔来糊弄和打发自己的哥哥去安排后事 开始时孝顺、勤奋好学;认识潘三后堕落成虚伪自私、冷漠无情、忘恩负义、好吹牛皮的人
牛浦郎 ①私自撬开老和尚的锁,偷看牛布衣留下的诗稿,并改名字冒充牛布衣。 ②冒充牛布衣与董瑛相会,为显出气势,让舅丈端茶倒水,还当面取笑舅丈。 ③被牛玉圃说了几句就设计陷害牛玉圃,让他惹得万雪斋不快 心胸狭隘、皮厚心狠、狡诈
5.土豪劣绅典型
主要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形象
严监生 (严大育、 严致和) ①自己出钱赔偿、打点,替哥哥严贡生料理了官司。 ②病得饮食不进,卧床不起,奄奄一息,还念念不忘田里要收早稻。 ③家中的米烂于粮仓,牛马成行,可平时连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 ④为了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临终之际伸着两根指头就是不肯咽气。一直等到妻子赵氏挑去一根,严监生才点头咽了气 把钱财看作一切,对人温和,于己吝啬
严贡生 (严大位、 严致中) ①抢夺别人的猪,强要别人的利钱。 ②弟弟严监生死后三四天才从省里回来,直到看见衣服和银子,才系了孝巾到灵前干号了几声。 ③给儿子办亲事,因给吹打手的银子太少,吹打手不愿来,新娘因此不发轿。 ④故意让船家吃了他的云片糕,然后诬陷船家吃了自己的药,赖了船费。 ⑤欺凌妾出身的弟媳,企图霸占房产 刻薄吝啬、虚伪贪财、六亲不认、霸道无赖、无恶不作
张静斋 勾通官府,巧取豪夺。为了霸占寺庙的田产,他唆使七八个流氓,诬陷和尚与妇女通奸,让和尚不明不白地吃了官司 阴险狠毒、工于心计
6.女子典型
主要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形象
鲍太太 原是给人做小,由于不安分被赶了出来。第二次嫁给王三胖做了王太太,做太太又做得过了,家里人都恨她。第三次由于媒婆极力夸大了鲍廷玺的身家情况,嫁给了鲍廷玺,成了鲍太太 有极重的权力欲,对做官太太特别迷恋
沈琼枝 ①不愿做妾,从宋家连夜逃出。 ②逃到南京后靠卖诗过日子。 ③江都县差役来捉拿沈琼枝,到了知县那里,沈琼枝毫不畏惧,跟他说了一番道理 才貌双全、自尊自立、智勇双全、刚柔并济、不惧权贵
7.市井中人典型
人物 相关情节
市井小人 胡屠户 在范进不得志时,常抱怨自己瞎了眼,错选了女婿。而范进中举后则变成了“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鲍廷玺 被鲍文卿收养,读过几年书。自养父和长兄相继去世后,他便开始“堕落”。他结识了季苇萧等人,“效劳”杜慎卿,又讨好王胡子,跟杜少卿借钱。自此,他朴实正直的本性已经消亡了
市井高人 鲍文卿 虽为一戏子,却有礼有节,洁身自好,为人端正
市井奇人 季遐年 靠写字为生,不慕名利,高兴了才给写字;不高兴时,纵有王侯将相、大把的银子都不写。例如,怒斥御史的孙子他是何等之人,也敢叫自己写字
王太 卖火纸筒子为生,下棋很厉害
盖宽 开茶馆,诗画做得好,慷慨资助别人,散尽家财,穷困潦倒,最后被人请去教馆
荆元 做裁缝,学弹琴写字,也喜欢作诗,朋友都不与他亲热
金品·中考考点探究